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清困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意思是( )
A.这清困的生活无忧无虑,什么都可以代替。
B.这清困的生活无忧无虑,没有什么能够代替。
2、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
A.指南针
B.蒸汽机
C.造纸术
D.火药
3、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荷花》一文中,“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句话将花骨朵儿的状态写活了。
B.《蜜蜂》一文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从“二十只左右”“大概”“两点四十分”“至少”这类词中,可以体会到法布尔在实验未被验证前内心非常困惑。
C.《肥皂泡》一文的作者是冰心。课文写了她童年时代吹肥皂泡的经历,表达了她对童年时代快乐美好生活的留恋与向往。
D.《剃头大师》一文中,“剃头大师”指文中的“我”,“害人精”指老剃头师傅。
4、选词填空
飘荡 飘扬
(1)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 )。
(2)五颜六色的旗帜随风( )。
注视 观察
(1)红领巾全神贯注地( )着局势的发展。
(2)我仔细( ),果然看到有的小企鹅肚皮上的毛一块块脱落了。
5、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合适的填空。
( )高飞 ( )不已
( )翼翼 置之( )
千锤( ) 无足( )
( )破浪 ( )不懈
1.迎着晨光,巨轮 ,向太阳升起的方向驶去。
2.知了很想跟着大雁 ,可是它用力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离树梢。
3. 《悯农》就是经过这样的 才写成的。
4.爷爷 地将受伤的小鸟捧起来。
6、读句子,完成练习。
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
(1)我是指( )。
(2)这句话运用的是________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池子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
7、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读了寓言《_________》,我明白了做事要靠自己努力,不要有侥幸心理。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
8、读拼音,写词语。
féi zào yí chuàn mù wǎn tòu míng
yǎng tóu fēi yuè xī wàng lā chě
9、童心觅春。
春天在哪里
微风轻轻地吹过脸颊,暖暖的,柔柔的,我们相约去寻找春天。
草地上,小草带着泥土的芳香探出了头,一丛丛,一片片,“芳草碧连天”,像是给大地铺上一块碧绿的绒毯。一簇簇黄色的迎春花在枝头怒放,引得一群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山脚下,柳树姑娘垂下了细细长长的辫子,柳丝从枝头垂到地面,竖起一挂纤巧的瀑布,让我不禁想到贺知章的诗句:“ , ”。杨树姐姐也不甘落后,她的枝头挂满了一个个小铃铛,一阵风吹过,他们便哗哗地落了一地。我随手捡起一个,偷偷地放到了小伙伴的脖子上。“哈哈,你脖子上有条毛毛虫!”看到小伙伴惊慌失措的样子,我笑得前仰后合。
抬眼向小山望去,山的颜色,是刚刚浸染过的绿,苍翠的岭头上,几株清新的树,不知是不是因为刚刚被春雨洗礼过的原因,在绸缎一样明净的天空下,连叶子都透着新生的青嫩。桃花都开了,像一片云霞,点缀在绿树中,像给小山穿上了花裙子。
“忙趁东风放纸鸢”,田野上,小朋友们奔跑着,嬉闹着,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天上的风筝渐渐地多起来,一起汇报着春的消息。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诗句。
【2】小作者都在哪里找到了春天?写出了春天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划线句子,发挥想象,写出你想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提升。
周处除三害
古时候,有个人叫周处。周处年轻时,性情暴烈,仗着自己力气大、武功高,横行霸道,欺侮百姓。因此,周处一上街,人们就远远地躲开他。
背地里人们都抱怨说:“山间的猛虎,河里的恶龙,还有地上的周处,是天下三害。三害不除,百姓永远没有安宁的日子!”
有人出主意:“干吗不想办法叫周处上山杀虎,下河剁龙呢?这样三害如果能除两害,不也好么?”有人壮着胆子去找周处,见面就夸他胆子大,功夫好,上山能伏虎,下水能降龙,没有谁能比得上他!周处听了十分得意,拍拍胸脯,说:“那猛虎和恶龙只敢欺负你们弱小的,看我收拾它们!”
清晨,周处上山了,傍晚,他把一只断气的大老虎拖下山。街坊们拍手称快,都夸周处本领大。
第二天,周处提着宝剑下河了。恶龙可不那么容易对付。它忽而浮出水面,跃到半空;忽而潜入水底,东奔西突。周处和它搏斗了三天三夜,搅得大河惊涛拍岸,浊浪冲天。三天以后,大河突然平静了,没有浪涌,没有涛声。恶龙不见了,周处也不见了。
这下好了!猛虎死了,恶龙死了,周处也和它们同归于尽了!人人奔走相告,个个喜气洋洋。哪知就在这时,周处水淋淋地从河里爬上岸来。他听到人们的欢呼声,呆住了。他实在想不通:我除害有功,为什么乡亲们反倒希望我死呢?他想找个人问一问,可是人们只是远远地朝他点点头,就赶紧躲开了。
人们的举动引起了周处的深思,他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心里十分惭愧。
从此以后,周处痛改前非,成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人。
【1】“拍手称快”一词中“快”的意思是( )
A.赶紧
B.灵敏
C.高兴
【2】短文题目“周处除三害”指的是周处除掉哪“三害”?想一想,写一写。
除掉__________ 除掉__________ 除掉__________
【3】“人们的举动引起了周处的深思”中“人们的举动”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中的“道理”指的是( )
A.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B.人们对周处的恶行痛恨至极,把周处也当作一大祸害。
11、课内阅读。
“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生怕惊动了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鸟也有味?”
“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黎明时,所有的鸟抖动着浑身的羽翎,要抖净露水和湿气。每一只鸟都张着嘴,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它们要唱歌了。这时候只要你静静地用心去闻,你就会闻到那种鸟类特有的气味。”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突然听到“喳喳,喳喳”“布谷,布谷”……群鸟齐鸣。哇!太动听了!鸟真的唱了起来。
【1】短文节选自课文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的草木气 (_____)地呼吸
【3】父亲不但能_____,而且知道_________。
【4】从文中我们感受到父亲非常___鸟,说明父亲也很____鸟。
12、阅读。
香椿树
①我家院里有一棵香椿树。听妈妈说,它的年龄比我大,是爸爸和妈妈相识后种的,算起来已经有 16 个年头了。可是,看它那枝繁叶茂的样子,谁都说它有二三十年了。
②香椿树的树身很粗很粗,我都快抱不过来了。树皮裂成一块一块的,像大片的鱼鳞。我跳皮筋时,就把皮筋的一端拴在树身上,另一端拴在板凳上,香椿树看着我和小伙伴(欢笑 欢快)地蹦跳,听着我们无忧无虑的嬉笑声。
③香椿树很高很高,足足有两层楼那么高。树冠郁郁葱葱,覆盖着整个院子。夏天骄阳似(sì shì)火,我们的小院却树影婆娑,十分(凉快 爽快)。我们在树底下做功课、打扑克,有时爷爷奶奶在树下喝茶、聊天,爸爸妈妈在树下看报、谈心。
④谷雨前后,香椿树钻出一簇簇嫩芽,紫色的香椿芽嫩嫩的,显得那么鲜亮可爱。采香椿啦!爸爸用一根长竿去钩。一枝枝幼芽,像雨点似(sì shì)的落下。我端着塑料盆去捡,不一会儿就装了一盆满满。这可是大家的“鲜货”最爱吃了。炸香椿鱼、香椿拌豆腐、香椿拌黄豆、香椿炒鸡蛋,还有香椿拌面条,都让人垂涎三尺。
⑤多么可爱的香椿树啊!它以自己的奉献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称赞。
(有删改)
【1】用“ ”画出括号里恰当的读音、词语。
【2】照样子,写词语。
例:郁郁葱葱 ____ ____
例:无忧无虑 ____ ____
【3】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数量词填入括号内。
____香椿树 ____嫩芽
____长竿 ____幼芽
【4】文中画“ ”的句子强调了什么?在正确理解的括号里打“√”。
(1)强调了香椿树的树龄很短,只有 16 个年头。( )
(2)强调了香椿树的树龄很长,有二三十年了。( )
(3)强调了香椿树的枝叶非常繁茂。( )
【5】短文第②~③自然段写了香椿树的三个特点,可以概括这两个自然段的大意。仔细读读,写下来。
第②自然段:写香椿树____。
第③自然段:写香椿树____,____。
【6】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我家院里的香椿树作用可真大!我跳皮筋时,可以拴皮筋;夏天,大家可以在树底下做很多事:孩子们____、____,爷爷奶奶____、____;爸爸妈妈____、____;谷雨前后,可以用香椿芽做各种美食。所以说,它____。
【7】读下面的句子,修改病句。
我端着塑料盆去捡,不一会儿就装了一盆满满。这可是大家的“鲜货”最爱吃了。
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植物不失眠
乔 娟
傍晚,合欢树把叶子成双成对地折起,一点点合拢,慢慢进入了梦乡。植物也要睡觉,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觉。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黄昏的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轻舞,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阳光和水,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和温度,正是这两个基本因素影响着植物的睡眠。
植物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
植物的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美国科学家瑞恩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没有睡眠的叶子的温...135...度总比有睡眠的叶子的温度低1℃。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的环境中,有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没有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要睡觉,白天竟然也要进行午睡。它们上午11点至下午2点,关闭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样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让人类羡慕的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候,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第二天再见时,它们一准儿还像平常那样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昂首怒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采奕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3自然段的作用是( )(填序号)
A.引出下文 B.点明中心 C.总结全文
【3】找出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并用“ ”画出来。
【4】认真读第4自然段,完成填空。
植物在夜间睡觉时,叶子温度较________,生长速度较________,具有更_______的生存竞争能力;午睡时,叶子的光合作用明显________,这样就可以_______水分散失,_______它们的抗旱能力。
【5】影响植物的睡眠的因素是什么?植物的睡眠的作用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此地无银三百两
古时候有个人,名叫张三。他好不容易攒了三百两银子,心里很高兴。但是,他又很苦恼,总担心别人把银子偷去,不知藏到哪里才保险。
想了好久,张三决定把三百两银子藏在一只小箱子里,箱外加上两把大锁,但是,又觉得这个办法也不妥当,万一小偷将银子和箱子一起偷走怎么办呢?他越想越不放心,感到屋子里简直找不到藏银子的安全地方。
后来,张三想出一个好主意。他趁着黑夜在房后墙脚下挖一个坑,悄悄地把银子埋在坑里。但是,他仍然不放心,害怕别人怀疑这个地方埋了银子。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一个自以为巧妙的办法。他在一张纸上写下“此地无银三百两”七个大字,然后把纸贴在埋银子那个地方的墙上。他觉得这下总算安全了,就放心地去睡觉了。
张三的一举一动,都被隔壁邻居王二看得清清楚楚。到了半夜,张三睡熟以后,王二就去屋后悄悄地把三百两银子挖出来,偷走了。
王二怕张三怀疑自己偷了银子,于是灵机一动,也在埋银子那个地方的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道:“隔壁王二不曾偷”七个醒目的大字。
【1】用自己的话简要地概括这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张三和王二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短文,判断哪个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行为,是的打“√”,不是的打“×”。
①妈妈将积攒的五万元钱存进银行,并给自己办的银行卡设了密码。(____)
②下课时,贝贝没有经过朵朵同意就看了朵朵新买的《寓言故事》。放学后,贝贝告诉朵朵,自己并没有看她的《寓言故事》。(____)
③冬冬把自己给环保组织捐款的小秘密告诉了好朋友文文,并请文文为自己保守这个秘密。(____)
15、课外阅读。
不!
日本的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一次,他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前三名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出场。评委会交给他一张乐谱。小泽征尔全神贯注地指挥起来。
演奏中,他突然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是乐队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但是他仍觉得不自然。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都郑重声明乐谱没问题。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大师,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 推断)产生了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他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声音刚落,评判台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 细心)设计的一个“圈套”,目的是试探指挥家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坚信自己的正确判断。他们认为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真正称得上是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在三名选手中,只有小泽征尔相信自己而不(附和 听取)权威们的意见,从而获得了这次世界音乐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
【2】评委们在比赛中设计的“圈套”是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题目“不!”加感叹号的意思是( )
A. 表示小泽征尔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B. 表示小泽征尔不同意作曲家和评委的看法。
C. 表示小泽征尔告诉评委乐谱不对。
【4】这篇文章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
A.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他的指挥水平很高。
B. 小泽征尔在指挥家大赛中夺魁。
C. 遇事能正确判断,并在被否定时仍敢于坚持自己正确意见的人,才是具有良好素质的人。
16、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开了。(改写句子,把蔷薇当作人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小虾带回家养在缸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女儿喊道:“有两只蜜蜂回来了!”(补充动作和神态描写,使句子更具体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四个片段,请借助关键句概括段意。
1.列文虎克玩放大筑,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它的“玩具”,并从“玩县”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腰肢纤细、身材玲珑的小虫子,腹部分成两节,下面大,上面小,中间好像是用一根细线连起来,黑色的肚皮上面围着一根红丝腰带——这就是赤条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外表看,萤好像是纯洁而善良的。可是事实上,它却是一个凶猛无比的食肉动物。通常,它主要俘虏蜗牛。这一点,人们都知道。但是人们却不知道萤稀奇古怪的捕食方法。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独特的捕食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螳螂真是一位建筑奇才。在产卵的同时,它用自己排泄出来的泡沫制造出软得像糖一样的包被物来保护卵。同时,它还能制造出遮盖用的薄片和幼虫通行的小道。而做这一切工作的时候,螳螂只是站在巢的跟脚处,一动不动地就建起了一座了不起的建筑。它那粗壮而有力的大腿,在整个建造过程中,竟然没有用武之地。因为所有这些复杂的工作,完全是尾部的小“搅拌机”完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模仿写象声词。
踏踏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稀里哗啦 叽里咕噜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高高兴兴地去郊外游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海里有海参、乌贼、章鱼、海藻等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长让大家集合,我连忙立刻跑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很早就养成了早起锻炼的好习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经常回想起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训练)下面是王小明同学写的关于“瓶子吃鸡蛋”实验的开头,请你用修改符号帮他修改其中不正确的地方。(共三处)
瓶子会“吃”东西吗?鸡蛋比瓶口还大,还要鸡蛋不能有损伤任何。这比瞪天还难,怎么可能呢……?
21、交流与表达。
三年级(3)班王小明同学昨天下午上体育课时,把一副红色的兵乓球拍落在了操场,请你替他写一则寻物启事,注意格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