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四个小故事,可用四个小标题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父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语积累与运用。

“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可以用文中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来形容。这个词语的近义词有______________,反义词有______________。用这个四字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拼音,写词语。

(1)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样隆重盛大的yàn huì_____上竟然会出现méi làn_____的食物。

(2)整个晚上,我fān lái fù qù_____没睡着,头脑中反复闪现出jiān kònɡ_____中的画面。

(3)wú liáo_____的时候,我们可以与shū jí_____为伴,充实生活。

4、补充词语,再完成练习。

流水( )( )       ( )会神        ( )于事   

荒无( )( )       ( )之众       ( )( )之力

(1)与画线词结构一样的词语:_____

(2)表示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的这个意思的词语是_____

(3)画“~”这样的六字俗语还有:_____

5、按原文填空。

________的父亲     ________的枪声     ________的手枪

________的小屋     ________的眼光     ________的长头

________地回答     ________地喊叫     ________地跳动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外阅读

阅读诗歌, 回答问题。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1】解释词语。

(1)直待:_________(2)凌云:_________

【2】说说诗句的意思。

(1)自小刺头深草里。_______________

(2)时人不识凌云木。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小诗中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两首托物言志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朗读古诗《春夜喜雨》,完成练习。

1解释下列词语:

乃:______ 发生:________

潜:______ 野径:________

红湿处: ______   花重: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 。这首诗诗中没有一个“喜”字,却体现出诗人的______之情。

3这首诗以“好雨”开头,作者称赞春雨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_______________感觉)来写春雨。

5这首诗中,写春雨滋润万物,悄然无声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 ,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的一句是 _____。此句中你认为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______

6这首诗赋予了春雨___________的品格,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7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去描绘春雨形象,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富有灵性,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B.“喜”字是全诗的诗眼。先从听觉上描绘,后从视觉上刻画,在写景中饱含着诗人的赞颂之情。

C.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父带来丰收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

D.全诗透过描绘和联想,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

8、阅读古诗,完成诗后题目。

湖州

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1】本诗的作者是____朝的______

【2】从诗中,你可以读到湖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

【3】有人说,诗中的“行遍”和“只合”连用表意巧妙,请你说说它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代诗人李煊的《湖州陪太守南园宴》中“怪道当年苏学士,杭州不住住湖州”,其中的“苏学士”就是宋代诗人______。他在湖州任上,因_____________获罪入狱,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

生活处处有语文,只要你平时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不断积累,学校以外的大社会也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大课堂,而且这里比我们的语文课堂要丰富得多,精彩得多。不信,你跟我一起去走一走。

走在大街上,闪烁的霓虹灯,形式多样的店名牌子,五花八门的广告铺天盖地,常使人眼花缭乱,但都离不开文字。说字,这里不乏书法名家的手笔,驻足品味一番,真是受益匪浅,让人流连忘返;商店广告的创意者更是绞尽脑汁,广告语无奇不有,细细地读上两遍,会让你真正懂得什么叫语言的精炼和准确更有趣的是有些同学会为一个个经典成语、名言遭篡改而鸣不平,会因发现一个被包装得十分漂亮的错别字而兴奋不已。

好的电视节目能把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变幻成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流,能把变化莫测的广博世界构建成一个个有序的知识的窗口,这里有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有比课堂更广阔的天空,这些无不和学好语文息息相关。

走进大自然,有人会感受不到春天的气息,体验不到空气的清新,但笔下的作文却常能大自然描绘得如仙境一般。细细推敲,这是一种没有灵魂支撑的躯壳一般的文字。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自然环境中的风雷雨电、花鸟鱼虫;艺术世界中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都会在我们的心底留下层层涟漪,会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厚积而薄发,作文时信手拈来,点石成金,必然妙趣横生,活灵活现。

生活中离不开与人的交往,更离不开语文。有时需要写份留言条,拟份表扬稿;节日到了,送张贺卡给老师亲友,不忘附上一句句滚烫的话语;同学生病了,捎份诚挚的祝福给人带来慰藉。

生活处处有语文,有声的,有形的,无形的。只要不断用感官去捕捉,用心去体验,学习语文无时不能,无处不能。

1解释词语:

受益匪浅:______________ 绞尽脑汁:______________

2短文作者带我们到哪些地方学习语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种没有灵魂支撑的躯壳一般的文字。”一句中“这”指:__________

4我们实践中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学习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短文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

①读商店广告语我们能学习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更有趣的是有些同学会为一个个经典成语、名言遭篡改而鸣不平”。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试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完成练习。

黄河大合唱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啊!这就是《黄河大合唱》!

那是1941年吧,我在太行山的一座核桃林中,第一次听到了这首歌。

好大的合唱队啊,足有三四百人!这是由几个根据地来会演的宣传队组成的。他们从台上直排到台下,在核桃林那绿油油的屏风前,构成一个巨大的扇面。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穿过“刀山火海”走来的。他们一个个目光闪闪,神情严峻。

乐队,也够奇特的:有油桶改制的大提琴,庙上摘下的古钟,两个人搂不过来的牛皮鼓,号兵连借来的马号……在林荫下排成了长阵。从伸出来的丫杈上,吊下来一盏马灯,照着乐谱架和指挥台。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在森林的深处,一个声音深情地发问了。这声音,把我带到了黄河畔,那里有枣花的淡淡清香,旋转奔流的雄浑河水……

指挥,缓缓地举起了指挥棒,几千人的心都被提了起来!鼓手,捏紧了鼓槌(chuí);号兵,举起了系着红绸的马号;几千双眼睛凝聚在那个小小的棒头上。他,将棒向下一劈,乐声像冲出闸(zhá)门的洪水,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

指挥棒一跳一个巨浪,一甩一个浪花。分不清乐声、歌声,台上、台下。只感到扑面飞来的水珠,脚下滚滚的波浪。直到乐声停止了,耳边还响着浪拍石崖的澎湃声。

大道上传来了沙沙的声响,仔细听去,才觉出是脚步声。嗬,好一支精悍的队伍!几百个人,脚步轻得就像蚕咬桑叶。小伙子们背着满袋手榴弹、鼓鼓的子弹袋,脖子上挂着一条干粮袋,皮带上系一双草鞋,一个个那么轻便、利落、敏捷。一双双眼睛那么机警而深沉,闪射着投入激战前的焦灼和快乐、迫不及待的复仇意志、可以忍受巨大考验的刚毅火花。这是一支随时都可以投入战斗的部队。

林中的合唱在继续着:“风在吼,马在叫……”歌声好像在为这支部队送行。今夜,他们就要徒步涉过深深的河水,穿过敌人的火网;明天,在那稠密的青纱帐里、地道里、田埂上,就会有无数的人们,跟在队伍后面,迎接战斗!

(作者:魏钢焰 选用时有删改)

【阅读链接】《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是我国近代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充分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宏伟场面,激昂地讴歌了中华民族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

【1】写近义词。

咆哮——______ 战斗——______

【2】填空,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的屏风 ______的乐队 ______的部队

【3】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写出自己的感受。

他们一个个目光闪闪,神情严峻。

一双双眼睛那么机警而深沉,闪射着投入激战前的焦灼和快乐、迫不及待的复仇意志、可以忍受巨大考验的刚毅火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描写了两支队伍:一支是演出队合唱队和乐队,他们是从根据地穿过__________走来的;一支是战斗部队,他们要穿过敌人的火网走到_______________,迎接战斗。这些部队都是为了____________而战斗!

【5】本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你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海面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的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穷人》)

先用“——”划出表现渔家小屋里温暖而舒适的句子,再谈一谈,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②“心惊肉跳是什么意思?桑娜为什么感到心惊肉跳?

 

 

 

12、文本阅读

重庆高铁明起调价

中新网北京4月20日电从4月21日起。重庆高铁的车票价格将不再“一刀切”,而是根据各车次的客流状况,呈现差异化。此次调价只涉及重庆时速200~250公里的动车组高铁(D字头)列车部分票价。

本次票价调整,对乘客有何利弊?有媒体以重庆北至北京高铁票价变化为例(如下表)指出,以后,同日同段旅程的高铁车次可能出现多档价格,旅客可认真比对后选出自己最心仪的车次。时间充裕的旅客,可以避开高峰时段,出行成本更低;而对出行时间更在意的旅客,就得多掏点钱。

“重庆北至北京”的列车时刻与价格变化:

媒体报道称,本次调价与部分铁路运输企业亏损不无关系。亏损原因其中一条就是定价偏低,且明显低于同区段公路票价(如重庆至北京,公路运行8小时,栗价372元;高铁运行3.5小时,票价仅150元),不利于铁路运输企业改善经营状况,提高服务水平;也不利于各种交通方式合理分工和充分竞争。

(选自中国新闻网,有所删节改动)

【1】本次重庆高铁票价调整中,哪趟车的二等座降价幅度最大?( )

A.D3108

B.D7416

C.D7406

D.D2350

【2】本次调整,( ) 票价涨幅最高。

A.商务座

B.一等座

C.二等座.

D.无座

【3】相较而言.如果时间充裕,买哪个班次的几等座最划算?( )

A.D3108一等座

B.D7416 一等座

C.D2350-二等座

D.D7406二等座

【4】利用文中信息,谈谈你对本次票价调整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这段话节选自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的散文____________》。

2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也能仿写一个:____________了,有再________的时候。

3文段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A. 表示解释说明; B. 表示意思的转折; C. 表示声音延长;

D. 表示意思的递进;

4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五月的槐乡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冈冈,好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桌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劈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跨  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浓白……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  侵)在香海中了。

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如果有哪位小朋友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槐花饭是用精白粉拌槐花蒸的。若吃咸的,就浇上麻油、蒜泥和陈醋;若吃甜的,就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小朋友临走的时候,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塑料袋晒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  灌)清亮亮的槐花蜜。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小妞儿变得格外俊。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塞的全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往嘴里(赛 塞)上一把,甜滋滋、香喷喷的……

1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抄下来。 

ABB式:白莎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ABB式:山山洼洼、________________

2在短文中选择括号里恰当的字。 

(跨  挎)________      (浸  侵)________

________(罐  灌)      (赛  塞)________上一把

3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的词语。 

①他呀,会被香气熏醉。________

②槐乡的小妞儿变得格外________

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塞的全是槐花。________

4照样子写句子。 

若吃咸的,就浇上麻油、蒜泥和陈醋;若吃甜的,就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

________,就________;若________,就________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5分)

(1)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改为陈述句)

(2)清澈的溪水流向远方。

改写成拟人句:

(3)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反让大夫取笑了。(改为转述句)

 

(4)我最不中用。   我被派到这儿来了。(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5)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为肯定句)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的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老虎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这句话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非常仔细地研究挂在图书馆墙壁上的世界大地图。(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让我放学后到她办公室去找她。(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书,能使不安的心变得宁静,能使平淡的人生变得丰富。(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

(1)是刘姥姥逗笑了大家。

改写成把字句。

 

改写成被字句。

     

改写成反问句。

 

(2)在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刘姥姥逗乐了府里上上下下的甚至包括贾母在内的所有人。(缩写句子)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我们心目中,老师是挺拔的大树,能够为我们遮风挡雨;老师是_______,能够________;老师是______,能够________。(仿写句子)

(2)我们举办并策划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毕业联欢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

(4)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我”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激之情。

(5)有的人在工作、学习中缺乏耐性和韧性,他们一旦碰了钉子,走了弯路,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研究才能。

句中“碰了钉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

20、句型转换

1.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次活动会很成功。(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表达。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其实,在我们身边,也可以发现许多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现象。把你发现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写下来,也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