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词语。
茫茫然(AAB)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泪淆淆(ABB)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伶伶俐俐(AABB)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 根据示例写出带“客”的词语。
示例:购买东西的人。 (顾客)
1.远道而来的人。(_____)
2.去茶馆喝茶的人。 (_____)
3.游山玩水的人。 (_____)
4.到处游说的人。(_____)
5.搞政治的人。(_____)
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fēn fāng( ) jiāo nèn( )
zhēng zhá( ) 环境yōu yǎ( )
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 )
2.黄盖的船把帆张足,快得像离弦的箭。 ( )
3.树叶丛中,一只小蝉欢快地唱起了第一支晨曲。 ( )
4.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 )
5.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 )
5、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屏幕(______) 拆开(______) 琼浆(______) 闪烁(______)
凸出(______) 凹陷(______) 蝎子(______) 钵子(______)
6、读毛泽东的《咏梅》,回答问题。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首诗的全称是《卜算子·咏梅》,其中( )是词牌名,而( )才是真正的题目。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 )的同题咏梅词而作的。
【2】解释字词的意思。
咏:_______ 犹:_____ 俏:_____ 争:_____ 烂漫:_____
【3】这首词的前一部分着重写梅花( ),后一部分着重写梅花( )。其中最能表现梅花不畏严寒的一句是( )最能表现梅花崇高境界的一句是( )
7、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词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的“见”读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_”相同。
【3】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词上片写____________的夏夜,以鸟惊、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______写得生机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突然发现,表现_______的乐趣。本词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阅读《马诗》,回答问题。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在诗的前两句中,“沙如雪”、“月如钩”描绘了边塞月夜怎样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后两句,诗人通过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的这首脍炙人口的七绝,写的就是三峡风光。
三峡,是瞿塘峡峡,巫峡,西陵的合称,长江三峡的自然景色,概括起来说:瞿塘雄,巫峡奇,西陵险。
瞿塘峡在三峡的西头,西起白帝城,东起黛溪,长8公里。“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峡西入口处,西岸悬岸壁力,直冲云霄;江上双峰欲合,如门半开,叫夔门,又叫瞿糖关。矗立在北岸的赤甲山,想一名披甲的士兵,山嘴尖尖,似一只鲜艳的蟠桃,所以又叫桃子山,南岸的山峰银光闪闪,名曰蓝山,它们唯物雄壮,把守着三峡西口。再看底下,“瞿塘嘈嘈急如弦,回流溯逆将覆船。”江水受束,湍流似箭,古代的一叶扁舟,碰到狮吼雷鸣般的旋涡,覆舟顷刻,怎不与人胆战心惊呢?
从大宁河口到湖北巴东县渡口42公里的峡谷是巫峡。巫峡的山体是石灰岩,由于水流的长期溶蚀冲刷,深壑陡崖,秀峰迭起,悬崖逼江。江水在千重闸中奔腾,七折八弯。山上林木葱郁,绿肥红瘦。江上水汽蒸腾,崖顶云霞变幻,景色权佳。
从香溪口到南津关,全长75公里。这就是三峡中最长的西峡陵。西陵峡中央有些宽谷,险滩多,西陵峡的特点。川江上的5个险滩,如控岭滩,青滩等,都集中在这里。有民谣说:“出了南津关,两眼泪不干,想要回四川,难于上青天。”
三峡风光如此奇异,难怪有人说:“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河之壮,庐山之幻,它兼而有之。”游人在船上欣赏百里三峡画廊,激流似箭,闪金烁银,群峰飞驰,扑面而来,真叫人心旷神怡,拍案叫绝。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2】各用一个词概括一下瞿瑭峡、巫峡、西陵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让你做一个导游,你将从哪些方面对三峡风光进行恰当的介绍,让更多的游客了解三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一句赞美三峡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粽子里的乡愁(节选)
异乡客地,越是没有年节的气氛,越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端午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时刻。想到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是素粽,只包少许几个。荤的豆沙粽、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谓“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
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旱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效。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几十年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旱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思是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谁又能保证下一世有福还是没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最要紧。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母亲的话,在我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
如今,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意思填在括号里。
大显身手______ A.有名声、地位、权势的 B.表现 C.明显
门庭若市______ A.市场 B.城市 C.行政区划单位
【2】端午节是在我国农历的__________,这个节日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为节日赋诗也是我国的文化传统,下面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是______
A.玉颗珊珊下月轮 B.春风送暖入屠苏
C.碧艾香蒲处处忙
【3】母亲的粽子种类很多,本文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的制作方法,这种粽子有__________的作用。
【4】“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些,美其名曰‘富贵粽’。”联系上下文,这句话中“美其名曰”的用意在于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
【5】简要说一说“母亲的话,在我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中“敲”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
①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②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委屈地跷(qiāo)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获得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了几句,就走了。
③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的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21世纪教育网
④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一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处。
⑤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先找出短文中表示时间短的词语写下来,再尝试着写两个。
【3】“不约而同”的意思是:________。
【4】可以将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换成括号里的字吗?写出你的看法。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的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看)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________
【5】在文中,弟弟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的,请写出来。
碰见爸爸时弟弟________。
爸爸走了之后弟弟________。
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弟弟________。
【6】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菊花
①俗云:“赏菊之趣在于赏花。”菊花的颜色五彩缤纷,以黄、红、白、紫为主。黄的如“黄昏弄月”,金光灿烂,华贵雍容;红的像“金背大红”,绚丽夺目,热情奔放;白的有“白西施”,淡妆素裹,清洁怡雅;紫的是“紫玉莲”,苍劲有力,凝重浑厚。还有一种叫“绿牡丹”的,花呈绿色,青翠欲滴,恰似碧玉,煞是名贵。另有“墨荷”的黑紫堪称花中一绝;更有那“碧玉勾盆”,粉碧兼备,娇而不艳;“凤凰振羽”,红黄相间,娇娆多姿。各种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
②菊花的花形也是千姿百态,风貌迥异。这是由于花瓣的千姿百态所致。瓣分挂瓣、匙瓣、平瓣、管瓣四种。每一种又有内曲、反卷、龙爪、毛刺等形态。各种花瓣以一定规律进行组合,形成一种保持机体均衡、疏密相间的参差美,并由此构成了龙、凤、狮、虎四种栩栩如生的优美造型:龙类若舞若飞,潇洒俊逸,花儿内部短瓣紧抱,外部长瓣飘洒,像“龙盘蛇舞”;凤类亭亭玉立,婀娜多姿,花儿内部花瓣疏松或紧密内抱,外部花瓣自然下垂,如“天女散花”;狮类威武雄壮,魁伟挺秀,花儿大部分为匙状花瓣,且长短不一,相互重叠,排列参差,变化多姿,如“醒狮图”;虎类则刚劲沉稳,充盈丰满,舌状花瓣回心而抱,呈层瓦复叠状,似虎爪捕食,如虎啸长天。
③菊花不仅娇艳多姿,而且用途广泛。不仅它的花序是一味名贵中药材,其嫩茎、叶、根亦可供药用。此外,还能做成各种精美的佳馔,如菊花肉、菊花羹、菊花酒、菊花糖等。这些菊花食品不仅香味俱佳,而且营养丰富。再者,杭菊还是驰名中外的清凉茶饲料。至于那自古就有“虫见愁”之称的除虫菊,则是效力极高的天然杀虫剂。菊花还有保护环境、净化大气的奇异功能,被人们赞为“空气的卫士”。
④菊花既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又有广泛的实用价值,确是一种值得大力发展的珍贵花卉。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
【3】写出①至③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中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段采用了那些说明方法,从那些方面介绍菊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②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在老舍笔下老北京的元宵节是_________(用文中的词语回答)的日子。老舍写元宵节详细写了_________,简略写了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老舍写元宵节为什么要写除夕和大年初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这样写的好处是让文章表达更加生动。仿照这种写法,用近义词“独出心裁、别具匠心、与众不同”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灯是“一种广告”?联系生活实际,写一条让你印象深刻的广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世上没有不受伤的花》,完成练习。
那年4月,瑞士伯尔尼国立中学,一个叫朴云的男孩子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对于这样的决定,班里的许多同学都表示意外,因为朴云生性腼腆,不爱说话,见到陌生人总会脸红,如果哪个女孩子与他说话,他总会鼻子尖朝下低头沉默。这样内向的人,报名参加演讲比赛,结果可想而知,班长因此没有将他的报名送到教导处。朴云知道这个消息后,直接去找教导处主任查尔斯,向他陈述自己的看法,这样,他的名字才得以补充到演讲比赛的名单当中。
比赛当天,朴云的演讲却出了岔子。他上台以后,面对着台下黑压压的观众,词忘得一干二净,一句话也讲不出来。同学化哄堂大笑,他在众人嘲笑的目光中冲出学校礼堂。
朴云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郁郁寡欢,生出了回国的念头。就在他收拾行装的时候,查尔斯邀请他去郊外春游,他惭愧地接收了邀请。
野外山花烂漫,查尔斯并没有埋怨他,只是低着头观赏脚下的朵朵鲜花。朴云想解释什么,却一时间不知从何说起。
查尔斯看到了一簇鲜花,跑过去欣赏,但他仔细地看了花后却摇摇头,对朴云说道:“你看这朵花,这么美,可是却有虫子咬伤了花瓣。”
朴云问道:“这么漂亮的花,也会受伤呀?”
查尔斯笑了:“你可以检查每一朵花,世上并没有不受伤的花,每一朵花一生下来,要么面对虫子的叮咬,要么面对狂风的怒吼,或者会有病原侵蚀它的肌体。”
朴云半信半疑地仔细查看,那些看上去鮮艳无比的花,果然无一不伤痕累累。朴云若有所思,花儿遭受那么多的伤害依然盛开得如此娇艳,难道我连一次失败都不能承受吗?回校后,他开始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虽然每一次总难逃离失败的厄运,但他却一天天成熟起来。
第二年春天,在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上,大家见到一个天壤之别的朴云,他的演讲博得满堂彩,毫无疑问地得到了比赛的第一名。
世上没有不受伤的花,当然也没有不受伤的人生。
【1】联系上下文能知道“天壤之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朴云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沉重的打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想一想查尔斯为什么要对朴云说这些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二年春天的演讲比赛上,朴云为什么能够得到第一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理解题目“世上没有不受伤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写下自己的感悟。
15、按要求写句子。
1. 写一条与长江有关的古诗句。
2.例: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仿写)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修改病句)
16、句型转换
1.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次活动会很成功。(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事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成间接引语
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例句,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例句: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 变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变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变成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变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这个仪式你难以回避。(改为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弹指之间,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在这六年里,许多人和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个人、一件事、一堂课或一次活动等,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根据提示选择一个话题进行习作,题目自拟。
2.叙述有一定的顺序,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3.内容具体,语言流畅,不少于400字。
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