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做学问容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滥竽充数。
B.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亲眼看看,他心中总有怀疑。
C.课堂上,我们要专心听讲,不能和同学窃窃私语。
D.这两篇文章各有所长,不能相提并论。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撒谎(sā)累计(lěi)朝鲜(xiǎn)一乘轿子(shèng)
B.门缝(fèng)模样(mú)折腾(zhē)和弄和弄(huò)
C.蚂蚱(mà)拱桥(gǒng)抛锚(máo)称心如意(chèn)
D.瞭望(liào)儒弱(rú)脊梁(jǐ)张牙舞爪(zhuǎ)
3、达林先生最害怕( )。
A. 打针 B. 去教堂 C. 吃药 D. 吃鱼
4、下列选项中词语的反义词,错误的一组是( )
A.透明——透亮 B.宁静——热闹
C.闷热——凉快 D.陌生——熟悉
5、把词语补充完整。
( )恐不安 ( )此不疲 有( )有终
一( )千金 ( )人心脾 专心( )志
6、词语充值卡。
(1)请你写出四个与“波光粼粼”形式相同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柳树 ________的花儿 ________的草地
(3)小燕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不能重复。
________的燕子 ________的燕子 ________的燕子
7、按要求写词语
1.表示颜色的ABB式词语:
红彤彤 ______ ______ ______
2.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画蛇添足 ______ ______ ______
8、我会拼,我会写。(8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文段一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中秋节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明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也成为了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白居易借中秋感怀:“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但中秋节盛行却在宋朝,辛弃疾在《一剪梅·中秋元月》中以“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一句,借月亮表达了他深深的思乡之情。至明清时,中秋节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关于中秋节的神话传说非常多,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文段二
端午节,又称五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
端午节的由来是这样的:古代中国有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受到尊崇的官吏,却被一位嫉妒他的官吏陷害,他在忧郁的情况下投汨(mì)罗江自尽。出于对屈原的爱戴,汨罗江畔的居民匆忙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且将米丢入汨罗江中,以平息汨罗江中蛟龙的怒气。他们的行为,直到今天仍然被人们传颂纪念。唐代诗人文秀赞曰:“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赛,比赛的队伍在热烈的鼓声中划着他们多彩的龙舟前进。宋代爱国诗人文天祥就曾描述:“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端午节时最受欢迎的食物就是粽子,粽子是用米包着肉、花生、蛋黄及其他材料,再以竹叶包裹而制成的。
农历五月,也就是端午节所在的这个月份,对中国人而言,除了纪念屈原,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意义。许多中国人相信五月是一年中最容易引发疾病的危险时节,因此许多家庭会将一种特别的植物——艾草挂在门口,用来驱除灾害和疾病。人们还会挂带香包,这种香包是用含有多种香味的药用植物做成的,也可以保护人们远离疾病。
【1】请从短文中各摘抄一句你喜欢的关于中秋节和端午节的诗句。
中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端午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段,梳理文章的内容。
(1)文段(一)主要介绍了中秋节的________,结尾处简单介绍了有关中秋节的____________。人们在中秋节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等。
(2)文段(二)主要介绍了端午节的________和________。端午节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下面对两个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一)的第1~2自然段都是围绕“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句话来写的。
B.文段(一)中引用唐诗宋词中的名句,是为了说明中秋节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C.文段(二)重点介绍了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以及粽子的制作方法。
D.文段(二)的第2自然段是围绕“端午节的由来是这样的”这句话来写的。
【4】仿照下面的句子,简要介绍一种节日食品或地方特色食品的制作过程。(提示:如饺子、煎饼、麻花等)
例:粽子是用米包着肉、花生、蛋黄及其他材料,再以竹叶包裹而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有趣的生命时钟
黎明时分,鸟儿在枝头用歌声迎来初升的太阳;夜幕降临,睡了一天的懒猫突然精神焕发,伸出利爪扑向在黑暗处盗窃的老鼠;午夜,蜘蛛在墙角、树杈忙碌地编织着它的罗网。牵牛花在早晨开花,紫茉莉在下午怒放,夜来香晚间散发出浓郁的芳香…….走进绚丽多姿的生物世界,我们会发现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命时钟,许多生物的活动是按着昼夜的节律周期进行的。
在海边滩涂上又是另一番景象。每当潮水退落的时候,招潮蟹便爬出洞穴,
在露出水面的海滩上来回奔跑觅食。直到潮水涌来之前的10分钟,它オ赶忙爬回洞穴,并在洞口高举着那只粗壮有力的大螯,好像在招手示意,欢迎潮水的到来,因此人们把它叫做招潮蟹。招潮蟹不仅随着潮水的起落觅食,而且随着潮起潮落改变身体的颜色:夜间是黄白色的,日出慢慢变深,到低潮时最深。更有趣的是,每天出现最深颜色的时间一天比一天推迟50分钟,正好与潮汐低潮推迟50分钟完全一致。
生物节律是相当稳定的,即使环境突然改变,仍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有人把招潮蟹放在完全黑暗、没有潮汐、没有温度变化的水族箱里长达35天之久,它( )能按照被捕地点的潮汐节律来改变身体的颜色,( )每天的変化都推迟50分钟。有一位科学家曾一个人在离地面40米的地洞里生活了205天。虽然洞内没有自然的昼夜之分,没有任何计时器,但是他的活动仍能保持昼夜节律。许多实验都表明,生物的昼夜节律并不是直接由昼夜变化引起的,而是生物体内存在一种生命时钟。
生物除昼夜节律外,还有年周期节律。小燕子总是每年冬天飞到温暖的南方避寒,春天又飞回北方筑巢、觅食、生儿育女。不同的花卉总是在不同的季节盛开,春兰、夏荷、秋菊、冬梅是人们所熟知的。小燕子和这些花卉的活动规律就属于年周期节律。
生物节律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三班倒的工作人员,由于睡眠节律和体温节律不同步,常常不容易适应。如果人长期定时从事某项工作,如按时起居、按时上班、定时进餐、定时排泄等,就能形成良好的生活节律。随意破坏良好的生活节律往往会引起疾病。
【1】给加横线字注音。
觅食(______) 芳香(_______)洞内(______)盛(______)开
【2】在第三自然段括号中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画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4】鸟儿在清晨歌唱,猫在夜间抓老鼠,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节律,招潮蟹随着潮水的起落______和________。生物之所以有昼夜节律,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小燕子冬天飞到南方,春天飞到北方,说明生物具有______节律。人如果随意破坏良好的生活节律会________。
11、课外欣赏。
观看日出
夏天的一个星期六清早,我和爸爸到仙楼山去观看日出。
天渐渐破晓,青色的天空镶着几颗残星;大地朦胧,如同笼罩者银灰色的轻纱。一会儿,东方天际露出了一片鱼肚白,大地也光亮起来。
慢慢地,太阳冒出了地平线,红红的,像一个蒙着面纱的含羞少女,悄悄地窥视人间。一会儿,露出了半个笑脸。此刻,霞光万道,将半个天空染得通红,大地也涂上了一层鲜红的油彩,翠绿的树叶也披上了红装,鸟儿披着一身红霞,“唧唧喳喳”欢唱着飞向云天。寂静的山川也醒来了,红光、飞乌鸟、山城、袅袅炊烟,构成了一幅多么美丽生动的图画何!
六点二十分,太阳离开了地平线,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金光。太阳离山尖大约四尺来高,金光给树林披上了赏心悦目的红色轻纱。太阳光给尽收眼底的山城,点点片片的田园披上了美丽的盛装。阳光普照大地,照耀五湖四海,令大自然一片灿烂,一片辉煌。这时,周围的一切都亮堂了,我的心里也豁然开朗了。
啊,壮观的祖国山河,我熟悉的故乡,在阳光照耀下变得如此可爱,如此壮丽!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渐渐——(__________) 寂静——(__________) 照耀——(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湖四海”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顺序,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的整个过程。
12、课外阅读
小猪的快乐
早晨,小猪起床后在镜子前左看右看说
妈妈
我的鼻子有点难看哦
猪妈妈说:“可你的眼睛很漂亮。”
小猪仔细地看了看自己的眼睛,大大的,还是双眼皮呢!
吃饭的时候,小猪想着自己的大眼睛、双眼皮,它很快乐。
小猫、小狗找小猪一起做游戏。小猫埋怨小猪不灵活,可小狗却夸小猪很诚实。
小猪回家的时候,想到小狗夸自己诚实,它很快乐。
发现自己,肯定自己,热爱自己,就会找到快乐!
【1】给短文中“”中加上标点。
【2】根据短文说一说小猫埋怨小猪什么?小狗夸小猪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小故事,你会想: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很快乐。
13、阅读理解
北京的胡同
①亲爱的朋友,你了解北京的胡同吗?
②“胡同”就是比较小的街道。北京的胡同历史起源于元代,距今已有几百年了。胡同在北京大大小小有几千条,有人曾说“北京有名的胡同三千六百条,没名的胡同赛牛毛”。
③北京胡同的名字有的根据样子命名,比如喇叭胡同,就因为它一头宽,一头窄,形状像极了一只大喇叭,因此得名。有的胡同以吉利话命名,这些名字里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比如________________。还有一些胡同是以市场做的生意命名,比如米市胡同,顾名思义,这条胡同原来就是主要做卖米生意的。这些胡同名字的由来多有趣呀!
④北京的胡同千奇百怪。最长的东西交民巷,长度跟被称为“全国最长街道”的长安街只差一点儿。最短的胡同是一尺大街,只有15.2米,成人走二十几步就到头了。最宽的胡同是灵境胡同,最宽处达到32.1米,能并排停下十几辆汽车。最窄的胡同是钱市胡同,最窄处仅0.4米,胖点儿的人就只能侧身通过了。
⑤北京的胡同还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被北京人叫作大栅栏儿的胡同汇集了同仁堂、张一元等京城的老字号,在那里可以买到正宗的老北京特产。南锣鼓巷是当下最时尚的胡同,那里有许多具有现代气息的旅馆、商店。什刹海胡同是最有历史文化的胡同,有恭王府、秦王府等四十余处文物保护单位,到了那里就会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⑥北京的胡同不仅趣味十足,更蕴含着北京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它就是一座民俗风情博物馆,那里面的学问让你读不烦、探不完。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顾名思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穿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横线上填写的胡同名称,下面最符合的是( )
A.史家胡同
B.菊儿胡同
C.平安胡同
D.双柳树胡同
【3】“北京有名的胡同三千六百条,没名的胡同赛牛毛”这句话人们是想来表达( )的观点。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A.北京的胡同很有名
B.北京没名的胡同多
C.北京的胡同非常多
D.北京的胡同有两种,有名的和没名的
【4】第③段主要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在文中用“___”画出来。
【5】“北京的胡同不仅趣味十足,更蕴含着北京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文中“趣味十足”主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而第________段则突出介绍了它“蕴含着北京城悠久的历史文化”。
【6】“北京的胡同千奇百怪。”主要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宽的和______________四大类胡同的特色,展示了北京胡同的多样性。
【7】小华从山东到北京旅游,想感受北京的文化气息,他对北京的历史传统文化很感兴趣,你会建议他到哪条胡同?理由是什么?
我建议小华去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孩子们会感受爱了,但这还不够。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 我接着问:“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
霎时,教室里安静下来。我把问题重复了一遍,教室里依然很安静。过了一会儿,几位女同学沉静地举起了手。
“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教室里寂静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沉默着……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同义词。
顿时——( ) 仍然——( ) 鸦雀无声——( )
(2)你认为这“极为珍贵的东西”会是什么呢?
(3)“沉默”是什么意思?孩子们为什么会沉默呢?
①
②
15、我能阅读故事短文,完成练习。
和外婆一起开车
安迪坐上了外婆的车子。这是外婆自己发明的车子。外婆坐在方向盘后面,她转动钥匙,马达轰鸣起来。小汽车在花园里飞快地转了两圈……然后穿过实验室,穿过大门,闪电般飞奔到马路上去。
为了消遣(qiǎn),安迪试着操纵那些把手。他刚把第一个把手拉起来,他坐的红皮座椅就开始向后倾斜。拉第二个把手,一个枕头垫(diàn)到安迪的脑袋下面。拉第三个把手,一条香肠状的被子罩(zhào)住他的双脚。
过了一会儿,外婆做出诉苦的样子,说:“我渴了!你按一下那个红色圆钮。”安迪按了一下,一个小托盘转出来,托着一瓶汽水和一个杯子。他给外婆倒了一杯,又为自己按了一个黄色的钮,因为他更喜欢柠檬汽水的味道。
“按这些椭(tuǒ)圆形小钮会出来什么呢?”
“你试试吧!”外婆作出不知情的样子。
哇,又跳出几个小托盘,这次盘里装的是油炸面包、夹心巧克力。
外婆又按了一个钮,这次是一个四边形的钮,弹出来个抽屉,里边放着一件旧式披肩斗篷。
外婆驾驶着汽车,边开车边快乐地唱歌,汽车飞快地驶过田野、草地、乡村和孤独的农庄。一群正在路上漫步的母牛受惊飞奔四散。鸭子和鹅被激怒了,拍打着翅膀,嘎嘎(gā)地叫。当他们大声按喇叭,飞驰而过时,一只褐(hè)色小母鸡由于惊吓而下了它的第一只蛋。
(短文节选自《苹果树上的外姿》,略有改动)
【1】外婆的车子功能真多,我能连一连,感受它带给我的奇妙感觉。
第一个把手 香肠状被子罩住双脚
第三个把手 汽水和杯子
红色圆钮 旧式披肩斗篷
四边形按钮 红皮座椅往后倾斜
【2】这篇短文使用了不少动词,我能找出来填一填。
一个枕头_______到安迪脑袋下。 他把第一个把手_______起来。
一个小托盘_______出来。 几个小托盘又________出来。
【3】“我”从“外婆做出诉苦的样子”知道外婆不是真的在诉苦,聪明的“我”知道她诉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漫步的母牛飞奔四散,鸭子和鹅拍翅大叫,而小母鸡下了它的第一只蛋。”“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个自然段描绘了一幅多么形象、生动的场景啊,有些词语或句子我特别喜欢,我要在上面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把最喜欢的词句画一画,想想为什么我会特别喜欢这些词语或句子,然后在心里把这些词句记一记。
【6】这篇短文中的外婆和我的外婆(或者奶奶等其他年长的亲人)有好多不一样的地方,我至少能说出两处: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写一写。
例:轻风微微地吹拂着。
小溪( )地( )着。 细雨( )地( )着。
17、文章《荷花》的第2自然段中用“有的……有的……有的……”写出了荷花不同的样子。请仿照这一部分写一种你喜欢的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的是太______了!它们有的_________ 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 _______。
18、分析交际方法。
1.推荐者所推荐的地方必须是自己熟悉的地方。仿照示例,用一句话说清楚推荐的地方。
示例:春天已经来了,我们这次去××公园春游,好吗?
________
2.本次推荐的对象是______(A.父母 B.同学 C.老师)。推荐理由应该从推荐对象的兴趣、爱好出发,因此“好玩的理由”应该是本次推荐的重点。
19、修改病句。
1.他很早就养成了早起锻炼的好习气。
________________
2.他经常回想起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
3.我不禁忍不住为王民精彩的表演而喝彩。
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校长的报告。
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我家养了小虾几只,可爱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们的小脚不停地划动着像船桨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依大约五点钟左右到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乐园。
题目:我的动物朋友
你的动物朋友是谁?它的哪些特点让你印象深刻?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写出对它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