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家庄2025届初一生物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显微镜的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若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不动,那么该污点可能在( 

A.目镜上

B.玻片标本上

C.物镜上

D.反光镜上

2、“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外星球”这一生命起源的推测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可,理由是(        

A.米勒的实验为该推测提供了证据

B.原始地球条件下不可能形成有机物

C.陨石和星际空间发现了有机物

D.在其它星球上已经发现了原始生命

3、“回南天,种花生,能有好收成”。如图是花生的一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花生属于被子植物

B.丁图中的②由丙图中的胚珠发育而来

C.甲图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

D.“回南天”可为花生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

4、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生在(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心脏

5、下图表示食物中某种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据此推断该有机物是( )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6、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  

A.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

B.小肠绒毛对脂肪的吸收

C.患者的食欲

D.肝脏分泌胆汁,从而影响脂肪的消化

7、小王同学长时间不吃蔬菜和水果,得了坏血病,则他身体内缺乏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8、肺炎病人上肢静脉注射消炎药物,药物要到达患处,至少需要几次经过心脏(  )

A.1

B.2

C.3

D.4

9、如图是同一实验条件下不同的动物所需要的“尝试与错误”次数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B.学习行为是脊椎动物特有的,无脊椎动物不具备学习行为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D.学习行为的获得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10、我们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应该是

A.要与他们亲密接触,共同生活

B.他们得的是传染病,应该让他们与世隔离

C.不能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和说话,要远离他们

D.要对他们宽容、理解、同情,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11、下列关于胎儿获得营养物质和氧的途径,正确的是(       

A.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B.脐带→母体→胎盘→胎儿

C.胎盘→母体→脐带→胎儿

D.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12、如图所示,护士在帮小李抽血前,先用橡皮软带绑住他的手臂上端,此时,橡皮软带与手掌之间的部分静脉会因此浮现而利于抽血,使得血液回心脏的(  )而受阻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室

D.右心房

13、如图为缩手反射反射弧的模式图,若④处损伤,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  )

   

A.有感觉,且能缩手

B.有感觉,但不能缩手

C.无感觉,但能缩手

D.无感觉,且不能缩手

14、产生卵细胞、形成受精卵以及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

A.卵巢、阴道、子宫

B.卵巢、子宫、阴道

C.卵巢、输卵管、子宫

D.卵巢、子宫、输卵管

15、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农田

B.一块草地

C.生物圈

D.一条河中的所有的鱼

16、含多种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17、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

C.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脑干

D.“谈虎色变”是人特有的条件反射活动

18、人的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A.童年期

B.青春期

C.成年期

D.老年期

19、下列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里所有的动物

D.一块草地

20、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都不能萌发成幼苗,其原因往往是(  )

A.种子感染了病毒,失去了萌发能力

B.萌发时外界条件不适宜

C.种子的胚被虫蛀坏,失去了生命力

D.种皮被破坏,失去了保护作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有人说“尿液和汗液是一样的”,意思是指____________;有人说“尿液和汗液是不一样的” 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_

 

22、人的血液是由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3、导致森林古猿向着人类进化的外因是当时地球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原先的__________有一部分变成了____________,进而使一部分过着树栖生活的森林古猿,不得不___________生活。

24、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尿液约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左右,主要原因是_______;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断的,原因是__________

25、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就可以被消化道吸收。而淀粉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蛋白质分解为________,脂肪分解为________ ________ 才能被吸收。

26、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生活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

27、高温堆肥就是将人粪尿等堆积起来,使细菌和真菌等大量繁殖,从而分解________ ,并且释放出________ ,形成高温.

28、区分消化和吸收:消化是食物在_____被分解的过程;吸收是食物的营养成分从_____进入_____的过程.

29、根尖的组织

植物组织

功能

部位举例

______

______

根冠

______

具有分裂能力

______

______

______

伸长区

输导组织

______

______

 

 

30、心脏中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____,它保证血液只能由同侧的心房流向____。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维生素不构成人体细胞,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们每日对它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甚至引发疾病。请将下列疾病和它所对应的维生素用线连接起来。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生活在潮湿陆地上的蜗牛不是软体动物。 ______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如图是人的耳和脑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听到铃声后陆续走出教室,请用图中字母和箭头写出听觉形成的过程______________

2)在听觉形成的过程中,听觉神经传导的神经冲动是在_________产生的。(填字母)

3)一位战士的耳被枪声震聋,损伤的部位最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卫生员告诉其他军人,遇到巨大声响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操运动员平衡能力强、动作协调准确,这与图中[I]______的功能有关。

34、图为尿液形成的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请写出尿液形成示意图中结构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ABC共同组成的结构是__________,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血液在流经A时,通过__________作用,除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可以进入B中,形成原尿。当健康人的原尿流经C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__________和部分无机盐,都能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