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我会给形近字组词。

________、浸________;折________、拆________;航________、抗________

________、侧________;狠________、很________;悟________、梧________

2、形近字组词。

______   末______   遍______   炮______   惭______

______   未______   编______   跑______   渐______

______   堤______   址______   眉______   啄______

______   提______   扯______   媚______   逐______

3、我会抄写下面的文段,并将文段中的音节写成汉字。做到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不写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pénɡ pài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破旧的木屋内,妻子焦急地róu cuō着双手,huánɡ kǒnɡ地等待着出海打渔的丈夫能快些回来。

________________

4、语文课本中许多精彩段落,你一定记得。试一试,你能行!

1)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为人民服务》)

2)燕子去了,____________________;杨柳枯了,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匆匆》)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其一人专心致志,___________________;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学弈》)

5、照样子,写叠词

例:乐(呵呵)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外阅读。

清明

[唐]杜牧

清明①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②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③。

【注释】①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②酒家:酒店。③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著名的地方。

【1】诗的第一、二句交代了写作的时间是_______,天气是_______,作用是_______

【2】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呢?

_____________

【3】行人问牧童什么?牧童回答了吗?

_____________

7、朗读古诗《采薇(节选)》,完成练习。

采 薇(节选)

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行道迟迟,  

  我心伤悲,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理解词语的意思。

(1)依依:___________。(2)霏霏:___________

(3)昔:____________。(4)迟迟:__________

3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是(  )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

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是语助词。

4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

C.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守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D.“行道迟迟,载饥载渴”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和鲁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8、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选择相应的字义,填上序号。  

鉴:①镜子 ②照   ③仔细看;审察  ④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

(1)水清可(   )   (   )

引以为(   )   (   )

活:①生存,有生命   ②在活的状态下   ③活动,灵活  

④生动活泼;不死板  ⑤工作   ⑥产品

(2)(   )   (   )   (   )

(   )   (   )   (   )

2这首诗借景喻理,以     作比,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     流进,人要想变得更加睿智,就要     

3请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读书、做学问,有许多精辟的名言佳句给我们以启发。请试着写出三句。

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你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一件毛衣的温度

①19 岁那年,我第一次去北京,为了挽救濒临死亡的爱情。事情终究还是发展到了那一步。任我在他校门口一直等着,他始终没有出现。深秋的夜静得出奇,寂寞的路灯把我的影子拉得老长。我流着泪,无奈地准备打道回府。

②等我到火车站,去南京的火车已走了。幸运的是,去上海的还有一班,半夜的时候,我坐上了去上海的列车。车厢里人很少,也很冷。心急来寻男友的我,竟忘记带件外套,只穿了件薄薄的长袖。一会儿的工夫,身上的鸡皮疙瘩像好斗的士兵一样整整齐齐地站出来。我把长袖拉得紧紧的,希望能将自己尽可能多地装进去。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鼻子开始发痒了,喷嚏一个接着一个地喷涌而出,还带着黏黏的液体。

③我四下寻看着,抱着一丝希望看看能否找到什么东西来御寒。当头转到左前方的时候,我发现 45 角处一个二十三四岁的男生在看着我。当我俩眼神交汇的时候,他赶忙将头低下,我没再理会,继续寻找着。再看到他的时候,发现他还在看着我,眉目微蹙着,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觉得奇怪,便仔细打量起他来。这是个长相不错的男孩儿,挺拔的身材,眉宇间透出一股英气,因为瘦,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外套显得空荡荡的。

④可能感觉到我一直看着他,他微微抬起头盯着我,嘴微微蠕动了一下,又没了声响。随即,又低下头去。顺着他的眼睛看下去,我发现他一直盯着手中的袋子看,从我的位置处,可以辨别出袋子里装的是衣服。是衣服又怎么样呢?难道我要向别人借衣服吗?可是,寒冷一阵阵袭来,我越来越觉得冷,身上的温度越发的低了。心里的两个念头在不停地打架,“借”还是“不借”,抗争越来越激烈。最后,还是“不借”败了!

⑤打定主意后,我借着去厕所的名义,回来的途中,经过他的位置前,小心地问他一句:“袋子里的衣服可以借我穿下吗?等下车我就还你。”他猛然抬起头,瞪大了眼睛,又有些欣喜地看着我,拿出袋子里的毛衣。他红着脸说:“毛衣上有个小洞,你不介意的话,就穿上吧!”道了声谢谢,我拿着毛衣疾步回到位置上,立刻就将它套在身上。有了大大的毛衣,身子顿时暖了起来,一个个鸡皮疙瘩也像败军一样急急撤退了。

⑥等身子暖和起来,我才注意到毛衣的袖口处的确有个小洞,不大,但在一整片灰色中还是显得很扎眼,像个自卑的小孩子一声不响地躲在角落里。我看着那个手指般粗细的洞,幡然醒悟过来为什么他一直看着我又欲言又止的样子了。他一定早就觉察出我的处境,想借衣服给我,却又碍于衣服的不完美不 好意思将衣服递上。瞬间,一股热热的东西在我心里来回翻滚起来……

⑦到南京的时候,他将毛衣留给了我,我没有拒绝,因为有毛表的相伴,我不再感觉到寒意。

⑧至今,我还留着那件毛表。虽然它旧了,还有一个小洞。

⑨人生就是如此奇妙。一个陌生人与你相遇,只占你生命中短短的一寸光阴,有时却又显得如此珍贵。不知道,远方的他是否还记得自己的一件带着破洞的毛衣,给当时失恋的女孩儿带来多大的宽慰与温暖。

(选自《读者丛书》,有改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⑧段中那件毛衣虽然旧了,还有一个小洞,可为什么至今“我”还要留着它?

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芳草地。

小雨浙浙沥沥,雨丝无声地_______在伞布上,又悄悄地_______在石板凳上。微风_______过小巷_______,来淡淡的香味。抬头望,谁家的玫瑰花盆忘收了,在墙头上红红地_______着。也许是主人有意为之和大家共享吧。我在小巷里漫步,欣赏着细雨霏霏,细雨好像也滋润了我的心田。

“扑通”一声,我猛然扭身一看,是一位戴斗笠的中年汉子摔倒了。细腻的雨雾中,他呆愣了一下,“哎”的叫唤了一声,似乎摔得有些疼了。他小心翼翼地直着身子要站起来,腿却不听使唤地颤抖着,一次又一次,却都伴随着轻微的磕碰声失败了。

我和行人反应过来,匆匆走上前去。这时我发现,原来他的身旁还有一筐月饼,圆圆的月饼在石板路上滚落了一地。我们急忙围上去捡,月饼很快被拾到了筐中。那中年汉子十分沮丧,几个妇女围上去,关切地询问,才知道原来他是给一家超市送货的。“还好,没碎多少,没关系。””只是包装纸湿了,干了就好了。”人们纷纷安慰他,善意伴着细雨,洒满小巷,那玫瑰仿佛更香了几许。

那汉子却还有些难过,不由得轻声叹息几声。这时一位大妈说:“这月饼落在咱小巷,我看那是和我们小巷有缘分。过节了,家家都要买月饼,好月饼,还不是要咬碎下肚?不如大家买两斤。”大妈的建议很快得到了热烈响应,硬币的叮当声在小巷里格外优美而和谐。我也买了两斤玫瑰豆沙馅儿的。戴斗笠的汉子十分感动,向人群深深地鞠了一躬,两颗大大的泪珠滴落在石板上,像花瓣一样绽开。他挑起担子,蹒跚地走了。这时大家才发现他腿有点儿残疾。人群很快散去了,小巷又恢复了平静,我咬了口月饼,甜蜜留在心底,破碎的是月饼,圆满的是人心。

我抬头一看,墙头的玫瑰_________________。小雨,滴滴答答,那份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也仿佛伴着小雨落进我的心底,从此岁月温馨芬芳。

【1】将下列字填在第一自然段的横线上。(穿 燃 洒 跳 飘)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三自然段中有两个对戴斗笠的中年汉子的神态进行描写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感受到他________的心情。

【4】人们纷纷安慰他,善意伴着细雨,洒满小巷,那玫瑰仿佛更香了几许。

“我”为什么觉得那玫瑰仿佛更香了几许?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们纷纷安慰他,善意伴着细雨,洒满小巷,那玫瑰仿佛更香了几许。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A.照应开头,渲染主题

B.过渡句,承上启下

C.为后文大家买月饼作铺垫

D.引出下文玫瑰月饼的味道

【6】结合短文内容,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补充完整,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对短文的理解,请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并说一说这样拟的理由。

题目:________。我的理由: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1在文中的方框中加上标点符号。

2句子“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是对特务的____________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务的__________________,从侧面写出了___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第一个“休息”指_________;第二个“休息”指_________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敌人让吉鸿昌看上面写着“立刻处决”的电报,是想吓唬他,要他投降。

B.“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一句表现了吉鸿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

C.“‘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一句写出了特务的慌张和胆怯神色。

D.文章是以倒叙写法行文的。

5标题“死也不倒下”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超级思维

一个刚退休的老人在学校附近买了一间(简陋豪华)的房子,住下的前几个星期还很(嘈杂 安静),不久有三个年轻开始在附 (fǔ fù)近踢垃圾桶闹着玩。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  嗓)音,出去跟年轻人谈(叛 判)。“你们玩得真开心。我喜欢看你们玩得这样高兴。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踢垃圾桶,我给你们每人一块钱。”

三个年轻人很高兴,更加使劲地表演“足下功夫”。过了三天,老人(高兴  忧愁)地说:“通货膨胀(减少 增加)了我的收入,从明天起,只能给你们每人五毛钱了。”

年轻人显得不大开心,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钱。每天下午,他们(陆续 继续 连续)去垃圾桶旁边使劲踢。一个星期后,老人又对他们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支票,对不起,每人只能给两毛了。”

“两毛钱.”一个年轻人脸色发青,“我们不会为了区区两毛钱浪费(宝贵  贵重)的时间在这里撒(sā sǎ)野呢,不干了!”

从此以后,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1根据意思写词语。

数量少。 ________

国家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________

2文章几次提到三个年轻人踢垃圾桶,说法却不尽相同,请你从文中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几次提到三个年轻人神情的变化,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超级思维”是谁的?为什么说这是“超级思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出括号里正确的拼音、字或词。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科学家揭开变色龙变色之谜

①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变色龙通过变色吸引同伴、吓退情敌、迷惑捕猎者的原理着迷。

②今天,科研人员宣布他们揭开了变色龙变色的秘密,而这一发现让他们大为震惊。

③科研人员发现,变色龙不是通过色素来改变颜色的,而是靠调节皮肤表面的纳米晶体,通过改变光的折射而变色的。

④日内瓦大学的生物学家米歇尔·米林科维奇说:“我们十分惊讶,人们曾认为它们是通过色素来变色的,但真正的原理完全不同。”

⑤雄性变色龙变色,可以让自己的外表更加华丽,以吸引异性、吓退情敌;或是让自己的外表更加不起眼,从而躲过捕食者。

⑥大多数其他种类的变色动物通过黑色素在载黑素细胞内聚集和发散来调整颜色的明暗程度,它们改变的是颜色的亮度而不是色调。

⑦研究团队称,此前人们也一直用该原理解释变色龙的变色过程,但这个说法,现在被证明是错误的。

⑧对变色龙皮肤的分析显示,变色龙的变色是由透明的被称为“光子晶体”的纳米物质控制的,光子晶体位于虹细胞层,在变色龙的色素细胞之下。

⑨日内瓦大学在一份报告中说,变色龙通过“调节”虹细胞内的纳米晶体结构来改变光线的折射。当变色龙状态平静时,纳米晶体呈密集网状分布,折射出蓝光。而当变色龙兴奋时,纳米晶体结构会变得松散,因此折射的光线呈黄色或红色等其他颜色。

⑩他们发现变色龙还有更深一层的虹细胞,这些细胞包括“体积更大、更不规律”的晶体,可折射强光,实质上是一层智能隔热板。

研究团队说:“虹细胞呈两层分布是进化的新特点,这令变色龙可以迅速在有效保护色和鲜艳颜色间转换,同时提供被动热防护。”其他爬行动物体内只有一种无法变色的虹细胞。

1文章第①自然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是什么造成了变色龙变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的认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纳米晶体结构变化和颜色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⑩自然段加点处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雄性变色龙通过变色来吸引异性、吓退情敌、迷惑捕猎者。

B.其他种类的变色动物通过黑色素在载黑素细胞内聚集和发散来改变其色调。

C.变色龙的变色是由位于虹细胞层的“光子晶体”这种纳米物质控制的。

D.变色龙的虹细胞呈两层分布,这是其进化的新特点。

14、片段阅读

此后过了很久,有一天,天气晴朗,我和“星期五”A(    )走上岛东边的那座小山顶。在那儿,也是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曾看到了美洲大陆。当时,“星期五”全神贯注地朝大陆方向B(   )了一会儿,忽然出乎意外地手舞足蹈起来,还把我叫了过去,因为我恰好不在他身边,离他还有几步路。我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噢,真高兴!真快活!我看到了我的家乡,我看到了自己的部落了!”

这时,我只见他脸上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欣喜。他双眼闪闪发光,流露出一种热切兴奋和神往的神色,仿佛想立刻返回他故乡去似的。看到他这种心情,我胡思乱想起来。我对“星期五”不由起了戒心,因而与他也不像以前那样融洽了。我毫不怀疑,只要“星期五”能回到自己的部落中去,他不但会忘掉他的宗教信仰,而且也会忘掉他对我的全部义务。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把我的情况告诉他部落里的人,说不定还会带上一两百他的同胞到岛上来,拿我来开一次人肉宴。那时,他一定像吃战争中抓来的俘虏那样兴高采烈。

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可是,当时我的疑虑有增无减,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排除。我对他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对待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友好,那样亲热了。这样做,我又大大地错了。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他的这种品质实在使我非常满意。

【1】给文中A、B两处各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A:毅然                           偶然                    果然                    居然

B:仰望                           眺望                    俯瞰                    环顾

【2】在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聚精会神——( )       错怪——( )       欣喜若狂——( )

【3】选文中说“我胡思乱想起来”,请你从文中找出“我”都想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选文和名著的相关内容,分析一下“星期五”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人们用这样的办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改成“被字句”)

16、句型转换

1.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次活动会很成功。(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机难道不是今天早上坠毁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用加点的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走进快速办公室。(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难道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这个句子采用了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我也能用这种修辞方法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20、改成字句

马的后蹄踏着一只飞燕。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同学们都说,2020注定会在自己的生命里留下重重的一笔,不仅是因为小学的光荣毕业,更因为这一年认识了千千万万不同岗位上的“逆行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让我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回眸凝思,让我们用书信的形式向某位或者某些“逆行者”致敬吧。

①先在方框内列提纲,再完成书信。

②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③字数不少于450字。写完后读几遍,如有需要请用规范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