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2025届一年级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课文内容我知道。

1.一鼓作气,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总把新桃换旧符。

3.__________,但我深深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2.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__ 

3.“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__”描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_______节。

4.《长歌行》诗中劝人珍惜时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贺在《马诗》中抒发自己想干一番事业的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于谦的《石灰吟》里和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郑燮的《竹石》中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立场坚定和受到打击时绝不动摇的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学弈》中,一人虽听之,__________,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________

3、给下面部件加偏旁,再分别填入相应的括号里。

每 倒____________ ______暗  ______

易   ______透   恩____________  ______

莫   ______索   寂____________  ______

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叶落______ 班班______ ______有道 ______空巷

春意______ 秋风______ ______一心 ______回巢

人无______ 社燕______ ______乱跳 ______皆春

张灯______ 铁杵______ ______登高 ______蝶舞

闻名______ 大鱼______ ______不快 ______中天

5、写出句子中带加点词的反义词。

1.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_______

2.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________

3.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________

4.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_______

5.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头。_______

6.我现在还能感觉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________

7.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吹进来,太舒服了。________

8.别浪费东西。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词。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解释下列词语。

(1)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

(2)唱黄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部分是这首词的小序,点出了词人所观所感的地点是________,其中的主要景物是__________。小序中的“溪水西流”与词中的“______________”相照应。

【3】上阕描绘的景物有兰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规等。

【4】下列诗句所表达的思想与本词下阕相近的一项是( )

A.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B.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C.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D.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泥融飞燕子,

【1】把古诗补充完整。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代诗人 ,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

【2】诗的前两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描绘了 __________ (填季节) 的美景。

【3】后两句中的动词“________”和“_____ ”分别表现了燕子的_____和鸳鸯的_________

【4】读了这首诗,我想到了这两个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快乐读书吧。

画眉鸟

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欧阳修是________代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之一。

【2】这首诗写了哪几种画眉鸟?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当然,他们有老师,可不是我们这样的老师。是一个真人。”

“一个真人?真人怎么可以当老师呢?”

“是这样的,他只不过给孩子们讲讲课,留些作业,提提问题。”

“真人可没那么聪明。”

“当然聪明啦!我爸爸就和我的机器人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冯琪不打算吵下去,便说:“我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我家里来教我功课。”

托米尖声大笑。“你不知道的事太多了,冯琪。那些老师才不到你家里来上课呢。他们有一个专门的地方,所有的孩子都到那儿去上学。”

“所有的孩子都学一样的功课吗?”

“那当然,如果他们的年龄一样的话。”

“可我妈妈说,一个老师必是需要调整的,好适合他所教的每个孩子的智力。另外,对每个孩子的教法都应该是不同的。”

“他们当时刚好不是那么做的。如果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你就干脆别读这本书。”

【1】托米描述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冯琪的学校跟汤米描述的学校有什么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本文,你是不是对现在的学校、厚厚的课本有了一点珍惜感呢?请写出下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年画的创作

①年画,最早的名称叫“门画”。直至清朝1849年,才第一次出现了“年画”这一说法,并被沿用下来。每逢春节,人们都喜欢买些鲜艳悦目的年画,贴在门上或室内,用来迎新春、祈丰年,增添节日的祥和气氛。

②作为美化新年环境、衬托新春气氛的年画,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蕴含和寄托了人们发财、长寿、多福、喜庆的美好期盼与祝福。

③年画制作人会用一些简单明了的符号传情达意,寄托美好寓意。创作年画的方法有很多,谐音就是其中一种,比如,年画中经常用动物鸡的图案表示“吉”,用鲤鱼图表示“余”,再比如,戟()、磬、双鱼合绘为一图,表示“吉庆有余”;蝙蝠、桃子、双古钱合绘为一图,表示“福寿双全”;莲花、鲤鱼合绘为一图,表示“连年有余”……

④象征也是寄托美好意愿的方法。比如,蟠桃象征长寿;鲤鱼跳龙门则表示平步青云和飞黄腾达;牡丹、玉兰花合绘为一图,表示“富贵长春”。

⑤吉祥话语和吉祥图案组合,更是直接表达美好寓意的常见方法,比如《年画的赏析》中的图三:笑容可掬的妇人与和气吉祥的卷轴。

⑥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村的年画生产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清代,杨家埠的年画名扬天下,当地出现了“画店百家,年画千种,画板万余”的盛况,杨家埠木板年画行销大半个中国。民国期间,由于多年的战火,加上石印年画与其争夺市场,杨家埠木板年画日渐失宠,走向了萧条与败落。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民间艺术的发展,杨家埠年画焕发了新的生机。2016年杨家埠木板年画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⑦如今年画已不再局限于新年用品,它用于我国民俗生活的各个方面。年画的题材由最初的单一内容逐步发展到上千种。丰富多彩的年画大体可分为趋凶避邪、祈福迎祥、戏曲传说、喜庆装饰和生活风俗五大类。不断发展的年画满足了人们生活多样化的需要。

【1】年画最早被称作(   

A.门神画

B.年画

C.门画

D.贴画

【2】文中第三段提到“戟(jǐ)、磬、双鱼”合绘为一图,表示“吉庆有余”。推测“磬”读音是(   

A.qìng

B.pán

C.mó

D.shēng

【3】根据上下文,文中画线的句子中“失宠”一词的意思可能是(     

A.民国年间人们喜爱年画

B.民国时期的战火烧毁年画

C.杨家埠木版年画销量下降

D.杨家埠石印年画十分畅销

【4】结合年画寄托寓意的方法,以下题目最符合图三寓意的是哪一项(     

A.日日平安

B.花儿盛开

C.吉祥如意

D.发达兴旺

【5】有一幅年画,画上有个娃娃骑在一匹马上,肩上扛着铁锨,他的前面站着一只仙鹤。下面名称最适合这幅年画的是(     

A.马到成功

B.龙马精神

C.一马当先

D.骏马奔腾

【6】《年画的创作》主要运用什么说明方法?请你选取其中一处结合文本具体说说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议论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①无独有偶。20世纪初的一天,因病住院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他将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病愈之后,魏格纳开始认真地研究这个有趣的现象。他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同时搜集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他注意到,一位名叫米歇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在美国东海岸有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的同纬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魏格纳认为,这种蚯蚓的分布情况正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 否则,蚯蚓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1915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 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③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④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的两个事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的两个事例都是按怎样的思路叙事?

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①段中“无独有偶”的意思是:_________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

【4】概括写出选文第③段中“见微知著”,与前文的什么内容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④段为什么不可删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第③④段中都有“见微知著”,但后面的标点却不一样,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美国海关有一批被没收的自行车决定拍卖。拍卖会上,每次叫价的时候,总有一个10岁出头的男孩喊价,而且总是以“5块钱”开始出价,然后眼睁睁地看着自行车被别人用30元、40元买去。拍卖员问那个男孩为什么不出较高的价格来买,男孩说,他只有5块钱。

拍卖会继续进行,那男孩还是给每辆自行车相同的价钱,然后又被别人用较高的价钱买了去。后来聚集的观众开始注意到那个总是首先出价的男孩。

眼看拍卖会就要结束了,只剩一辆最棒的自行车,车身光亮如新,有多种排档,有10段杆式变速器、双向手刹车、速度显示器和一套夜间电动发光装置。

拍卖员问:“谁出价?”这时站在最前面,几乎已经绝望的小男孩说:“5块钱。”

拍卖员停止唱价,停下来站在那里。所有在场的人都看着这个小男孩,没有人出声,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喊价,直到拍卖员唱价3次后,他大声地说:“这辆自行车卖给这位穿短裤、白球鞋的小伙子!”此语一出,全场鼓掌。

小男孩拿出握在手中的5元钱,买了那辆漂亮的自行车,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放弃自己的一点私欲,去成全一个美好的愿望。我们每个人一点点善意的付出,会给这个世界增添多少美好和欢乐。

【1】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聚集——( )                  绝望——( )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最后那辆自行车是最棒的?用“ ”画出来。

【4】你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就是文中的那个小男孩,拍卖会后,你会对在场的人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最后的姿势》精彩赏析。

在学生眼里,谭老师曾是一个多么和善的人啊。他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1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绘声绘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妙语连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生命最后的姿势指的是什么?它蕴含了谭千秋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分析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赞语妙在哪里?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这篇课文以外,还有许多歌颂谭千秋老师的文章或诗歌,请你搜集一两篇(首),并把最令你感动的句子摘抄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一双脚上的修养》

一双脚上的修养

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来这里,总能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北方冬天的雪一下,许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走在街上,鞋上会粘满脏雪,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水马上就会化作污水。人走过的地方,往往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一个雪天,我走进阅览室时发现了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竟紧紧地盯着我,手执拖布,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身后,我猛一回头,把她吓了一跳,自己也吓了一跳。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行脚印,在淡黄色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擦抹。

我坐在座位上,想着刚才的脚印,愧疚油然而生,再也无心看书了。阅览室来往进出的人很多,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的双脚正恶作剧式地在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上涂鸦。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不断地踩踏与不断地擦抹,像一场破坏与复原的拉锯战,在阅览室里上演着。

不知过了多久,人才渐渐坐定,女工也有机会喘口气、歇一歇了。这时,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来看去,但又把头缩了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都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脚下发出一阵“沙沙”的响声,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从上往下打量他,老旧的棉帽子、军绿大衣……最后我看到了他的双脚——每只脚上都套着一个塑料袋。他一走动,塑料袋就发出“沙沙”的响声。因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女工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阅览室。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眼里竟有泪光闪现。

这个下雪的周日里,我没有读书,却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修养并不是指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了几本书,或是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出来的。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套上。

1文本第2自然段描述的“雪一下”带来的麻烦是什么?(   )

A.下雪天,视线模糊。 B.天寒地冻,容易冻伤和感冒。

C.天气恶劣,影响人们出行。 D.鞋上沾脏雪,走过之处留下脏脚印。

2文本第3自然段中的“涂鸦”指什么?(   )

A.把屋内涂黑一片像乌鸦。

B.在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上画画。

C.自己字写得难看或文章写得不好。

D.双脚在地板上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

3“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人伸头朝里面看来看去,但又把头缩了回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神态描写

4第4自然段中,“她”为什么眼里有泪光闪现?(   )

A.送水工戴着老旧的棉帽子,穿着军绿大衣。

B.送水工脚上套了塑料袋,走过之处干干净净。

C.送水工“沙沙”的响声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D.女工不断地擦地板,又看到扎眼的地板,心里觉得委屈。

5联系文本,作者认为的“修养”是什么?(   )

A.会背莎士比亚的一些名句。

B.一个人举手投足要很细心。

C.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为他人着想。

D.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了几本书。

6你觉得“送水的男人”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的句子或事例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认为我们还要具备哪些修养?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至少举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练习。

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熟悉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食指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比大拇指复杂。(用划线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过几天的奋战,大火被我们扑灭了。(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幅壁画是现存的最早印证张骞出使西域这段历史的绘画作品。(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脸上显现出神色。(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们依恋长江。长江有母亲的情怀。(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懒狮子说:我爸爸妈妈是森林里的大王。靠他们,我就能生活得很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张老师对吴明说,请吴明明天陪他去一趟图书馆。(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你用脏手随便抓东西吃,难道肚子不会长虫子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①难道这一天不是我最幸福的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难道这不是一份苦差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彩票他没有交给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递给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这难道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个电话不是又随即而来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1.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伙伴说:“我爸爸说手表里住着很多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对我说:“今天我有事,你自己在家写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对我说:“今天晚上我要排练节目,您就别等我吃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题目:保持一颗   的心

提示:从感恩、诚实、自信、谦虚、关爱、快乐……”中任选一词,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