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多音字中,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血泊 停泊 枫桥夜泊 B.哗啦 喧哗 哗众取宠
C.红晕 晕车 圆晕 D.烟消云散 散场 散兵游勇
2、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阳冈》一文中武松用三“闪”来对付“大虫”的进攻,表现了武松的胆小。
B.《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通过描写毛主席痛失爱子后的动作、神态及心理,表现了他常人的情感和宽广的胸怀。
C.《跳水》一文中多次描写水手的笑,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情节的发展,也突出了船长的临危不乱和果断机智。
D.《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介绍了小艇的特点,景与人密切相连,充满了生活气息。
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
①世界(_____)名 ②操(_____)自如 ③手忙(_____)乱 ④(_____)(_____)无言
⑤仪态(_____)庄 ⑥极目远(_____) ⑦膘肥体(_____) ⑧熠熠(_____)(_____)
1.你把书包提前装好,免得到时候(__________)的。
2.在娥眉月左下方不远处,有一颗红色的星星,(__________),这就是火星。
5、根据自己的了解完成填空。
(1)“河”,指______________,哺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2)五岳,东岳_________,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__________,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_______,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_______,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_______,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课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
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不可__________ __________大悟
风_____雪_____ _____天_____地
_____头_____节 烟波__________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中国古代的诗文中,描写梅花的诗词_________。“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展现了梅花总是在最寒冷的季节开放,哪怕受到________,也从来都是________,不肯_________的品格,所以备受文人青睐。
2.表示数量很多的词语是_______,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_______。
7、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 )往菜上浇,( )拿着水瓢,把水往天空扬。
(2)( )我离开我的故乡多远,( )永远忘不掉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3)一个中国人,( )在怎样的境遇里,( )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4)(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 )周瑜心里很妒忌。
8、填空题。
1.日常的学习工作中,人们在搜集资料的时候,通常会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
2.我们常见的字谜有三种形式,一是________字谜,二是_________字谜,三是__________字谜。
3.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_______,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______。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一部分,“歇”去________,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
4.“星”“凤”“蜀”“祭”四个形声字的形符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
5.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6.甲骨文是刻在______或_____上的文字,主要在_____时期使用。字形的____性比较强。由于是刀刻,字的线条比较_______。这些刻痕最早引起了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________的注意,我国学术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________”。
7.金文是铸刻在____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字的_______。______之后,字形逐渐规整.美观。
8.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__________________。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基本一致,________不明显。
9.隶书,形成于_________晚期,通行于________。此时的汉字的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________。
10.楷书,出现在魏晋时期,楷是______、_____的意思。进入_______以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11.“研究报告”通常包括四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草船借箭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既写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又写出曹操的________。
【2】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是______句,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3】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原因是( )
A.使船两面受箭
B.江中浪大,这样便于船在江中停住受箭
C.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时间。
【4】“漫”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部,“漫”字在字典的解释有:(1)水过满,漾出来;(2)满、遍;(3)没有限制。文中“大雾漫天”中的“漫”应选 ______。
【5】”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这句话说明了诸葛亮( )
A.诸葛亮胆子很大。
B.诸葛亮很喜欢喝酒。
C.诸葛亮推断事情正确,他很了解曹操的为人性格。
10、阅读文段,完成练习。(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桑桑想到自己有个好住处,而他的鸽子却没有——他的许多鸽子还只能钻墙洞过夜或孵小鸽子,心里就起了怜悯,决心要改善鸽子们的住处,当那天父亲与母亲都不在家时,他叫来了阿恕与朱小鼓他们几个,将家中碗柜里的碗碟之类的东西统统收拾出来扔在墙角里,然后将这个碗柜抬了出来,根据他想象中的一个高级鸽笼的样子,让阿恕与朱小鼓他们一起动手,用锯子与斧头对它大加改造。四条腿没有必要,锯了。玻璃门没有必要,敲了。那碗柜本来有四层,但每一层都没有隔板。桑桑就让阿恕从家里偷来几块板子,将每一层分成了三档。桑桑算了一下,一层三户“人家”,四层共能安排十二户“人家”,觉得自己为鸽子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心里觉得很高尚,自己被自己感动了。当太阳落下,霞光染红草房子时,这个大鸽笼已在他和阿恕他们的数次努力之后,稳稳地挂在了墙上。晚上,母亲望着一个残废的碗柜,高高地挂在西墙上成了鸽子们的新家时,她将桑桑拖到家中,关起门来一顿结结实实地揍。
——节选自曹文轩的《草房子》
【1】桑桑“心里觉得很高尚”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2】请用一两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短文中的这件事,我们知道桑桑是一个________的小男孩。(多选)
A. 有爱心 B. 喜爱小动物 C. 自卑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孙膑是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田忌对他非常赏识。
田忌经常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田忌问道:“你是说换几匹更好的马?”
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田忌有些不明白:“那怎么能有赢的把握呢?”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田忌很信任孙膑,决定全听他的。
于是,他同齐威王及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1】联系上下文或根据阅读经验,可以猜测出“门客”的意思是( )
A.家奴
B.驯马师
C.古时依附于贵族门庭并为之服务的人
D.车夫
【2】根据片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练习。
①因为田忌对孙膑非常赏识,所以_____________;
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孙膑能够帮田忌想出对策;
③因为孙膑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他能够胸有成竹地回答田忌。
我发现,故事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与画“﹏﹏”的句子相呼应的句子,用“ ”画出来。
【4】故事中,孙膑、田忌和齐威王各有特点,选择其中两人,谈谈他们的个性,要有理有据。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材料二:
汉字的书写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举世闻名。不说别的,且说汉字;也不说汉字象形的美好,只说汉字书写的奇妙。
汉字的书写,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书写,使汉字有了真、草、隶、篆诸体;又因各体的书写,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篆书、隶书古色古香;正楷端庄大方;行书流畅自然;狂草凤舞飞翔。
【1】欣赏书法作品,把对应的字体填在横线上。(填序号)
____
____
____
A.草书 B.行书 C.楷书 D.隶书 E.小篆
【2】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老师在讲解书法中的“初唐四大家”时,通过网络搜索了资料,其中搜索结果最精准的是第一个信息条。(_____)
(2)如果想要了解关于人物评价的内容,可以点击第三个信息条。(_____)
(3)第二个信息条是后人对他们书法作品的评价和排名。(_____)
【3】汉字具有独特的意蕴美。俗话说“衣食住行道理浅,字里行间寓意深。”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爸爸尝到了体育锻炼的甜头。尝:____
(2)妈妈让我尝一下排骨汤的咸淡。尝:____
【4】学习完《我爱你汉字》后,五(1)班向全校同学发出写规范汉字的倡议,内容如下,其中划线部分有语病,请你帮他们在改一改。
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是“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在此,我们特发出以下倡议:
(1)认真识记汉字,不写繁体字、异体字等不规范的字;
(2)在家庭生活中,积极带动家人写规范字,使身边的亲友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
_______________
(3)在社会生活中,对不规范的语言文字书写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发现,为创建文明城市作贡献。
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儿童诗
黑白
我一直认定乡村老家六岁的女孩子毛豆是一位诗人。我记得是在秋天,毛豆妈妈在簸稻谷,妈妈簸啊簸啊,毛豆就在一边看。在掀动的簸箕里,好稻谷和秕(bǐ)稻谷分得一清二楚。好稻谷沉甸甸地往后聚,秕稻谷则轻飘飘地从簸箕口跌落下来,在那里形成了一个秕稻谷的瀑布。毛豆凑得很近,突然对她妈妈说:“妈,你簸一簸人吧,这样就分得清好人与坏人了。”
又一次,毛豆和我女儿在外面疯玩了一整天,晚上我罚女儿在家做作业,毛豆在一边看,她没有做作业的概念,看着姐姐痛苦的样子她也非常着急,盼望这个漫长的夜晚快快过去。见她妈妈在一边缝衣服,她这样说:“白天那么短,肯定是妈妈用剪刀剪的;晚上又那么长,是妈妈把好几个晚上用针线缝在一块儿了。”
毛豆发表这样的口头诗歌是经常的、随意的。昨天我刚刚起床,毛豆就和我女儿在开满繁花的桃树下跳起了花房子,这是我童年最常玩的一种乡间游戏。她们用木块在地上画起了大方格子,乡下女孩子灵巧的脚就这样带着小木块在画满花朵的方格里跳跃。女儿在城市里从来没有玩过这种游戏,她就在一旁看毛豆熟练地安排,毛豆一边画一边自言自语:“一格里画上桃花,一格里画上雪花,我们两个人,就用木块跳花房;你把木块踢到雪花上,我把木块踢到桃花上,你一脚跳出了冬天,我一脚跳进了春天。”
我就站在窗口听着感受到纯净的诗意像春风捎着桃花吹进来,一直吹上我心头。
【1】根据短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填空。
看着妈妈簸稻谷,毛豆请求“______________”,那是孩子心中的“真”;心疼姐姐写作业,毛豆感慨“________________”,那是孩子心中的“善”;和姐姐玩跳花房子,毛豆解释“_____________”,那是孩子心中的“美”……毛豆用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纯真世界。
【2】用“____”在短文中画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毛豆的赞许之情的句子。
【3】下列对画“﹏﹏”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透过毛豆的语言,“我”感受到毛豆对生活的热爱她那灵动的语言就是口头的诗歌。
B.听着毛豆的语言,“我”感受到毛豆说话语调的轻柔,带给人一种舒服的内心感受。
C.听着毛豆的语言,“我”感受到毛豆拥有一颗诗意的童心,而这样的童心可以点亮和温暖人生。
【4】美好的诗意根植于生活,请你仿照短文中毛豆的语言特点写一句诗歌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实用类文本阅读。
中国的对外援助彰显大国风范
(材料一)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曾发布过《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对外援助资金保持快速增长,2004年至2009年平均年增长率为29.4%。从1950年开始,以我们向朝鲜和越南两国提供物资为序幕,我们就开启了对外援助的宏大征程。尽管那时候我们底子薄、经济落后,但对外援助的步伐从没停止,从为坦桑尼亚修铁路,到印度洋海啸、东南亚国家禽流感、智利地震等人类重大灾难中,中国人从来没有缺席。
(材料二)
这几年的好莱坞大片里,越来越多出现中国力量,《火星救援》里美国需要依靠中国航天局的强力协助,才能完成任务;《地心引力》里,中国的天宫一号在救助主角时起到了逆转性的作用:《2012》里是中国人民建造了诺亚方舟:《环太平洋》里中国籍机甲暴打怪兽。这除了电影票房的考虑之外,更多是体现了中国力量在当今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认同,彰显出大国风范。
(材料三)
如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中国及时向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抗疫经验,发布了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6版防控方案,翻译成多语种和世界各国分享。自疫情以来,中国已派出多支医疗专家团队驰援海外,分别帮助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柬埔寨等国抗疫。中国还克服自身困难,向世界卫生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得知日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不足,中方紧急捐赠批检测试剂盒:韩国大邱疫情形势严峻,中方紧急筹备大量医用口罩:巴基斯坦面临疫情、蝗虫双重灾害,中方反时提供灭虫设备、灭虫药剂……自疫情以来,我国已分4批组织实施对8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的抗疫援助。
【1】这三个材料都是围绕“_____________”这个中心意思来写的。
【2】(材料一)中,带点的两个词语“从没”“从来”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我国在疫情期间对外援助的做法有那些方面?请归纳出3点。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丽风光。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对最后一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草原上的牛马懂得欣赏美景,也陶醉了。
B. 作者借物喻人,间接赞美了草原的美丽景色。
C. 草原上的牛马多,突出了草原景色的特点。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多看一本书
如果有人问我:你这一生中感到最吃亏的事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书看得太少了!”
小时候,我最怕打架,被人打了也不敢还手。挨打的时候,心里实在很难过,但现在想想,一点儿也不觉得被人欺侮有什么吃亏的。
当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有同事向我借了钱,赖账不还。那时我每月的工资除了有一部分寄给妈妈外,剩下的只够自己吃饭。好不容易从牙缝里挤出一点钱,却被同事“吃”了,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但现在想想,这也并不是吃亏。
可是,我只读完小学就开始工作。从15岁出外到现在,30多年了, ( )我处处都付出比别人多的时间,劳心劳力, ( )不一定能获得跟人家一样的收获。
这样的吃亏,才是一辈子吃亏!
有一次,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写得真好:“多看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我马上把它剪下来,贴在书桌上,作为我的座右铭,让它时时提醒我——多看一本书。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欺侮—____ 反义词:毫不犹疑—____
【2】文中最后一句中的破折号表示 ( )
A.转折
B.解释说明
C.声音的延续
【3】在第4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4】曾经,作者认为吃亏的事是____,还有____,但后来他发现真正的吃亏是____。
【5】你是如何理解“多看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的?____
17、阅读理解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日:“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和“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靠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______吟“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吟“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吟“明月几时有”;______吟“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吟“漫卷诗书喜欲狂”;______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意思写词语。
比喻像潮水一样起伏的心情,难以抑制。_______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横线上。
A.中秋时 B.清明时 C.过年时 D.喜悦时 E.慷慨时 F.送别时
【3】仔细读短文,回答问题。(填序号,可多填)
(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______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2)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______。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4】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
(2)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
(3)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根据中国长城学会所作明长城保护情况的调查,人为破坏比自然破坏对长城更具威胁力。中国长城学会会长董耀会说,目前来看,对长城的人为破坏,主要是取材性破坏、建设性破坏、旅游性破坏和修复性破坏。
保护长城这一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绝不能只寄希望于人们的自觉。据了解,在专家和全社会的多年关注下,继北京市制定长城沿线第一部地方性保护法规后,一部全国性的长城保护专门法律目前也在论证之中。中国长城学会得到国家文物部门的支持,也将设“明万里长城保护标志碑”以分段明确保护责任,利用遥感技术全面普查长城等也列入了工作日程。
【1】如果你在攀登长城时,看到有人随意在长城上取土、掏洞、修窑、建库房等,你将怎样进行劝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自觉保护长城,请你为这次宣传活动拟写一条公益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对保护长城还有哪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读“磨脑子”的书
书有许多种。有的明白晓畅,使人轻松;有的艰深晦涩,让人费解。而真正值得我们读的,往往是那些“磨脑子”的书。
与一般的书籍比起来,“磨脑子”的书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是前人思想的精华、阅历的浓缩。它不是那种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而是不静下心来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的书,是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的书。读这种书的感受就好像啃骨头,虽然费劲,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吃现成的肉当然也好,但终究不如啃骨头来得有劲。
读“磨脑子”的书,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生物学告诉我们,人的智力是用进废退的。能否经常给自己出难题,面对困难超越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人素质高下的集中表现。燕雀安于暖巢,只有雄鹰才能在风雨中翱翔。常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
读“磨脑子”的书有点像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不花上吃奶的力气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惟其如此,它所带来的快乐才非同一般,它赐给我们的礼物才格外珍贵。试想,上珠穆朗玛峰的快乐岂是随便踏上哪个土包儿可以比拟的?
俗话说,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磨脑子”的书正像鲜桃,而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充其量只配叫做“烂杏”。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它使人暂别琐碎与平庸、浮躁与虚妄而变得神清气爽、心灵宁静。对于这样一种难得的体验,聪明人是不该长久疏远的。
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同感,好书一定要精读。一目十行的读法或许适合一般读物,但对于“磨脑子”的书绝不适宜。真正的好书甚至使我们有意放慢阅读速度,就像一个贪婪的孩子舍不得一口吃完手中的糖果一样。
要真正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还要学会适当地拒绝。著名作家李敖夜晚从不看电视,全用来阅读那些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老书”。不适当拒绝的话,什么时候“磨脑子”呢?
【1】本文的作者主张要多读什么样的书?( )
A.明白晓畅,使人轻松
B.经过沉淀,使人聪慧
C.一览无奈,一看就懂
D.艰深晦涩,让人费解
【2】短文第三自然段中“用进废退”是什么意思?( )
A.采用先进的方法,废止落后的方法。
B.引进先进的经验改变颓废的状态。
C.采用进攻的方式,废除别人的退路。
D.经常用会更发达,不经常用会逐渐退化。
【3】“磨脑子”的书有什么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①读起来驾轻就熟
②具有更加密集的信息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③要经常在笔记本上记下大量困惑和疑问
④不静下心深入思考就不能理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阅读时要经常面对困难,挑战自我,才能超越自我。
B.“燕雀安于暖巢”在文中指经常阅读一览无余的书,会使原本聪慧的头脑退化。
C.“现成的肉”指静心思考才能理解的书,“啃骨头”指读起来驾轻就熟的书。
D.以“鲜桃”“烂杏”做比喻,生动形象地论述了读“磨脑子”的书能使人心灵宁静。
【5】作者为什么希望人们多读“磨脑子”的书呢?请依据文本信息归纳作答,至少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真正读一本“磨脑子”的书,要学会适当拒绝。除了像李敖那样拒绝看电视,我们还要适当拒绝什么?请列举一件你最需要拒绝的事,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我拒绝使用麻醉剂。(用恰当地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病人脸色苍白。(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沃克医生肃然起敬。(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黄继光对指导员说“请把任务交给我。”(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生日礼物。(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刚几下就爬到了杆顶,非常灵活。(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春天来了,大地一片生机。(改为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祖国。(改为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老大娘走过小路。(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比山还高的比海还深的兄弟情谊,我们不会忘记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请你发挥想象,将《清平乐·村居》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短文。
题目自拟。字数: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