可克达拉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字组词,并填空

(1)续

①下雨了,联欢会不能________ 开了。

②开联欢会了,演员们________ 走进场。

③联欢会上,她________ 唱了三首歌。

(2)乖

①小松鼠________ 得很,听到响声就跑了。

②小米的性情很________ ,难怪他没有玩伴。

③孩子们都________ 地坐着听王大爷讲故事。

2、根据平时的积累填空。  

1)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  

2)一鼓作气,________________   

3)千门万户________,总把新桃________  

4)一个人并不是________的。你尽可以________,可就是__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yú  chǔn fèng xì   róu  lìn léi  zhuì sì  nüè

( )  ( ) ( )  ( ) (   )

tuí  sàng qì něi jiǎo  xiá guàn  gài   nián  chóu

( )  (   ) ( ) ( )   (   )

4、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

1.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2.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3.苟利于民,不必法古;________________

4.慈母手中线,____________。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__

5.欲问行人去那边?_________________

5、按原文填空。 

皮鞋匠________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________的海面上,________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_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________了大风,________了巨浪。被月光照得________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________过来……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完成练习。

1.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的格言。(提示:《春》文中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赏析“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体会“绝胜”二字在诗句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①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②闻说:听说。③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④望眼:视线。⑤缘:因为。

【1】这首诗中正面写塔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侧面写塔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诗人登临飞来峰上的千寻高塔亲眼看到的景象。( )

②诗人登高远望,觉得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诗的后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

③本诗揭示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人生哲理。( )

【3】“浮云遮望眼”运用了典故——“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浮云”在这里指__________。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他______________的政治抱负。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陶者①

[宋]梅尧臣

陶②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③。

十指不沾泥,鳞鳞④居大厦⑤。

注释:①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②陶:同“掏”,指挖土烧瓦。③无片瓦:没有一片瓦。④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⑤大厦:高大的房屋。

【1】判断下列关于古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陶者很有奉献精神,挖尽自己门前土,为别人建房,而自己房上却无片瓦。( )

②“尽”是“完”的意思,说明陶者把门前所有的泥土烧制成砖瓦,不知流了多汗,吃了多少苦,但是自己的房子却无片瓦,其命运之悲惨可想而知。( )

③“鳞鳞”二字既写出了大厦之多,也写出了剥削者比比皆是。( )

【2】这首诗中多处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选择一处进行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这段文字的哪句话可以概括选文的内容?(   )

A.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B.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

C.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 D.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2读画线句子,完成练习。

(1)“轻易”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这是对父亲的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3父亲对“我”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试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文段,做练习。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1】仿照“黑魆魆”写几个与夜晚有关的叠词。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指( )

A.半个小时后,战斗打响的时刻。

B.后续部队在进攻中受阻,情况非常危急的时刻。

C.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情况极其危险。

【3】联系全文,把下列词句填入诗歌中。

全国人民的解放 电灯

这次战斗的胜利 火光

一个光明的世界

一星_________,就是你的生命,

一盏_________,就是你的追求。

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点燃了心爱的书本,

也点燃了生命的火光。

战友啊,亲爱的战友,

是你用生命点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理想的风筝

(1)春天又到了。

(2)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3)刘老师教我们历史课。 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却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这条腿何时、为什么截去,我们不知道。只是有一次,他在讲课的时候讲到女娲氏补天造人的传说,笑着对我们说: 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的力量太大了,被摔到地上摔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每个学生的心头都飘起一股酸涩的感情,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4)他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他的课讲得极好。祖国的历史,使他自豪。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后来,我考入了历史学系,和刘老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

(5)他喜欢在课堂上当众提问同学,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我记得清楚极了,倘若同学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案一侧,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亲切、大声地说:“好!五分!”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吃惊地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给学生注入一次启发。这时候,他比被考试的学生还要紧张。这情景,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然而,今天一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6)然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每年春天的放风筝。

(7)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当没有大风、而且晴朗的日子,刘老师课余便在校园的操场上,放起他亲手制作的风筝。

(8)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屁帘儿,也有长可丈余的蜈蚣,而最妙的便是三五只黑色的燕子组成的一架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却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抻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直蹿入云霄。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那时候,我常常站在他旁边,看着他的脸,那浮在他脸上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脱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绳端,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他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9)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一个年过五十身有残疾的老师,对生活有着那样纯朴、强烈的爱与追求,一个活泼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10)不见到他已经近三十年了,然而他将永远在我的记忆里行走、微笑。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起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那些给了我数不清的幻梦的风筝将陪伴着我的心,永远在祖国的蓝天上滑翔。

(11)刘老师啊,你在哪里?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你。

1仔细读文章,下面这个段落插入文章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每逢这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刘老师,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

A.①②段之间

B.②③段之间

C.⑤⑥段之间

D.⑩①段之间

2下列对第②段画线语句的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景物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时代背景

B.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热爱

C.侧面衬托,衬托下文刘老师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D.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3作者觉得自己考入历史系和刘老师的影响有极大的关系的原因是(   )

A.作者非常尊敬刘老师,刘老师希望他考历史系

B.身有残疾的刘老师,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他们讲课

C.刘老师上历史课时总能牵动着他们的情绪,让作者爱上了历史

D.刘老师喜欢在课堂上当众提问同学,“我”总能答得特别好

4下列关于短文谋篇布局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了首尾呼应的结构方式,使得整篇文章结构严谨

B.课文开头先写春天放风筝的景象,是为了引出对刘老师的回忆

C.文章最后回到现实,以议论的形式表达了对刘老师的怀念与赞美之情

D.文章用插叙的方式,以一个学生的语气,描写了一位残疾教师的形象

5本文回忆了关于刘老师的哪四件事?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倾情提问  ②放飞风筝  ③深情上课  ④笑谈腿疾

A.④③①②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12、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州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自在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在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给短文加上小标题:________

2短文写出锡林郭勒草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草原不仅广阔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________作用。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花边饺里的母爱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过年过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圓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花边。那花边是穗状的,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地吞进肚里,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③那段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难忘的记忆。自从我能写几本书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可是,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却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唯一孝敬母亲的方法是常包饺子。

④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⑤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⑥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才吃到第二个,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⑦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

⑧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1】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形容坚定,不可动摇。___________

(2)指欺骗人的狡猾手段、计策等。文中不含贬义。___________

【2】短文围绕“花边饺子”写了两件事,照样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件事。

第一件:小时候生活艰苦,妈妈用花边饺让“我”和弟弟吃肉馅的饺子。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两处对饺子的具体描写,先按要求摘录句子,再完成练习。

句一(花边饺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二(下锅后的饺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个句子都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其中句二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对下面句子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

A.妈妈虽然是“连连摇头”,但是她特别想吃到糖馅饺子。

B.妈妈“连连摇头”是因为饺子很多,糖馅饺子只有一个,没那么巧正好吃到。

C.糖馅饺子代表大吉大利,妈妈虽然喜欢,但是出于母爱,她更希望“我”能吃到,所以“连连摇头”。

【5】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

(1)“我”要给妈妈的“惊喜”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与这句话相照应的一个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两次写到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分别是什么原因?从这两个原因中你又分别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4、你知道吗?

动物睡觉的方法

狗睡觉的时候,总是把一只耳朵紧贴在地面上,几十米远的脚步声也能使它惊醒。

马总是站着睡觉。你别担心,它绝不会跌倒。

猫头鹰睡觉的时候,两只眼睛一只睁着一只闭着,保持高度的警惕。

大雁睡觉的时候,总要有一只雁站岗,一有动静,就唤起雁群飞走。

刺猬睡觉的时候,把身体缩成一团,满身锐利的刺使敌人无法偷袭。

蝙蝠睡觉的时候,把身体包裹在肉翅膀里,倒挂在树枝上。

1文中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动物是怎样睡觉的。

2你还知道什么动物的睡觉方法,跟好伙伴讲一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练习。

(1)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面的噪音太大了,我只好关上门窗。(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若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写前训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把下列句子写得更生动、形象。

我的脸红了。我觉得很惭愧。

雨下得很大,她打着伞在路上艰难地走着。

______

(2)将下列文段补充完整。

那年我______岁。有一天,老师对我说:“我们学校要举行_______,你可以____。”我听了以后,心想______,我一定要________,不能_____,于是我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每题1分,共7分)

1)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缩句)

 

2)老人又一次梦见了狮子。(扩句)

 

3)天安门广场红旗翻动。(改为比喻句)

 

4)小鸟在树枝上唧唧喳喳地叫。(改为拟人句)

 

5)看到数十只幼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我们懊悔极了。(改为反问句)

 

6)铁路要经过许多高山,要开凿隧道。(改为双重否定句)

 

7)蔺相如对秦王说: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为转述句)

 

 

18、按要求写句子。

①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一旦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看,所有人都喜欢看这部动画片,不是吗?

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体会哪种句子语气更强。

大王不能说齐国没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老师带病工作,我很受感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乐园。

【1】小守门员敏捷地把球挡回去了。(改为字句)

【2】杨靖宇难道不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英雄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3】她现在听课认真。她现在精神焕发,信心十足。(用关联词连接)

【4】讨论时,同学们发言特别激烈。(修改病句)

【5】这堂课,王老师给我留下了永远不能忘记的难忘的印象。(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当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太空探索、“云”技术、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层出不穷,请发挥想象畅想下,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以“未来的 ”为题, 写一篇科幻故事,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