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来迟

______)(______欲试   (______)(______动听

______)(______有名   文质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汤姆·索亚是美国作家_______笔下的儿童形象,他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2)从“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尼尔斯除了淘气、顽皮、爱搞恶作剧外,还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

(3)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用苦难的经历告诉世人:_________

3、写出反义词。

前线(   )无辜(   )

伤害(   )慈爱(   )

惊恐(   )激烈(   )

 

4、填关联词。

(1)_____一切生命都需要它,____空气对我们来说也是宝贵的。

(2)河水_____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_____河水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

(3)_______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_____会灭亡。

5、写出下面四字词的反义词

名副其实——__________ 雪中送炭——__________ 

歪歪斜斜——__________ 风平浪静——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语段赏析

日照            

遥看               

       直下         

疑是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歌的题目是                     ,是    代诗人            写的。

3这首诗歌中表现庐山瀑布壮美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咬定青山不放松,___

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1】请将诗句补充完整。

【2】《竹石》是一首_____诗,是_______代书画家_________为自己所画的________图而题写的,他是借______言怀,表现了诗人那种____________,不畏__________的硬骨头精神。

8、送兄

[唐]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提示:本诗的作者是“七岁女”,《全唐诗》载称:“女子南海人”,因才思过人,“武后召见,令赋送兄诗,应声而就”。

1古诗对仗工整,一般上句与下句相对应的地方必须用同一门类的词语。本诗中别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表达了对的之情,表达这种感情的句子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首诗写送别兄长的情景。“_______”“_______”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叶正飞点明了送别的季节是_______。诗中选取的景物别具匠心,如漂泊的_______、凋零的_______、迁徙的_______都与哥哥离家这件事相吻合,意蕴独特。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狐狸和猴子

河中央有一个土墩,墩上长着一株桃树,树上结满了大桃子。

狐狸想吃桃子,可是过不了河。

猴子想吃桃子,可是也过不了河。

狐狸便和猴子商量,一同想办法架桥过去,摘下桃子各分一半。

狐狸和猴子一同花了很大力气,扛来一根木头,从这边架到河中央的土墩上,成了一座独木桥。这座桥太窄了,它们不能同时过去。

让我走过去,你再过去吧!狐狸对猴子说。

狐狸走过去了。狐狸想独自吃桃子,便故意把木头推到河里去。

猴子,请你回去吧!狐狸哈哈地笑了起来,说:你没有口福吃桃子。

猴子非常生气,可是它马上也笑了起来说:哈哈!你能够吃到桃子,但是你永远回不来啦!

狐狸听了非常着急,没有办法,只好苦苦哀求猴子说:猴子大哥,我们是好朋友,请你替我想个办法让我回去吧!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

【1】“猴子一句话也不说,独自走了。”是因为(    

A.猴子没有吃到桃子,很生气。

B.看着狐狸吃桃子,只得无可奈何地走了。

C.它知道不能和狐狸这样的坏人交朋友。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喜欢短文中的狐狸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应运而生的"软广告" 

从80年代起,世界企业界兴起提高企业美誉度的热潮。以前企业都重视广告——直接介绍产品,"上帝"对这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反感了,于是企业顺应"上帝"心理,来个新的攻关战术 ——"王婆卖瓜,不吆喝卖瓜,但又要让你知道在卖瓜"。提高企业美誉度的"软广告"由此应运而生。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一会儿到中东解救饥荒,一会儿到非洲______ 灾民,不久前,他们在莫斯科街头,竖起了1000个电话亭。种种公益壮举,把"可口可乐"宣扬得全球闻名。 

随着三资企业在中国大地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软广告" 也随之发展起来。"雀巢咖啡"落户中国后,年年_______上海少年宫。今年七月,还将____ 华东少儿比智慧、比动手能力 的"拼拼乐"大赛。

1援助、赞助、资助"填入上文空格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应运而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后春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写出软广告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太阳很大,房子却很小很小。谁要是不信,请往露珠里瞧瞧:一个又红又大的太阳,躲在小小的露珠里微笑。

1照样子,写一写。

很小很小                                           

又红又大                                           

2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太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您的字总是那么干净漂亮,一个个娟秀端庄的方块字像小士兵一样排列在黑板上。小小的我急于模仿,可一笔一画却是歪歪扭扭的,我为此特别沮丧。您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字如其人,每个人的字都不同,所以,书哲,你不能一味地模仿,还要仔细观察字的结构……”说罢,亲切地摸摸我的头,然后提着我的手,担着笔杆慢慢地在纸上移动,几个端庄整齐的汉字便出现在了本子上。在您的真陶下,我的书写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大气。

运动会上,您就像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孩子,挥动手臂大声地呐喊助成。原本白暂的脸庞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一头长发随风舞动。当运动员冲向终点时,您会快步奔上去,紧紧地把他接在怀里,脸上洋溢出孩子般的幸福与骄做。遇到没发挥好的运动员,您会拉住他的手,温柔地鼓励他别放弃。

1老师认为写字不能_________,还要_______________

2“我”写的字很有进步,最开始的时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是_______________

3对画线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我”学习很认真、专注。

B.抓住“我”写的字端庄整齐的特点,流露出“我”激动的心情。

C.“摸摸”“握”“捏”等动词刻画出老师写字姿势好。

D.这句话写出老师对“我”的关爱,反映出老师的耐心与细心。

4用一句话归纳选文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遇到没发挥好的运动员,老师会怎么鼓励他呢?请发挥想象,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课文,让你想到了哪位老师?为什么会想到他(她)呢?请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学与问

①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②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③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我们更应当像哥白尼那样,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你都应该向他请教。古人说的“ ”就是这个道理。

④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⑤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道理”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2】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作者在文中列举了两个具体事例,请简要概括。

事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填入文中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D.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4】阅读短文第4段,完成练习。

(1)这一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在全文中还起到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大科学家沈括读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提出了什么问题?他又是怎么解决的?通过这件事他又明白了什么道理?

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的办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白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文章,你认为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弹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搓麻将,家产都败光了!如今我什么都没有了,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返老还童?”流浪汉惊讶不已,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做起,狠下决心,改掉以前的错误,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好吧!只要你好好努力,你就能获得真正的生命!”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变成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他看到几个孩子弹玻璃球,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起来。他仍然按照老样子生活,玩纸牌、打麻将……到了中年,他又懊悔地哭起来。

正巧,他又碰到了时光老人。他又“扑通”一声跪下,哀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我做了一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着说,“(  )给你再多的青春,你(  )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1“他仍然按照老样子生活”中的“老样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短文最后一段的括号,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

A.不仅……还……

B.即使……也……

C.虽然……但是……

D.因为……所以……

3“我做了一件蠢事!”中的“蠢事”在文中指时光老人又给流浪汉一次青春。说这件事是“蠢事”,是因为(  )

A.流浪汉没有学问,没有学习的能力。

B.流浪汉没有珍惜时间,没有做有意义的事,依然是虚度光阴。

4“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中“真正的生命”是指什么?(  )

A.珍惜时间,勤奋好学,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是人生变得更加充实、精彩。

B.有很多时间,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随心所欲。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会写几句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两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

(1)是刘姥姥逗笑了大家。

改写成把字句。

 

改写成被字句。

     

改写成反问句。

 

(2)在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刘姥姥逗乐了府里上上下下的甚至包括贾母在内的所有人。(缩写句子)

     

 

16、把下列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修改病句。

我用了整整一年左右的时间读完了沈石溪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

(2)修改下联,使之与上联组成对偶句。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容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写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儿又何必介意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理对我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身边围满了热烈的听众。(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

  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改写成陈述句:

 

 

20、   将下面的句子变为反问句。

电影是门伟大的综合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作

1.你难忘的往事有很多,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件,并用大约80字描述出来。

2.井底有两只青蛙,它们渴望见到井外的世界,一次暴雨过后,井水涨满井口,两只青蛙跃出井口。半年后,一只青蛙在外面安了家,另一只青蛙又回到了井底。它们离开后都经历了什么?请展开想象,用大约80字来表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