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虎上将是( )
A. 关羽 B. 张飞 C. 魏延 D. 赵云 E. 黄忠
F. 马超 G. 黄盖 H. 严颜
2、读“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时,正确的停顿是( )
A.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依次 信心 等级
B.肩膀 调换 垂头丧气
C.挖苦 轻篾 胸有成竹
D.夸耀 讥讽 得意扬扬
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情不自(____) 一本正(____) (____)然起敬
手忙脚(____) 烟波浩(____) (____)然大悟
(1)年轻的女教师板着面孔______讲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
(2)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______地笑出了声音。
(3)这道题我一直搞不懂,直到他列举了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我才_____。
5、读拼音,写词语。
mó tiān yí liú tì lèi wū xiá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6、读拼音,写词语。
jì má cūn zhuāng yún tián zhòng guā
( ) ( ) ( ) ( )
7、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诸葛亮把一切都bù zhì___ 好,船队星夜兼程 ,靠近曹军shuǐ zhài___ ,诸葛亮叫军士一边léi gǔ___ ,一边nà hǎn___ 。
8、我会组词。(4分)
帕( ) 郎 ( ) 奖 ( ) 抄 ( )
怕( ) 朗 ( ) 浆 ( ) 钞 (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紫荆花
清晨,我推开窗户,风雨之后,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泥土的芳香。朦胧中,一朵红霞向眼前飞来,哦,原来是那盆心爱的紫荆花,一夜之间竞相怒放了,真有一番”夜来风雨声,花‘开’知多少”的情趣啊!
一阵清风吹来,紫荆花飘飘摇摇,犹如一位飘逸潇洒的仙子。它的根呈灰白色,就像两个半球支撑着树身。根上分出两个树杈,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互相盘绕,合力向上生长着,多像蛟龙的龙须呀!
花冠是整个盆景的精华,就像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呈现在我的眼前。绿叶守红花,红花托绿叶,交相辉映。紫荆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分明的脉络勾勒出绿叶的轮廓;叶片有的向外翘,有的向内弯,有的平整,有的弯曲,形态各异。它的花朵真是别具一格,花瓣呈紫红色,由外向内卷曲,就像一个褶纹多彩的羽扇,又像一个晶莹剔透的铃铛,微风中送来一阵阵幽香,沁人心脾。花儿三朵一簇,五朵一堆,花竞相开放。花枝上还缀满了花骨朵,含苞欲放,那淡黄色的花蕊正悄悄地从花骨中钻出,花骨朵慢慢地绽开笑脸,似乎正为自己的未来而喜悦。
秋风瑟瑟,紫荆花微微颤动着,随风飞舞,投入了大地的怀抱。这一寸泥土,一方空间,就是它的栖身之地。曾几何时,它在这里扎了根,在大地的滋润下,在阳光的爱抚下成长着……它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把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又无私地奉献给了人们,让人们一起分享这金秋时节的美景。
感叹之余又多了一份惆怅,叹息它短暂的一生。突然,我惊喜地发现新的生命又在不断地孕育、诞生,风雨之中,一片新的红霞又向我飘来。啊,紫荆花,你总是把美留在人间,为这充满寒意的秋天增添一线生机!
望着这一切,我沉醉了,沉醉在一派迷人的秋色中……
【1】联系上下文,先解释加粗的字,再解释词语。
①竞相怒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含苞欲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紫荆花的色、形、味的句子。
色:
形:
味:
【3】读文中的句子,按要求填空。
①画横线句子中的”未来”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啊,紫荆花,你总是把美留在人间,为这充满寒意的秋天增添一线生机!”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延伸阅读
呼兰河传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_______(飞 跑 招)来了很多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_______(飞 闹 叫)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刺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怕也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力气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得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儿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儿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好不容易停住了,过一会儿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醒说:“爷爷……今年雨水真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又在炕上打起滚儿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我却非常寂寞。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有删改)
【1】从文中括号里选出恰当的字填在横线上。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__________
(2)原因。__________
【3】摘玫瑰、插玫瑰表现了“我”的顽皮,而___________则表现了祖父对“我”的爱。
【4】“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儿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5】说说你对短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的考题
①儿子事业有成,但对金钱的追求程度真到了别无所求的地步。一天,父亲给一向(甲)自己心算能力很强的儿子出了一道题:“一辆载着457名旅客的列车驶进车站,这时先下来98人,又上去103人。”儿子紧张的情绪(乙)了下来。
②“再下一站下去73人,又上去132人。”儿子的嘴角挂出了一丝微笑,开始把左腿压到了右腿上。
③“再下一站下去91人,上来63人。”父亲拿着本子的手有些抖,念得速度也在加快。
④“再下一站下去84人,上来65人;再下一站下去114人,上来37人;再下一站下去52人,上来97人。”父亲念得飞快并努力使每个发音都清楚。
⑤儿子有些心疼起老父亲,关怀地问:“完了吗?”“没有,你听仔细了!”父亲摇晃着那已经没有几根头发的脑袋接着说下去。父亲的态度很认真,儿子却觉得该结束了。
⑥“再下一站下去101个,上来18个;再下一站是终点……”
⑦还没等父亲说完,做儿子的就站起来:“你是想马上就知道车上一共下来多少个人吗?”儿子的口气中透露着一股得意。
⑧“不!”父亲微笑着说,“我只想知道这趟车究竟停靠了多少次站台?”儿子一下子蒙了。
⑨父亲的语气变得严肃而沉重:“人的一生不要只计算一辈子能攒多少钱,一辈子做金钱的奴隶,钱再多死的时候也带不走。应该留意人生的每一个站台:哪个站台付出得少,哪个站台付出得多;哪儿有欢乐,哪儿有痛苦……认真地体会人生的每个细节,这样你才算拥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才不枉活一世。”父亲拉着发呆的儿子的手说:“不要太计较金钱的得失,而忘了做人的真谛!”
【1】选出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词语。
甲处:(___) ①炫耀 ②夸奖 ③标榜
乙处:(___) ①松弛 ②松懈 ③懈怠
【2】第②自然段中,在刻画儿子时采用了哪些描写,在对的后面打“√”。
A.语言( ) B.动作( ) C.心理( ) D.神态( )
【3】第⑦自然段中,儿子“得意”的原因是( )。
A.他觉得父亲的题太简单了 B.他已经心算出了车上下来的人数
【4】父亲出考题的目的是告诉儿子( )。
A.车上一共下来多少个人
B.车上一共剩下多少个人
C.这趟车究竟停靠了多少次站台
D.不要太计较金钱的得失,而忘了做人的真谛
【5】本文是按( )的顺序叙述的。
A.时间顺序 B.事情发展 C.总——分——总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不屈的腿
初春的一个早晨,我来到西湖公园,四周雾茫茫的。突然,一阵奇怪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我闻声望去,朦胧之中出现了一位军人。①他上身穿褪了色的军绒衣,下身穿绿军裤,一条裤腿却空着。他拄着一副拐杖,依靠着他那仅有的一条腿在练习跑步。一阵阵急促的拐杖触地声,在寂静的公园回荡。
我与他虽然素不相识,不知怎的,却情不自禁地跑到军人面前关切地说:“同志,您歇一会儿吧!”“不,还有两圈。”回答声伴着喘气声,听起来那么不舒服。他不停地摆动着双臂,用劲撑着拐杖,昂着头,一条腿不断地跑着,跑着。突然,他用力太猛,一根拐杖倾斜了一下,失去了平衡,跌倒了。我赶紧上前,正要扶他。“不,我自己能起来的!”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②只见他右手吃力地撑着地面,艰难地挪动身躯。③军人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难以忍受的痛苦……
跑步声依然回荡着,此时,它显得特别有力。那有节奏的触击声,就像一曲顽强的生命之歌。军人刚毅的面孔上,神情是那么专注,虽然初春寒气逼人,可他的脸上却渗出了晶莹的汗珠。
望着军人宽宽的肩膀、健壮的上肢和那一条不屈的腿,我觉得他的形象是那么高大。我想,前天,他曾在运动场上奔跑;昨天,他曾在炮火中冲绎;而今天,他失去了一条腿,然而他的生命之火正在更热烈地燃烧。他用体内沸腾的热血,去走更长的路……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素不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文章第2自然段,军人的回答声“听起来那么不舒服”的原因是( )
A.军人说话结巴,语无伦次。
B.军人的回答声伴着喘气声。
C.军人说话很难听。
【3】“他的生命之火正在更热烈地燃烧。”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线句子①②③分别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任选其中一句,分析该句所用描写方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自由快乐的园子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1】文段中画“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园子里的动植物们过着__________的生活。
仿照文段中画“_____”的句子补充下面的句子。
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借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植物,表现了园子里__________的生活。
【3】文段中“愿意”一词多次出现,这体现出园子中的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自由 B.无人管
14、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曲清清塞纳河(节选)
在巴黎,我最爱的是塞纳河。
我以为,如果没有塞纳河,巴黎只是精雕细琢的大理石的堆砌而已。我到巴黎,第一眼看到塞纳河碧绿的柔波,就浮起这样一个思想:塞纳河给予巴黎以生命。事实证明了我的想法,巴黎圣母院在塞纳河中心的一个岛上,法国朋友告诉我这个岛是巴黎的摇篮,巴黎是从这个岛上开始的,是在塞纳河的浇灌下诞生的。
游塞纳河是我向往已久的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阿尔菲大夫把汽车开到游船码头上,我们开始了塞纳河的航行。游船前甲板上有一排排座椅,我们在那儿找了位置坐下。
到了塞纳河中,才觉得塞纳河很宽,波浪也相当汹涌。两岸河墙都是白石砌的,整洁、美观。河两旁的街道,是路易十四、十五时代建筑的;面向塞纳河的高楼,每一座样式都不同,但都有落地长窗,阳台有黑铁栏栅,栏栅上满是色彩纷繁的鲜花;沿岸有绿森森的树……这一切都在暗绿色、粼粼闪动的河面上留下朦胧的倒影。
不知什么时候天阴起来了。六月巴黎的气候有如北京的春天,我想这是受西面海洋气候的影响,常常一团浓云飞来,就洒一阵蒙蒙细雨,浇得一丛丛金黄的迎春花,一丛丛红玫瑰花那样娇艳。向开阔河面放眼望去,有灰色云在天空上飞奔,随着,蒙蒙雨雾就像轻纱一样拂到面孔上来,河水变成深蓝色,云影急流一闪一闪发出柔和的微光。
船激着浪花昂首前进,古老出名的建筑物迎面而来。
天空上飞驶着大团大团紫葡萄色的云,雾变成细雨而愈落愈大。
甲板上的人都退到玻璃船舱里去了,而我忘记了这雨,却觉得浇湿我的雨,正在我心灵深处唤起一种难以形容的塞纳河的诗意。雨雾蒙蒙中的塞纳河,就像一幅给水淋湿了的水彩画,正因为有着水渍,那波光、那倒影、那天空、一切的美,都在这一刹那间在雨屮出现了。因此,我忘记了雨。我和阿尔菲,和一位担任翻译的朋友,躲在一把雨伞下面,雨伞在掠过河面的风中颤抖着,大滴雨珠吹在我们脸上。
这时我发现,阿尔菲大夫只穿着一件短袖衬衫,左臂半边已经淋得精湿,忽然,一种后悔的心情,使我从幻觉回到现实。阿尔菲大夫是一位与癌症做斗争的外科专家,
不知有多少危重患者等他治疗,如果因为我,而着凉感冒那将是我莫大的罪过。原以为雨下一阵就会过去,谁知却愈下愈大了。我以为我们应当到船舱里去,可是,阿尔菲大夫充满热情,笑得那样纯真,安慰我说:
“我是法国北部人,我不怕风雨。”
【1】塞纳河给予巴黎以生命这个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阿尔菲大夫这句“我是法国北部人,我不怕风雨。”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些方面,你感受到了作者对塞纳河的喜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着分析文中的划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语段阅读
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下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1】___________一词描写了风筝在天空中飘飞时的姿态。
【2】“只有鸡蛋大”“只剩下一点黑星儿”说明( )
A.风筝变小了。 B.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了。
【3】这两句话写出了风筝________________,是抓住风筝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来写的。
16、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元。
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
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卖东西只要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甚至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的东西。
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于是我说:“放心吧,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一种计划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元。
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眼花缭乱:________________
唯利是图:________________
【2】以下符合“我”在买鱼过程中心理变化的一项是( )
A.意外——疑惑——震撼
B.疑惑——震撼——意外
C.疑惑——意外——震撼
D.震撼——疑惑——意外
【3】第七小节中,“我”疑惑的原因是( )
A.他不肯卖这条鱼。
B.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
C.他不像其他的卖鱼人。
D.他对生命的尊重超乎常人。
【4】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记忆深处的花”,形象生动。
B.本文对卖鱼人进行了外貌、语言和心理描写。
C.文章结构完整,首尾呼应,主题突出。
D.“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这个反问句强调了卖鱼人不忍心鱼在婴儿期死掉,为提示文章主题买下伏笔。
【5】读了文章你感受到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十三小节画线句“尊重每一个生命”在文章中包含了什么意思?这篇文章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语段阅读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哪。——那醉人的绿呀!
【1】本文段的文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段突出了梅雨潭______的特点,为了突出此特点,作者描写了其他几处景观: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样写的好处是( )
A.表现了四处景观“绿”的特点。
B.反衬梅雨潭的绿明暗适度,浓淡相宜。
C.表现作者游览过很多地方,看到过很多景色。
18、读句子,完成练习。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1】这段话对刷子李进行了__________描写,通过描写刷子李刷墙时的_________和刷墙后__________,反映了刷子李的__________。
【2】第二句话使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用句中的比喻词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
19、威尼斯的小艇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zhī zhǐ)很多,他操纵自如,(豪 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zhuǎn 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dào dǎo)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我会划出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和读音。
【2】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反义词。
拥挤(_________) 窄(__________) 倒退(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可以用(______________)一词概括。
【4】我会用“不管……总……”造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用“ ____”线画出来。
【6】我会联系上下文,补充威尼斯的景色或人们的活动。我的眼睛忙极了,我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看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乐园。
【1】农夫在地里种了两棵一样大小的果树苗。(改为“把”字句)
【2】讲究卫生。减少疾病。(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3】由于激动,她起初无法静听音乐。(换个方式表示因果关系)
【4】奶奶经常回忆她小时候的往事。(修改病句)
【5】乱扔废电池怎么不是污染环境呢?(改为陈述句)
21、按要求写句子。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换要求,改写句子。(3分)
(1)、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熙凤很美丽。 王熙凤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用恰当的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从小要养成讲卫生的好风气。(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祖父的园子,是作家萧红童年时最爱去玩耍的地方;而一个有关胚胎发育规律的发现,给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见童年是多姿多彩的纯真岁月。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最难忘的是什么呢?把它写下来,和大家分享。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