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面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换成四字词语。
1.他发现,光那样站着等待是没有帮助或益处的,一定得想别的办法。(_______)
2.他们一看见猫便住了嘴,装着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在地上刨虫子。(_______)
3.他受到挫折就情绪低沉地从牛棚里走了出来。(_______)
4.他飞得那么快,男孩都感到头晕眼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了。(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将句子之间的关系连起来。
______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______,我们如果有缺点,______不怕别人批评指出。______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______行。______你说得对,我们______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______照你的办。
3、给下列字加上部首,再组词
真 | _____ ____ | 也 | ____ ____ | 长 | _____ _____ |
| _____ _____ |
| ____ ____ |
| _____ ____ |
青 | ____ _____ | 卑 | _____ ____ | 者 | _____ ____ |
| _____ ____ |
| _____ _____ |
| ____ _____ |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___报纸 一___同志 一___制度
一___火柴 一___对联 一___云雾
5、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天涯_____ _____所未_____ 荒_____人烟
_____欲试 无济于_____ 心_____气和
(1)鲁滨逊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上很多地方,他希望走遍_______。
(2)他们经过努力奋斗,取得了_______的好成绩。
(3)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你再怎么怪他也_______了。
6、阅读理解。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本诗的作者是 朝诗人__________ 。
【2】解释下列字在诗中的意思。
同:__________乃翁:__________
【3】读了这首诗,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诗中“之”的意思是__________,“故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唯”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作者在____(月份)送别________这个老朋友。
【3】在这首诗中,____两句叙事,____两句写景,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
,要留清白在人间。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朝代)诗人____。
【2】诗句中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
【3】解释下列词语。
(1)千锤万凿:__________________。
(2)吟:__________________。
(3)若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 )诗。
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物喻理
【5】这首诗中“烈火焚烧”与“____________”形成鲜明对照,衬托出石灰石的顽强。
【6】诗句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7】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____)千锤万击,(_________)烈火焚烧,(___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同。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
【8】诗句“_______,________”一语双关,借石灰石之口,表现了诗人______的追求。
9、课文在线。(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没有退路,人生的车站不售返程车票地,
没有退路,出了山的溪水不会往回流动,
走下去,前面有相思鸟,有金孔雀,
走下去,前面有橄榄树,有曼陀林。
风来吧,雨来吧,雷鸣电闪都来吧,
那一条条被我们用脚踏出来的路,
才是我们每个人留在这世上的真正姓名。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真正(_____) 流动(_____)
【2】在文中“有相思鸟,有孔雀”,指(_____)风、雨、电闪雷鸣指(_______)。
【3】说说你对文中划“ ”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段文章有什么感想,用自己的话说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植物也有“喜怒哀乐”
①最初,人类以为只有自己才配有喜怒哀乐这样高级的情感。后来,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不少动物也具有这样的情感。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植物其实也有喜怒哀乐。
②所有植物都是喜好颜色的。各种植物不但自身有美丽的外衣,而且有着良好的视觉,它能辨别各种波段的可见光,尽可能地吸收自己喜爱的光线。近年来,农业科学家发现,用红光照射农作物,可以增加糖的含量;用蓝光照射植物,则蛋白质的含量增加;紫色光可以促进茄子的生长。所以,根据植物对颜色的喜好和具体的生产需要,农作物种植者可以给植物加盖不同颜色的塑料薄膜。同样,在培育观赏植物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植物喜好颜色的习性。一些生物科学家开始研究植物喜好颜色的习性,并由此形成了一门叫“光生物学”的科学。
③植物不但喜好颜色,而且喜好声音。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可以对各种各样的音乐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果植物伴随着音乐成长,根系和叶绿素都会增多。玉米和大豆“听”了《蓝色狂想曲》,心情舒畅,发芽特别快。不同的植物对音乐的欣赏也是很挑剔的,胡萝卜、甘蓝和马铃薯偏爱音乐家威尔第、瓦格纳的音乐,而白菜、豌豆和生菜则喜欢莫扎特的音乐。有些植物宁愿不听音乐,也不愿意听不喜欢的音乐,为了表示厌恶,它们会付出死亡的代价。比如玫瑰这种高雅的植物在听到摇滚乐后就会加速花朵的凋谢,而牵牛花更为“刚烈”,听到摇滚乐的四个星期后就完全死亡。
④植物还有强烈的同情心。美国某一研究中心曾经用植物做了一些有名的情感实验。实验之一,科学家把活的小虾从一个容器中缓缓倒入滚烫的开水锅中,再把在一旁“目睹”这一悲剧的植物的叶片和测试仪连接起来。当小虾快掉入开水锅时,植物的“情感曲线”开始波动,好像人类焦急时的表现。当小虾掉入开水锅的时候,植物的“情感曲线”突然上升,好像被吓了一跳似的,也好像人类悲痛时的表现。实验之二,在有两株植物的房间进入了六个人,其中一个人掐断了一株植物,然后六个人离开,研究者把测试仪和没有“被害”的植物叶片连接起来。过了一会儿,六个人分别在不同时间进入房间,其他五个没有掐断植物的人进入房间的时候,没有“被害”的植物表现平静。当掐断植物的“罪犯”进入房间的时候,没有“被害”的植物的“情感曲线”出现大的波动,就像人们发怒一样。
⑤关于植物的情感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首先,这些发现提示了所有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另外,这些发现还告诫人类要尊重所有生命,因为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生存权利和情感。如果过分掠夺植物资源,植物可能最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报复人类,所以人类要尽力保护好现有生态环境。
【1】从内容上看,第②段的第①句与第②③两句是怎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认为植物有同情心的两个例子是什么?请概括叙述。
第一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的两个“这些发现”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从哪些方面说明植物有情感?(不超过15个字,可以不加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体会。(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语段阅读。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 )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 )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 翻)话,使我非常感动。( )是树,人( )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烤验),会(锻炼 缎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用“/”画去第2自然段中括号内用得不恰当的字或词语。
(2)在文中括号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语重心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表面上写的是种树,实际上是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写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画“ ”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安恩和奶牛
[丹麦]约翰尼斯·延森
①在瓦尔普峡集市的牲口交易场上,站着一位老妇人和她的奶牛。她牵着那头孤独的奶牛悄悄地站在一边,也许是太腼腆羞怯,也许是故意要吸引更多的人的注意。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一块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交叉地盖在她那干瘪瘪的胸上。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得泛白,七皱八褶,好像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她那瘦骨嶙峋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地翩然起舞。除这几根针之外,在她的灰白的头发上另外还横插着一根。她站在那里,竖起耳朵凝神倾听着杂货摊上飘过来的音乐声,也不时抬头看看身边熙来攘往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周围一片嘈杂喧嚣,马市上马儿嘶鸣,海滩上渔船卸货的在吆喝,马戏班鼓声咚咚,小丑们招摇的高声喊叫。然而她却站在那里晒着太阳,打着她的毛袜。哦,真是旁若无人,安闲得很。
②那头奶牛依偎在她的身边,头蹭着她的肘部,神情厌烦,腿脚僵硬地站在那里,翕动着嘴唇不断地反刍。这头奶牛已经上了年纪了,可这是一头很好的牲口,毛色鲜亮,连半根杂毛也没有,可以看得出来,它是出身真正高贵的纯粹良种。当然,要是存心找茬的话,那就是它的臀部和脊梁上长着一溜肉瘤,不过能挑得出的瑕疵也就这么点儿了。它的浑圆的乳房胀得鼓鼓的,软绵绵、毛茸茸地垂在肚皮底下。它那黑白相间的美丽的牛角上点缀着几条环状的花纹。这是一头健壮结实的奶牛,曾经有过所有奶牛都有过的生活经历,它产下了小犊,然而连看它们一眼舔它们一下都没有来得及便被人带走了。这以后便吃着粗粝的草料,心甘情愿地把牛奶奉献出来。
③它是一头好母牛,而且显而易见已经成熟到可供屠宰的地步,不久就有人来端详它,用手指摸摸它那刷洗得干干净净的皮毛。
④“这头奶牛卖多少钱?”那人问道。他把挑剔的眼光从奶牛身上转到安恩身上,锱铢必较地望着她。安恩自顾自继续打着毛线。“它不是卖的。”她回答说,然后,像是为了表示谦恭,她一只手把毛衣针撂下,使劲地把鼻孔擦个不停。那个男人惶惑起来,踌躇不决地站了半晌;后来终于不得不走了,但他临走时眼光却仍然依恋不舍地盯着这头奶牛。
⑤过了不大一会儿工夫,一个精明利落、脸刮得光溜溜的屠夫用他的藤杖敲了敲牛角,又用肥硕的手匆匆摸了摸母牛身上光滑的皮毛。“喂,这头母牛多少钱?”老太婆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脸去往远处张望,仿佛发现了什么使她感到兴趣的东西。“它不卖的!”听了这话,这个身穿血迹斑驳的罩衫的屠夫扬长而去了。紧跟着又来了一个人,死乞白赖地纠缠着要做成这笔买卖,可是老太婆安恩摇摇头说:“这头奶牛是不卖的。”
⑥她就用这副神情接连打发走了许多主顾,这便理所当然地引起大家对她的注意,对她说长道短起来。有个人已经来过一次想买这头牛,遭到了拒绝,现在又折回来,出了一个大价钱,那诱惑力简直令人难以抗拒。安恩老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
⑦“那么,它是已经卖了不成?”那人问道。“没有,这头牲口是不卖的。”“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这个男人刨根问底地追问着,“是你自己的奶牛吗?”“是呀,当然是的喽!”在这头奶牛还是条小牛犊的时候,就是她的了,那是一点都不假的。安恩想,要是同他多说上几句话能够消消他的气的话,那就不妨多同他闲聊一会儿。
⑧“难道你站在这里是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天哪,怎么能这么说呢!安恩老太太气愤得说不出话,神色有点慌乱。她收起毛线针,从牛角上解下拴牛的绳索,预备回家去了。在这个时候,她睁大了眼睛,用恳求的眼神看着那个人。
⑨“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她终于吐露了真情,“我的小村庄上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是这样的,真的,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不过,我刚才应该讲一句‘对不起,我很抱歉’。好吧,再见了,谢谢你。”
【1】用一句话概括《安恩和奶牛》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那头奶牛依偎在她的身边,头蹭着她的肘部,神情厌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这样,真的,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句中连用三个“我们”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一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章第②③段中为什么用了大量笔墨写安恩的奶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④至⑧段,想想看,对于文中写的几次买牛人,安恩分别是怎样的态度?请简要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结尾才揭示出老妇人安恩不卖奶牛的原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主人公是安恩,作者对安恩的描写主要运用哪些描写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安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安恩和奶牛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请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人与海》(节选)
老头几乎拼了命捉到一条大马林鱼,却引来了鲨鱼。当拼力赶跑一条鲨鱼之后他已经在海里走了两个多钟头。这时他又看见了两条凶残的鲨鱼。
它们来了。一条鲨鱼转了一个身,就钻到船底下看不见的地方,它把那条死鱼一拉又一扯,老头儿感觉到船在晃动。另一条鲨鱼用它一条缝似的黄眼睛望着老头儿,然后飞快地游到船跟前,张着半圆形的大嘴朝死鱼身上被咬过的部分咬去。在它那褐色的头顶和后颈上,在脑子和脊髓相连的地方,清清楚楚地现出了一条纹路,老头儿就用绑在桨上的刀子朝那里攮(nǎng)进去,又抽出来,再攮进它的猫似的黄眼睛里。鲨鱼放开了它咬的死鱼,从鱼身上滑下去,死去的时候还吞着它咬下的鱼肉。
由于另一条鲨鱼正在撕咬死鱼的缘故,船身还在晃荡,老头儿松开了帆脚绳,让船向一边摆动,使鲨鱼从船底下出来。一看见鲨鱼,他就从船边弯着身子把刀子朝它身上扎去。可是鲨鱼的皮很结实,好不容易才把刀子戳进去。这一下不仅震痛了他的手,也震痛了他的肩膀。鲨鱼又很快地露出头来,当它的鼻子伸出水面来靠在死鱼身上的时候,老头儿对准它的扁平的脑顶中央扎去,然后把刀子拔出,又朝同一个地方扎了一下。它依旧闭紧了嘴咬住鱼,老头儿再从它的左眼上戳进去,但它还是缠住死鱼不放,老头儿又把刀子扎进它的脊骨和脑子中间去……
鲨鱼依然在不断出现,老头儿也不知道究竟杀死或者赶跑了多少。天亮时,已经筋疲力尽的老头儿把巨大的马林鱼骨带回了港口。
【1】将描写老人与鲨鱼搏斗动作的词语写下来,数一数各出现了几次?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波浪线标出文中画线处的关联词,再反复读句子,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老人与鲨鱼搏斗,采用的武器是什么?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综合实践。
【1】我知道这幅作品是《 》,作者是 。( )
A.颜勤礼碑 颜真卿
B.千字文 怀素
C.兰亭集序 王羲之
D.古诗四帖 张旭
【2】下列对这幅作品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用笔方整,笔力刚劲,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整体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
B.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婉含蓄,如行云流水。
C.用笔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不计一笔一字的工拙,力求气势畅达豪放,大起大落,放任不羁。
D.笔画横平竖直,粗细一致,以圆为主,圆起圆收,圆中有方,富有奇趣。
【3】六年级(1)班开展了“聊聊书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吧!完成下表,做做准备工作!(第1题中提到的人物除外)
书法家 | 时代 | 擅长字体 | 代表作品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4】杨华认为每周一节的书法课是在浪费大家宝费的时间,就向老师提议取消书法课。请你帮老师劝劝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大黑猫得意扬扬地念了一阵经。(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l.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2.维吾尔姑娘很漂亮。(写一个比喻句)
3. 和田维吾尔人生活很苦。和田维吾尔人感觉很甜。(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7、按要求将下列句子改变句式。
(1)老黄鹂把小虫塞到一只小黄鹂的嘴里。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被车长全扔了出去。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发挥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1)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___________。
(2)教室里真安静啊,静得________。
(3)他的生活过得很不好,________。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_________。
(5)我很饿,饿得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刘波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词语不同意思造句。
(1)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2)骄傲(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