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2025届一年级语文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选择正确读音或字。

举世目(shǔ  zhǔ)   (āi   ái)

苦(恼  脑)   (培  赔)育

辉(惶  煌)   (贡  供)献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zhuàn)》这部书 (shà)是好看,我(chà)不多看了三遍。

B.阅读书(jĭ)、报(kăn)时,要把好词好句积累下来。

C.爸爸出(chā)回来,带回一些土特产准备(kuì)赠亲友。

D.实验课上,我们看着面团在阳光下的发(xiào)过程,好过(yĭn)啊!

3、下列诗句的上下句,对应不正确的一句是( )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C.百啭无人能解,除非问取黄鹂。

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旖旎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蒙湖______

5、给形近字组词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6、猜字谜,把谜底写在括号里。

一块土,两人站,中间隔条线,两人看不见。( )

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 )

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 )

走在上边,坐在下边,堆在左边,挂在右边。( )

7、写出几个含有身体部位的成语(至少五个)

例:摩肩接踵

 

 

 

8、读句子,给“宛”加上不同的偏旁变成新字,填入括号中。

我有一个可爱的妹妹,她非常爱唱歌,她的歌声____转动听。一天,她不小心把瓷____摔碎了,割破了手____,她没有哭,却看着地上的碎片,____惜地说:“这可是妈妈给我新买的礼物。”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课文片断,并回答问题。(16分)

______________

1 泸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是由十三根铁链做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震耳欲聋。桥的对岸就是泸定城。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堵住桥头。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2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起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 )着短枪,( )着马刀,( )着手榴弹,( )着敌人密集的枪弹,( )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3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面,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勇向前,不考虑自身的安危,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里,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1)给课文片断加一个小标题,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在这段课文的第二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表示动作的词。

(3)将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换成相应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每个自然段选合适的段意,把序号写在括号内。

第一自然段( )。

A.泸定桥的桥面。

B.两个团的敌人守住泸定桥这个天险。

C.夺取泸定桥的准备。

第二自然段( )。

A.我军发起总攻,冲到对面。

B.我军发起总攻,冲向对面。

C.二连突击,三连铺桥。

第三自然段(

A.我军夺桥的经过。

B.我军在桥头跟敌人激战,夺下泸定桥。

C.敌人被我军打得大败。

(5)按照桥上、桥下、对岸的顺序用“│”线给第一自然段分三层。

(6)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党的号召具体指下面哪句话?(在括号内打“√”。)

①“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②“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

 

10、课内选段巧理解。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        )着他猴儿似的(          )来(        )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        )着腰,(       )了裆,(            )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人走马灯似的(        )了三四圈,终于三(        )两(        ),(        )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        )(        )(        )(        ),硬是(        )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        )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        )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        ),咕咚一声,小嘎子(       )了个仰面朝天。

【1】补充括号里的词语。括号里的词都是描写______的。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并写到括号里。

欺侮—( )          马脚—( )

【3】这个片段写的是_______的情景。

【4】用“——”画出描写小嘎子心理活动的句子,从这个片段中可以读出小嘎子 的特点。

【5】你喜欢小胖墩儿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书,一度是我的堡垒,也是我的王国。

那还是初病的前几年中,面对着日趋恶化的病体、不可知的命运,真有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从之感。甚至天边掠过一只飞鸟,也能叫我触景生情,伤感泪下。

于是,我用书为自己建筑了一个很好的堡垒,躲在里面,可以忘掉病痛,忘掉眼泪,忘掉一切的不幸。记忆犹新的是每天晚饭后,母亲就为我出门借书,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家,都要敲门问询一番。自己村子的借完了,就到别的村去借,常常要走很远的路。而母亲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借来的书,往往在我饥不择食狼吞虎咽之下,三两下就“清洁溜溜”了。母亲只好一趟趟走得更远了。一直到父亲认识了一位图书馆的管理员,母亲肩头的重担才算放下。

慢慢地,书为我开拓了一个新的人生领域,我又找到了自己,肯定了生命的意义。原来,生活的天地虽小,方格子的世界却广大无比,生老病死、悲欢离合,都由着我去创造,去发挥。为了写作,我的右臂一年四季肿胀不堪,硬得跟石头一般。父母、亲友常劝我多休息,我却沉迷其间,无法自拔。对我,这真是一种极大的心灵的享受。

就这样,我从爱书人又迈上了写书人的艰苦路程。由于学识不足,经历太少,我需要看更多的书,吸取更多的知识。家中除了订许多份书报杂志,也不断地买新书。每日看书写书,写书看书,我生活在书的王国,其乐无穷。

我发现,一个人只要肯做,即使在三尺宽六尺长的病床上,也能为自己开拓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日趋恶化:___________________

(2)饥不择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洁溜溜”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写书人的艰苦路程”在文中体现在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是个比喻句,把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文章第3自然段作者详细地写母亲到处借书,其用意是( )

A.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来反衬父亲的冷漠。

B.以母亲到处为“我”借书来表现母亲对“我”的关爱之情。

C.以母亲到处借书都供不上“我”看,衬托“我”如饥似渴地读书的情景。

D.以母亲到处借书给“我”看来反衬家中无钱买书的窘境。

【5】写出一句关于书的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这段话主要是对毛主席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写出了毛主席思想感情的变化,先是以________的身份希望________;然后以________身份决定___________

【2】毛主席作出这一艰难、痛苦的决定,体现了他(          

A.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B.丧子之后的极度悲伤

C.世人都有的伟大父爱

13、品读语段。

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shù  shǔ)你的刀shù  shǔ)。”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用“√”给文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读画横线的句子,体会病人(刘伯承)的心理活动。

病人(刘伯承)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关于沃克医生的描写,填空。

(1)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

这是对沃克医生的________________描写,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这是对沃克医生的________________描写,我体会到_________

4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刘伯承为了保持清醒的大脑拒绝使用麻醉剂,且在手术中一声不吭。

B.刘伯承料事如神,计算能力强。

C.刘伯承是一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军人。

D.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配合医生做完了手术,手术后竟然准确地说出了医生割的刀数。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难忘的一句话

[加拿大] 玛丽··伯德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发觉自己与众不同。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会一生下来就是兔唇!我一跨进校门,就觉得同学们会讥嘲我。我心里很清楚,对别人来说我的模样令人厌恶:一个小女孩,有着一副畸形难看的嘴唇,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同学们问我:“你嘴巴怎么会变成这样?”我撒谎说小时候摔了一跤,给地上的破玻璃割破了嘴巴。我觉得这样说,比告诉他们我生出来就是兔唇要好受点。我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以外,没人会爱我,甚至没人会喜欢我。

二年级时,我进了伦纳德老师教的班级。伦纳德夫人很胖,很美,慈祥可亲。她有着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因为有个很不一般的缘故——我们低年级同学每年都有“耳语测验”。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的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边耳朵,然后老师在她的讲台上 A 说一句话,再由那个孩子把话复述出来。可我的左耳先天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我不愿把这件事说出来,那样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 

不过我有办法对付这种“耳语测验”。早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我就发现没人看你是否真正捂住了耳朵,他们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所以每次我都假装用手盖紧耳朵。这次,和往常一样,我又是最后一个。每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的“耳语测验”都做得很好。我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一般总是说“天是蓝的”,或者是“你有一双新鞋”等。

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 B 捂住了右耳。然后, C 把右手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  

我等待着……然后,伦纳德老师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句话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这位很胖、很美、慈祥可亲的老师轻轻说道:

“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1把下列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中A、B、C三处。(填序号)

①稍稍  ②紧紧  ③轻轻

A:___B:___C:____

2请把文中描写“我”的外貌的句子画上“  ”线把描写伦纳德夫人外貌的句子画上“   ”。

3“难忘的一句话”是哪一句话?这句话对“我”来说有怎样的作用________

15、我会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就像只用绿色(   ),不用墨线(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在文中(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

那么……那么……

……………………

(3)作者从上到下,依次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景物。

(4)用“﹌”画出写作者心里感受的句子。

(5)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6)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草原有什么特点?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秘  密

①有一天,一个当小学老师的朋友讲了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②他7岁,上小学二年级。他有一双非常水灵的大眼睛,乌黑的、不谙(ān)世事的、清澈的眼睛。凝视他的眼睛的时候,老师常常会有一种错觉,以为那里面正含着眼泪,像一潭水似的,晃动着,但不涌出来。

③他是一个可怜的孩子,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只有菲薄(fěi bó)的退休金,祖孙二人有了吃的就没有穿的,总有一样要凑合。“这个孩子特别懂事。一个小男孩呀,你们不能想象他有多么细腻的内心世界。”

④朋友感慨着举了一个例子:小学生的作业本通常都是用得很快的,用不了多久就要买新的。没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有一次,是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吧,所有的同学都在操场上玩,只有他,嗫(niè)嚅()着走到讲台旁,仰着小小的脸,伸出小小的手,递给老师一支铅笔。他说:“老师,我想让您以后用铅笔给我判作业。这样,作业本用完了,我用橡皮一擦,就像新的一样了。”

⑤当老师的朋友对我说,当时我注视着这个孩子的眼睛,他的脸特别圣洁。你知道吗?那种天使一样的小孩子,充满了对世界的悲悯(mǐn)和谅解。我看着他,看着看着就要掉眼泪。我拿过了那支铅笔,我说,这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我一定用只有我们俩能看清楚的符号来批改你的作业。孩子特别开心,跑出教室,冲进同学当中。

此后,有好几个星期的时间,老师真的用铅笔给他改作业,而且悄悄地告诉他:“如果你都做对了,老师只写上‘优秀’两个字,擦的时候也好擦了。”这样,孩子一直保持了优秀的成绩,老师和他一直共有着这个秘密。

⑥过了几个月,孩子的生日到了,老师买了整整100个小学生常用的作业本给他。老师说,这是对他作业一直优秀的奖励。

1联系上下文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在序号前面画“√”。

菲薄: ①微薄(指数量少、质量次)。 ②瞧不起。

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有疑义

B. 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没有疑义

C. 只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

3短文第_____和第_____自然段围绕“秘密”具体写了一件事。

4短文写谁与谁之间的秘密?

5“秘密”的内容是什么?

6短文主要描写了小男孩的语言、_______________,说明他是一个_______的孩子。

17、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1】这两句话写出了榆树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不同的形态与特点。

【2】这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同时也表现出榆树 (    )的特点。

A.随意

B.美丽

C.充满活力

D.年龄大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全善良

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位生病的朋友。

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是陪父亲去医院看病的,正好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让座的姑娘流露出了笑容。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这一切让我看得很疑惑。

公交车正开着,突然一下子急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伤口疼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隐痛,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阅读时不理解隐痛这个词语,可以查字典解决。隐痛在字类里的解释有:①不愿告诉人的痛苦。②隐隐约约的疼痛。文中老人强烈隐痛指的是第

________种解释。

②通过联系上下文可以明白人满为患的意思是________ 

3我们发现在让座的过程中,姑娘的神情发生了一连串变化:________、尴尬、________,从这些变化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

4这一切让我看得很疑惑下文中哪句话解答了的疑感,请用横线画出来。

5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句中两个善良分别指(    )。

A. 女儿和父亲 B. 让座姑娘和父亲 C. 作者和父亲 D. 让座姑娘和女儿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

7让座姑娘、父亲、女儿都是善良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闹释善良的含义。 

从让座姑娘身上我们看到善良就是________  

从父亲身上我们看到善良就是________ 

从女儿身上我们看到善良就是________

19、课外阅读。

田园诗般的荷兰乡村

小屋前面是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地牧场,小河湖泊。小屋两旁花园里显然没有经过特别的整理,随意长着稀疏的树木和一些不知名的花草。在最大的一块地方,放了一个木质的圆桌和四把椅子,大概是想让来这里的人享受一下这里的空气和安静。一条小小的溪流穿过石桥,叮叮咚咚地流着。不知道它从哪里来,又流到哪里去?溪流给看上去有些荒凉和寂寞的花园增添了生机和趣味,让人感觉到了它的纯朴和自然。小屋后面是长满青草的小小山坡,其间开着各色的小野花,还有一片片开着紫色花朵的灌木丛,不远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树林子里依稀还能看见有小木屋。环境童话般幽静而雅致。

站在小山坡上,放眼望去,满眼的绿色。寂寂的田野,远远近近,层层叠叠,诗意盎然,清雅浪漫,接近一种童话般的单纯,一种田园牧歌的意象。眼前的景色完全成了文森特的一幅作品,我也成了画中人。

不知不觉中,夜幕降临。天空出奇地晴朗,一轮又圆又大的满月挂在天空,水洗般的清亮。洗去一身浮尘,躺进软软的被窝里。我的灵魂舞蹈着,扇动轻盈的翅膀,在银蓝色的云彩上飞翔,去寻找《小意达的花儿》里鲜艳的郁金香、蓝色的风信子,还有小小的白色樱草花……

1作者是按照一定顺序来写小屋的,它先写了______,再写了______,最后写了______。其中写得较详细的是____________

2文末的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写荷兰乡村风光时,采用了_________的写作方法,让我们对荷兰乡村既有整体的了解,也有具体的认识。

4你怎么理解短文的最后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仿写)你从第一个盲盒中开出了三个字,要求你从中选择一个,仿照下面的例句进行造句。

      

例句:冷——雪后的天多冷啊,蛇冷得身体僵硬,猫冷得躲在窝里不愿出来,鸟冷得不知如何是好。

造句:______________

21、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1.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爸爸对我说:“我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丽的姑娘说,她是智慧的女儿。(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想象三首古诗词中所描写的情景(或景物),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或词,自编一个故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