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孝感2025届初三生物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给植物分类时,把小麦、木瓜、银杏归为一类,把葫芦藓、肾蕨归为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

A.有根和无根

B.有叶和无叶

C.有种子和无种子

D.陆生和水生

2、下列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A.“一娘生九子,九子都像娘”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母亲是大学生,儿子也是大学生

D.“老鼠生来会打洞”

3、英国某地区,原来灰尺蛾占99%,黑尺蛾仅占1%,建立工业区50年后,黑尺蛾占99%,反而灰尺蛾仅占1%。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黑尺蛾大量迁入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煤烟黑化了尺蛾

D.自然选择的结果

4、父母都是双眼皮,基因组成都是Aa,他们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此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        )

A.Aa

B.aa

C.AA 或aa.

D.AA

5、原始大气的成分是(  )

A.水蒸气、氨、甲烷等

B.水蒸气、氧气、甲烷等

C.氧气、氨、甲烷等

D.水蒸气、氢气、氧气

6、易川同学因意外造成下肢严重受伤,医护人员对他进行了系列救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伤口处有暗红色血液连续不断地缓慢流出,需在伤口近心端止血

B.因大量失血,入院后为防止贫血需对他进行输血治疗

C.伤口出现炎症是由于血小板因止血而死亡造成的

D.静脉输液治疗时,药物到达感染部位前,至少经过右心房一次

7、下列关于性状遗传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子一代所表现出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C.隐性性状是不能表现出来的,所以它不能遗传

D.隐性性状是由两个隐性基因所控制的

8、下图表示动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中①、②和③依次代表

   

A.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B.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两栖动物

C.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D.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9、鸡蛋中可以发育成小鸡的结构叫做(  )

A.胚盘

B.卵黄

C.卵白

D.胎盘

10、将刚出芽不久的苦瓜苗用刀剪断,仅剩下子叶以下约3厘米左右,然后将剪好的苦瓜苗插进一株幼小的南瓜苗劈开的茎中,两天后新的苦瓜苗就能长成,这一技术可以提高苦瓜的抗病性。下列培育技术中与这种苦瓜苗繁殖的方式不一致的是(   

A.植物的组织培养

B.柳树用枝条繁殖

C.水稻用种子繁殖

D.马铃薯用块茎繁殖

11、如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P可以表示完全变态发育

B.Q可以表示有性生殖

C.E可以表示体温不恒定

D.F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12、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DNA就是染色体;

②一个DNA分子中含一条染色体;

③DNA与蛋白质构成染色体;

④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

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13、观察图中鸡卵结构,若该卵已受精,有关鸟卵结构描述错误的是

A.①为卵黄,是鸡卵发育所需的主要营养部分

B.②为胚盘,色浓而略大,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C.④为胚盘,呈中空状,内含有气体

D.⑥为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需要

14、“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对我国古丝绸之路的拓展和延伸,揭开了欧亚国家发展的新篇章。我国织丝养蚕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列关于家蚕的发育特点,正确的选项是

A.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差异很大

B.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

C.家蚕与蝼蛄、蟋蟀的发育过程完全相同

D.成虫时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15、红细胞能运输氧气,与其所含血红蛋白的特性有关,血红蛋白的特点是(   

A.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B.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C.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被破坏

D.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发生分离

16、下列各种饮料中,依靠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是          

A.鲜榨果汁

B.矿泉水

C.鲜牛奶

D.酸奶

17、长期在平原地区生活的健康人,到西藏高原的最初几天里,血液中数量会明显增多的细胞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18、研究表明,吸食摇头丸、K粉和冰毒等毒品,均可导致精神分裂症,这说明毒品会严重损害人体的(  )

A.神经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循环系统

D.呼吸系统

19、下列食品中哪些不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制造的是(  )

A.米酒、酱油

B.腐乳、泡菜

C.酸奶、馒头

D.果汁、干果

20、如图是“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模拟实验示意图,甲桶中的小球代表卵细胞,乙桶中的小球代表精子。你认为乙桶中的小球上应标上什么字母(  )

A.全部标上X

B.全部标上Y

C.一半标上X,一半标上Y

D.全部标上XY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按时做好预防接种工作。这种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

22、蚯蚓(如环毛蚓)、水蛭(如金线蛭)和沙蚕(如双齿围沙蚕)等都是环节动物.环节动物广泛分布于海水、淡水和________中。

23、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__生存下来,_____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24、现代人可划分为高加索人、__________人、澳大利亚人和__________人4个人种。

25、自然选择是通过___________实现的。

26、生物的生存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也必须依赖环境.你觉得在保护环境方面,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请你简单说说.____

27、两栖动物的受精方式为______,发育方式为______

28、面颊上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有酒窝的基因(D)是显性基因,决定无酒窝的基因(d)是隐性基因.一对有酒窝的夫妇生了一个无酒窝的孩子,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_______  和  _______

29、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口患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供实验的绵羊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绵羊用毒性已削弱的炭疽病病原菌注射,它们感染后没有发病;乙组没有注射。十天后,对甲、乙两组绵羊同时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病病原菌,经过一段时间,甲组绵羊全部正常生活,而乙组的绵羊全部死亡,请回答:实验中,甲组绵羊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的现象属于_________免疫;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

30、植物的生殖有_________生殖和_________生殖两类。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连线

___________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蚊、蝇、虱和狂犬都是病原体。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生物,其中有以植物各器官为食的羊、鼠和昆虫;有吃羊的狼;有吃昆虫的鸟;有以鼠为食的蛇;还有以鼠、蛇和鸟为食的鹰。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该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其中的①、②、③所代表的生物依次是_____

A.鼠、蛇、鸟    B.蛇、鸟、鼠C.蛇、鼠、鸟    D.鸟、蛇、鼠

(2)如需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1中还应加入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

(3)若图2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狼所在的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相对含量,与乙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__

(4)近年来由于人类的过度放牧,造成了草场退化、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草原生态系统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研究发现该生态系统中鹰体内积累的重金属铅最多,这说明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__________

34、下图表示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均为_____对。

2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叫__________,它们的染色体数比ab减少_____

3B的过程为_____。形成的e细胞叫_____,它的染色体数又恢复到与细胞ab一样的数量。

4C过程叫做发育。f细胞是女儿的体细胞,其染色体为_____条,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

5)可以看出,人类上下代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是_____的,生物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因此,后代个体具有_____的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