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2025届五年级语文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依次填入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狂风怒吼,快下雨了,_______昨天晚上的天气预报说得没错,_______我看了天气预报,但还是忘带伞了,正考虑着怎么回家时,雨_______停了。

A.果然  竟然  虽然 B.虽然  竟然  果然 C.果然  虽然  竟然

2、下列词语所描绘的情景不同于其他两个的是( )

A.炊烟袅袅

B.依山傍水

C.高楼林立

3、下面各组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是( )

A.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我要是有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B.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

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

C.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蜡烛上的火光欢快地舞蹈着。

4、选择(10分)

引号的作用:①表示引用的部分;②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1)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2)这样的“理论家实在还是少一点好 

(3)他的枪法很准百发百中” 

(4)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5)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5、下面四位都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其中号称“诗仙”的是( )

A.白居易

B.李白

C.杜甫

6、给句子中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胤恭勤不倦,博学多。( )

A.通道 B.用处多 C.通晓,明白

2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

A.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B.练习用的囊 C.装稿纸的一种工具

3过是溪,逢老媪磨铁杵。(   )

A.方正 B.刚才 C.正在

4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A.回去完成了学业 B.返回刚才的学业 C.还有作业

7、《母鸡》和《猫》都是老舍先生写的,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多选)

A.在写动物的特点时都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B.《猫》在情感上自始至终都是喜爱之情;《母鸡》则是从“讨厌”到“不敢再讨厌”,前后对比鲜明。

C.都是生活化的语言风格。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字。(12分)

满分5 manfen5.com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诗歌(节选),完成练习。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

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1诗句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作人来写,还把__________________比作“五彩的智慧书页”,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炫耀”一词写出了小草____________的样子,“绽透”一词写出了小白菊_________的姿态,对应的是图______(填序号)。

   

3“晕皱”一词写出了溪水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

4上面与“它也在闲游”对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画“____”的诗句,同时用上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写雨后路边的垂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理解

枣树

春天来了,杨树、柳树都发芽了,长叶了,唯独枣树在懒懒地睡大觉。它一不出叶,二不开花,树干上爬满了密密的皱纹,像老人的脸;长了小黑疙瘩的枝枝杈杈,静静地伸向天空。它默默无闻,长得一点儿也不起眼。

直到了四月,那许多小黑疙瘩里才钻出了小尖芽芽,浅黄色,很娇嫩。这小芽芽长得可快了,不几天就抽出了几片叶,那浅黄色的叶子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真是新鲜可爱。

接着枣树开花了,六个尖尖的花瓣,像是金黄的六角小星星。它们混在树叶中,散发出一阵阵清香,招来了许多蜜蜂。听大人说,枣花蜜还是上等蜜呢。

枣花一落,长出枣来了,绿色的,像一粒粒糖豆豆,不太好吃。这小青枣长得慢极了,总也变不红。

到了秋天,枣长大了,像麻雀蛋,圆滚滚的,也变红了,像小玛瑙球,红亮亮的。远远望去,绿叶丛中缀满了一只只小“红灯笼”,真美呀!那脆生生的红枣一吃到嘴里,立刻就有一股甜味往嗓子眼里钻,把嗓子都刺痒了。

啊!枣树,春天到来了,你不像杨树、柳树那样早早地换了绿绸袍,争着比漂亮。但到了秋天,你却献给人类脆甜的果实。这种高尚的品质,真值得赞颂啊!

1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是按枣树的生长顺序写的,先写枣树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然后写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大视野。

随着一声巨响,蛋里轻而清的阳气,逐渐上升,变成了蓝篮的天;重而浊的阴气逐渐下沉,凝成了大地。从此,世界开始有了天地之分。

刚劈开的天和地,相距是很近的。盘古只得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支撑着,不让天地合拢。以后,天每天都升高一丈,地每天都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每天也在增高,他始终奋力地支撑着。

1本段文字出自课文《____》。

2读读画线句子,找出句中的反义词。

____________

3读读最后一句话,写写自己的体会。

______________

4神话故事常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文中有吗?请用“﹏﹏”画下来。

12、课外阅读。

聪明的画家

相传宋朝时,有一年夏天,朝廷举行绘画比赛,画题是“踏花归去马蹄香”。这句诗的意思很清楚:人们在春天骑马赏花,马蹄由于踩着飘落在地上的花瓣,使马蹄变香了。

面对画题,许多画家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有的画家画是画了,但都画了满地的落花,再画一个骑马扬鞭的人,却没有把“香”字表现出来。主持比赛的官员看了直摇头。就在这时,有个年轻的画家把他的画递了上来,大家见这幅画上只画了一匹正在奔跑的马,马蹄旁画了几只蝴蝶,此外再没画别的东西。在场的人细细品味后,都对这幅画交口称赞。

蝴蝶为什么绕着马蹄飞舞?不是因为马蹄上沾着落花的香气吗?马蹄上怎么会沾着落花的香气?不是因为这匹马刚从满地落花的地方踏过来吗?这位聪明的画家用几只蝴蝶就把看不见的香气具体地表现出来了,所以这幅画被大家公认为成功的作品。

1根据下面描述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心里焦急而无法可想的样子。   (_______

(2)表示异口同声地赞扬。_______

2文中两次使用的引号分别表示(  )(  )。

A. 引用部分   B. 特定的称谓

C. 着重指出   D. 否定或讽刺

3这幅画为什么被大家公认为成功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蒂娜是我的学生,她的脸上总是带着明亮的微笑。这样的微笑出现在她的脸上是很不寻常的,由于大脑麻痹而产生的肌肉僵硬,蒂娜很难控制自己的身体。我们时常看到她扶着助步架艰难地挪动。

那天,我布置了不少作业,其中一项是背诵《不要放弃》这首诗。我为其定了10分,我猜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去背诵它。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如果老师布置只值10分的作业,我多半会自动放弃。好奇心让我想测试一下,看今天的学生是不是也像当年的我。

到了检查作业那天,我走进教室,看见蒂娜脸上的微笑中多了一份担心。

我在心里说:“不必担心,蒂娜,它只值10分。”我让学生们依次站起来背诵。果然,他们一个个都背不出来。“对不起,先生。”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有一个居然把心声说了出来:“就10分嘛!”我有点哭笑不得,于是半开玩笑地宣布,下一个不能完整地背出这首诗的必须做三个俯卧撑。

意外的是,下一个学生是蒂娜。蒂娜一字一字地开始费力地背诵起来。她在第一个小节的末尾犯了个错误。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她就费力地走到讲台,上,随即把助步架扔到了一边,伏在地板.上开始做俯卧撑。我震惊极了,几乎想说:“蒂娜,我只是说着玩儿的!”可又觉得不妥当。犹豫间,她已经扶着助步架,重新站了起来,继续她的背诵。她完整地背完了这首诗。

她背完之后,一个同学仿佛从震惊中苏醒过来似的问她:“蒂娜,你为什么要那么做呢?这项作业才10分!”

蒂娜一字一顿地说:“因为我想和你们一样——做个正常人。

那天,蒂娜得到了属于她的10分,同时也得到了其他同学的喜爱和尊重。

【1】给短文添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下面的横线处。

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1)蒂娜脸上的微笑中多了一份担心。( )

(2)蒂娜一字一顿地说:“因为我想和你们一样一做个正常人。”( )

(3)她就费力地走到讲台,上,随即把助步架扔到了一边,伏在地板上开始做俯卧撑。( )

(4)我在心里说:“不必担心,蒂娜,它只值10分。”( )

【3】既然知道大多数学生不会背诵这首诗,“我”为什么还要布置这项作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一读文中的画“ ”句子,说说“我”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我”觉得那样说不妥当?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蒂娜的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4、记叙文阅读。

轻点关门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我与妻子便重重地躺在沙发上休息。忽然,门铃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门外站着两位不认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在疑惑中,那男子介绍他们是一楼的住户,姓李,特地上来向我们祝贺乔迁之喜。哦,原来是邻居啊!赶紧往屋里让。

李先生连忙摆手:“不麻烦,不麻烦了,还有一件事情要请你们帮忙。”我说:“千万别客气,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李先生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我沉吟了片刻:“当然没问题,只是怕有时候急了便会顾不上。既然你父亲受不了惊吓,为什么还要住在一楼?”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父亲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有适度的活动。”听完后,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我们的单元门与别的单元门的确不太一样,大伙儿开关铁防盗门时,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没有其他单元时不时“咣当”一声巨响,一问,果然都是受李先生所托。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年过去了,有天晚上,李先生夫妇又摁响了我们家的门铃,见到我们,二话没说,先给我与妻子深深地鞠了个躬,半晌,头也没抬起来。

我急忙扶起询问。李先生的眼睛红肿,原来昨天晚上李老先生在医院病故了。前些时候,他对儿子交代过:非常感谢大家这些年对自己的照顾,麻烦各位了,要儿子见到年纪大的邻居叩个头,年纪轻的鞠一躬,以表示自己对大家的感谢。我用眼睛偷偷一扫,果然在李先生笔挺裤子的膝盖处有两块灰迹,想必是叩头叩的。

送走了李先生夫妇,我不禁感慨:“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生活就是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李先生夫妇两次来“我”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3自然段中“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

A.为这一对夫妻的孝心所打动。

B.为老人的知恩图报所感动。

C.为邻里之间的深情所感动。

【3】把第6自然段画线处应填写的解释文章中心的话写在下面。

生活就是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意思:________

2)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意思:________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意思: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一幢幢高大的高楼拔地而起。

②我们参观了科技馆,开阔了眼界和知识。

17、修改病句。

1.语文对我产生了兴趣。______________

2.大街两旁五颜六色的红旗迎风飘扬。______________

3.他大概用了一小时左右做完了作业。______________

18、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映山红开满了,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特别多,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亮。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天窗”。从教室的窗户看向外面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