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佳木斯2025届一年级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关于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文章中直接抒情的句子往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或想法

B.阅读时要重点体会那些反复出现的关键语句,把握每段的内容

C.可以通过想象画面来帮助理解

D.必须把难懂的词语都弄清楚,才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们手挽着手,走进了那华丽的帐篷。

B.小人鱼向东方凝望,等待着晨曦的出现。

C.平静的海面上,船在温柔地航行着。

D.浪花迸发出一道耀眼的红光。

3、“他,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他就是(  )

A.茅盾

B.老舍

C.巴金

D.叶圣陶

4、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战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2、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淹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当它们驰到远方。(    

3、到了旁晚,才看见有人架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扳凳,给严肃沉末的奶牛济奶。(    

4、金色的晚霞捕在西天,远处禺尔传来气笛声。(    

 

5、细菌是个“贪吃”的家伙,下列哪种血,是它的最爱?(   

A.生血

B.半生不熟的血

C.熟血

6、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响午 气势 秩序 心急如焚

B.迟盹 破损 行驶 生气渤渤

C.杜鹃 朦胧 附近 灯火辉皇

D.窟窿 敏捷 昂首 焦躁不安

7、“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等。”这是对哪位著名作家的评价。(  )

A.茅盾 B.冰心 C.艾青 D.老舍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认真聆听,书写汉字正确、美观。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外阅读。

夜景

傅仇

森林抱住一个月亮,

针叶撒出万缕青光;

一串串明明朗朗的珠宝,

一串串星星,挂在树枝上。

好一个醉人的童话般的夜景。

好一个迷人的安静的海洋。

我听见树木在轻轻呼吸,

嫩草在发芽,幼苗在生长;

一根新针叶悄悄生出来,

刺着飞鼠,在梦中抖抖翅膀。

好一个醉人的童话般的夜景,

好一个迷人的安静的海洋。

我听见森林的心脏在跳跃,

树根底下泉水咚咚响;

一颗颗露珠像失眠的野鸽,

闪着绿的眼睛白的光。

好一个醉人的童话般的夜景,

好一个迷人的安静的海洋。

我听见森林伸展手臂的声音,

树枝摇摇,好像在收聚星光;

送给未来的晴朗的早晨,

送给光华灿烂的旭阳。

好一个醉人的童话般的夜景,

好一个迷人的安静的海洋。

我听见的这一切,是生命的音响,

这里面也含有我的呼吸,我的声音;

这一切,都是属于我的祖国,

为了明天,这一切都在快快地成长。

好一个醉人的童话般的夜景,

好一个迷人的安静的海洋。

1“森林抱住一个月亮”是把________当作_______来写的。

2“好一个醉人的童话般的夜景,好一个迷人的安静的海洋”在全诗中反复出现,这样写起到了_______的作用。

3诗人说“我听见树木在轻轻呼吸……我听见森林的心脏在跳跃……我听见森林伸展手臂的声音……”这些是耳朵能听到的吗?说出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课外阅读: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被尖利的石头割破了脚,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qiao)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  有个同学笑着劝道 别生气  大部分老爹都这样  其实他很爱你  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  不信你看  等会儿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  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依然笃(du)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处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安慰(   依然(   经意(   笃定(  

2给第三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3最能表现爸爸对弟弟关心的动作是_____,这一动作体现了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发挥你的想象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美文品读。

贝多芬练琴

在乡下一间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正闭目欣赏着楼上优美的钢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 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 像雷鸣震撼着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正想着,突然,滴答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瞧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睛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来人哪!

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楼上是谁,怎么往地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抬头看了看漏水的地方,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

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样好!旅客一听,怒气立刻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提醒一下他不要让水漏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我自己去看看吧!

旅客轻轻地走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正全神贯注地弹着琴。琴边放着一盆水。旅客正在纳闷,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过于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不禁暗暗感叹道:真是勤奋啊!怪不得可以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1第①自然段中带点的是指__________;第⑧自然段中带点的是指____________

2   画出描写琴声的句子。

3“____”画出能解答旅客提出的怎么往地板上倒水的句子。

4下列最能表达短文中心的句子是(

A. 通过写旅店里发生的一件事,说明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

B. 通过写一位旅客看到贝多芬全神贯注练琴的经过,赞扬了贝多芬的苦练精神。

12、 阅读拓展。

学溜冰

  从前有一位体育老师,教我们溜冰。

  开始时,我不知道技巧,总是跌倒。所以,他给我一把椅子,让我推着椅子溜。

  果然,此法甚妙。因为椅子稳当,可以使我站在冰上如站在平地上一般,不再跌跤,而且,我可以推着椅子行进,来往自如。

  我想,椅子真是好!

  于是,我一直推着椅子溜。

  溜了一个星期之久,有一天,老师来到冰场,一看我还在那儿推着椅子哪!这回他走上冰来,一言不发,把椅子从我手中搬走。

  失去了椅子,我不觉惊惶大叫,脚下不稳,跌了下去,嚷着要那椅子。

  老师在旁边,看着我在那里叫嚷,无动于衷。我只得自力更生,站稳了脚步。我这才发现,我在冰上这样久,椅子已经帮我学了很多。但推椅子只是一个过程,真要学会溜冰,非得把椅子拿开不可——没有人带着椅子溜冰的,是不是?

  不要以为你离开某人就活不下去!

  更不要使你自己离开某人就活不下去!

  世上没有人可以支持你一生!别人可以在你必要时扶你一把,但是别人还有别人的事,他不能变成你的一部分,来永远支持你。所以还是拿出力量来,承认“坚持独立,自求多福”这八个字吧!

1.读拼音,写词语。

    nuò ruò   jué jiàng     zǔ nǎo    kǒng bù

  (     )   (     )   (     )   (   )

2.根据文章的内容,用“‖”把文章分成两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3.故事中,在我初学溜冰时,老师为什么给我一把椅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我能推着椅子自如溜冰时,老师为什么又把椅子搬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理解故事中“椅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坚持独立,自求多福”这八个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简要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惜时与方法

提起爱迪生,我们都知道他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长大后却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 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

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这难道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举世闻名: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短暂——   节省——

(3)用加点的关联词写句子。

准确,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

 

(4)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这难道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5)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6)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14、阅读《幸福就像一只蝴蝶》,完成下面的题目。

幸福就像一只蝴蝶

母亲一生行善。

一次,我们全家在一起看电视。电视新闻正播报一位好心人路过某地,遇见一位老太太晕倒在地,好心人背起老太太,送她到医院抢救,而这位老太太正好是一位董事长的母亲。董事长为了答谢那位好心人,送给他一万元作为回报。

看到这里,儿子好奇地问母亲:“奶奶,你做了那么多好事,有人也给了你什么回报吗?”

“给了呀。”母亲高兴地说。

“那都是些什么回报?”

“别人的谢意和微笑呀。”

“谢意和微笑?那值多少钱?”

“是的,它不值钱,但它比金钱更贵重。从别人的谢意和微笑中,我得到的是欣慰和快乐,得到的是一颗安宁的心。”

听了他们的对话,我想起了霍桑说过的话:“幸福像只蝴蝶,你去追逐它,总是得不到。当你安静下来,它又会落到你身上。

(   )帮助别人,是为了图好处,是为了获取高额回报,(   )这样的人,永远体味不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和幸福,那只幸福的“蝴蝶”也只会一次次远离他,让他一次次失落。而母亲则不同,她能坚持一生行善,就是因为她不是为了功利,(   )有别人的一丝微笑或一句谢语,她(   )得到了心灵的满足和快乐。

这时,我回头看了看母亲,见那只幸福的“蝴蝶”又悄悄落在了母亲的眉梢。

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儿子眼中的回报与母亲眼中的回报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文中画“  ”的句子,说说你对快乐、痛苦的理解。 

快乐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痛苦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短文,说说你对文中画“  ”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口语交际。

(1)小明在某刊物上发表了一篇300来字的短文,他把这一消息告诉同学,希望大家与他共同分享快乐。你将这样祝贺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兄弟班级在学校篮球比赛中以微弱优势战胜自己的班级夺得冠军,他们都来向大家炫耀,这时你想文明得体地对兄弟班级的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___________________

(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喜欢看《三毛流浪记》《笨狼的故事》《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我站在操场上,认真观察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大家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

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平静的海面上,船在温柔地航行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了镇上一看,街上几乎完全没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室里传来美妙的歌声和舞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30分)

题一:我喜欢吃( )要求: 把题目填写完整,可以写我喜欢吃草莓、桔子、巧克力、鸡腿、薯条、饺子 围绕喜欢吃可以写出自己为什么喜欢吃这一食物,可以写自己吃的时候的样子,可以写由于喜欢吃这个食物而引出的事等。

题二:生日  要求:可以写自己过的一次生日,也可以写爸爸、妈妈等别人过的一次生日,写得要有意义。

两题任选一题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