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阳2025届六年级语文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四组词语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改进工作       改善生活  改正错误

B.承认错误         理由充分     猴性顽劣

C.收拾残局       提供通道     增强收入

D.放飞风筝       欣赏月亮       浇灌花朵

2、圈出错别字并改正。(3分)

完壁归赵( )     理直气状( )

功无不克( )    决口不提( )

同心胁力( )    鬼计多端( )

满分5 manfen5.com 

3、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是( )

A.金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判断下面加点字读音的正误,正确的在横线上打“√”,错误的在横线上改正。

liànɡ)跄____  )雳____   )骨____   ____

qíng)捉____   páo)哮____  kuà)下____  血____

5、按要求填空。         

1.《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后二行诗是________________。这二行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按原文填空。

  有几对燕子_________了。落在_______上。__________的天空,几_________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___________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__________

6、填空题

1.《伊索寓言》相传是由__________(国家)的寓言家伊索所作,多数以_________为主人公,往往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 _________ 

2.《爱的教育》以小男孩_________ 的视角,以______的写作形式,讲述了无数个发生在学校和生活中的小故事,书中洋溢着浓烈而真挚的__________

3.《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 ________ 的传世佳作,他倾尽毕生的心血在_______ (住宅雅号)完成这部昆虫的史诗。他用一支妙笔为我们描绘了形形色色的昆虫,如外表看似优雅却凶狠残忍的_______,长相丑陋却是和平使者的_______

7、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8、预习查资料填空。

本文选自《____》,作者是_____,通过讲述了______的趣事,表达了____________

查资料:写作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是啊(            )莺儿(          )你要好好保存(          )这梅花(     )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在选文中的“(       )”里加上标点符号。

【2】用“﹏﹏﹏”画出选文中的排比句。

【3】用“ ”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的打“×”。

①这段话表达了外祖父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 )

②这段话说明了漂泊海外的中国人气节都没有改变。( )

③这段话说明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爱就像他对梅花的爱一样,真挚、热烈而永恒。( )

【5】对选段中加点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梅花在寒冷的冬天给大自然增添了秀美。

B.赞美梅花不怕寒冷,生命力强的品格。

C.赞美梅花的同时,赞颂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10、课内阅读。

但是,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他不漂亮,他在海里的时候,就是一只丑陋的贝。因为有一(颗  棵)石子钻进了他的壳内,那个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戴  带),棱角,他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他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他黑理才地,他说不出来。

11 .用“ / ”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字。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漂亮——_______失去——_______

3把画线句子改写成字句和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联系课文说说做贝的荣誉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这只贝是丑陋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和氏璧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苦,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人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 “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15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鉴定:________

②罕见:________

③至宝: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奉献—________  欺骗—________    戏弄—________    来历—________

3卞和把玉献给厉王、武王,为什么他们砍掉他的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将这块玉命名为和氏璧  

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卞和献玉这件事,看出卞和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语段阅读

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顽劣——________)   力倦神疲——________

2此段主要对众猴的_________(A.神态  B.动作  C.心理)进行了描写,突出了猴子本性_________。(A.勇敢  B.顽劣  C.机灵)的特点,与后文石猴让众猴拜他为王的聪明机敏形成了对比。

3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读书吧。

故 乡

只因为我在故乡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几个年头,因而从离开它的那一刻起,思乡便成为一种病:无从治愈,无法自己。

每当深夜,皎洁的月光洒上床头,抑或昏黄的路灯将摇曳的树影投上天花板,我总要想起故乡的一切。在如泻如瀑的月光下,小伙伴们应该都已经甜甜入睡,屋子里只有轻轻的鼻息,衬托起夜晚的宁静;而我的老屋里却空无一人,月光银练般流过窗格,悄然落向闲置的床帷;田野上的小路寂无行人,只有庄稼在微风中长大的阔叶;远处的河堤依稀可辨,桦树林传来遥远的叶动声;更遥远处,不眠人似有似无的歌声飘忽不定……

我是那样地思念故乡,它与我少年的彷徨、青春的无奈共存着。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为它写过无数首思念的诗歌,因为它是我永远的恋人。

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漂浮着,衬托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久久地,直到我长大。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摇动—( )空闲—( ) 忧愁—( ) 悄悄—(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无法自已:__________________

(2)轻纱薄翼: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中,“它”指的是__________

【4】用“__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5】“明月千里寄乡思”,短文中作者除了写明月外,还通过描述家乡的________等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14、课内阅读。

牧场之国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剽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

【1】“成群的骏马”一词表明骏马_________。“没在什么能够阻挡”说明了低地的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骏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是因为( )

A.这里是骏马的天地,它们在这里能无忧无虑的生活,自由驰骋。

B.作者对牧场和谐氛围的喜爱。

C.作者为了表明骏马在这里不受约束,夸大了说法。

【3】下面对“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这句话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的动态描写,写出了猪群生活的自由自在。

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猪群生活的自由自在。

C.突出了作者对荷兰的喜爱,借猪群之口来赞美荷兰的热闹。

【4】选文中作者两次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体现了作者对荷兰的_______________之情。请你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文中所描述的荷兰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鸿鹄之志

秦朝末年,有一个叫陈涉的人,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所以,他十几岁就去给别人种地,以维持家中生计。

这一天,天气出奇的炎热,陈涉和大家还没干一会儿活就已经hàn  liú  jiá  bèi   )了,于是,他们一起到田埂边休息。想着这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陈涉叹了口气 自言自语 要是我陈涉将来有一天能chū  rén  tóu  dì )就不以维持家中生计。

会忘记现在   你现在靠别人吃饭  却想着出头  不是bái rì zuò mèng (       ) 

大家都觉得陈涉的想法有些yì xiǎng tiān kāi (        )燕子和麻雀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天鹅的远大志向。陈涉听到大家的话,无奈地摇头叹息道。

 后来,他参加并领导了农民起义,成为我国最早的农民起义领袖。

1看拼音,在括号里写上词语。

2给第二自然段空缺的地方加上标点。

3鸿鹄之志从字面上解释是___________,在文中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鸿鹄之志是成语故事,你还读过哪些成语故事?请写四个。

       )、(       )、(       )、(       

16、课内阅读。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用“____”画出写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

2体会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他本来……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详细描写孩子面临的危险情况,不是为(   )

A.后文父亲用枪逼孩子跳水做铺垫。

B.表现孩子当时的惊慌失措。

C.突出父亲在孩子遇到危险时的沉着冷静、机智果断。

17、品读句子。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1】这句话通过描写蜻蜓、蚂蚱、蜜蜂表现祖父园子里____________。描写蜻蜓和蚂蚱,侧重于写它们的________,而写蜜蜂时,着重描写了它的________,还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

【2】我也能用这样的方法写一种小昆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不识字的老师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惟一能yán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yǒu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的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  

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公享,才好吃吧。从此 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来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注音或写汉字。

长(   )者   边缘(    

yán )续 yǒu )黑

2从文中找出下列两个词语的同义词。

温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粗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4第③段中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5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老人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开始怕他到后来又欣赏他,以至永远忘不了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教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1这段话总共有几句?主要写了骆驼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学习骆驼的哪些品质?

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缩写句子。

(1)红军的主力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2)那小巧的扁桃状胸针上烫着金光闪闪的字。

(3)全场观众对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呼喊

(4)扬科的淡黄色的头发直披到闪闪发光的眼睛上。

 

22、改成反问句:听到这个消息我喜出望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成长的道路上有喜也有悲,有苦也有甜,有幸福的回忆,也有苦涩的印记……你的心中,埋藏着怎样的成长故事?想一想,以“成长的感悟”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形象。2.表达真情实感。3.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