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金昌2025届六年级语文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清明上河图》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在描绘的内容中除了哪一项( )

A.北宋的风俗人情、人际关系。

B.当时的桥梁建筑情况。

C.汴京的皇宫生活画面。

D.当时的产品及交通状况。

2、蔡伦主要是从(     )方面改进造纸术的。

A.生产工艺

B.原材料

C.加工工具

D.生产者

3、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 在山上游览,人们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

B. 如果骆驼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就拔不出来了。

C. 梁龙的身体很长,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4、下列诗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溪\泛尽\却山行 B.绿阴\不减来时\路 C.春风\送暖\入屠苏 D.爆竹声中\一岁除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多音字组词。

满分5 manfen5.com

 

 

6、品读诗句,理解分析。

迟日江山丽,_____________。泥融_____燕子,沙暖______鸳鸯。

(1)把诗句补充完整。结合诗句意思可知,“迟日”的意思是______ (A.春日 B.晚出的太阳);联系生活实际可知,“________”一词指天气暖和后,泥土变得湿软了。

(2)诗的前两句用粗线条勾勒出春日景色,“丽”和“______”两个字,从视觉和嗅觉方面突出了春日的美好;后两句以工笔描绘了特写画面,燕子“______”、鸳鸯“______”,一上一下、一动一静、一忙一闲,构成了一幅明丽和谐的立体春景图。

7、根据拼音写词语。

(1)我们犯了cuò wù   要勇于 chénɡ rèn   ,并寻求别人的yuán liànɡ   ,当别人有了错误,也要宽容地对待。

(2)一次ǒu rán   的机会,我看了一份报纸——《语文周报》,之后被它深深地吸引了。

(3)要说起我最 shú xī     的一个人,那当然是我的小弟弟啦!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zhān  rǎn   hú lu   bēn téng bō  làng  gǔ

mó gu   chóu  hèn   suī  rán dǎn  xiǎo  guǐ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dūn),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héng hèng)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shǐ shí)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zhuǎ zhǎo)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用“√”在文中括号里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下列选项没有体现赵州桥的“雄伟”是( )

A.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

B.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

C.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D.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3】“这种设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在文中起着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这样写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哪里感受到赵州桥的“美观”?在文中用“ ”画出来。

【6】文段围绕“雄伟”“创举”“美观”等关键词向大家介绍了赵州桥。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远不止赵州桥一个,如果你是导游,应该怎样向游客介绍我国其他的历史文化遗产呢?请选取一处历史文化遗产,围绕2-3个关键词,用一段话介绍一下。

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______________

介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精彩再现。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围绕这句话,作者主要描写了(       )。

A.酒楼和行人       B.建筑物和人物的活动       C.店铺和行人

【2】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动词,再回答问题。

( )着马        ( )着担        ( )着毛驴       ( )着车

★这些动词体现了画上人物_____(填文中的四字词语)的特点。

【3】文中画“       ”的句子体现出了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1】观察词语特点,下列词语与“翻来覆去”结构相同的是(  )

A.摇头摆尾

B.南辕北辙

C.没精打采

【2】从文中的“_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陶罐对待铁罐的态度是非常友善的。“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陶罐的价值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结局中,我明白了(  )

A.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B.强硬者也有软弱的时候,软弱者也会变得强硬。

12、阅读理解

材料一

①千万经典,孝义为先。②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③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④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摘自《经典圉学》,有改动)

材料二

小学生与父母关系调查表

1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知道父母生日的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   )

A.65% B.40% C.35% D.30%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小学生做得最好的是(   )

A.知道家庭收入 B.不与父母顶嘴

C.知道父母生日 D.外出和父母打招呼

3请你结合材料一,就如何改善与父母的关系提出两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按要求完成练习。

目录

揠苗助长……………………………… 1

滥竽充数……………………………… 5

农夫和蛇……………………………… 9

叶公好龙……………………………… 13

 

1右图中的哪篇寓言故事不是出自中国古代寓言?用“   ”画出来。

2目录中的《___________》(故事)讲了一个人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害怕的故事。

14、阅读下面短文,完成练习 。 

第二天清早,路过这片树林,我惊奇地发现,弱小的蜘蛛织的网是那么大,那么密,那么好。我呆呆地望着望着,心灵为之一颤,多么了不起的小生灵啊!蜘蛛虽小,但它那种不怕困难、不等不靠、百折不回、奋力拼搏的精神,难道不值得赞扬和学习吗?

(1)弱小蜘蛛织的网的特点_______、_______ 、 _______。    

(2)我们应该向蜘蛛学习—————————————的精神。 

(3)我能从文中找出一个反问句,并写在下面横线上。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写成陈述句

——————————————————————————

(4)我能想到蜘蛛织好这张网之前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要写一两句话来赞扬弱小的蜘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dǒu)难登,就退下来了,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xū)吁(xū,望着上面险面的山势,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最后终于登上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第二个人说:是啊!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峰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开始——        ——        明智——        

2、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分别形容三个登山人。 

第一个登山人(           ),  第二个登山人(          ),第三个登山人(           ),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照样子写一写其他花开放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鹿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性命。”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仿照总分结构写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情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鹿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让我送了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清闲的生活,无忧无虑,还有什么能够代替呢?(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座桥坚固。这座桥美观。(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能闻到各种水果诱人的颜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很着急。(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针对“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三年级(2)班展开讨论,你认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马小小:我认为应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因为轮流担任班干部能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

李玉:我不同意,我自己的事情还忙不完,可没时间管班上其他人的闲事儿。

张丁:我觉得可以啊,这样我也能弄个班长当当!

陈杰:我认为还是应该由最合适的同学长期担任班干部,这样比较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

1、所有的人都没有发出声音,广场上非常文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昨天清早下了一天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子第一次看到了小鸟的歌唱,非常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面一段话共有五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在语段上修改。

一天的暑假,天气闷热。一会儿,天空乌云蜜布,刮起了微风。雷声紧跟着闪电,震得窗户直响。雨哗哗地下起来,越下越大。向窗外望去,近处的景物看不见了,远处的景物也看不清了。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小练笔。

三年级(1)班的莹莹昨天(7月1日)下午上体育课时,把一个蓝精灵卡通形状的水壶落在了操场上。请你在下面的框格里帮她写一则寻物启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