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填上合适的词语。

资源______)   友谊______)   (______险情

恭敬地______)   严肃地______)   敬爱的______

碧蓝的______)   清脆的______)   (______的山洞

2、填空

“掺”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意思________,能组成词语________

3、诗园采风。

(1)《示儿》这首诗是宋代诗人_____写的。表达了诗人_____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这一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这首词中描写梅花不畏艰险,凌寒独放品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读过毛泽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你课内外积累的古诗中,选两句描写春天景物的诗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强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格言警句)

4、带着问题来读书

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散文家诗人________的作品文章描写了顶碗少年__________次表演的过程表演的过程可以用____________这个词语来形容

 

5、选词填空。4分

武断 果断

(1)像你这样凭空(   )可是不行的。

(2)她办事(   ),大家都很佩服她。

刻薄 尖刻

(3)虽然他犯了错,但是你的批评也太(   )了。

(4)那家伙以为他没有钱,就摆出了一副非常(   )的嘴脸。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是一首词,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2苏轼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与其__________并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有关“月”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十五夜望月》,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人对王建的炼字的功夫十分推崇,请你从诗中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字,品味它的妙处,并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寒 食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1】补全古诗。

【2】解释下列词语。

(1)春城:_____ (2)御柳: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写的内容和节日有关,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节日的诗句,请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描写全城皆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着一丁点儿的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了!”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收敛:____________

【2】缩句。

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

______________

【3】有“   ”画出老班长的神态。

【4】用波浪线画出老班长的语言。

【5】从老班长的表情、语言中,可以看出老班长是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

10、半截蜡烛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线索,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都与它紧密相连。想一想: 伯诺德夫人一家分别是怎样保护藏在半截蜡烛 中的情报的?请你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情节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我现在处在一个令人忧伤的、没有言语交流的生活场景中,也许这种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但我必须接受这种生活,并且一天一天过下去。

【1】鲁滨逊生活的场景“令人忧伤”且“没有言语交流”,从中可以体会到他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从画横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鲁滨逊并没有因为环境的恶劣而自暴自弃,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1)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2)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跳下床来,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地梳着她的黑发。

(3)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1)第一段中说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守望一词有什么样的含义?文中说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急速地又说明了什么?

 

 

(2第二段中,江姐在遇到危险时又怎样的表现?表现了革命者怎样的精神品质?

 

(3)第三段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体现了讲解怎样的内心世界?

 

 

13、阅读

感恩的习惯

小侄儿在乡下读书,三年级要学英语,便利用暑假提前随我入城。学习之余,他每天总要画张画给我:或大或小的白纸,用铅笔勾出一花一草或一小人,写上一行不算整齐的铅笔字,有时是:姑姑,谢谢你!有时是:姑姑,你辛苦了!

我问小侄儿:干吗送我礼物?不善言谈的侄儿红了脸,轻声说:老师教的。老师让每个小朋友们都要学会感恩。任何时候受到帮助,都能不忘了说谢谢。我说:姑姑是家里人,还用客气吗?小侄儿说: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

小侄儿的话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我不知道是怎样的老师,能让孩子养成如此好的习惯。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

第一次,在我过生日时,我为母亲买了件羊绒衫,花掉三个月稿费。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  这么薄的东西  能比羊毛衫暖和  冬天过了一大半,母亲也未曾舍得穿,倒是拿出来看过多次,每次都仿佛看自己熟睡的孩子,有一点折痕,都抹了又抹。她幸福地眯着眼睛,骂我浪费。这一切都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为母亲创造了快乐,也分享着母亲的快乐。

第一次,在父亲节,牵了父亲的手祝他快乐。父亲不善言辞,以前一个月和我说的话,加起来没有母亲和我一天说的话多。我曾羡慕人家的女儿勾着父亲脖子撒娇,为自己有父亲没父爱而伤心。现在想来,没有父亲起早贪黑,用辛苦的劳动铺平我的大学之路,我又怎能有今天?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成人后,第一次牵了父亲的手,他和我的话竟多了起来。这让我悟得:原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也需要表达。

感恩之习,不仅给我创造了生机,亦给我的女儿带来了希望。耳濡(rú)目染中,7岁的女儿亦学会了感恩。有一次,她英语考了100分,她说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和她一起努力的结果,于是自己动手制作了谢师卡送给老师。后来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她的次数,竟因此增多了。她终于不再害羞,敢于举手发言了。

1“_____”画出括号里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假(  jià jiǎ     sǎ sā  )娇

这么 báo  bó hé huo

2从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A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受得影响。   _____________

B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心里很坦然。 _____________

3选择: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A. 亲人之间,也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而不感恩。

B. 亲人之间,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照料,不必感恩。

4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原文第四自然段中 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  这么薄的东西  能比羊毛衫暖和”  这段话加上标点。

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  这么薄的东西  能比羊毛衫暖和

6啊,感恩之习竟如此神奇!你认为它神奇在哪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有很多感想。请你以感恩为内容,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写出引用这句话的作用。

有一死,重于泰山,或轻鸿毛。

固:_______ 或:________ 于:_________

这句话作者引用______的话,作用是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中心句是_________。中心句和后面三个句子是_______关系。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他这一声吼叫,把大家的胆都吓破了。(注意划线处的写法,仿照句子,写一写你获奖时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抗震救灾英模代表团”的报告,谁都佩服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16、要求改写句子。

(1) 王华说:明天妈妈带我去图书馆借书。(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的事迹表明,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们在水边快乐地欣赏着绒丝线似的青苔随着水波柔柔地摇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在我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敌人投降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句子。

(1)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难忘的是毛竹。  (修改病句)

 

(3) 当年用自己的血汗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都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缩句)

 

(3) 井冈山人自豪地说:我们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改为转述句。)

 

(4)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能把它们忘怀呢?(改写成陈述句)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作业时要认真,尽量避免不出现差错。(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老师对我们说 你们要好好学习,争取考入大学,我也就欣慰了!”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我。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否能依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不能重复)。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

如果你是__________,就 __________

如果你是__________ ,就 __________

(6)你积累谚语了吗?写下来三条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这条公路宽阔、平坦。这条公路漂亮。(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小练笔。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过,这些变化不都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请围绕科技发展:利大还弊大,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明充足的理由。要求字数在50-100之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