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出让( )
A.yàng
B.ràng
2、《四个太阳》一课中,“我”画了个( )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
A.红红的
B.多彩的
C.绿绿的
D.金黄的
3、“吃水不忘挖井人”告诉我们的深层次的道理是( )
A.吃水不能忘记挖井的人。
B.要有感恩之心,不能忘记帮助过自己的人。
4、选词填空正确的是( )
弟弟( )哭了?
A.什么
B.怎么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朝霞(______________),晚霞(_____________)。
(2)小葱拌豆腐——(____________)
(3)芝麻(_____________)——节节高
(4)读书百遍,其(_____________)。——董遇
(5)读万卷书,行(_________)路。——董其昌
6、比一比,组成词语。
说(______) 运(______) 斤(______)
语(______) 远(______) 近(______)
7、照样子组词。
例:(羊)+(木)→(样)(样子)
(火)+( )→( )( )
(古)+( )→( )( )
8、看拼音,写词语。
yīn wèi gāo xìng jīn qiū huǒ bàn
___ ___ ____ ___
yuǎn jìn pāi dǎ cǎo fáng gù xiāng
___ ___ ___ ___
9、填空。
(1)“高”字共________画,第七笔是________,与它意思相反的词是________。
(2)“兴”的笔顺是________。
(3)“成”的笔顺是________。第三笔是________。
(4)“那”是________结构的字,部首是________。
10、我会辨形组词。
夜( ) 雨( ) 原( ) 尽( )
衣( ) 雪( ) 野( ) 吹( )
11、多音字组词。
角jué ( ) 长zhǎng( )
jiǎo ( ) cháng( )
12、比一比,再组词。
已________ 块________ 住________ 在________
己________ 快________ 往________ 再________
13、看拼音写词语。
tài yáng zhù xiào yīn wèi
jīn qiū yǐ hòu huǒ bàn
guò jiāng zhè yàng běi jīng
14、读拼音,写字词。
15、我会连。
春回 花红 敏而好学, 而义自见。
柳绿 齐放 不知则问, 行万里路。
百花 争鸣 读书百遍, 不耻下问。
百鸟 大地 读万卷书, 不能则学。
16、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他们在院子里玩,有一只猫趴在他们身上。(_______)
【2】下午,他们在梨树下喝了一杯冰镇的柠檬汁。(_______)
【3】天光从蓝色慢慢变成粉红色,然后又变成奇特的灰色。(_______)
【4】《风到哪里去了》是美国夏洛特·左罗托夫写的。(_______)
【5】听了妈妈的回答,小男孩笑了。(_______)
17、想一想,在比喻句后面打“√”,不是的后面打“×”。
(1)我仿佛听见鸟儿的歌唱。(_____)
(2)他的脸红得像熟透的大番茄。(_____)
(3)小明长得像他的爸爸。(_____)
(4)天上的白云像棉花糖一样。(_____)
18、我会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为”字的第二笔是“、”。(_______)
(2)“阳”字的部首是“日”。(_______)
(3)“因”字的最后一笔是“一”。(_______)
(4)“走”字一共有六画,第三笔是“一”。(_______)
19、课外阅读。
毛 娃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轿。
毛娃醒,吃油饼。毛娃睡,盖花被。
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1】选择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填序号)
A走 B笑 C盖 D醒
哭——( ) 睡——( )
【2】读一读,选一选。
A吃油饼 B坐花轿
C盖花被 D唤花狗
(1)当毛娃睡时,要( )。
(2)当毛娃走时,要( )。
(3)当毛娃笑时,要( )。
20、课内阅读。
《端午粽》节选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哪一句话写了外婆包的粽子花样多?请你画上“_____”。
【2】选择正确说法把序号填入括号里。
外婆装一篮粽子让我们带回家分给邻居,表现了外婆( )
A.很大方,对邻居很友好。
B.粽子做得多,吃不完。
【3】选择正确答案画上横线。
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毛主席 屈原)。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树医生
一棵老树生病了,有些叶子黄了。
一个医生飞来,落在树上。他用嘴这里敲敲,那里敲敲,找到了生虫子的地方,就啄一个洞。他伸进长舌头,把虫子一个一个地钩出来吃掉。他吃完虫子,张开翅膀飞走了。
老树的病让医生治好了,老树的病让医生治好了,慢慢地长出了新叶子。
这个医生就是啄木鸟。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共有_____句话。
【2】老树生病是因为( )
A.叶子黄了
B.树医生啄的
C.生虫子了
【3】树医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将有关内容压缩成一段介绍“浸月亭”来历的文字,要求:不遗漏要点,不超过80字。
九江,古称江州。这里有著名的“周瑜点将台”的故址,故址上建有一座亭子,名字叫做“浸月亭”。为什么这座亭子叫“浸月亭”呢?据说,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唐元和十至十三年(公元815年—818年)被贬为江州司马时,经常到这座亭子饮几杯洒,赋几首诗,与朋友见面,这期间,他写了著名的《琵琶行》,诗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句,从此,人们就把这个亭子叫“浸月亭”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