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资阳2025届一年级语文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补充诗句。

1)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鸟宿池边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5)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朱门酒肉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翻译句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脸蛋   __________的眉毛 __________的眼睛

________的身体   ______的口齿    _______的双手

4、先解释加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往来:____________   但爱: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叶舟:____________   出没: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词语填空。

无济__________ __________之众 ______然不同

__________ ______知非福 心平__________

(1)如果方法不对,再怎么努力也是________

(2)面对我的无理取闹,妈妈总是________的和我讲道理。

(3)元旦的光景与除夕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成。

纸上得来

 绝知此事要躬行

【1】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学问:

②无遗力:

③少壮:

④工夫:  

⑤始:

⑥终:

⑦浅:

⑧绝知:

⑨躬行: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3】解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两句话的意思,并说出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

 

7、课内阅读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望庐山瀑布》是朝诗人的作品,这是一首诗(填诗体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用词精妙,你能简单分析一下“生”或者“挂”的精妙之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诗人用浪漫主义的笔法,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为瀑布创造了不同寻常的背景。

B. 第二句诗中“挂”字用得妙,其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而下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C. 第三句中“飞”字,写出了瀑布的喷涌而出,“直下”既写山的高峻陡峭,又写水流之急。

5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词阅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片“眼波横”“眉峰聚”的比喻有什么新巧、动人之处?“眉眼盈盈处”的丰富含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片四句用了三个“春”字,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天井湖公园

我出生在一个秀美的小城--铜陵。在这座以青铜冶炼而著名的小城中心有一个美丽的天井湖公园,这里的景色四季皆美,而清波荡漾的湖水又让这座古老的小城多了一份宁静和祥和。我爱公园的四季,但更爱它的春天。

清晨,浑圆的太阳,从山脚下慢慢爬上来,将沉睡中的城市唤醒。公园里,小草早已钻出了地面,好奇地张望着;杨柳摆动着腰肢,迎着风儿舞蹈;平静的湖水也漾起了微波,像弹奏着的古筝琴弦。纵情高飞的鸟儿放声歌唱,唱出了一曲美丽的歌谣。湖中游戏的鱼儿早已耐不住寂寞,把那湖水打得啪啪作响,一圈一圈的波纹就像一圈一圈的年轮,记录着天井湖公园的每一个春夏秋冬。清新的空气唤出了晨起锻炼的人们,你看那湖边草坪上,爷爷奶奶们有的耍起了太极剑,有的跳起了广场舞,还有的将那空竹抖得眼花缭乱……

午后,美丽的天井湖公园分明热闹起来了。金灿灿的阳光洒在湖面上,给美丽的天井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那些陆陆续续的人群或在草坪上惬意游玩,或在九曲桥前驻足瞭望,蟋蟀也发出了叫声;又或是在儿童乐园里畅快嬉戏。你若是租一只小船,向湖面更深处漫溯,会发现湖中有更美的去处。那是一座湖心小岛,岛中树木林立,鲜花明媚,更奇的是岛中的一口深井,终年不会干涸,而且永远比湖水高出一大截,真是神奇!

夜晚来临,明亮的月光洒在静悄悄的湖面上,星星也枕着花香睡了。皎洁的月光下,远处的楼房,近处的花影依稀可见。美丽的公园似乎也睡着了,伴着花香,伴着鸟儿的喃语,一切静得是那么美好。或有几个晚归的人们,倚在湖边的摇椅上,静静地欣赏着这月光如水的湖中美景。你若仔细去听,似乎能听见青蛙的喃喃自语和鱼儿的呼吸声。轻柔的春风穿过公园,带着满满的花香飞向了小城的每个角落……

春天的天井湖公园就像一座神奇的花园,把美丽的春天收藏。这颗城中的明珠与小城的日月相伴在一起,与小城的生活相伴在一起,也与小城的明天相伴在一起。

【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是呀!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了。

比灶矮了许多的八儿,回过头来的结果,亦不过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锅中的一切,这在八儿,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罢,赤饭豆会煮得浑身透肿成了患水臌胀病那样子了罢,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东东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作多了,它会起锅巴……

“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罢!”于是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到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赤饭豆害水臌肿,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不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儿还同时想起染缸里的脏水。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的解释的结果,是捡了一枚特别大得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晚饭桌边,靠到他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如在热天,总免不了又要为他妈的手掌麻烦一番罢。在他身边桌上那两只筷子,很浪漫的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腊八粥》节选 沈从文)

【1】文段中对八儿设定的吃粥计划描写细腻生动,概括八儿对八碗腊八粥是如何分配的,反映了八儿怎样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分析八儿对腊八粥的猜想和后来八儿看到的真实情况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下列语句。

①晚饭桌边,靠到他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聚会的蝴蝶

好像是一座美丽的花坛一样,它们互相拥(yǒnɡ yōnɡ yònɡ)挤着,攀附着,重叠着,面积和体积在不断扩大。在一刹那间,我们好像是进入了一个童话的世界:在我们的眼前,在我们的四周,在一片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的美妙的自然景色中间,到处都是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蝴蝶。

蝴蝶密集到这种程度,使我们眼睛看也看不过来, 随便伸出手便可以捉到几只。这些蝴蝶大多数是属于一个种族的,它们的翅膀背面是嫩绿色的,这使它们在停贮不动时,就像是绿色的小草一样;它们的翅膀正面却又是金黄色的,上面还有着美丽的花纹,这使它们在扑(pō pū pù)动翅翼时却又像是朵朵金色的小花。在它们的密集的队伍中间,仿佛是有意来作为一种点缀,有时也飞舞着少数巨大的黑底红花、身带飘带的大木蝶。

(选自冯牧的《澜沧江边的蝴蝶会》)

【1】在文中划线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________”。

【2】结合文意,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数以万         

A.计算。

B.测量或计算的仪器。

C.主意策略。

D.做计算;打算。

【3】结合文意,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有分别;不相同。

B.特别。

C.惊异。

D.另外的;别的。

【4】根据文中画线部分的意思,各写一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先写________,然后写了两种蝴蝶,一种名叫________,还有一种没有名字,请根据蝴蝶的样子,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________。

【6】如果你也亲身到了那个童话世界,聚会的蝴蝶一定会欢迎你。请写出蝴蝶们欢迎你的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死得比泰山还重是因为________;死得比鸿毛还轻是因为________。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还有很多人的死比泰山还重,如________________等。

3从这段话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不许乱喊!”

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一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给这个文段加上小标题: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父亲“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_;“平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慈祥”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因为李大钊希望亲人能化悲痛为力量,所以不会因为亲人的呼喊而忧伤。

B.因为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所以在危险来临时能够坦然自若。

C.因为李大钊受到严刑拷打已经痛苦不堪,所以没法对亲人说一句话。

【4】“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句中“伟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的句子属于______________的描写,面对妻女的哭喊,父亲为何能如此的安定、沉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选文的描述,你觉得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如果现在你见到了作者李星华,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假如你来到李大钊烈士墓碑前,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真实的高度

大仲马是19世纪法国作家。他写了很多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长篇小说《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等。这些作品广为流传

一天,大仲马得知他的儿子小仲马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便对小仲马说

“(   )你能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先生们附上一封短信,或者只是一句话,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者、或许、肯定)情况( )会好多了。

小仲马说:不,我不想坐在您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年轻的小仲马()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基础、奠基石、敲门砖),( )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面对一张张冷酷无情的退稿笺,小仲马没有沮丧,仍然不露声色地坚持创作。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震撼了一位资深编辑。这位知名编辑和大仲马有着多年的书信来往。他看到寄稿人的地址同大作家大仲马的丝毫不差,怀疑是大仲马另取的笔名。但作品的风格却和大仲马迥然

不同。带着兴奋和疑问,他迫不及待地乘车去拜访大仲马。令他大吃一惊的是,《茶花女》这部伟大的作品,作者竞是大仲马名不见经传的儿子小仲马

1948年,小说《茶花女》问世,使小仲马一举成名。1852年,《茶花女》又被改编成同名话剧,演出获得更大的成功

那位资深编辑曾经(疑惑、疑虑、怀疑)地问小仲马:你为何不在稿子上署上您的真实姓名呢?”小仲马说:我只想拥有真实的高度。老编辑对小仲马的做法赞叹不已

注释:①笺(jiān):写信或题词用的纸。②沮(jǔ)丧:灰心失望。③迥(jiǒng)然:形容差得很远。

1从第②⑥自然段的(  )里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词语。打上“√”。

2在第②③自然段的(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短文里用了好几组近义词,你发现了吗?请你写出三组

(   )(   )   (   )(   )   (   )(   )

4读下面句子,你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到了什么?

小仲马说:不,我不想坐在您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加“”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把下面的句子补写完整。

那位资深编辑兴奋是因为 ,但他又 疑问,这疑问是_________

6“______”画出短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7文章详写的材料有 ,略写的材料是_________

8写出短文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

9上述短文《真实的高度》中,编辑拜访大仲马的情境省略了。请你联系原文,展开想象,把编辑拜访大仲马时的对话过程写下来。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很多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飞来飞去。(缩句)

2.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   ,(A.冲垮海堤 B.毁灭沿海的城镇 

C.无情地掀翻船只)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将正确的序号填人横线上)

3.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

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两句合成一句)

4. 人类正面临食物匮乏的威胁。(改为被字句)

5. 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不可缺少的每日的食盐。(修改病句)

 

16、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我不会少你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终于把你盼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早上没吃饭,到中午时,肚子饿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八儿对妈妈说:“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大风车。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低头唉声叹气。振作精神发奋努力。(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

(2)孙胺对田忌说:“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获胜。”( 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月亮穿过微云。(请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得更具体更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怎能不爱护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语境,试着写一写人物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

开始发试卷了。久久没有听到老师念我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都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了:(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更加珍惜时间。(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20、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1)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