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2025届一年级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A.豹子头——李逵

B.及时雨——宋江

C.花和尚——鲁智深

D.智多星——吴用

2、根据语境,依次填在括号里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先输了一局,但他(  ),一点儿都不着急。

(2)四岁的弟弟把爷爷的墨水弄得到处都是,大家都(  )。

(3)孩子为了拿回自己的帽子,走上了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底下所有的人都看得(  )。

(4)你既然下定决心要参加比赛,那就不要(  ),认真准备才是正事。

A.心惊胆战        畏首畏尾        哭笑不得        不动声色

B.不动声色        哭笑不得        心惊胆战        畏首畏尾

C.哭笑不得        心惊胆战        畏首畏尾        不动声色

D.畏首畏尾        不动声色        哭笑不得        心惊胆战

3、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人物,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小嘎子 争强好胜,机灵敏捷

B.杨氏子 机智,能言善辩

C.严监生 勤俭持家

D.鲁肃 忠厚老实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根据语境,填上合适的句子。

(1)或曰:“以子之矛_______,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___________

(2)不管什么人,要多做好事,不然倒霉的还是自己,正如古人常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在感恩、回报母爱的时候,就会想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到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场景,我想起了范成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5)幽静的夜晚,看着天上的明月,我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王维给我们描绘的春山月夜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诗句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1.  黑云翻墨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2.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3.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6、辨字组词。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7、根据文章的写法特点,正确填空。

①《草原》写法特点:_____

②《白杨》写法特点:_____

8、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②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③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1)句①中,“________”和“________”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侧面反映出刷子李________

(2)句②和句③中,加点词语写出了刷子李刷浆时的________。句中表现节奏美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表现效果美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

(3)画“﹏﹏”的部分都是作者的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成全善良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

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在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他的女儿,听他们的对话,是陪老人去医院看病的,正好跟我同路。

那个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上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这时一个姑娘战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那女儿也说父亲身体硬朗着,站站就到了!那个姑娘似乎没想到会这样,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那个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只见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说完,慢慢走到座位前微笑着坐下,那位姑娘流露出笑意。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让我看得很疑惑。

公交车开始加速,突然一下子急刹车,我注意到,那位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某处的不适。我不禁替他暗自庆幸:亏他坐下了,如果一直站着,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那位老人下车时,不忘向那位姑娘表示感谢。我也下了车,拿出手机准备给朋友打电话,问清他在哪个病室。也正因为我这样停了一停,我才听到了下面这段对话:“爸,伤口痛了吧?”“一点点吧!”“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还要坐!”“人家小姑娘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终于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我不禁又想起车上的老人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楚,成全那个姑娘的善良。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短文主要从动作、 三方面写出了女儿对父亲的爱。请用“ ”画出其中的一处语句。

【2】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人物

具体表现

评价

姑娘

主动给老人让座

_________

女儿

____________

孝顺

老人

___________

善良

【3】对“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善良遇到善良,才能够让大家都善良。

B.用善良对待别人的善良,可以鼓励别人保持善良。

C.对善良的人来说,他总可以遇到善良的人。

【4】依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短文以“我”的见闻为主线,表达了对老人的赞扬。_____

(2)作者抓住了老人的神态这一细节描写,目的是告诉读者他观察得非常仔细。_____

(3)短文最后通过父女俩的对话,揭开了老人忍痛也要接受小姑娘好意的原因,末段最后一句话点明主旨,与题目相呼应。_____

(4)本文通过叙述事例来抒发感想,这种写法我们称为“借景抒情”。_____

【5】“成全别人的善良是一种善良”你觉得还有什么也是一种善良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乐园。

乡村的夜晚

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的山川原野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堂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岗。我深深地呼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我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晚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柔和的夕阳,绚丽的晚霞,横卧不远处的天边的群山,依山而建的一簇簇的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在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声响喧闹,却充满神秘。

近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一阵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使我仿佛置身于一片金黄的海洋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唱,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它们,哄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上,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只水牛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还抬起头,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夜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来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和感受,那低沉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不已。

乡村的傍晚多么美啊!我如果有架照相机,一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吭高歌的大水牛一一拍摄下来,让他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欢乡村这恬静的生活!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1)一点灰尘也不沾染。形容环境非常清洁。(__________

(2)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__________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乡村傍晚景色的?选择正确答案画上“√”。

(1)按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_______

(2)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_______

(3)按不同方向转移的顺序观察。(_______ 

(4)按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观察。(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描写,这句话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文中的一处动态描写。

【5】本文通过描写乡村傍晚景色,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1、课外阅读。

我的老师

烈日炎炎,村子里的人们都聚在大树下乘凉,谈天。

穿着一身白色连衣裙,看起来颇清瘦纤弱的小瑛老师走了过来,她微笑着和树下的人们打着招呼。

等小瑛老师走过,人们的话题自然转到了她的身上。“多好的闺女呀,天天带着学生来帮我干活。”五保户王奶奶什么时候也忘不了提这件事。“是啊,人家是大学生,听说书教得才叫好呢!”①“好是好,只可惜好景不长,人家要调走了!”“什么!调走?听谁说的?”“昨天我还听孩子们谈这件事呢。我早就说过,人家是城里姑娘、大学生,②哪能吃得咱这份苦?”“是呀,听说她爸爸还是个大局长呢,还能不给女儿找份好工作?”

“那不是小瑛老师班上的小柱子吗?叫过来问问!”“柱子,你过来,问你点事儿。”柱子答应了一声,跑了过来:“什么事?”

“柱子,听说你们老师要调走了?”“嗯。”柱子低下了头,眼光黯淡了下来。“要调到哪儿?是不是回城?”“回城?才不是呢。老师说西藏比我们这儿还缺老师,她是自愿报名到那儿教书去的。”柱子的眼中有留恋,但更多的是自豪。

“啊-”大树下的人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呆住了……

【1】画线句①中的“好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②是个________句,请你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自然段中人们议论小瑛老师的语气不相同,心情也不同,王奶奶的心理是____________,画线句①的人物心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柱子的眼中有留恋,但更多的是自豪。”柱子留恋的是___,柱子自豪的是_______

【5】小瑛老师的形象是通过人们的语言塑造出来的,这种写法叫作_______法。

12、根据选段回答问题。

他没有什么   )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    )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1】文段一中的“他”指的是名著《__________》中的人物,作者是_______

【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3】选文中把__________比作“一棵树”。

【4】选段主要采用________描写刻画人物。重点描绘了祥子的脸,把一个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

13、彩色的非洲

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黑非洲人绘画——无论是铜敲画、木雕挂画、沙画,还是龟壳画、蝴蝶画,是彩色的;黑非洲人的工艺品,无论是黑木雕、灰木雕,还是象牙雕,是彩色的;黑非洲人强悍、粗犷的音乐、舞蹈更是彩色的。如你有幸参加篝火晚会,看到熊熊燃烧的火焰旁身穿花衣裙欢跳的人群,不,是流动的、飞舞的五彩的旋律,你就会加倍地领悟非洲的彩色的美,非洲彩色的涌动与无限的活力。

1找出这段话的总起句,用波浪线画下来。

2围绕总起句,又分成     三方面。

3短文中的破折号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缩句:黑非洲人强悍、粗犷的音乐、舞蹈更是彩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划线的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把   比作  

14、课内阅读。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天衣无缝”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

【2】画“_的句子描写的是刷子李刷墙的___, 从中 可以看出他的动作是那样的________

【3】画波浪线的句子是描写刷子李刷墙的_________ 这句话把刷过 去的墙面比作打开一雪白的屏障,写出了刷子李_____

【4】仔细读文段,刷子李刷墙给你什么感觉?他像是在做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写写。_____

15、   细读《再见了,亲人》选段,回答问题。

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嫂”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除部首外有_____笔。

2用“______”画出反问句。把它改写成陈述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经送了几十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请在文中找出大嫂付出了什么代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嫂为志愿军付出这样高的代价,请你结合课文和资料,说说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剥豆

一天, 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碗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了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碗向我面前推了推。

看着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这可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选择。”

一丝喜悦悄悄在心里散开,我欣赏儿子的这种自信和大气。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此想,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分明在加快。

儿子的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间睃,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速度不觉间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碗的豆很快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重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完全没有了剥豆时的认真和执着。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地和我争,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想到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过分了,孩子的生命,自有他该有的轨迹,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有完整的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我们不必人为地营造一片虚假的生存空间,因为生活是实在的,生命也要经过磨难才真实。

1文中画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

(1)慢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快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刻画人物主要采用的描写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把文中的材料各举一例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儿子的性格表现得十分鲜明,其突出的两点是比赛时的_________和比赛后的__________

5本文的主旨可从多角度去领悟,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不超过20字)

本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知识巩固

有人说金字塔的白昼和月夜,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美,但我觉得最令人难忘的,恐怕还是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那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进一个神 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和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种怀古的幽思……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最大的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塔的重量:约600万吨

塔基面积:约5.3万平方米塔的体积:约260万立方米

塔原高约146米,塔基原边长约230米。因年久风化,塔现高约137米,塔基现边长约227米。

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几千年后,世界上才出现比它更高的建筑。

1我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金字塔?

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字塔的外观重量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

4金字塔是什么时间建立的?

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老师的教诲

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不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

有一次上活动课时,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到她跟前 领我到操场边坐下 怎么 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 郑老师亲切地问我。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在短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____________

【2】用“﹏﹏﹏”在短文中画出一个排比句。

【3】给短文第3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用“ ”在文中画出与第1自然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句子。

【5】为什么“我”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

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挥来  摆来 ),悠然(挥去  摆去 ),如同(跟  伴 )着鼓点,(和  随 )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_____,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1在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词下面画“√”。 在“____”里填上合适的成语。用 “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2这段话描写了__的情景,是细节描写。此段先写了刷子李刷墙时的____,接着写了刷后的________。前后映衬,说明刷子李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原意。 

瑞恩被人们称为加拿大的灵魂人们称瑞恩为加拿大的灵魂

①他被孩子们簇拥着,来到一口井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被”字句。

(1)小敏做好了今天的家庭作业。

_____________

(2)乌云遮住了太阳。

_____________

(3)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伯承的意志无比坚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百字练笔

发挥想象,写一写诸葛亮“借”箭成功后,周瑜见到诸葛亮时,他们会有怎样的对话。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