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花莲2025届一年级语文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古诗名句填空,并品析句子。

(1)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4)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这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

(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两句诗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李贺在《马诗》中通过咏叹马的命运,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灰吟》一诗,点名即使面对严酷考验,也要保持理想人格、高尚情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作者________写的回忆父亲________的一篇________(体裁)。课文除开头外按照________顺序回忆了父亲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形,塑造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3、根据课文内容和积累运用完成填空。

(1)《为人民服务》中,毛主席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增加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2)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__。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

(3)常将有日思无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事非经过不知难。

(4)“良药苦口________,忠言逆耳________”告诉了人们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4、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______有坚定的信念,我们______可以做成很多事。

5、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_   烟 __________   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这首诗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 __________

【2】“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个字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

【3】从瓜洲到诗人的家乡钟山,可以说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说是“一水”“只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练习。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①青玉案:词牌名。②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③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④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⑤凤箫:指笙、箫等乐器演奏。⑥玉壶:比喻明月。⑦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⑧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指盛装的妇女。⑨盈盈:声音轻盈悦耳。⑩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1《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指的是传统节日中的____,此夜称元夕或元夜。“青玉案”是词的________

2描写元宵夜的灯光,以花喻灯,表明灯的灿烂多姿的词句是(  )。

A.东风夜放花千树。 B.更吹落,星如雨。

C.宝马雕车香满路。 D.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3结合注释,试着描述下面词句描写的热闹的场面。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的上阕以生花妙笔渲染佳节之夜欢腾热闹的景象,其中写到的传统习俗有:_________等。

5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更吹落,星如雨”描写了漫天的繁星,一明一灭,好像雨一样落下来,比喻新颖奇特,而又贴切自然。

B.“宝马雕车香满路”描写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

C.词的上阕极力渲染元夜繁华热闹的场面,为下阕人物的出现布置好背景。

D.“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词写的是元宵观灯的女人,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首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朝人。

【2】关于本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是否恰当,恰当的打“√”,不恰当的打“×”。

(1)“润如酥”写出小雨细腻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滋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

(2)“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作打算。( )

(3)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小雨滋润小草,而小草使小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 )

(4)“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 )

【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下面是美林布洛芬混悬液说明书的部分内容,请认真阅读,完成练习。

美林布洛芬混悬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美林布洛芬混悬液

【性状】本品为橙色混悬液,味甜,有调味剂的芬芳。

【用法用量】

年龄(岁)

体重(千克)

一次用量(毫升)

用法说明

1~3

10~15

4

若持续疼痛或发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4~6

16~21

5

7~9

22~27

8

10~12

28~32

10

【适应症】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儿童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

【注意事项】

◆本品为对症治疗药,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有下列情况患者慎用:支气管哮喘、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

◆下列情况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心功能不全、高血压。

【1】文中的加点词语“本品”指的是_____________

【2】从说明书的表格中,我们知道儿童服用该药的用量依据是(     

A.年龄和体重

B.身高和年龄

C.体重和身高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小红高烧不退,妈妈让她服用了5天美林布洛芬混悬液。( )

②两岁的张琳体重是14千克。有一天,她发烧了,妈妈喂了她4毫升的美林布洛芬混悬液。( )

③程程感冒太难受了,为了增加药效,他一天之内喝了5次美林布洛芬混悬液。( )

10、阅读。

① 我见过雍容华丽的牡丹,也见过高贵清雅的菊花;见过婀娜多姿的水仙,也见过出污泥不染的荷花;见过朴实无华的小麦花、高粱花,也见过光彩照人的英雄花……

② ( ),在我记忆深处,使我终生难忘的却是这样的一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开在花坛暖房,而是开在冰天雪地;迎接它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它成长的不是春雨秋露,而是人们的眼泪和心血。

③它,就是献给周总理的花。

④那是一九七六年一月的一个夜晚,我刚刚下了车,便赶到天安门广场,去向总理表达心中的哀痛。夜色中,广场更加肃穆了,仿佛天空和大地都披上了黑纱。纪念碑下,花圈如海,哀思如海,总理的功德如海! 松柏林间,白花似雪,情贞似雪,总理的节操似雪!敬爱的总理啊,您把一生献给人民,您赢得了人民的无限敬重,人民对您无限地眷念!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英雄豪杰可谓多矣,可又有哪个人的去世像我们的总理这样,使八亿人哀痛欲绝,失声痛哭?千万朵圣洁的白花,顶着寒风,冒着霜雪,凝结着爱和恨,满载着哀和愁,在祖国的大地上,为我们敬爱的总理盛开了。

⑤眼泪,是人民感情的流露,它只能为人民崇敬的英雄飘洒;白花,是人民心意的寄托,它永远属于我们的总理啊!

⑥我含着眼泪,走向那缀着白花的柏树丛。一朵普通的纸花,下面是一张纸条: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您的儿女。这是最普通的花,但又是最珍贵的花。它像牡丹一样华美,它像菊花一样高雅,它像水仙一样情深,它像荷花一样纯洁。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花,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它跳动着八亿人民的脉搏,它抚慰着周总理不朽的英灵,它具有着火山爆发的能量!敌人怕它,人民爱它!这是怀念之花,更是斗争之花,骄傲之花。

1第①自然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自然段的括号里加一个表示转折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_______

3第④自然段中画出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5理解第⑥自然段中句子的意思。

(1)“这是最普通的花,但又是最珍贵的花含义是

(2)“这是没有生命的花,是纸做的,但又是最富于生命的花,说它是最富于生命的花的原因是什么,请在原文中用“——”画出来。

6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11、课内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   )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   )岁。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标出来。

3这段话可以看出北京的除夕有那些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节贴春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自己积累的一幅春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年夜饭猜猜吉祥寓意。

例如:小鸡炖蘑菇——大吉大利

蒸年糕——______)   炸丸子——______

炖鲶鱼——______)   我还知道:________

12、课外阅读训练。

耐磨的人生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失去了右手。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书。我本来打算要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可是,临行前我还是毅然换了一件长袖衫——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衫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希望这件长袖衫从我身上蒸出淋淋汗水,希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朋友的哀伤和痛楚。当我出现在那间小书屋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居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 

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倒退两年,我还真的特别需要你这样做,但现在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接受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后来,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么豁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咀嚼愈健;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慢慢地,我平静下来。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坦然地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 

那一天,我倒空了自己的钱袋。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

1给下列的词语写上近义词。 

笨拙______      不幸______

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一句话中的良苦用心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你看到这篇短文的题目的时候,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请你读完文章后自己回答。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邓稼先的最后日子

邓稼先是中国首任原子弹研制理论设计的负责人,是“两弹元勋”,为国家的核武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邓稼先在1979年的一次核试验中受到了强烈的核辐射,他的身体受到了极大伤害,他生命的最后日子是在病痛折磨中度过的,但他一刻也顾不上自己的身体,一刻也不愿意休息,隐瞒着自己的病情继续带领大家刻苦攻关。

同事胡仁宇回忆,1984的时候邓稼先已经经常走不动路,从装配房到宿舍只有一小段路程,60岁的邓稼先却步履蹒跚,很难走得过去。他有时实在熬不下去,只能在胡宇仁的身上靠一靠再走。当时胡宇仁不晓得他是得了重病,以为是累成这样的,因为他长期都是通宵达旦地忘我工作的。开着会的时候他也会突然惊厥倒地,浑身出冷汗,休克也不知道出现了多少次。胡仁宇对他说:“您太忙了,要多休息啊!”他说:“核弹的研发是争分夺秒的,身体固然重要,但核弹对国家的安危更加重要啊!”

邓稼先就这样带着重病坚持做着繁忙的科研工作,直至1985年7月确诊了癌症,才被硬逼着住院治疗,做了几次手术。

第二次大手术后的第四天,邓稼先就用颤抖的手写条子,要研究院给他送材料和书籍来,要关于国外核武器进展的资料,还要一大批外文杂志。他置一切于不顾,要利用做第三次手术前的两三个月时间,拼命与死神赛跑,要做完一件事——提出的一份中国核事业发展建议书。

那个时候,邓稼先的身体已经越来越虚弱,到后来靠别人帮助也很难坐得起来了,写字时手抖得很利害。身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针眼,已经成了蜂窝状。除了一些必要的用药,主要的都是止痛针,每个小时都要打一针。大家都劝他先把建议书放一放,要好好休息,但他不肯,他说:“再不抓紧时间,就完不成了。”

建议书终于完成了,邓稼先让妻子许鹿希尽快送出。在妻子抱着这份材料走出病房前,邓稼先叫住妻子,只说了一句话:"这比你的生命还重要。"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终年62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邓稼先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让别人把我们落下得太远,我们的工作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1】短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情?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对邓稼先进行了什么描写?这些描写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写了邓稼先1979年到1986年的事,哪些年的事写得详细,哪些年的事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再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以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安塞腰鼓(节选)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________,是急促的鼓点;________,是飞扬的流苏;________,是蹦跳的脚步;________,是闪射的瞳仁;________,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

好一个安塞腰鼓!

1将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入句中横线上。(只填字母)

A.骤雨一样   B.乱蛙一样   C.斗虎一样

D.旋风一样   E.火花一样

2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安塞腰鼓___________________(在文中找)的特点。

3文中画“﹏﹏”的句子是一个______句,用一个“_____”字表达了对安塞腰鼓的_________之情。

4安塞腰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读完这几段文字后,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我不会少你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终于把你盼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乐园。

1.看了这部电影,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批改作业。(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在大禹的带领下齐心合力地治理重新泛滥的洪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扫罗王信守自己的诺言。(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赵虎说:我要向灾区人民捐100元。(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证据面前,他不得不承认错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一进学校,我就看见一排教学楼和一阵阵读书声。(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①他会迟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都举手赞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 写一条与长江有关的古诗句。

 

2.例: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仿写)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修改病句)

 

 

20、按要求写句子。  

1)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抗震救灾英雄的故事,我们怎能不为之肃然起敬?(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完作业后,我们要认真改正并检查作业中的错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作

请根据《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写一篇读后感,内容要具体,要有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