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俗语、名句。
(1)俗话说“________,________”,的确,腊月上句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2)他写的文章常受人称费,那是因为他肯下功夫,正所谓“_______,_______”。
(3)陈林生长在乡村,对花鸟树木十分了解,可谓是“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神圣——________ 游赏——________ 杰出——________ 豪爽——________
慷慨——________ 夸耀——________ 体谅——________ 瘦弱——________
3、根据提示补充诗句。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很多,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让人想起温馨而幸福的春节;杜牧的“___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让人忆起清明节;香喷喷的粽子不禁让人想起屈原以及他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皮日休的诗句“_______________,殿前拾得露华新”让人想起中秋佳节;重阳节登高又吟出了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_______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感谢有你,我的父母,我的老师,我的同学和朋友!小学六年,在人生____ (lǚ)途中,只是短暂的一____(shùn),但是能得到各种友好的提_______(xǐng),那是多么令人欢欣鼓____ (wǔ)啊!那是关切的眼____(jīng)注视着我前行的脚步,那是清____(xī),那是我迷____(máng)中的一盏明灯,那是我进步时的一句____(zhǔ)咐,那是我陶____(zuì) 时的一_____(lǚ)清风。
5、我会对对子。
认真对成功正如马虎对(______)
微笑对高兴正如流泪对(______)
点头对同意正如摇头对(______)
6、课内阅读。
寒 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描绘了_______________(节日)的景色。后两句描写的是寒食节的一个特殊情景——万民禁火,然而皇帝却恩赐蜡烛给王侯贵族.到了夜晚王侯贵族之家灯火通明,典型的“只准州官放火,________________”,流露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人们常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7、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1】请在横线上写出这首诗的题目。
【2】全诗3句,第1句提出___的现象,第2句描绘__的状况,第3句议论抒情:___。
【3】这首诗通过对萁豆相煎的描写,揭露了__________。
【4】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的另一位兄弟是____________。
8、阅读冲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短文,完成有关问题
《山谷中的谜底》片段
1983年的冬天,大雪纷飞,有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个山谷。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漫天飞舞的大雪,突然惊奇地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shēn zī) __________________。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 ……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shēng jī) __________________。 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1】把文中拼音处写上恰当的词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1)山谷中的“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雪松这个本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雪松”我想到了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本选段的内容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谷中的谜》由旅行者得到的启示你想到了哪些名句.成语或故事?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烟台的海(节选)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家流经常气势汹汹的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搬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浪花作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1】读了“小山似的涌浪”“发出雷鸣般的轰响”,你分别想到了________和________ 这两个成语。
【2】“壮丽的风景线”是指________ 。
【3】选文写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畏寒风,不怕巨浪,去观赏烟台海的壮观景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前赴后继”一词充分表现了________,一个“掀”字让你感受到________ 。
【5】选文中作者把“小山似的涌浪”比作“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你还能将它比做什么?请发挥想象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像 ________ ,像 ________……
11、凡卡(节选)
天气真好,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那是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拉,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拉,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拉,雪堆拉,全看得见。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
(1)照样子写词语。(4分)
干冷干冷:
一缕缕:
(2)读画线的句子,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2分)
12、阅读理解
差生档案
①新调来的王老师正在给五(2)班同学上语文课。当老师提问时,几个学习好的同学笑眯眯、齐刷刷地举起手,他们都希望能给新老师留下好印象。王老师看看他们,拿起了点名册:“蔡林同学,请你回答。”全班顿时哄笑起来。坐在最末一排的一个胖男孩慢吞吞地站起来,低着头默不作声,恼火地盯着笑得前仰后合的同桌。王老师重复了一遍问题,见蔡林仍不言不语,就挥手让他坐下,请其他同学回答。
②课间,王老师把蔡林请到办公室。“蔡林,我刚才提出的问题,你会吗?我猜你是会的。”王老师拍拍蔡林的肩头,微笑着说。蔡林不说话。其实王老师猜对了,别看蔡林平时不怎么听课,今天因为换了一个老师,他觉得挺新鲜的,一直聚精会神地听着,再说提的那个问题又不算太难。“同学们笑,你好像不太高兴。不过,你当时为什么不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呢?”王老师问。蔡林看了看老师,撇撇嘴说老师,我是差生,以前没人提问我。”“差生?”王老师摇摇头,“谁说你是差生?”蔡林挠挠头,苦笑着,委屈地说大家都这么认为,我……我自己也承认。”王老师正想说话,铃声响了,只得让蔡林回班上课。
③放学后,王老师特意在校门口等蔡林,见到他后递给他一个大信封,信封正面是几个大字——差生档案。就在这时,几个同学嬉笑着围上来,蔡林急忙推开他们,拿着信跑了。一出校门,他就打开信,只见上面写着几行工工整整的字:
④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
⑤爱迪生小时候反应奇慢,家长和老师认为他没有学习能力。
⑥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当作曲家的料。
⑦英国首相丘吉尔小学六年级曾留级。
⑧物理学家牛顿小学成绩一团糟。
⑨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在自传里透露:“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与聪明不沾边。”
⑩蔡林反复看着,想着,然后把信小心折叠起来,放进兜儿里,昂首挺胸、欢欢喜喜地朝家走去。他一面走,一面摸着兜儿,好像里面装着宝贝似的。
【1】摘抄词语。
(1)三个成语( )( )( )。
(2)三个描写人物“笑”的词语( )( )( )。
【2】画“_______”的句子 是(_____)句,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是(_____)。
【3】“全班顿时哄笑起来”,联系第②段的内容说说同学们哄笑的原因是: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①这位王老师教这个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
②放学后,王老师特意在校门口等蔡林,给了他一个大信封。( )
③在班里,同学们都认为蔡林是差生,连他自己也这么认为。( )
【5】在“他一面走,一面摸着兜儿,好像里面装着宝贝似的”这句话中“宝贝”指的是。蔡林把它当作“宝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上下文想一想,王老师给蔡林一份差生档案的真正用意是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篇短文是按(_____)的顺序连段成篇的。
13、 (14分)
我的故乡是个山清水秀 绿树成阴的小村庄 在故乡的山坡上 小溪旁 盛开着一簇簇火一样红 雪一样白的小野花 村里的孩子们都叫它 无名花
春天,我来到山坡上,那些无名花在春风中频频点头,好像在向我传递春天的信息;夏天,我来到小溪旁,那些无名花舒展腰肢向我招手,仿佛向我倾诉大自然芳香的话语。每当我看到它,就从心底涌出一股无比欢畅的爱意。我喜欢无名花,我尊敬无名花。
清晨,阵阵幽香把我吸引到无名花的身旁,只见晶莹发亮的露水像一颗颗珍珠在无名花的花叶上滚动。远远看去,那一片片无名花好像一片片彩云铺在山坡上,把大地打扮得非常美丽。傍晚,我站在村口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无名花,分不清哪儿是晚霞,哪儿是无名花。
无名花是坚强的。人们从它的身上踩过,牲畜在它的身上践踏,它不委屈、不叫苦,仍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为绿色的山坡增添色彩,为人们的生活编织锦绣……
啊!朴实无华的无名花,我喜欢你,我尊敬你,因为你是无私、坚强的花。
(1)给文章填上题目。(2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朴实( ) 无私( ) 坚强( ) 晶莹( )
(3)用“ ”在上文中画出一个拟人句。(2分)
(4)写出第四自然段的意思。(2分)
第四自然段:
(5)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了 作用。(2分)
(6)给第一自然段加标点符号。
14、阅读理解
①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虽经百事,但留有印痕的并不多。现在想起来,有一件往事留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②那时,我住在一栋带花园的房子里,养着一条很漂亮的德国纯种狼狗。一天午后,我正在客厅看报纸,忽然听到狼狗拼命地狂吠(fèi quǎn)。我猜想一定有不速之客来了。于是,我打开房门,来到院子里,隔着白色铁门向外看去,先是看到一位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后又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我下意识地想他们是来讨钱的,于是厌恶地挥挥手。正要转身的时候,那位中年妇女轻轻地问我:“夫人,我是收废品的,有旧报纸卖吗?”
③我这才想起书房里堆着一地的旧报纸,便喝住狼狗,打开院门,让母子俩(liǎng liǎ)进来搬报纸。这时我注意到中年妇女的腿有些跛,而她身边的小男孩似乎很体谅她,抢着搬报纸。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吗?”“我们在一起生活,就算是吧!”我明白了: 。望着脸色蜡黄的小男孩,我(故意 特意)多给了10元钱,并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
④过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狗叫的声音。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面时,看到的是刚刚走了不多时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没等他们开口,我便(不耐烦 不高兴)地说:“报纸卖完了,钱也多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
⑤那妇女没有说话,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掌心里托着一条金闪闪的项链。我不禁一怔(zhēng zhèng),细细看去,那不正是我遗失了多时的金项链吗?我忙接过来,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是捧回了我的爱。要知道,这是我和我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
⑥这时中年妇女轻轻说:“项链是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发现了,央求我快快送回来。”
⑦我点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元塞到小孩手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⑧母子俩谢绝了。夕阳下,我望着她俩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给短文选择一个最合适的题目( )
A. 背影 B. 一根项链 C. 母子俩
【3】根据第③段的内容,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段“不速之客”中的“速”意思是________。文中的“不速之客”指________。
【5】“我”第一次多给了10元钱,是因为:________;“我”第二次又掏出100元给孩子,是因为:________。
【6】仔细读读第⑥自然段划线的语句,将“央求”换成“请求”“恳求”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你能用简洁的话语来赞赞文中的妇女和小男孩吗?语言可以引用也可以自己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镇上的人们已经为他们作了公开祈祷。依然没从洞里传来好消息。(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展示厅。
1.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改变顺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孙到过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碰到过许多危险。鲁滨孙一点儿也不畏惧。(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孙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来,箭一样地窜过雪堆。(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改句子
例:这只白鸽是爸爸拾到的。
爸爸拾到了这只白鸽。
省力安全水壶提手是小明同学发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读一读,用黑体词语写话。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2)用例句表达手法写句子。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3)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改为双重否定句)
(4)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修改病句)
19、把下列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垃圾填没了船与船之间的空隙。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正好包住了苍蝇和蜘蛛。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水淋湿了战士们的衣服。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每一个梦想,都是一朵小小的花,只要你用爱心经常浇灌,它就有可能结出累累的硕果。你的梦想是什么?是想当一名宇航员,还是想当一名科学家?是想当一名教师,还是想当一名解放军……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作文,围绕主题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把内容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