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词语。
随时随地 ( ) ( )
直直落落 ( ) ( )
2、多音字组词。
绿lǜ________ lù________ 空kōng________ kòng________
3、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公园开满了梅花,(______)花朵和叶子,(______)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
2.(______)老爷爷满头银发,(______)行动十分利落。
3.今天上体育课,(______)打兵乓球(______)跳绳?
4.战士们(______)站着死,(______)坐着生。
5.秦刚关心集体,工作认真,学习努力,成绩优良,(______)能注意锻炼身体,(______)有希望成为优秀学生。
4、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按要求填写词语。
万________新 死____其____ ____非福 ____然而____
见____知____ 不可____ ____手____来 翻____倒____
①形容见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发展趋势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②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5、感知课文。
(1)《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2)《寒食》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创作的一首杰出的_____________诗,以为_____________内容的七绝,作者巧借吟________________,对时政予以讽刺。
(3)《十五夜望月》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创作的一首以_____________为内容点七绝。诗中对景物的描写,渲染了______________的特定环境气氛,为下文抒发_______________起到了铺垫作用。
6、课内精彩回放。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这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的心情。
【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初闻涕泪满衣裳”中诗人流出的是喜悦的泪、高兴的泪。(______)
(2)令杜甫“喜欲狂”的原因是可以回到家乡去了。 (______)
(3)诗中的“妻子”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意思相同。 (______)
【3】下列对此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一个“喜”字。
B.“满”字真实地展现了诗人喜极而泣、泪如泉涌的情态,逼真地表现了诗人喜不自禁的感情。
C.“白日放歌须纵酒”写出了诗人听到好消息后的“狂”态,体现了诗人不良的生活习惯。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诗中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地方,诗人既展开想象,又描绘实境。
7、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①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②飞。
【注释】①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春秋皆可种植的农作物。②蛱蝶:蝴蝶。
1.诗的一、二句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初夏农村特有的景象?
2.诗的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肥——( ) 稀——( ) 长——( ) 无——( )
8、结合注释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小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①夫如何?齐鲁②青未了。
造化③钟④神秀,阴阳⑤割⑥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⑦入归鸟。
会当⑧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①岱宗:泰山别名岱山,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②齐鲁: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国名,这里泛指山东一带。③造化:指天地、大自然。④钟:聚集。⑤阴阳:阴指山北,阳指 山南。⑥割:分割。⑦决眦:形容极力张大眼睛远望,眼眶像要裂开了。眦,眼角。⑧会当:一定要。
【1】结合注释翻译这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入怎样的思想感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生活中的小镜头
生活,宛如一部情节曲折的电影,一个个精彩的镜头,便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我热爱生活,也热爱那一个个小镜头,她们使我受到教育,得到启迪。然而,我更偏爱图书馆里那一个个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图书馆。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宽敞的图书馆似乎显得拥挤了些。
人们进了图书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笑,似乎这封闭了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眯眯的笑眼,那有神的大眼睛……都各自盯上了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
图书馆里骚动了一阵之后,又恢复了平静,只能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也显得极少,极短。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想想什么,时不时地扶扶那已滑落到鼻梁上的眼镜;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此时已顾不及去整理那些散乱的头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把那束刘海儿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几个孩子趴在桌子上,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我,没有打扰任何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图书馆。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怀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1】本文表示“人多”的写法,很有特色。如抓住人们的“头发”描写:“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请你仔细阅读文章,再举一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地写出文中第5自然段描写了人们读书的四个镜头,它们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请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白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1】庐山的雾有什么特点?文章是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判断下面描写景物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太阳慢慢地透过云霞,露出了早已涨得通红的脸庞,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张望着大地。 ( )
(2)盛夏的一个中午,火辣辣的太阳毫不留情地烤着大地上的一切。 ( )
(3)那轻舒慢卷的云朵,好似身穿红装的少女,正在翩翩起舞。 ( )
(4)一道闪电划破了整个天空,接着就是一声惊天动地的雷鸣,它似乎要把整个宇宙震碎了。 ( )
(5)夕阳像喝醉了酒的诗人,在水面上晃啊晃啊,把蓝色的海洋都染成了耀眼的醉红。 ( )
(6)漓江的水波平如镜,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沙石;漓江的水非常绿,绿得像夏天的草地。( )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②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长大。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③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绝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竞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量活力与生机。
④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
⑤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越长越长,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竞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我真替它担心,生怕他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下来落到地上。
⑥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的窗外窗台上却长出来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儿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⑦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瓜也坠了下来,一起坠到地上,落叶归根,同它的根部聚合在一起。
⑧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老太太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再退几步抬头看时,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躺在抗震加固时筑上的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凸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都是无法上去的,决不会有人把瓜摆平的。
⑨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我仿佛觉得这颗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的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上照旧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1】品味句子中加括号的词语的作用。
(1)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绝非夸大之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丝瓜的成长过程中,哪些神奇现象引起了作者的深思?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心目中的丝瓜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抓住“神奇”二字安排了状物和抒情两条线索,请分别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快乐阅读。
大地妈妈
花草和树木吸着大地妈妈的养料长大,都是大地妈妈的孩子。
为了报答大地妈妈,孩子们在春天长出绿叶。到了炎热的夏天,就请妈妈在绿荫下乘凉。到了冬天,枯黄的树叶和花草像棉被一样盖在妈妈的身上。妈妈把枯叶、枯草做成养料,让孩子们吸收。这样,花草树木在妈妈的怀抱里长得更茂盛,把妈妈打扮得万紫千红。
可是,有的人不爱护大地妈妈的孩子,他们砍树、折花,践踏草地。大地妈妈失去了孩子,光着身子,被烈日晒,被寒风吹。过了些日子,大地妈妈病了,她的皮肤开裂了,渐渐失去了光彩,世界也变得灰蒙蒙的。
大地妈妈对人们呼喊:“ 爱护我的孩子吧,我的身体健壮了,你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
【1】为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乘(chéng chèng)凉 枯(gū kū)草 日晒(shài sài) 炎(yán rán)热
【2】________和________是大地妈妈的孩子。
【3】大地妈妈的孩子是怎样报答大地妈妈的?把相关的语句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回答问题。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秘密 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 探查),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钦而不舍精神的人。
【1】请用“/”将括号中不恰当的词画掉。
【2】“见微知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对文中画“ ”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父亲”指__________,“伟大的力量”指_________________。
【2】在法庭上,父亲的脸上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在法庭上的表现,让你想起了哪些来形容英雄人物品质的成语?请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例:乌云遮住了太阳。乌云把太阳遮住了。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1】我们消灭了全部敌人。
(改成“把”字句) 。
(改成“被”字句) 。
【2】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又何必介意呢?(改成陈述句)
【3】小鸟在枝头跳来跳去唱歌。
【4】赵虎说:“我要向灾区人民捐100元。”(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5】学校要开春季运动会,纷纷报名参加。(修改病句)
【6】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我被母亲拉进她的怀里。(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太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匆匆》一课的学习,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应该珍惜时间的重要。(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江南风景如画,怎么比得上我的家乡美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写句子。
①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片竹林被那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过草地的时候,战士们随身带的干粮都快吃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我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拟人句:高粱红了,稻子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你怎么能说这都是他的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此时此刻教室里真安静啊!”为开头写3—5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芳草地。
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写一封信。介绍自己某方面的情况并写出如何帮助对方的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