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2025届一年级语文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把成语补充完整。

________三   金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触________ 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出合适的成语。 

读书快_____   走路快_____   吃饭快_____

办事快_____   变化快_____   水流快_____

3、日积月累。

1.正月初一那天的早餐,人们通常喜欢吃年糕,寓意“_________”,也有喜欢吃汤圆的,寓意“__________”;有些地方,人们还喜欢吃粽子,据说吃粽子有两种含义:一是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二是因为“粽”和“宗”音近,暗含对于“______”的怀念之情。小朋友们还特别盼望得到压岁钱,传说压岁钱寓意“_________”。

2.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王安石的“__________,春风送暖入屠苏”让人想起温馨幸福的_____节;杜牧的“__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让人想起哀思如潮的_______节;王建的诗句“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让人想起合家团圆的__________节。

4、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__腊七腊八__冻死寒鸦__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__

2.__那我饿了__八儿要哭的样子__

3.整群鸡都跑到他身边__站在他周围叫着__咕咕咕__你活该__咕咕咕__你活该__

4.你聪明的__告诉我__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__

5.他的心被一种力量占据着__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__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__

5、读句子,完成练习。

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1)这句话中的“?”表示__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把__________的道理用__________形象地方式表示出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长 相 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两首诗词都写到“枫叶”,两者借助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为什么?请简要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李煜《长相思》的下片“菊花开,菊花残”两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释】 ①水国:水多。②蒹葭(jiān jiā):水草名。③苍苍:深青色。④今夕:今晚。⑤离梦:离人的梦。⑥杳(yǎo):无影无声。⑦关塞:边关塞外,代指遥远的地方。

【1】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要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往往要借助独特的景物。从第一、二句能看出本诗是在______季所作,选取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都能够传递离情。

【2】第三句诗的意思是:谁说友人千里之别从今晚就开始了?根据这句话的意思和语气可知道最后一句诗的意思是(  )

A.离别后的梦无声无息,就像迢迢关塞一样绵长(有这样的梦相伴,我们如同没有分离)。

B.离别后连相逢的梦也杳无踪迹,它竟像迢迢关塞那样遥远(让我连离别的思念都无法寄托)

8、美文来欣赏。

沁园春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注释】①北国:指我国北方。

②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③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④风骚:本指辞藻。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诗经国风》和屈原的《离骚》),泛指文学。

⑤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汉朝人称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北方某些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

【1】这首词上阕描写了________,下阕抒发了________

【2】找出词中的比喻句,抄写在下面。

________

【3】你喜欢毛泽东的这首词吗?说一说理由。

________

【4】如何理解词中最后两句话?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

【5】把你知道的毛泽东的词再写下一首。

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高尔基和孩子们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非常关心和体贴儿童,所以孩子们对他十分爱戴和(依赖 信赖)。

   有一回,在一个偏僻的城镇上读书的一名小学生,不小心把学校图书馆的一本《童年》弄丢了。他跑了几家书店也没有买着,非常着急。于是,便冒昧给高尔基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本书作者的帮助。高尔基接到信后,   随即将(珍藏 收藏)多年的一本   童年   寄给了这位小学生   难怪孩子们常说   有了困难找高尔基   他一定能帮助你解决

   高尔基对于孩子们虽然非常喜欢,但当发现他们的错误和缺点时,是从不骄纵宽容的。一次他收到一群四年级学生给他的信。信中出现了许多不该出现的语法错误,他非常生气,回信中毫不留情地批评了他们:“四年级的学生啦,写得如此不通,实在可耻,很可耻!”

   当然,对孩子们取得的成绩,他总是喜在心里,乐在眉梢,给予适当的鼓励,但从不过分地(夸奖  夸耀)。尤其是对那些较早地崭露出智慧(峰  锋)芒的孩子更是如此,以避免他们滋生骄傲的情绪。有一次,高尔基会见一位仅9岁的小诗人,小诗人当面朗诵了自己的诗作,非常流畅,也很优美。高尔基听了深为惊奇,心里暗暗赞叹,但当面却没有给孩子过多的赞扬,只是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头,深情地说:“好好学习吧,不要太累了,要记住你还是个孩子呀!”

  高尔基就是这样以他全心的爱,关心着孩子们的成长。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词。(在选择的字词下打“√”

2联系上下文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冒昧:①糊涂;②隐藏;③昏暗;④冒犯。______

 崭露:①高峻,高出;   ②优异,好。  ______

3给画线部分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找出文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_____件事说明高尔基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可见高尔基对孩子既有________的爱,又有________的爱。

6好好学习吧,不要太累了,要记住你还是个孩子呀!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李广巧计退兵 

西汉时期,北方匈奴势力逐渐强大,不断兴兵进犯中原。飞将军李广任上郡太守,奉命抵挡匈奴南进。

一天,有三名匈奴兵又来侵扰,李广大怒,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前去追击,一直追了几十里地,终于追上三名匈奴兵,杀了两名,活捉一名。

李广的队伍正准备回营时,忽然发现有数千名匈奴骑兵正向他们这边前进。匈奴队伍也发现了李广,但看见李广只有百名骑兵,以为他们是为大部队诱敌的前锋,不敢攻击,急忙上山摆开阵势,观察动静。

李广沉着地对部下说:“我们只有百余骑,离大营还有几十里远。如果我们逃跑,匈奴部将必定追杀我们。如果我们按兵不动,敌人反倒疑心我们有大部队埋伏在附近,他们决不敢轻易进攻。所以我们只能进,不能退。”

部将们听了李广的话,依计而行,跟着李广继续前进。

到距离敌阵仅二里地光景的地方,李广又下令:“全体下马休息。”李广的士兵卸下马鞍,悠闲地躺在草地上休息,战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

匈奴部将感到十分奇怪,派了一名军官出阵观察形势。李广立即命令士兵上马,冲杀过去,一箭射死了这个军官。然后他们又回到原地,继续休息。

匈奴部将见此情形,更加恐慌,料定李广胸有成竹,附近定有伏兵。天黑以后,李广的人马仍无动静。匈奴部将怕遭到大部队的袭击,慌慌张张地领兵逃跑了。 李广的百余骑兵安全返回大营。

1请仿照“津津有味”写3个“AABC”形式的词语,并用“津津有味”写一个句子。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填在括号里。

镇定_________ 察看________

3你认为李广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听老师读短文,并完成下面的习题,看看你能有什么收获。

(以下材料,监考老师用普通话以中等语速将下面材料朗读两遍)

期末考试时,生物学教授在发试卷前对他的20位高年级学生说:“我很高兴这学期教你们,我知道你们学习都很努力,而且你们中有很多人暑假后将进入医学院。因此,我提议,任何一位愿意退出今天考试的同学都将得到一个“及格”。

学生们将信将疑,有的欣喜万分,不一会儿,一些大胆的学生学生站起来,走到教授面前,在登记簿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教授果然在他们的名字后面都写上了“及格”。然后,他们带着惊喜离开了。

这样,就极大地鼓舞了其他人。不一会儿,又有几位同学签下名字,高兴地离开了教室。

教授看了看剩余的少数学生,问:”还有谁?这是最后的机会了。”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签上名字走了。

教授关上教室的门,看着剩余的几个学生说:“我们今天考试的题目是‘自信’,我对你们的自信感到非常高兴,恭喜你们,你们都将得到‘优秀’”。

在生活中,人们有时会因为缺乏自信而失去更好的机会。

1文中哪些学生得了及格,哪些学生得了优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你是这个生物学教授的学生,参加这次生物考试,你会选择离开还是留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果麦子没有考验

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认出了他。农夫上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你的降临,你终于来了。

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是在祈祷什么呢?

③“我总是在祈求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是不能如愿!农夫说。

农夫跪下来,吻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呀!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风,不要雨,不要烈日与灾害,别人的田我不管,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第二年,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_____________,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1】在文中第⑥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表示农夫高兴的成语。

【2】想一想,下面这段话应加在第_____自然段和第_____自然段之间。

上帝回答:“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也创造了蝗虫和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所愿的世界。”

【3】联系上下文,在第⑧自然段地横线上填上一句合适的话。

【4】依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字,把下面的话写具体:

对于一个人来说,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可以唤醒人内在的灵魂。

【5】结合课文,把句子补充完整

(1)如果麦子没有考验,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上帝没有满足农夫的愿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本文后,你突然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阅读。

信任

每次去外婆家的路上,总见一块立在公路边用大红漆写在黄色板上的告示:桃子——自采——三公里。真有趣。终于,有一天,爸爸决定带我去看个究竟。

从公路拐过去不到一公里,路边出现了一块醒目的告示板,板上画着黄色的桃子,红色的箭头。汽车往前又开了一会儿,一个红色的箭头又把我们带向野草茂盛的小路。总之,每当转个弯,眼看就要失去方向,红箭头又出现了。

我们把车停在一棵老橡树的树阴下,小屋旁边有两条狗和几只猫,不远处一片桃林尽收眼底。屋前有一张木桌,桌上搁着几只竹篮,篮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我看着那几条狗大声说:喂,小家伙们,你们愿意去桃林吗?狗在我们身边跳跃欢呼,然后撒腿向前跑去。显然,它们是在为我们领路呢。

钻进桃林,根深叶茂的桃树上结满了丰硕的果子,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扑鼻而来。我立即向一棵桃树跑去。爸爸跑向另一棵。我们沉浸在亲手摘果实的欢愉中。两只大篮子装满了又香又甜的大桃子,我俩提着沉甸甸的篮子跟着小狗们往回走。把桃子小心翼翼地装进汽车,爸爸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大花猫。你认为它会数钱吗?我对爸爸说。

也许会学会的。爸爸幽默地回答。与那几条热情好客的狗说过再见后,我们上了车。这时又有两辆车朝这儿驶来,人们读了桌上的留言,也提上篮子,跟着蹦蹦跳跳的小狗们朝果园走去。

汽车慢慢朝来路驶去,我不禁回头,久久注视着那片桃林,那间小屋——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沁人心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收眼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看了画线的句子心中可能会这样想______________

3我们沉浸在亲手摘果实的欢愉中,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4那片桃林,那间小屋—— 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第三次过草地

我们在雪山脚下,吃了一餐用为数甚少的土豆、青稞和野菜煮成的“饭”,整装出发了。同志们拄着木棍.踏着蜿蜒崎岖的山径向上攀登。忽然,西北方向涌起一块乌云,挨着山头压了过来,这预示着一场暴风雪将要来临。为争取时间,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加快了脚步。不过一刻钟,暴风雪就来了。  

好不容易挨到风停雪止,天色微明,大家互相搀扶着艰难地站立起来,又迈开了前进的步伐。冻得失去了知觉的双脚已不听使唤,走一步跌一跤,爬起来再走,走出二三十步才慢慢恢复了知觉。不少同志的脚冻裂了,鲜血渗透了裹在脚上的破布和草鞋,在雪地上留下了斑斑血印。越往上爬,积雪越厚,天气越冷,空气也越。稀薄了。同志们一步一停,一步一喘,每走一步都要用出全身的力气。在这最艰难的时刻,政治工作发挥出特有的威力。王建安政委不顾自己身体虚弱,不断地给部队鼓舞士气。各级干部以短促有力的口号,宣传队员们敲响锣鼓,打起“呱嗒板”,活跃气氛,激励大家去战胜困难。距顶峰越来越近了。突然,前面传来一阵欢呼声。走在我身后的警卫员一步跳到我跟前,手指着山顶高兴地说:“军长你看。”我抬头一看,只见一面鲜艳的红旗耸立在顶峰,在皑皑白雪的衬映下,是那样的光彩夺目,那样的振奋人心。

1我们在雪山脚下吃了一顿怎样的“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登山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志们是如何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有哪些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发现了这一只瓦砾似的贝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难道英语不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虹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直接改间接)

_______________

2.小雪对小明说;“明天我去你家一起写作业。”(直接改间接)

_______________

3.李松说,他做作业虽然准确率高,但速度太慢。(间接改直接)

_______________

4.贝贝说,她家养的小花狗很通人性。(间接改直接)

_______________

18、把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不阅读,不观察,连日记也写不好,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逊在孤岛上过着寂寞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所有敌人都投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春天难道不美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我学习不努力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难道不好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2)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缩写句子)

(3)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们识破了。(修改病句)

(4)高粱的全身具有鲜明的个性。(改为双重否定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作技能:任选一题写。

  1、题目:美好的回忆

提示:六年的小学生活给你留下了哪些美好的回忆?请选择学校中的

一件事写下来。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楚。不少于450字。

2、下面是一篇文章的结尾,请你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补写前面的内容。

爸爸拍拍我的肩,高兴地说:孩子,你长大了!

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记得把结尾写上。自拟题目,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