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察布2025届一年级语文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qìn   huái   qín)住   mínɡ)目

B.   yínɡ   rèn   jīn)持

C.)定   bēnɡ)紧   zhù)成   jiàn)生

D.juàn)刻   ráo   踉跄(qiànɡ   chénɡ)相

2、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童孙未供耕织(  )

A.理解,懂得。 B.讲明白,分析说明。

C.除去,除,废除,停止。

2忽作玻璃碎地声(  )

A.指一种人工制造的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体。

B.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

3短笛无信口吹(  )

A.动物身体中空的部分。

B.乐曲的调子。

C.说话的声音、语调。

3、书法家( )的书法具有恢宏雄壮、大气磅礴的特点。

A.颜真卿

B.欧阳询

C.王羲之

D.柳公权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A.短笛无腔信口______ B.物能陷也______

C.聪惠______ D.青春作伴好还乡______

5、回忆古诗词填空。

(1)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

(2)________,不是遮头是使风。

(3)草 ________,笛________

诗中“铺”和“弄”用得妙吗?为什么?

________

6、语言积累

1.请写出三个形容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梁国杨氏子九岁,__________。孔君平_______,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_”儿应声答曰“_________。”

3.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请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再想想对联的特点。

____________,天连碧水碧连天。

7、积少成多。

1.《威尼斯的小艇》课文从作者____国作家____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待了____ 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接着介绍了小艇独特的_____特点, 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_____,最后详细介绍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牧场之国》所以作者___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_____,更是对荷兰的美景_____

3.《金字塔》位于_____(城市)。着重介绍世界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____;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________和超人的____

8、根据情境填写诗句。

(1)范成大描写农村孩子学种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牧童横坐在牛背吹笛的画面,我不禁吟诵“____________”。

(3)王维与朋友分别时劝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4)想到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我想用这句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

爷爷的小木屋

徐鲁

我常常想念我的爷爷。

我的爷爷一年四季都住在故乡大青山上的一栋小木屋里。

他是一位护林老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故乡的那片山林。

虽然他已经年老了,可是他仍然不愿下山,不愿意回到山下的村庄里居住。他说,他已经听惯了每夜山林里呼呼的风声,听惯了山上的小鸟和小兽们在清晨的嬉闹声。

爷爷,在我们离开你之后,我常常觉得那么孤独。公园里的落叶松上嫩芽錠开的时候,我好像也听见大青山的冰雪在融化。秋风起了,漫步在校园里的小路上,我会想象着,有谁能踩着遍地的落叶到山上去,为你送上过冬的衣裳?

爷爷,在我们走了之后,你还独自去那个空旷的河谷里,坐在那古老的三眼泉边吹箫吗?啊,那悠扬的箫声,总是在我们的心头,缓缓荡漾起最深沉的乡思。如果是在檐雨滴落的晚上,你的萧声,又会缓缓地吹出遍地明朗的月光,照亮我们心中思念……那支长长的、紫色的洞箫哇,多少年了,还是那么清晰地横在我的面前,长长的,就像你冬夜里衔在嘴里的长长的旱烟袋一样。

爷爷,我会永远记得故乡的模样,记得故乡那些美丽的声音。还有在我十岁生日那天,你为我编成一只白色的柳条小蓝子,它还在吗?它曾经装载了我小时候所有欢乐的记忆。离开家乡的时候,我没有告诉你,我把它留下了,留在你的小木屋里。爷爷,我是想让你突然见到它,就像意外见到我一样。

爷爷,今天看见窗外无声的落雪,我是这样深深地想念着你呀!

——摘自《中国当代名家作品经典》,有改编

1作者重点回忆了关于故乡的哪些事情?抒发了怎样的感受?

事情:(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

2读完短文,你仿佛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爷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采用了多种抒情方法,请用“ ”画出文中两处直接抒情的句子。

4短文为什么用“爷爷的小木屋”为题?换成“我的爷爷”或“想念爷爷”可以吗?试着谈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zōng zhōng)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yūn yùn)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qiáng qiǎng)一笑,说:“我一直在shǔ shù)你的刀shǔ shù)。”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shèn kān)称军神!”

【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一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在这里表明沃克医生今天的反应是个例外,从而说明今天手术的___________________

【3】画“_____”的句子是对_________(谁)的____描写,从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

【4】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且手术时一声不吭。

B.手术时刘伯承因为疼痛抓破了新床单,却还在数刀数。

C.刘伯承带兵打仗的本领高强,他是军队中的“定海神针”。

D.刘伯承有着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

【5】文段重点刻画的是刘伯承的“军神”形象,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笔墨描写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概括成两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楚王瞅了他一眼”这句话中的“瞅”的意思是__________。你还能再写几个表示这个意思的词吗(不少于三个)?__________________

【4】晏子楚王的这一次斗智,采用的方法是(   

A.贬低对方——抬高自己

B.贬低自己——贬低对方

C.举例说明——贬低对方

12、阅读课文《威尼斯的小艇》选段,回答问题。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文中(  )的地方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灵活(    耸立(    情趣( 

(3)   划出文中的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文中哪些地方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 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出来迎。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这几段文字节选自课文《____》。这篇课文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史记》既是一部 有价值的_______,又是一部杰出的_______,被鲁迅先生称为“______________。”作者是汉代的_______

【2】请按要求在文中找句子。

廉颇负荆请罪是因为

请用“______”划出具体写“廉颇负荆请罪”的句子。

【3】细读文中带点的句子,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母亲的哲学

文/董瑄修

我的母亲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上过几天学,识字不多,但她朴实的语言闪烁着智慧与哲思的光芒。

小时候,有一次在田里干农活,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在头顶蓝蓝的天空中____________【甲】地飞着,不时发出畅快的叫声。母亲见了,说:“鸟儿中只有大雁最有学问,人家会写字,你看看“人”字写得多好——做人多好啊,就连鸟儿也想做人。但有的人做的事却没个人样儿,倒不如这鸟儿。”我家的母鸡下蛋了,拍着翅膀____________【乙】地跑到主人面前邀功:“个大啊,个大啊。”母亲抓把米赶紧喂它,嘴里还念叨着:“你的功劳我看着呢,不会亏待你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嘛。”做饭的时候我帮母亲削土豆皮,她喃喃自语:“土豆、红薯农药最少,因为它们很少生虫子。”我问母亲:“为什么它们很少生虫子呢?”母亲说:“它们谦虚呗。它们有了果实就在土里默默地生长,不像辣椒、豆角那么招摇,有一点果实就高高地挂在枝梢,当然‘招蜂引蝶’了。”

藕从家里的池塘里挖出来,用清水洗净后白白胖胖的。母亲说:“藕是荷生的,是荷的孩子。这孩子多坚强,在那样的环境里竟然没有被染脏。瞧,它多白啊!”

农闲时,父亲常常带着我和母亲到河边撒网捕鱼。即使运气不好捕不到多少鱼,母亲也要父亲把小鱼丢进水里。她说:“不能赶尽杀绝了,细水长流呀!”我很惊奇,母亲竟然有资源合理利用的大局意识。

我家院中有棵高大的柿子树。到了秋天柿子红了的时候,整个树冠便像燃烧的火团。母亲总是让父亲留下树顶端的柿子。树顶端的柿子因为阳光充足,长得又大又圆,不摘下来我觉得怪可惜的。我问母亲为什么不摘,母亲说“鸟儿为树捉虫忙碌一年了,留点犒劳它们吧。人太贪心,树儿会不高兴的,来年它就不会结那么多果子了。”

在我看来,母亲虽不会高谈阔论,但她的话语里充满了智慧,她的生活里处处都是哲学,我自叹不如。

(摘自《特别关注》)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甲】【乙】空白处。

【甲】:悠然   散乱       【乙】:自豪   自满

【2】母亲看到排着“人”字形的雁阵时所说的话包含的哲理是(       

A.团结协作,永不分离

B.认真做事,做个人样

C.执着向前,永不放弃

D.鸟有人样,人没鸟样

【3】母亲对邀功的母鸡念叨的一番话,告诫人们不要_________,但也应该_________。而母亲关于土豆、红薯、辣椒和豆角所说的一席话,告诉人们要_________,不要_________

【4】除了以上题中提到的母亲的话外,母亲的其他话同样富有哲理,选择一处用“_________”在文中标出,并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主要通过对人物_________(选填: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来表现母亲的形象。如果用几个词语来形容母亲的品质,我想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984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父亲不慎摔倒时,刀子扎在他胸口。人全身都在颤,嘴唇瞬间乌青。8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父亲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尚不能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远眺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女儿不解地问:“可是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的额上深深留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喊着:“妈妈!妈妈!”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的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准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为人知。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  

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的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大神迹……“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不为人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洞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个十分感人的故事。请用心阅读,体会题目“父亲”所包含的意思。  

① 父亲有意的隐瞒自己受伤,你觉得父亲这样做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一句中的“这”指什么?请用横线画出来。

③ 用波浪线画出医生认为“奇迹”的原因的句子

3老医生为什么把这个奇迹称为“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特殊的圣诞礼物赛珍珠

(1)圣诞节前夜,鲍勃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着第二天要干的事。他家里并不富裕,过圣诞节最使他高兴的,就是吃火鸡和母亲做的馅饼。他姐姐每年都要缝制一些圣诞礼物,而父母总给他买些他需要的东西,比如说一本书什么的。而他呢,也总是把零用钱攒起来,给他们每个人都买份礼物。

(2)他很爱他的父亲,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他的爱,这让他感到很失落。他想,这个圣诞节他就十五岁了,该送给父亲一份更好的礼物,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老是到商店里去给他买条普通的领带。他侧身躺在阁楼的床上,眼睛望着窗外,心里琢磨着。

(3)记得小时候父亲告诉过他,耶稣是在牲口棚里诞生的。还说牧师和圣人来到牲口棚,给人们带来了圣诞礼物。想到这,他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对啊,我为什么不能在牲口棚里送给爸爸一件特殊的礼物呢?我可以早早起床,悄悄地去牛棚里,一个人给牛添草加料,把奶挤了,并将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爸爸进去挤奶的时候,就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干完了。这不就是给父亲的最好礼物吗?他凝望着满天的星斗,不觉得.意.地笑了。

(4)这一夜,他醒了好多次,每次都要擦根火柴,借着火光看他那只旧表。

(5)凌晨两点半他就起了床,悄悄下楼,轻轻拉开房门,蹑手蹑脚地走向牛棚。牛棚里,一头奶牛睡眼惺忪地望着他,显出惊奇的样子,好像在说:“你好早啊!”

(6)过去,他从来没有独自挤过奶,现在觉得似乎要做一件极不简单的事。他开始干起来:给牛添草加料,挤奶,接着打扫牛棚……诸事完成后,他便小心翼翼地关上牛棚的门。

(7)回到房间,他一看表,离四点只差5分钟了。他赶紧脱掉衣服,跳上床,像地鼠一样钻进被窝,用被子捂住头,尽力控制自己激动的喘息声,生怕父亲听见。这时,房门开了。

(8)“鲍勃,”父亲的声音,“虽然是圣诞节,但我们也得起来干活啊,孩子。”

( 9)“好——吧——”他故意装作还没睡醒的样子。

(10)“那我先去了,我得把事情先干起来。”

(11)门关上了。他仍躺在床上,忍不住笑出了声,想到等一会父亲就会明白一切时,他的心跳得都快蹦出来了。

(12)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终于听到了父亲的脚步声,接着门开了。

(13)“鲍勃!”

(14)“嗯,爸爸——”

(15)“你这小鬼,”父亲激动得话也被哽住了,“你这家伙骗了我,是不是?”

(16)“这是给您的圣诞节礼物,爸爸!我爱您!”

(17)父亲紧紧地搂住了他,双臂在他的后背上下抚摸着,滚烫的泪水滴到了他的面颊上。

(18)“我也爱你!孩子,我真谢谢你!再没人比这干得更棒了!”

(19)那一瞬间,他心里猛然一暖,眼睛一下子湿润了,原来爱是需要表达的!

(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赛珍珠,美国作家,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特殊的圣诞礼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请摘录原文语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不觉得意地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②段中说“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他的爱”,读完文章,请说说父亲是否意识到了他的爱,并简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人物描写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简要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线条。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要他主干的。

1文中画“ ”的句子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出了大拇指的形状算不上美。

2通过加点的三个词语,我仿佛看见大拇指,_____________的场景。六个“叫他”使我忍不住想称赞他:____________

3将文中意为手指的“他”改成“它”可以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不属于食指特征的一项是(   )

A.机敏 B.力大无穷 C.敢于探险 D.不怕牺牲

18、阅读:

鞋匠之子

第十六届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出身于一个鞋匠家庭,而当时的美国社会非常看重门第。林肯竞选总统前夕,在参议院演说时,遭到了一个参议员的羞辱。那位参议员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做得那么好。

参议院陷入一阵沉默里,林肯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据我所知,我的父亲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会了做鞋的技术。然后,他又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和改善,我一定会尽可能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都化成了真诚的掌声。后来,林肯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美国总统。

作为一个出身卑微的人,林肯没有任何贵族社会的硬件。他唯一可以依仗的只是自己出类拔萃的扭转不利局面的才华,这是一个总统必备的素质。正是关键时的一次心灵燃烧使他赢得了别人包括那位傲慢的参议员的尊重,抵达了生命的辉煌。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谦逊—— 虚伪—— 显赫——

(2)读完这篇短文,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了解这位美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总统的哪些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文阅读,完成后面的问题。

 

瑞典医生斯坦利·库尼茨(沉迷 痴迷)于沙漠探险。为庆祝自己的36岁生日,他极(细心  精心)地挑选了一件独特的礼物:穿越非洲撒哈拉沙漠。

进入腹地的当天晚上,一场铺天盖地的沙尘暴使得他变得一无所有:向导不见了,满载着水和食物的驼群消失得无影无踪,连那瓶已经开启的准备为自己庆祝生日的香槟也洒得一干二净。

死亡的恐惧不停袭来,在饥饿和干涸中,他的手臂神经质地伸向自己的口袋。苹果他从绝望中清醒过来我能生存下去 )我还有一个苹果他一边漫无目的地行进,一边不停地叮嘱自己。

几天后,奄奄一息的斯塔利被当地土著人救起。令那些土著人不解的是,昏迷不醒的斯坦利手中紧紧攥着一个(   )干瘪得不成样子(   )却很完整的苹果,以至于谁也无法从他手中取出。

就是这个苹果使斯坦利(坚定 坚决)了生存的信念,这种信念使他能拥有撼人心魄的力量,能在绝境里(忽视 漠视)所有的困难和死亡。

上世纪初,这个传奇的老人去世了。弥留之际,他为自己拟写了这样一句墓志铭:我还有一个苹果。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心中还有那一个苹果的存在,我们就一定不会轻言放弃,就一定能抵达梦想的乐土和成功的彼岸。

1在文前的横线上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括号内选合适的词语,用“√”标出。

3请在第三自然段的“□”填入合适的标点。

4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5阅读时,如果读不准弥留之际,可以用(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请联系上下文,写出这个词语的意思。

 

6短文最后一句话中的一个苹果是指什么?联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句子乐园。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成字句:________

改成字句:________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总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难道你不为他具有像梅花那样的美好品质而自豪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修改病句。 

①陈羽在学校里始终一贯表现得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然老师带我们到野外采用了许多植物标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读音选择正确的字,画“√”。

chóu(筹     踌)集                 bǐ(皮     彼)此               金zhuó(蜀       镯)

22、将下列陈述句改写为反问句,注意要求。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决不会忘记。

(2)灾区人民遭受了灾难,我们应该向他们献上一份爱心。

(3)你办事认真,这件事你去办,我们肯定放心。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妙笔生花。

题目:一次神奇的探险之旅

要求:发挥想象,选择恰当的人物(如探险爱好者、向导、异能者等)组成探险小组,结合具体的场景(如茫茫沙漠、深山老林等)、装备(如指南针、地图等)、险情(如遭遇沙尘暴、猛兽来袭等),写一写你们的探险故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