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列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后再组词。
末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曼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填写名言警句。
(1)任何时代、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墨子说:“甘瓜苦蒂,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说明多实践才能出真知。
(3)如果你身处逆境之中,请记住:“只有那些________________,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意思写成语。
1.指某事常常见到,不足为奇。(_______)
2.看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将来的发展或问题的实质。(_______)
3.不断地镂刻下去。比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_______)
4.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配对儿。(_______)
4、按要求写词语。
(1)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而不舍 鬼________狼嚎 风卷________云 变化多________
________为壮观 乘________而入 猝不________防 神清气________
(2)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①描写北国雪景的词语:________、 ________
②描写孙悟空的词语: ________ 、________
(3)想一想下面横线上都是怎样的笑,再填空。
小明又出丑了,教室里一片________,他心里________着,满脸尴尬.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下讲台的。下课后,老师走到小明身边,________对他说:“受到别人的________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看轻自己。”
5、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去摘一颗最大的麦穗,实际上是要让弟子们懂得________,名言“________,________。(八字成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6、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
,只有敬亭山。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他在敬亭山上看到了 _____________的景象。
【3】古诗前两句中的“___”和“____”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世界,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古诗的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和____的相知之情 。
【4】这首诗中诗人的心情应该是( )
A.孤独 B.高兴 C.悲伤
7、课内阅读。
清平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代词人______,号______。
【2】这首词写的是______时节,表现了作者强烈的______之情。
【3】“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两句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诗中“之”的意思是__________,“故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唯”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作者在____(月份)送别________这个老朋友。
【3】在这首诗中,____两句叙事,____两句写景,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1】“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选文中的困难指的是______________。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情景写出了鲁滨逊面临的困难。
【2】作者为了突出鲁滨逊遇到的困难,使用了表示时间的词语,请你摘抄下来,并谈一谈从中你感受到了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
【3】对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几乎”从表面看是“差不多”的意思,但这里意在表明所用的时间比一年短
B.“花”的意思是“用掉”,这个字可引申理解为“耗费”
C.“完全”的意思是“全部”,这个词体现出鲁滨逊做事的有始有终
D.“小小的”突出了鲁滨逊住所的面积小,衬托出鲁滨逊劳作的艰难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1】请画出人们在这天都做些什么?
【2】“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从这话中反映了淳朴善良、________的民族心理特征和________。
【3】“元宵上市,春节又一个高潮到了。”元宵指的是:________。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材料一】《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显示,我国仅餐饮业餐桌的粮食浪费每年就高达1800万吨,相当于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这其中人均浪费量为每餐96克,浪费率高达11.3%。而浪费粮食的大军中最显著的人群就是中小学生,他们每年食物浪费的比例达到了供应量的三分之一,人均浪费食物量每餐高达130克。
【材料二】随着社交媒体兴起,少数人受利益驱动,盲目追求点击量和曝光度,在一些“吃播”节目中假扮所谓“大胃王”,一边胡吃海喝一边暗中催吐,造成极大的浪费。近年来,国家网信办等部门开展了治理吃播等不法行为的行动,严厉打击吃播乱象。
【材料三】我国粮食安全并非高枕无忧,耕地减少、地力退化、减灾防灾能力不足等问题,都是粮食丰收丰产的现实威胁。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外部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多变,粮食贸易不确定性愈发凸显。正因为如此,要端稳端牢14亿人的饭碗,在全力开源基础上更需持续节流。
【1】【材料一】中的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内容,下面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小学生的粮食浪费比例已经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一。
B.许多人为了利益假扮“大胃王”是造成我国粮食浪费的关键原因。
C.为了治理吃播等不法行为,我国网信办等部门开展了治理行动。
【3】阅读【材料三】,说说我们必须厉行节约粮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在全社会营造节约粮食的氛围,你会落实哪些行动?(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不许乱喊!”
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一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给这个文段加上小标题: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父亲“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_;“平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慈祥”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因为李大钊希望亲人能化悲痛为力量,所以不会因为亲人的呼喊而忧伤。
B.因为李大钊对革命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所以在危险来临时能够坦然自若。
C.因为李大钊受到严刑拷打已经痛苦不堪,所以没法对亲人说一句话。
【4】“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句中“伟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的句子属于_______和_______的描写,面对妻女的哭喊,父亲为何能如此的安定、沉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选文的描述,你觉得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如果现在你见到了作者李星华,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假如你来到李大钊烈士墓碑前,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丁香结》(节选)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1】选段中的“积雪”指_____________;“毫端”指________。
【2】选段中的丁香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斗室外的白丁香带给“我”的感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作者描述丁香花的词句中任选一个,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麻雀的心
林清玄
①住乡下的时候,后山有一片相思林,黄昏或清晨,我喜欢去那里散步。相思林中住了许多麻雀,总也是黄昏和清晨最热闹,一大群麻雀东蹦西跳、大呼小叫,好像一座拥挤热闹的市场。听到震耳的喧哗声,却没有一句听得清楚。
②路过相思林时,我常浮起一个念头:这一群麻雀为什么不肯歇一歇呢?它们那样子无意义地蹦跳、无意义地呼喊喧哗,又是为什么呢?
③我的念头生起后就灭去了,没有特别去记挂,只是,每走过相思林,那念头就生起一次。相思林的麻雀偶尔也会数只一群飞到窗前的庭院,跳来跳去,叫一叫,就呼啸过去了。
④有一天,黄昏时从相思林散步回来,坐在窗前喝咖啡,突然看见六只麻雀飞来了。我知道那是一只母麻雀带着五只小麻雀。长时期对麻雀的观察,使我知道,那身形较瘦、颜色较黑的是母麻雀,而羽毛较浅、身材蓬松显得有些肥嘟嘟的是小麻雀。
⑤它先停在草地上,在那里讨论什么事情似的,这时我听到母麻雀与小麻雀的声音竟不相同,大约低了两度左右,略为沙哑。
⑥然后,我看见母麻雀一跃而起,向不远的开满菅芒花的芒草地飞去,非常准确地停在一株芒草上,黄昏的秋风很强猛,使芒草摇来摇去,加上母麻雀的体重,晃得更厉害了,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吱吱喳喳笑成一团,显然是为母亲欢呼,只差没有鼓掌,有两只跳得快翻筋斗了。
⑦母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一拥而上,各自跳到不同的芒草叶上,一时之间,芒草堆中东倒西歪,小麻雀们没站好,都落到地上,母亲急切地叫了一阵,显然是给它们加油打气,小麻雀蹦蹦跳跳地回到原先的草地上,哗然而起,再飞去芒草堆里,站在秋风猛烈的芒草叶尖。
⑧这样经过了好几次,五只小麻雀总算学会了站在芒草叶尖随风摇动的本事。母麻雀宽慰地说了几句,带大家飞回草地,再嘻嘻哈哈唱跳一阵,突然欢呼一声,往相思林的方向飞去。
⑨看麻雀飞远,我才发现端在手中的咖啡早已凉了,在刚刚那令人惊奇的一幕里,我似乎听懂了麻雀的语言——不,或者不是语言,应该说我听懂了麻雀的心。
⑩原来,麻雀们每天不能安歇地跳跃、叫个不停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我们从人的角度听来,不明其意罢了。
(原文有删节)
【1】仔细观察每组词的构词规律,再按规律仿写。
东____西____ 大____小____ ______ ______
【2】品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试分析它在表达上的特点及效果。
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吱吱喳喳笑成一团,显然是为母亲欢呼,只差没有鼓掌,有两只跳得快翻筋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将母麻雀教小麻雀站在芒草叶尖随风摇动的场面描绘得那样具体而生动,让我们仿佛也听到了母麻雀的心声。当“小麻雀们没站好,都落到地上”时,“母亲急切地叫了一阵”,它一定在说:“___”。当“五只小麻雀总算学会了站在芒草叶尖随风摇动的本事”时,“母麻雀宽慰地说了几句”,它一定在说:“________”这真是一只________的母麻雀啊!
【4】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再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与本段相呼应的是_____
A.第①段 B.第②段 C.第③段 D.第④段
(2)与本段表达的主题不相符的是_____
A.麻雀也是有感情的动物。
B.母爱不仅仅是人类独有的感情。
C.麻雀真是一种特别聪明的动物。
D.众生皆平等,我们要尊重、爱护动物。
【5】文章以“麻雀的心”为题,你觉得好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木兰爹的年纪大了,弟弟还小。木兰决定替父从军。(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的武艺好,一定能得胜归来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花将军英俊威武,怎么可能是女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修改病句。
我用了整整一年左右的时间读完了沈石溪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
(2)修改下联,使之与上联组成对偶句。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容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任子威、范可新、武大靖、曲春雨和张雨婷组成的中国队在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团体接力赛中喜获金牌;苏翊鸣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中摘得桂冠;徐梦桃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中拔得头筹;高亭宇在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中勇夺第一。
用“ ”画出上面句子中意思相同的词语。像这样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的好处是
18、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人们把蒜瓣放在醋里封起来。(改写为“被”字句)
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修改病句)
张思德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重。(用关联词语连接)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缩句)
2.绮丽华美的春*啊,你是多么美好!(改写成反问句)
3.烟囱发出低声的呜鸣,犹如在黑夜中抽咽。(仿写,用上画线的词)
4.鸟儿唱着欢乐的歌,迎接着喷薄欲出的朝阳。(仿写,写出柳枝随风摆动。)
20、品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相关练习。
(1)“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作者将_____________比作粥有声无力的叹气。其中,“有声无力”一词,呼应了八儿此刻____________的心情。
(2)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这是对八儿的____________(描写方法),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容,体现了八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1、习作。
以《我喜爱的×××》为题,介绍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注意写出它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字数450左右。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3.书写端正,正确运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