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忽而大声地说。
(2)我的心里乱哄哄的:“我还能回家吗?”想到这里,我不禁小声哭泣起来:“怎么办?”
(3)她高高的个儿,一头乌黑柔软的头发,梳着许多根又细又长的小辫子,雪白的瓜子脸,细长的眉毛下闪动着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流露出聪颖的光芒。
(4)这个喜讯使他的眼睛里有了神采,额头和嘴角两旁深深的皱纹里似乎也蓄满笑意,连一举手一投足都渐渐地带上了一种轻快的节奏。
A.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
B.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C.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
D.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似的(shì sì) 凑成(còu chòu) 嫩叶(lèn nèn) 音符(fǔ fú)
乐谱(pǔ pū) 俊俏(jùn juàn) 演奏(zòu còu) 聚拢(lóng lǒng)
3、根据课文内容,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猴王出世》一文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石猴拜王,再写石猴出示。而石猴是猴、神、人三者一体的神话人物形象。
B.“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曹小三的心理描写恰恰是为了突出刷子李高超的技艺。
C.《跳水》中多次描写水手们,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情节的发展,也突出了船长的临危不乱和果断机智。
D.《童年的发现》一第一人称叙事,重点写了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被老师误解受罚的事,反映了儿童的求知若渴和惊人想象力。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老舍先生在内蒙古大草原见到羊群在小丘上漫步,觉得它们走在哪里都像给____________________绣上了________________。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____,就像只用________________,不用________________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
(2)《桥》一课里,作者采用大量环境描写来渲染紧张的气氛,侧面表现了老支书“把____________让给别人,把______________留给自己”的崇高精神,他用自己的__________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3)“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一句中“黑旋风”是指________,“浪里白条”是指________,这个孩子读的书是《__________》。
(4)《杨氏之子》选自南朝________(作者)的《__________》(作品)。文中孔君平信手拈来的玩笑话“____________________”很幽默,也很有趣。九岁男孩杨氏之子机智、巧妙、有礼貌的回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组词。(10分)
硝( ) 篮( ) 挎( ) 役( ) 谣( )
稍( ) 蓝( ) 垮( ) 投( ) 遥( )
钓( ) 搪( ) 敛( ) 厉( ) 肆( )
钩( ) 塘( ) 脸( ) 历( ) 律( )
6、看拼音,写词语。
7、看拼音写汉字。
xiū sè (_______) wǔ rǔ (_______) jì diàn(_______) sī zì (_______) kě lián (_______)
xié tiáo (_______) jīnɡ huānɡ shī cuò(_______________) nài rén xún wèi (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一片碧绿,十分广阔。( )
(2)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
(3)回旋,盘绕。( )
(4)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
(5)从回忆里体会。( )
9、阅读理解。
假如汉字会说话
①假如汉字会说话,它会告诉你:汉字,蕴藏着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体验与认知,蕴藏着中国人一脉相承的智慧。
②汉字,是人类伟大的发明。《淮南子》里有一句非常动人的话:“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汉字的出现,就像一场暴风雨,洗刷了之前的蒙昧和黑暗,开启了一个新的文明。一个方块字就是一方天地,这是只有汉字才能传达的意境。当我们吟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时候,分明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这种穿越时空的心灵交流是很多发明难以比拟的。
③汉字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最为典型。秦始皇统一六国,将小篆作为全国的标准字体。自此,汉字从最初的象形意义系统逐渐发展为成熟的文字体系。
④传承五千余年的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悠长而有活力的记忆。为什么我们把自来水的开关称为“水龙头”?相传龙会口吐大水而形成雨,“龙吐水”成为古人对龙的一种形象表达,而“水龙头”的喷水功能也正好与“龙吐水”不谋而合。为什么我们把新年的第一天称作“元旦”?“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旦”是指事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元”和“旦”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今天,我们在迎接新年第一轮朝阳时,依然可以想见,五千多年前先人在黎明时分看到日出时画出“旦”的情景。
⑤中国人对汉字的敬畏从汉字产生的那一天就开始了。古代,读书人“敬惜字纸”,现在,每逢过年,几乎所有的中国家庭都会贴春联。此时的汉字,正通过一种特殊的仪式,传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盼。
⑥今天,汉字已经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爱上汉字,迷恋汉字。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在瑞典教汉字,每教一个字,都会解释这个字的来龙去脉。他的学生林西莉写了一本风靡世界的《汉字王国》,讲述中国人和汉字的故事。美国人斯睿德,用二十年时间研究汉字的字源,创办了汉字字源网,被称为“汉字叔叔”。
⑦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古典文字,独具特色,内涵丰富。汉字的古今同脉是民族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的根基。让我们一起追溯汉字的根与源,领悟中华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升华出强大的精神力量。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风靡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博大精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④自然段主要采用______的说明方法,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 ”画出“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的意义。
【4】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不可使用第①自然段的句子)
假如汉字会说话,它会告诉你:汉字,蕴藏着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体验与认知;假如汉字会说话,它会告诉你: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汉字会说话,它会告诉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爸爸想在你的房间里挂上一幅字,你希望挂哪一个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医生的心思
威廉•格里辛格是德国著名医学家。由于他医术高明,前来就医的人总是络绎不绝,挤满了诊所,有的甚至要等上大半天才能见着他。为了能给更多的人看病,格里辛格养成了利索、简练的习惯,他极不愿浪费自己和他人的宝贵时间,看病时只想知道那些最重要的情况。可是许多病人不能体谅医生的心思,他们总是反反复复地、添油加醋地描述自己的病情。
唯有一个病人,令格里辛格难忘。
那是一天上午,诊所门被推开,进来了一位女病人,她一言不发地把手伸给了格里辛格。格里辛格审视了一下她的伤势,问道:“事故?”
“玻璃碎片。”女病人简短地答道。
“何时?”
“昨天早晨。”
“已处理过?”
“碘酒。”
“还痛吗?”
“感觉血液跳动。” 接着格里辛格又仔细地检查了她的伤口,迅速地进行包扎,前后仅花了几分钟。
“费用?”病人最后起身问道。
真令人高兴 格里辛格笑容可掬地回答道 不用付钱 夫人 为您治病对我来说真是一种享受
1、给文章的最后一个段落加上标点。
2、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写下来。( )——( )
3.画线的句子中“医生的心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添油加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什么格里辛格对那位夫人说“为您治病对我来说真是一种享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个 园
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又因竹叶形状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园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假山,以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好像“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这是个园的春景。再往前,一座人工的假山出现了,它便是形态奇特的“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阴环抱下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荷花飘香,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廊。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建成,造型不同一般,给人一种大胆泼辣的感觉。在晴天黄昏时分看此山,秋山迎着夕照,山势巍峨,有红枫、石桥,“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就在眼前。
步下秋山,过“透风露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山”。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又好像用残雪堆成的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墙上开了四个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若“豁”字不知读音,查字典应用___查字法,先查___,再查___画。
【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扬州个园的?请填空。
步入大门→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文中哪句话最能概括扬州个园的特点?用 “ ”画出来。
【4】这是一篇说明文,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与理解。
跳 水(节选)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用小标题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大意:_____。
【2】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
【3】如果孩子没有跳水,父亲会不会开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多选)( )
A.临危不惧
B.急中生智
C.急躁独断
D.当机立断
【5】此时此刻,你想对船长的儿子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他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
——《三国演义》第五十回
【1】“他”是指________。
【2】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关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加油站
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她竭力抑制住呜咽,把脸埋在手里。她从音乐的旋律里听到了音乐家对她的祝福:你是黎明的暗光,愿幸福陪伴着你。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 竭力—( )
(2) 抑制—( )
2. 写出近义词。
竭力——( ) 祝福一( )
3. 用“”画出达格妮从音乐的旋律里听到的音乐家对她的祝福。
4. 体会句子的含义。
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她竭力抑制住呜咽,把脸埋在手里。
15、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
【2】跟我学(照样子,写词语)。
(1)一罐一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默无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段文字是对牧场的 ( )。
A.动态描写
B.静态描写
【4】“真正的荷兰”主要表现在( )。
A.挤奶的人十分认真
B.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C.夜晚的宁静
【5】用“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
【6】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们跳下车子,走进一个海滨浴场,站在高高的水泥平台上放眼望去,只见辽阔的海面上细波如鳞,那灰色的海水远接苍茫的天际。水面上没有帆影,没有海鸥,也没有一只其他的水鸟。这天游人不多,他们都坐在岸边的阴影里,观赏着这沉默的海。
我们拾级而下,也来到岸边。我发现脚下的海水在轻轻涌动,泛出一种奇特的光晕,五颜六色,像彩虹似的变幻。我蹲下去,在水底捞了一把,捞上来的细沙中,混着些白色透明的小颗粒。主人告诉我:这是盐的结晶,而那变幻多彩的光晕正是这些结晶体反射出来的。死海其实是个内陆湖,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水中含盐量特别高,达33%,竟高于一般海水的九倍!任何生物都不能在这样的水中生存,“死海”因此得名。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1%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
变幻:
沉默:
(3)想一想带点字之间有什么关系,照样子各写两个。2%
①辽阔——( ) ( )②五颜六色——( ) ( )
(4)摘录文中的比喻句,并写出把什么比作什么。4%
这句话把( )比作( )。
(5)填空。4%
①“沉默的海”具体是指( )。
②“死海”得名的原因是( )。
(6)概括第一小节的节意。2%
17、课内阅读。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相,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当胖墩我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给加点字注音。
两个人走马灯似________的转了三圈
【2】小嘎子与人摔跤的特点是________。
【3】文中的“枪”和“鞭”加引号是说明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词语来描绘小嘎子的摔跤过程。
起初________,后来 ________。
【5】在这里,作者是通过________ 描写和________ 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的。
【6】读画线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的人物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一个苹果
黄昏时候,五连派来的一个火线运输员闪进了我们的防炮洞。他顶多不过二十岁,长得矮矮的,瘦瘦的。卸完了身上背着的弹药,他随手递给我一个苹果:“连长,给您!”
防炮洞只有三米长,两米宽。借着洞口的亮光,我看到他满身尘土,裤子撕了好几道口子,脚脖子上还划破了好几处,( )。显然。一路上他是爬过来的,通过敌人的炮火封锁可不是轻易的事。我看着他那流着汗水的脸,惊讶地问:“哪儿来的苹果呀?”
“半路上捡到的。连长,你嗓子哑了,吃了润润喉咙吧!”
说实在的,自从24日我连出击开始,只有前天晚上营长给了我一块两寸长的萝卜,我已经几天没喝过一口水,喉咙早就干得( )似的。不用说,战士们一定也渴得受不住了。但是我想,运输员这些天在火线上跑来跑去的,比我们还艰苦,就对他说:“你太辛苦了,还是你吃了吧。”
“不,我在路上可以喝凉水。”他非常固执,说什么也不肯吃。其实谁都知道,通往后方的三里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着的。
我望着这个擦得很干净的苹果:它青里透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这会儿,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十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
“给谁吃呢?”我拿着苹果( )地想。这时候,我身旁的步话机员小李,正用沙哑的声音向上级报告战斗情况。这个爱说爱唱的小伙子,白天黑夜都守在步话机旁,一直没有休息。①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小李,这个苹果你吃了吧,好润润喉咙。”我把苹果递给了他。
小李出神地看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他接过苹果,转手给了小蓝。
小蓝是通讯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炮弹炸断了右腿。他安静地躺着,很
少听到他呻吟。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②小蓝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了。他发现,原来只有一个苹果。
“连长,您几天没喝水了。您吃吧,吃了好指挥我们打仗。”小蓝把苹果递给了我。
等到发起冲锋的时候,没有号声可不成呀!我把苹果递给了司号员。司号员说什么也不肯吃,转手递给了身旁的卫生员,卫生员又把它递给了自己日夜照顾的伤员小蓝。苹果转了个圈儿,最后又回到我手里。
再这样传下去是没有用的。我知道:在这样艰苦的时候,我不吃,他们是决不肯吃的。于是我决定,防炮洞的八个人一起来分吃这个苹果。
吃苹果也要作一番动员。我说:“同志们,我们能够赶走敌人,夺回阵地,难道我们就不能吃掉这个苹果吗?来,为了胜利,一人吃一口!”说完,我先咬了一口,把苹果传给步话机员小李。小李放到嘴边,咬了一小口,交给身旁的小蓝。小蓝咬了一口,递给了……这样一个挨一个地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
“谁没有吃?”我问。可是谁也不回答。
我刚想命令大家认真地把苹果吃了。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我看见步话机员小李的面颊上闪动着晶莹的泪珠,再看看周围,别的同志也都在擦眼睛。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在这( )的夜晚,我被这种战友间的情谊感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1】词语运用。联系短义内容,选择恰当词语,将序号填在文中括号里。
A.烟熏火燎 B.血迹斑斑 C.战火纷飞 D.翻来覆去
【2】整体感知。
短文按照______的顺序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
【3】品读感悟。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通过对人物________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②通过对人物_________的描写,最后他没有吃这个苹果,我想此时他是这样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表观点。
在这极度艰难的环境中我流下了幸福、骄傲的泪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灯祭》片段,回答问题。
虽然做这样一盏灯总要花上一些工夫,但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到一盏称心如意的灯。没有月亮的除夕里,这盏灯就是月亮了。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在心满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着灯去另一家。每每转回到家里时,蜡烛就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
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得问:“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
“全给丢在路上了。”我说,“剩下最亮的光赶紧提回家了。”
“还真顾家呀。”父亲打趣着我,去看那盏灯。那汪蜡烛油上斜着一束篷勃灿烂的光,亮丽之极。
【1】根据解释,写出词语。
(1)符合心意,感到满意。( )
(2)繁荣 兴旺。( )
【2】选文中的“笑吟吟”和“打趣”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第一自然段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⑴这学期,我校开展了“我为他人添欢乐”的热潮。(修改病句)
⑵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缩句)
⑶明天下午你不来。 明天下午我们照样去演出。(加上关联词并成一句话)
⑷默写刘禹锡的《浪淘沙》。
, 。
, 。
21、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改为不带引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连这最简单的道理都不懂。(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快乐习作。
童年,是多姿多彩的纯真岁月。祖父的园子,是作家萧红童年时最爱去玩耍的地方;而一个有关胚胎发育规律的发现,给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最难忘的是什么呢?把它写下来,和大家分享,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