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2025届一年级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以下属于谐音歇后语的一项是(   )

A.挨了霜的狗尾巴草——蔫了

B.矮梯子上高房——搭不上言

C.按别人的脚码买鞋——生搬硬套

D.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

2、《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是一篇非连续性文本,关于“非连续性文本”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非连续性文本是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

B.非连续性文本在结构和语言上不具有完整的故事性。

C.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

D.非连续性文本材料零碎,不便于阅读。

3、下面哪一个不是《红楼梦》的别名?(         

A.《金陵十三钗》

B.《风月宝鉴》

C.《石头记》

D.《金陵十二钗》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读拼音,写词语。

yǔn  nuò(    )   jù jué(    )   dù  jì(    )   dū dū(    )

shuǐ  zhài(   )   léi ɡǔ(    )   chénɡ  xiànɡ( )   wán  bì ɡuī zhào(    )

5、按要求填空

(1)唐诗宋词,博大精深,令人回味无穷。王维用优美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春山月夜图。杨万里用“__________向我们展示了孩子的天真可爱。读了陆游的“_______”我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王昌龄笔下的将士“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令我们难以忘怀。

(2)沃克医生赞叹________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________。毛泽东面对爱子牺牲在朝鲜战场。他的批文是:________________

(3)《月是故乡明》的作者是________。抒发了作者的________之情。自古以来描写此情的诗句有很多,请写出两句:__________________

6、课文回顾和积累。

(1)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2)遗民泪尽胡尘里,________

(3)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

(4)________是刻在龟甲或者兽骨上的文字,金文是铸刻在________上的文字,两者都主要在________时期使用;________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的;________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________时期有了楷书。

(5)《青山处处埋忠骨》讲述了毛主席获悉长子________________中光荣牺牲的消息后极度痛苦的心情以及对毛岸英遗体________的艰难抉择过程这两件事情,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________和伟人的________

(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他被称为“________”。这首诗描述的是诗人在________送别好友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________之情。

7、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1)hǎi'ōu__________迎着sì nüè__________的狂风在大海上飞翔,为这sōu______轮船保驾护hánɡ______

(2)这次比赛又没yínɡ______,他垂头丧气地走出赛场,但他在比赛中表现出的顽强拼搏的精神还是受到人们的高度zàn yù__________

8、先填空,再把加点字的正确解释填在括号里。

“承”部首是____,除部首外再查____画。在字典里的解释是:①接着,托;②承担,担当;③继续,接续;④接受。

(1)上启下______   (2)继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画鸡斗架

受爸爸的影响,我从小就喜欢画国画,还是校美术组的组长呢!

一天早上,我正坐在阳台上吃早饭。突然,一声声沉闷的“咯咯”声从下面传来。我低头一看,哟,原来是两只大公鸡在斗架:一只红公鸡伸着胀得通红的头冲着对方,颈上一圈勃发的羽毛竖起,两只翅膀由于使足了劲微微地(晃动 抖动)着,鸡冠像小山一样耸立着,双腿微微向后弓着,随时(准备 打算)向对面那只芦花鸡扑去。对面那只芦花公鸡也毫不示弱,张开的翅膀使劲拍动着,红里透绿的眼睛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红公鸡,似乎在寻找机会袭击对方。相持片刻,终于相搏了。两只公鸡随着两脚一进一退,整个身子也是一扑一闪,(疯狂地 发疯地)“咕咕”叫着。双方慢慢在地上转着圈子。或攻或守,斗一阵,歇一阵,我默默地凝视着相斗的公鸡。突然心头一闪,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画面吗?我马上拿来铅笔和画板,(飞快地 迅速地)勾画着这个决斗场面。

晚上,我铺开宣纸和早上画的草图,回忆着平时看到的斗鸡场面,并把回忆起来的场面与图上画的场面融合起来。渐渐地,一幅公鸡相斗的画便清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挥动毛笔急促地画着,雪白的宣纸上出现了两只神气十足的大公鸡:大的一只微微蹲着,稍小的一只则是拍着翅膀正伺机待扑。两鸡争强斗胜,互不相让。这不是奋发竞争,敢于拼搏精神的体现吗?这幅取名为《相持不下》的国画,在市里举办的“六一”儿童画比赛中,得到一等奖。

1将括号中不合适的词语用“\”划去。

2结合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毫不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袭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伺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短文中的反问句,抄写一句,并将它改写成陈述句。

  抄: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三个自然段拟出小标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怀念母亲(节选)

①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sāng       sàng),只在母亲身边dāi dài)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yàn       yān),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②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píng       pín)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2】请用一个成语来代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_______________

【3】文中“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中的“愿望”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说说“母亲弃养”是什么意思?母亲弃养,“我”痛苦万分,文中有两个词语写出了“我”的心情,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说一说为什么祖国母亲“频来入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引文中“高大的白杨树”暗指______________,“几棵小树”暗指______________。

(2)爸爸陷入沉思,他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帕瓦娜的守候》(节选)

帕瓦娜沉默了,暗自猜度,就在她睡觉的时候,妈妈和薇拉夫人一定长谈了很多伤心事。她觉得很安慰,因为妈妈看起来已经好多了。 不过,那未必就意味着帕瓦娜会让步。

没有用的,”帕瓦娜摇了摇头,一副爱莫能助的表情, “我看起来根本不像男生,我的头发没那么短。

努莉亚打开柜子的门,拿出缝纫包,将它缓缓扔在帕瓦娜的面前, 在帕瓦娜看来,努莉亚拿起剪刀,将它开开合合好几次,仿佛很是乐在其中。

不许剪我的头发! ” 帕瓦娜赶忙用双手捂住头。不剪头发,你怎么能像个男孩?”妈妈问道。

要剪就剪努莉亚的! 她最大,她有责任来照顾我,而不是让我来照顾她!” “没人会相信我是个男孩的。努莉亚低头看着自己,平静地说道。可是她的平静只会火上浇油。  

我很快也会长成那样的!” 帕瓦娜争辩着。这只是你凭空乱想而已。

等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再说吧。眼见着一场大战就要爆发,妈妈连忙让这个对话停了下来, “可是现在我们别无选择。 家里一定要有一个人能外出, 而只有你看起来最像男孩。

帕瓦娜迟疑了一会儿,接着把手伸到背后摸了摸,想看看她的头发现在到底有多长。

这必须由你自己来决定,”薇拉夫人说道,“就算我们逼着你把头发剪了 , 我们也不能逼着你出门的时候表现得像个男孩子呀!我们都知道我们提出的这个要求不是件小事,可是我觉得你一定做得到。不是吗?”

帕瓦娜知道薇拉夫人说的是对的,她们的确可以强迫她剪掉头发,可之后的事都需要帕瓦娜的合作。 所以,这还不得不看她的意愿。

明白了这一点,同意她们的提议就没那么困难了。好吧,”帕瓦娜还是妥协了,“我同意了。

努莉亚又一次打开了剪刀,说道:“我来帮你吧。

我来! ”妈妈拿过剪刀,对帕瓦娜说道, “过来吧,帕瓦娜,得拿出你的实际行动来!”

1《帕瓦娜的守候》这本小说的作者是(

A. 美国作家黛博格艾里斯

B. 加拿大作家*博拉艾里斯

C. 加拿大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D.美国作家丹迈因哈特拉

2第①节中,在她觉得很安慰,幽为将堤看起来巳轻好了很多这句话中, 可以看出妈妈之前不怎么好,其原因有(  

A. 爸爸被抓,使她精神支柱瓦解

B. 她不希望帕瓦婷扮成男孩子

C. 她想起儿子候赛因很难过

D. 她作为女性知识分子备受压抑和限制

3妈妈和蕾拉夫人要把帕瓦娜扮成男孩,是希望(

A. 帕瓦娜能多做一些男人能做的事情 B. 帕瓦娜能承担起照顾这个家的责任

C. 帽瓦娜像男孩子一样坚强勇敢 D. 帕瓦娜可以自由进出市场,没人找他们的麻烦

4帕瓦娜剪头发,经历了一番艰滩抉择的过程.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

 

你认为促使帕瓦娜作出最后抉择的因素有(至少写出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小说中,帕瓦娜曾一次次面临各种选择,如:是否女扮男装。下面哪一项不是她曾面临过的重要选择呢?(   )

A. 是否去挖死人骨

B. 是否和肖齐亚一起离开喀布尔

C. 是否和家人一起去马扎里

D. 是否将荷玛带回家

6帕瓦娜变身成一个小男孩,这是一次蜕变。那么,除了外貌上的变化, 你认为她的蜕变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至少选择两个角度或两个方面来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1】从文段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主要采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各举一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跳水(节选)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一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体会文中画“﹏﹏﹏”的部分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选文画“   ”的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船长是真的想开枪杀了儿子

B.船长不想救儿子,所以让儿子跳水

C.船长让儿子跳水,其实是为了救儿子

3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件事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幼稚________      寂寞________      情趣________  

(2)本段节选自课文《________》,这篇课文是小说《________》的序言,作者是________。  

(3)面对爸爸对骆驼戴铃铛的诠释,的脑中产生了怎样的想法?  

(4)对作者的这种想法,你还有更好的解释吗?试试看。

16、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回答下列问题。(12分)

一语未了(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zēnɡ cénɡ)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   )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近来。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 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

(2)请为画横线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将其填在旁边德望括号里。(2分)

(3)本片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请用_画出描写王熙凤衣着的句子。(2分)

(5)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是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文段通过对人物________ _______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3分)

 

17、延伸阅读

三顾茅庐(节选)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亮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等着,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太阳。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亮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有改动)

【1】“三顾茅庐”中“顾”的意思是_________。“三顾茅庐”的本义是________。比喻义是______________

【2】用成语概括下列意思。

(1)像拨开云雾见到太阳。________

(2)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________

【3】“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刘备的特点是____________,诸葛亮的特点是__________

【5】你在课外一定积累了不少与诸葛亮有关的俗语或歇后语吧,各写出一句。

俗语:__________________

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文章,做后面练习题。

老鼠的困惑

主人钓了几条鱼儿放在厨房的水桶里。

鱼儿在水桶里唉声叹气:“唉,只怪蚯蚓太可恨,我上了蚯蚓的当。”

一只老鼠爬出洞来觅食。路过水桶时正好听见了鱼儿的话,于是便对鱼儿教导开了:“朋友,你此言差矣,都怪你太谗、太贪婪了。若你不吞吃蚯蚓钓饵,你怎么会被钓上岸来呢?”老鼠东走西蹿,转悠了老半天也没有找到什么食物,饥肠辘辘地朝洞里走去,路过墙角时发现地上有一条死鱼。老鼠一见,欣喜若狂:“哇!多肥的一条鱼儿,这回可该我美餐一顿了。”老鼠刚要吃鱼时,转而一想,__甲__刚才我教导鱼儿不该被诱饵所骗,现在自己若是上当,岂不是天大的笑话!老鼠昂首从鱼儿跟前走过。可是它刚走过一两步,突然又停住了脚步,心想:__乙__鱼儿不愿遭受油炸之苦,想逃走活命,于是便从水桶里蹦跳出来。老鼠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思路正确,便毫不犹豫地反身叼住了鱼儿,快步向洞里奔去。老鼠回到洞里后,三口两口就把鱼儿吃了个一干二净。不一会儿,老鼠肚里疼痛难忍,四肢抽搐,七窍流血。直到这时,老鼠才知道鱼儿确实是主人为诱杀它所设下的毒饵。它心中充满了困惑,其实道理自己都懂,怎么事到临头就糊涂了呢?

1文中“困惑”的意思是( )

A.不知道该怎么办 B.感觉疑惑,不知道为什么

2把下面两句话填入甲、乙处,将序号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这不是诱饵   ②这是不是骗我的诱饵

甲: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

3文中“直到这时”是指( )

A.老鼠叼起鱼。 B.老鼠把鱼吃了个一干二净。 C.老鼠四肢抽搐,七窍流血。

4老鼠心中的困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最后一句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摘掉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节选)

在大庆,像王进喜这样的石油工人还有许多。他们用铁人精神,战严寒、斗酷暑,克服了井喷、缺水、缺粮等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高速度、高质量地建成了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一列列长长的油罐车,像一条条黑色的巨龙,满载着石油从大庆驶往祖国的四面八方。从此,我国的石油基本自给,那些顶在汽车顶上的煤气包,再也看不到了。

1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1)他们用铁人精神,战严寒、斗酷暑,克服了井喷、缺水、缺粮等一个又一个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此,我国的石油基本自给,那些顶在汽车顶上的煤气包,再也看不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选文时我们应该用(  )的语气。

A. 激动、愤怒   B. 高兴、兴奋

C. 烦恼、抑郁   D. 感激、感恩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不改变原来的意思,把下面的句子改变一下,成“非……不可”的句式写下来

(1)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要认真学习。

 

2这场比赛很重要,我们要取胜。

 

3连长说,十六日早上一定要攻上凤凰岭。

 

 

21、按要求写句子。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

(3)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4)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孙膑对田忌说:我有办法让你取胜。(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来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改为第一人称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在游泳池里游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丽的桂林山水怎能不令人陶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她那乌黑的头发中已出现了几根白色的银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题目:《 真棒!》(30分)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写人也可以写动、植物。

(2)通过一两个具体事例突出你夸真棒的原因。

(3)语句通顺,字迹清楚,4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