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2025届一年级语文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认真分析下面的词语(注意带点的字),照样子分别写出四个相同形式的词。

1)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言美文我知晓

七律·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

毛泽东

   

 

戟,

 

 

 

  稻菽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小憩一下,适当放松     ( )

2.声音脆脆的,清亮               ( )

3.一成不变的             ( )

4、文学常识填空。

1.《江上渔者》的作者是______(填朝代)朝时期的__________,字______。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有______________传世。《江上渔者》这首诗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字_____,号_____,人称_________。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世。《泊船瓜洲》全诗表达了诗人真挚的________之情。其中“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还”的意思是_________

3.《游园不值》是______代著名诗人________写的,这首诗前两句写作者去游园,没能进到园里去,本来是件__________的事,但是作者从______________看到了满园的春*,心情由________,转为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

5、根据语境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姐姐本来是一心一意要做摄影师,只是业余写作,没想到写的小说大火。这真是“__________,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2)虽然老师批评我的话语非常尖锐,但一语中的,直接点明了我学习上的问题。这就是“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的道理啊! 

(3)叔叔经商后,生意兴隆,日子越过越红火,花钱也大手大脚了,爷爷就用“__________,莫把无时当有时”来教导他想想以前的苦日子,注意节约,不要浪费。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石灰吟

________,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__。

(2)诗句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3)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表达的是作者怎样的志向?请用一个四字词语说明这种写法。_________

7、阅读。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1】将古诗内容补充完整。

【2】一个“咬”字,运用_____的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劲竹_________的性格。

【3】根据古诗的内容,试着画出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寒食》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这是一首__________(讽刺 怀古)诗。诗人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__________,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

【2】诗的前两句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物点明诗歌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后两句用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现在人们常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来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3】下面对诗歌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无处不”用双重否定的形式写出了整个长安城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

B.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夜晚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作出委婉的讽刺。

C.诗的后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皇宫也不例外。

D. “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的是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三个人去登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   )。”

第二个人登到半山腰,(    ),大汗淋漓。他望了望那险恶高峻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    )吧!”也退了下来。

只有第三个人,勇敢攀登,(    ),几次跌倒,几次爬起,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是那么回事,还是我省下了许多力气。”

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第三个人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领略到的。”

1选取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A.适可而止   B.知难而进

C.知难而退   D.气喘吁吁

2解释下列词语。

气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领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描写人物的方法主要有(  )。

A. 动作描写   B. 外貌描写

C. 语言描写   D. 心理活动描写

4登上顶峰的人所说的话的含意是________________

5短文通过对三个人登山的记叙,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全文。

端午日(节选)

沈从文

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旧是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

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中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1】从文中可知,端午节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在划龙船比赛中,作者详写的部分是(  )

A.被选中的小伙子怎样练习划船。

B.比赛中划船的人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C.比赛中两岸人的呐喊助威。

D.船只的形式。

【3】在划船竞赛中,桨手是怎样做的?用“  ”画出文章中的相关语句。

【4】从第1自然段的描述中,我们知道文章的内容是作者回忆三五十年前的事情。作者为什么对许多年前端午节划船竞赛印象深刻呢?想一想,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

11、现代文阅读。

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节选)

从入学到现在,身边的这棵槐树已经增添了六个年轮。每一个年轮,都仿佛是一本色彩斑斓的画册,记录着学校的生活,记载着我们的故事。此时此刻,我耳边又回响着充满墨香的书声,快乐童真的歌声,尽情嬉闹的笑声,诲人不倦的心声;我眼前又浮现出引人入胜的课堂,热火朝天的劳动,有趣开心的郊游,你追我赶的赛场……

……

再见,敬爱的母校,在您的怀抱里,我们从无知变得懂事,从幼稚变得成熟,从胆小变得勇敢。今天,我们为您而骄傲;明天,您一定因我们而光荣。

再见,敬爱的老师,是您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为我们开启智慧的门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您的无私奉献,我们永远也忘不了。

再见,亲爱的同学,我们彼此都把友谊的种子播进心田,在朝夕相处中,我们一道成长。请记住我们在一起的日日夜夜,让友情地久天长!

【1】文中画“﹏﹏﹏﹏”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把______比作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_”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__________》。作者引用这两句诗来抒发什么情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作者深情地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了告别,表达了即将离开校园之际心中的____________之情。

12、课外阅读

“一滴智慧”改变人生

有一名青年,在美国某石油公司工作,他的学历不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他在公司做的工作,连小孩都能胜任,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自动焊接好。

石油罐在输送带上移动至旋转台上,焊接剂便自动滴下,沿着盖子回转一圈,作业就算结束。他每天如此,反复好几百次地注视着这种作业。

没几天,他便开始对这项工作厌烦了,他很想改行,但又找不到其他工作。他想要使这项工作有所突破,就必须自己找些事做。因此,他更集中精神观察这焊接工作。

他发现罐子旋转一次,焊接剂沉落39滴,焊接工作便结束。他努力思考:在这连串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呢?

一次,他突然想: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不是能够节省成本?于是,他经过一番研究,终于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但是,利用这种机器焊接出来的石油罐,偶尔会漏油,并不实用。他不灰心,又研制“38滴型”焊接机。这次的发明非常完美,公司对他的评价很高。不久便生产出这种机器,改用新的焊接方式。

虽然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一滴”却替公司带来了每年5亿美元的新利润。

这名青年,就是后来掌握全美制油业95%实权的石油王——洛克菲勒。“改良焊接剂”改变了洛克菲勒的人生。他成功的关键在于:普通人往往会忽略的平凡小事,他却特别注意。

【1】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两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在这一连串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呢?

B.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不是能够节省成本?

C.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岂不是能够节省成本?

【2】面对厌烦的工作,这位青年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题目中的“一滴智慧”指的是什么?用简练的语言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洛克菲勒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改良焊接剂”这件普通人往往会忽略的平凡的小事,却改变了洛克菲勒的人生。你还知道其他这样的人和事吗?请选一件简单地写下来。可以是听别人讲述的,也可以是在书上或电视里看到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开心阅读。

感悟春天

①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渐渐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的,“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的。数落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反反复复,需要冲破凍间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也往往只能往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只一眨眼,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了,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②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着,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又有鉴别的一种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没有严寒,谁去仰视乔木耸立?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③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 “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等诗人们的关于春的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物,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灏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选本千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唱了“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唐朝的志雨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从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角度来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④借助春天,品味春*,目送春鸟,沐浴春风,可以感召人性,感受浮生,感叹世事,感谢生活。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甘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这位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50岁那年,一个春日,在讲台上,偶有知更乌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向学生们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⑤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是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1】读第①自然段,你感到在作者的笔下,江南的春天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第③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自然段中那位封建时代的女子和那位现代美国哲人桑塔耶那面对同样的春天,心态却明显不同。请借助文中“悔”和“冲”两个字分析他们各自的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从春天里得到了怎样的人生感悟?用“____”从文中画出来。

14、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下列小题。

航空母舰的“家”

①我国首艘航空母舰(简称“航母”)——辽宁舰在大海上航行的雄姿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激动万分,看着它在海上劈波斩浪,也有人担心起来:航母要是“累”了,能回“家”休息一下吗?航母的“家”到底是什么样呢?

②航母的“家”叫航母军港,它最大的特点是规模大。军港总面积达500万平方米以上,水深超过25米,航道宽度在400米以上。军港的防波堤很长,如同母亲的手臂,航母在这巨大的军港里,如同一个婴儿,安静地停泊在母亲的臂弯里。尽管军港外台风怒号,波涛汹涌,军港内依旧平静,波澜未起。巨大的航母军港有着良好的抗风避浪性能,可以为航母提供风平浪静的驻泊条件,据说它能抵御百年一遇的台风。

③航母军港有许多智能化设备。比如航母军港内设有“防袭击预警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提前预知敌方的各种袭击,给港内航母躲避袭击赢得宝贵时间,减小伤亡与损失。再比如航母军港作为航母重要的后勤补给港,配备了智能化的“后勤补给计算机系统”。有了这个系统,航母军港就如有了一个“大管家”,能毫无差错地完成复杂的补给工作。

④航母军港的功能也很完善。它是个能容纳各种军舰的“大肚汉”。航母在执行任务时,其他类型的各种军舰“跟随”其左右。航母军港不仅能接纳航母这位“大哥”前来“休息”,还能接纳其他各类军舰“小弟”前来停泊。航母军港也是个“吃不垮”的“大财主”。进港的航母,还有其他各类型的军舰可都是“大胃口”,燃料要喝饱,弹药要装足,谁“饿”了都发挥不出战斗力。航母军港以其充足的“粮草”,让各类军舰“吃饱喝足”。航母军港还是个“妙手回春”的“好医生”。航母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出现了“病情”,就要回“家”“治疗”。航母军港以其高超的“医术”保障航母随时处于健康状态。

【1】题目中的“家”指的是( )

A.辽宁舰

B.航空母舰

C.航母军港

D.各类军舰

【2】“尽管军港外台风怒号,波涛汹涌,军港内依旧平静,波澜未起”,这句话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航母军港( )的特点。

A.面积大

B.港口深

C.防波堤长

D.抗风避浪

【3】文章除了介绍航母军港的“规模大”“功能完善”这两个方面,还介绍了( )

A.“大管家”

B.智能化设备

C.防袭击预警系统

D.后勤补给计算机系统

【4】第④段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航母军港完善的功能?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细细品读第②段,再回答问题。

(1)这个自然段除了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还用到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这个自然段最后一句“据说它能抵御百年一遇的台风”中,可以去掉“据说”两字吗?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介绍说明对象时,多处出现“大肚汉”“大哥”这类词语,认为这样表达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①段提出了两个问题,这有什么作用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5分)

(1)王林的妹妹从电视上看到美国的植物人被拔插管的消息。(缩句)

(2)李老师对张兰说:“我让你帮我拿的书放到哪里去了?”(改为转述句)

(3)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改双重否定句)

(4)流水为话题写一个拟人句、一个比喻句。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改句子

例:这只白鸽是爸爸拾到的。

     爸爸拾到了这只白鸽。

省力安全水壶提手是小明同学发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怎么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方说:不行,我的字写得不够好,应该让小宇去参加比赛。(改为间接叙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

(2)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一面面红旗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十分鲜艳。(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同学们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情感来保护这片土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喜悦。(仿写句子)

朋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上日出的景象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语言表达

201593日,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们国家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举办了盛大的阅兵式。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很多白发苍苍的抗战老兵爷爷们参加了这次阅兵,因为他们如今大多己经接近百岁,他们和战友们当年为了保卫祖国付出了巨大代价,是值得中华民族永远铭记的英雄。请你以一个观看阅兵的小学生身份给老兵爷爷写一封简短的信来表达你的感受。(2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