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与其它三句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啊!
B.这难道不是一幅有趣的图画吗?
C.这难道是一幅有趣的图画吗?
D.这怎么不是一幅有趣的图画呢?
2、下列词语不全是近义词的一组是( )
A.抗议——抗争 锃亮——闪亮 B.摆布——操纵 折磨——煎熬
C.央求——恳求 处置——处理 D.天分——天资 抗议——顺从
3、下列多音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闲散 散文 散步 散心
B.木杆 旗杆 标杆 栏杆
C.挨打 挨近 挨挨挤挤 挨家挨户
4、“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是指 ( )
A. 苏洵 苏轼 苏秦 B. 苏洵 苏轼 苏辙 C. 苏洵 苏轼 苏澈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一只______因为自己有两只________的角而_______,却抱怨自己的四条腿太________,而当狮子追来的时候,那两只角却差点送了它的_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不能只看到它的________或________,而应当客观地进行评价。
6、古诗乐园。
1.“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___。”“瞳瞳”的意思是_______,这两句诗选自《__》,这首诗写的是(____)这个传统节日。
2.“__________ ,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两句诗选自____朝诗人____写的《_____》。
3.“__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两句诗的作者是_________。
7、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没 ( ) ( )
当 ( ) ( )
8、 读拼音,写词语。
9、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川川不禁笑了起来,说:“这书上有字吗?”
“有哇,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
磊磊问( )这书上有画吗( )
叔叔说:“有。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
【1】写出近义词。
脚印——(______) 透明——(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A.雨点留下的脚印叫 ;波浪留下的足迹叫 ;那些小不点叫 。
B.石头书上的画有 、 、还有 。
10、课外阅读。
现代著名微生物学家、科普作家高士其爷爷年轻时在一次实验中染上(恼 脑)炎病,致使他全身瘫痪了。但是他(完 玩 顽)强地活着。几十年来 为我们少年儿童写下了100多万字的作品如
我们的土壤妈妈
太阳的工作
时间伯伯
写(作 做)时,他先是吃力地口述,请别人(记 计)录。由于他说话不清楚,别人很难明白,他就要重复好几遍。半天下来,往往只记下一二百字。而他却已累得满头大汗。(即 既)使这样,他仍然顽强地(坚 艰)持着,《灰尘的旅行》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1)用“/”划去短文中不恰当的字。
(2)在里填上标点。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请简要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虫拾起来,放进一个蜗牛壳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赏这珍珠一般的“宝贝”。
【1】句中的“他”指_____。
【2】把“小心翼翼”换成“小心”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小心翼翼”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听力测试
听力材料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么多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人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煮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中提到唐代大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写了他关于读书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文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最后一个省略号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会飞的蒲公英
初夏的一天,我和妈妈来到小木屋后面的山坡上,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映山红、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花……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一会儿,妈妈轻轻地挽着我走进山坡的另一(侧 则),那里开满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真奇妙!”我赞叹着说,“我也要去!”
妈妈的话在我幼(稚 难)的心灵里(流 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晚上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飞呀,飞呀……
【1】在文中的□内加上恰当的标点。
【2】用“√”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
【3】文中写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
这么多颜色,用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___________可以概括。
【4】根据上面的文章填空。
广阔的______圆圆的______
【5】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朵花,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āi ái)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①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②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③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sì shì)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sì shì)。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fú fù)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用“√”在文段中括号里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文段中“挨挨挤挤”“冒”用得很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挨挨挤挤”写出了荷叶多而密的特点,也让人感受到荷叶生命的活力,富有画面感。
B.把“挨挨挤挤”换成“密密麻麻”,效果也是一样的。
C.“冒”写出了白荷花使劲地向上生长的状态,也让人感受到白荷花在一片碧绿的荷叶之中显得光彩夺目。
D.“冒”在这里的意思是“长”,但是不可以直接替换成“长”,达不到表达效果。
【3】读文段中的句子①②③,想象画面,把句子的序号填在相应图片后面的括号里。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画“____”的句子中,“一大幅活的画”指_________,“画家”指______________。
写一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写出了荷花___________的特点。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小胖驴吃着干草。(扩句,使句子更生动、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明确学习态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枣核很勤快。枣核很聪明。(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位顾客第二天又跑到裁缝店来,说:“我不做棉袄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是您无论在秋天、夏天还是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都会笑话您的。(用加点的关联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了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用加点的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踏石而过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乡的十里小溪,像一条游龙出山。(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营。
(1)许多 世界上 事情 发生了(连词成句,并加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放射出金色的光芒。(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
国。(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秋游那天,他穿了一条牛仔裤,一顶小凉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见》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星期天,爸爸带我去参观观看秦始皇兵马俑。爸爸说:“秦始皇兵马俑是一个我国考古界的重大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书馆的书架上摆放着图书一排排。一到中午,许多同学便津津有味地看书坐在图书室里。
__________________
3.这棵柏树是我去年刚栽的。
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给我买了漂亮的一条花裙子。
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下面的内容写一个通知,注意格式正确。
少先队大队部5月27日通知全体同学5月31日上午8点准时到大剧院观看“六一”会演。
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