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2025届一年级语文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给下列句子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句后括号内。

1小嘎子和小胖墩三抓两挠,刚揪在了一起,便露出了( )

A.缺陷 B.漏洞 C.破绽 D.裂缝

2我因想起自己的发现而发出了笑声,这使我当众受到了小小的( )

A.责罚 B.责骂 C.责打 D.惩罚

2、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中,修订通过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施行的时间是( )

A.2001年5月1日

B.2001年6月1日

C.2001年10月1日

D.2001年1月1日

3、如果要围绕“我变得勇敢了”来完成本次习作,以下材料最典型的是(  )

A.在奶奶的教导下,我学会了包饺子 B.之前我很怕爸爸打我,现在不怕了

C.从来不敢一个人睡觉的我,终于敢了 D.一直丢三落四的我,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读拼音,写词。

1.严监生hóu lóng________里的痰响得一进一出。

2.她把放有灵zhī_______bāo fu_______紧紧地搂在怀里,急匆匆地朝家走去。

5、语言积累:按要求填空。

1、写两个带有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补充诗句:草铺横野六七里,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牧童》

3、补充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选自《浪淘沙》

4、补充歇后语:徐庶进曹营——_____________。请你再写一则有关三国

的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写句子。

(1)描写情景,表现“焦急地等待”。____________

(2)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补充完整)

(3)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补充完整)

(4)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____________,我国学术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____________”。(补充完整)

(5)“及笄”指女子年满____________岁,“而立”指____________岁。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荷兰,是水之国,这里一条条________纵横交错,宛如棋盘。       

(2)荷兰的傍晚一片寂静,人们不再________,牛脖子上的铃铛也________,挤奶的人更是_______       

(3)荷兰,也是牧场之国。这里有丝绒般的________________的花牛;这里有辽阔无垠的_______________的骏马;这里有白色的________、黑色________________的小鸡和________的长毛山羊……        

(4)荷兰,是花之国。那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处处是大片大片鲜艳夺目的国花——______

(5)荷兰一向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名于世。本文正是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________的。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_____代诗人______的作品。诗人用清新的笔调,描写了农村______时节紧张的劳动气氛。

(2)《稚子弄冰》是_____代诗人_____的作品。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季里孩子们的一场嬉戏。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

快手刘(节选)

冯骥才

①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我有时待在家里闷得慌,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

②快手刘是个摆摊卖糖的大胖汉子。随身背着的绿色小木箱,上面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很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他两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一下,只见他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

③有一次,我亲见他手指敏捷灵活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想揭他老底,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我看见了!”“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行!我说准了!”谁知快手刘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咦?怎么碗下边什么都没有呢?快手刘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面。怪,怪,怪!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声。“怎么样?你输了吧!不罚你钱,买块糖吃就行了。”我臊得脸皮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围了几圈的人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神奇无比,那时他是我最佩服的人。我童年和少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他令人痴想不已的表演中慢慢消磨掉的。

④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快手刘带给我的美好故事,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

⑤高二暑假回家,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竟然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葫芦和变戏法,但那只木箱,已经破损不堪,再也看不出先前那悦目的绿色。再看他,饱满的曲线没了,尖尖的骨形突露,眸子没了光彩。这双手尤其使我吃惊,手背上青筋缕缕,污黑的手指头上绕着一圈圈皱纹,好像吐尽了丝而皱缩下去的老蚕……他抓住两只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口,缓慢迟钝地翻来翻去,四个小球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

⑥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呢! ”叫声让他慌张不已,手抖抖索索,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球在哪儿了,无怪乎周围的看客只是寥寥无几的孩子。

【1】选用典型事例是写人的基本方法,本文表现快手刘选用的典型事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运用了多种方法描写人物,分别写出下面四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①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咦?怎么碗下边什么都没有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叫声让他慌张不已,手抖抖索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手背上青筋缕缕,污黑的手指头上绕着一圈圈皱纹,好像吐尽了丝而皱缩下去的老蚕______________

【3】“怪,怪,怪!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声”文中写周围人的反应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句子(用上加点词)

快手刘带给我的美好故事,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的回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田园诗般的乡村

①小屋前面是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地牧场,小河湖泊。小屋两旁花园里显然没有经过特别的整理,随意长着稀疏的树木和一些不知名的花草。在最大的一块地方,放了一个木质的圆桌和四把椅子,大概是想让来这里的人享受一下这里的空气和安静。一条小小的溪流穿过石桥,叮叮咚咚地流着。不知道它从哪里来,又流到哪里去?溪流给看上去有些荒凉和寂寞的花园增添了生机和趣味,让人感觉到了它的纯朴和自然。小屋后面是长满青草的小小山坡,其间开着各色的小野花,还有一片片开着紫色花朵的灌木丛,不远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树林子里依稀还能看见有小木屋。环境童话般幽静而雅致。

②站在小山坡上,放眼望去,满眼的绿色。寂寂的田野,远远近近,层层叠叠,诗意盎然,清雅浪漫,接近一种童话般的单纯,一种田园牧歌的意象。眼前的景色完全成了文森特的一幅作品,我也成了画中人。

③不知不觉中,夜幕降临。天空出奇地晴朗,一轮又圆又大的满月挂在天空,水洗般的清亮。洗去一身浮尘,躺进软软的被窝里。我的灵魂舞蹈着,扇动轻盈的翅膀,在银蓝色的云彩上飞翔,去寻找《小意达的花儿》里鲜艳的郁金香、蓝色的风信子,还有小小的白色樱草花……

【1】在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 )的花园       ( )的满月       ( )的树林       ( )的云彩

【2】文末省略号的作用是(       )(填序号)

A.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B.用于重复的词句的省略

C.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D.表示静默或思考

【3】短文的第①段作者是按照一定顺序来写小屋的,它先写小屋的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其中写得较详细的是________________

【4】“一条小小的溪流穿过石桥,叮叮咚咚地流着。”这句话的描写属于(       )(填序号)

A.静态描写

B.动态描写

11、阅读与理解。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一语未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zēng céng)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镂金百蝶穿花大红洋锻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儿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管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地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 )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请为文中加点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把它填在旁边的括号里。

【3】文中“纳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放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4】请用“____”画出对王熙凤侧面描写的句子。

【5】《“风辣子”初见林黛玉》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短文通过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

12、课内阅读。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 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 ),从半空里( )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 ),( )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 ),掀将起来。武松只一( ),( ) 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 )。武松却又( )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1】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动词。

【2】这段文字是写________的场面。“ 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是________________, 这两个动作的作用是________

【3】这段话主要采用了______ 描写。

①语言 ②心理 ③动作 ④景物

【4】这段话通过一系列动词, 展现了武松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

13、登天都峰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

  一次,他和朋友一起攀登黄山的天都峰。天都峰是黄山的第一高峰,上山的道路很陡,几乎是直上直下,使人望而生畏。

  走了一段路,他的朋友就抱怨起来:“这路真难走,我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

  徐霞客笑着说:“我还好,咱们慢慢走吧!”

  又走了一段,到了半山腰,他的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我的包袱太重,我背不动了。”

  徐霞客接过他的包袱说:“我的包袱不太重,我帮你背吧!”

  好容易爬到了离山顶不远的地方,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筋疲力尽地说:“我的鞋磨破了,脚掌也磨出了血,我实在走不动了。”说着,坐在地上,简直不想起来了。

  “我的包袱里还有一双鞋,你换上吧!”徐霞客把鞋递给朋友,热情地鼓励说,“我们慢慢走,一定可以走上去!”

  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了峰顶。他的朋友这时才发现,徐霞客的衣服比自己还湿得厉害,两个包袱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两只脚都磨开了口子,脚掌也流着血。他的朋友惭愧地说:“原来你并不比我轻松,可你为什么一点不叫苦呢?”

  徐霞客回答说:“上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如果我们都叫苦,互相抱怨,恐怕我们就上不来了。”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望而生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筋疲力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互相抱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登山途中,徐霞客做了哪三件事帮助他朋友克服困难?概括一下写出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

(1)本文记叙的方法:

①先总述后分述。(  ) ②先概括叙述后详述。(  )

③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

(2)本文赞扬了徐霞客:

①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

②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

③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精神。(  )

【4】登上峰顶,举目远眺,会使人想到诗句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隋朝重臣杨素家里有个口吃但聪明的人,杨素没事时,常拿他寻开心。一年腊月,杨素问口吃的人:“现在家里有人被蛇咬了,你懂得多,想想办法吧。”口吃的人应声答道:“用五月五日南墙下的雪,涂涂抹抹就好了。”杨素说:“五月上哪儿找雪去啊?”口吃者答道:“如果五月没雪,腊月哪有蛇咬人的事呢?”

【1】与“如果五月没雪,腊月哪有蛇咬人的事呢?”这句话意思相同的是( )

A.如果五月没雪,腊月没有蛇咬人的事吗?

B.如果五月没雪,腊月就不会有蛇咬人的事。

【2】腊月是几月?为什么没有蛇咬人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口吃者的回答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觉得文中的口吃者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5、课内回放。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1】大拇指形状不美,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进行描写的。

【2】选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大拇指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为了表现这种特点,作者在文中举了哪几个例子?概括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自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二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根据拼音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和:hé________________ huó________ huò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天衣无缝:________

②悠然:________

【3】如果你亲眼目睹了这样的表演,对刷子李会有什么样的评价呢?

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跳水(节选)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第一自然段中的“气极了”能否换成“气急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危急时刻甲板上人们表现的句子。这些描写的作用是

【3】对选段中画“ ”的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来”“立刻”说明船长的反应之快,体现出他沉着、机智、当机立断的品质。

B.船长看儿子如此调皮,就想开枪吓唬吓唬他,给他一个教训。

C.儿子在高处已经失去判断能力,船长分析眼前的形势后,逼儿子跳水帮助他脱离险境。

【4】选段中加点的“四十秒钟”和“时间太长”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出船长逼孩子跳水前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

草船借箭(节选)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量 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推卸)。”诸葛亮说:“都督(拜托 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 招呼)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用“/”划去选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

2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很高兴,是因为周瑜______,从中反映出周瑜的______

3“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对三天“造”十万只箭_________(填一个成语),一点儿也不担心。

4结合全文用“因为……所以……结果……”的句式叙述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童年的发现》选段(18分)

又过了三四年,我上了六年级。老师开始给我们上生物课。有一次,年轻的女教师一本正经板着面孔讲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费奥多罗夫!……你笑什么?再笑就从教室里出去!

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

教室里一阵笑声。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白,大步朝我走来。

费奥多罗夫!……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去!……”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第一段采用 写法,描写大家与我的不同表现。(2分)

(2)写出近义词。(4分)

困窘 羞愧 幸亏   驱逐

(3)哪些句子体现老师讲的话是严肃的?(4分)

(4)老师生气的原因是  

3分)

(5)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先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再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昏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能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又软又烂的淤泥怎么能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成陈述句)

2诺贝尔把自己巨大的财富献给了在科学事业上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缩写句子)

3在这棵高大的松树林上,有几只蜘蛛在爬来爬去.(修改病句)

 

22、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小艇穿过石桥。(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天的夜晚,池塘里的青蛙叫个不停。(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对鲁肃说:"我来请你一起去取箭。(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上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在父母的关爱中渐渐长大。一次拥抱,一个亲吻,个祝福,一句叮咛,一次谈心,一个眼神……无不倾注着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对于这些,你一定也曾深深感动。那就请用你将曾令你感动的那——次拥抱(一亲吻,一个祝福,一句叮咛,一次谈心,一个眼神……)记录下来,把父母对你的爱记录下来吧。

(要有中心,有条理地叙述清楚,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