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我会读拼音,写词语。(8分)

满分5 manfen5.com

 

2、补全下列成语

1.充耳_____ 忠言_____ _____成功 _____价廉

2.纵横_____ 别出_____ _____欲出 _____窥豹

3.纷纷_____ 半信_____ _____为然 _____为一

4.当之_____ 旁若_____ _____葱葱 _____益彰

5.鱼贯_____ 娓娓_____ _____不解 _____约约

3、当你听到一首特别棒的歌曲时,你忍不住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火眼金睛(我能分辨它们的不同,然后组词)。

挪( )   趴(    )

娜( )   扒(    )

扭( )   供(

纽( )   拱(

5、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江上渔者__________

2.爱鲈鱼美__________  

3.出没风波里__________

4.船瓜洲 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对比读古诗,回答问题。

【甲】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2】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第一句中的“地白”、“树栖鸦”分别从________觉和________觉的角度来写景的,“树栖鸦”巧妙地烘托了月夜的________

2“冷落无声湿桂花”中的“冷”表现了诗人________的心境;“桂花”既指庭中的桂花,又让人联想到____________

3如果把“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改成“在”,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诗歌所描写的节日是(       

A.除夕夜

B.中秋节

C.元宵节

D.端午节

【2】体会诗歌情感,可以从抓关键词入手。如诗中“_______________”一词,就展现了游人高涨的游玩兴致。

【3】诗歌后两句接连反问,请分析这样表达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爱到天安门广场走走,尤其是晚上。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于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

1文中“漫步”的意思是: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的意思是(   

A.灯光照着“我”,“我”身上很暖和,眼前很明亮。

B.表达了作者幸福、自豪的心情和对祖国的热爱。

C.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十分美、十分亮。

3第2自然段中“多好啊”的作用是(   

A.它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这三个字是连接现实和往事的一根链条。

B.是说别人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缩成最简单的句子,正确的句子是(   

A.广场上灯照耀着宏伟建筑。

B.灯静静照耀着宏伟建筑。

C.灯照耀宏伟建筑。

D.灯照耀着建筑。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

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他就非常伤心:啊!我真命苦。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个儿在街头徘徊,撞在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不生气,却关心地问:孩子,你为啥哭?

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

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送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老人抚摸着孩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______的眼睛,让你去______世界;给了你______的耳朵,让你去______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______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______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陷入了沉思。

老人又说:孩子,重要的是妈妈还给了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开头的横线上。

2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①语言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________

②细心地思索。________

③在一个地方来回走。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倾诉——________       哀伤——________

4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改造     灵敏     观察     明亮     倾听     走遍

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________的眼睛,让你去________世界;给了你________的耳朵,让你去________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________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________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5孩子听完老人第一次说的话,眼睛忽地一亮,是因为________听完第二次说的话,陷入沉思是因为________

6孩子听完老人最后一席话是怎样想的?展开丰富的想象,为短文加上结尾。

11、课外阅读

这就是生活

生活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醇香;生活是一本书,_______________;生活是一首诗,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情,也有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无奈; ,奏着高低不同的“1,2,3,4,5……”;生活是彩虹, ,装着酸甜苦辣……

生活就是一条千回百折的小溪。走出校门,青春的脚步踩到的也许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走进人群,热情的目光窥见的也许是人心与人心的沟壑;走在大街上,总有一些光怪陆离的迷乱闪烁左右;关上房门,四周涌来的也许是刻骨铭心的寂寞。

生活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简单。要鼓足勇气,勇敢地前进,不要在省略号的长河里徘徊,不要在感叹号的小客栈里沾沾自喜,不要在逗号的途中躺下来,千万别被反诘的铁锤吓倒,生活中有的是无穷个问号,它等着我们去探索。记住,千万不要在生活的路上轻易地画上句号,小溪不会因为路途的崎岖而不去大海,它一定会流过狭隘,穿过无奈,回到大海宽广的怀抱中。

生活的字典里找不出淡泊名利的词条,生活的春天里也不会有怀才不遇的闷雷,生活的长河里最少不了的是拼搏。我们正沐浴着三月的阳光,岂有挥霍之理?我们正年轻,也许张口就是个性自我,从而使理想进步与追求近乎模糊,甚至离我们远去,导致人生大堤的决口。生活是一位公正的法官,他不会宽容和饶恕那些虚度光阴蹉跎岁月的玩看者。应懂得,生活的真谛是奋斗,是拼搏,没有脚踏实地的跋涉,一切幻想都是美丽而轻浮的泡沫。

这就是生活,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是它。和着生活的节拍,踏起青春的脚步,快快追赶!生命可以无所谓而来,但不可无所谓而去。追赶,追赶属于自己的生活,做一个勇往直前的开拓者。生活是无限美好的,甘洒一路汗水,争得青春无悔!这才是生活。

1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来。

沟壑( hè hé)  跋涉( bá shè   bǎ sè )蹉跎( cō tó   cuō tuó)

2把下列词语中意思相反的三组反义词,分别写下来。

只争朝夕  垂头丧气 虚度光阴 争名夺利 沾沾自喜 淡泊名利

(   )—( )

( )—( )

(   )—( )

3文中告诉我们生活的真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划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并说说它主要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观察第一自然段的句式特点,将横线上的句子补出来。

6文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话?摘抄在下面,并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黄山云海

/苏北

多年前在黄山排云亭,见过一次云海。难怪叫排云亭,真是排云呀!谁人给起的名字,真是太有才了!

那云蒸腾着,翻滚着,涌动着……在谷底上演着一场大戏;又仿佛天神和众精灵都出动了,开一个盛大的舞会。那云一忽儿涌上那深渊般的峡谷,一忽儿又平铺开来,抹了山头。静一静,别出声,看它如何变戏法。不一会儿,那云又柔曼着,舒卷着,仿佛大家闺秀,不急不躁,轻轻挪动,沉下去,沉下去……于是一座座山头,慢慢显露出来,像一座座岛屿。而那浓厚的云,就浮在山腰。世界霎时安静极了!其实那是在酝酿一个更大的玄机。果然,又一场表演开始了:但见山谷中又涌动了起来……像万马奔腾,又像有一面巨大的旗帜在挥舞,那云滚着、涌着,奔腾向下,奔腾向上……山谷一阵阵声浪,噢——;噢——;人们满脸的兴奋,已完全忘乎所以。

停!停!大自然的指挥棒忽然顿在了半空!那云都安静了下来,停在露出山尖的位置,一动不动。你们准备拍照吧。就这样!就这样!抓紧!抓紧!这就是云海。这一场的表演叫云海。

……云们退去了。所有的山峰都显露出来。一点儿云也没有。直让人怀疑刚才的事是否真的发生过,所有的山峰像被水洗过一般,清晰无比,仿佛伸手就能触到。

这时的人和山,真恍如两个世界:人间;仙境。俗语云:黄山自古云成海。但真正看到云海,还是千载难逢。

——选自《人民日报》

1欣赏美文,解释词语。

柔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玄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怪叫排云亭,真是排云呀!谁人给起的名字,真是太有才了!中,作者的用意是( )。

A. 对起名人的敬佩;   B. 名副其实,侧面反映此处云的壮观。

3如何理解这时的人和山,真恍如两个世界:人间;仙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短的语言来简述黄山的云海是怎样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就这样!就这样!抓紧!抓紧!这就是云海。这一场的表演叫云海。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父亲的歌声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口不离曲的歌迷。

其实,父亲唱的歌并不动听。他没文化,不识“哆咪”,也没有天生一副好嗓子。他只是随意地哼些俚曲俗调,或是从戏台上学来的零碎唱句,别人是很难听出他唱的内容的。但父亲唱歌时派头十足,有板有眼,有顿有挫,有时还摇头晃脑,扬扬自得,显出愉悦惬意的神情,街坊邻里、亲戚朋友都称父亲唱的无字曲是“开心曲”。

说是“开心曲”,倒是十分贴切的。那时日,父亲的生活过得很是艰辛。他一人独撑着十口之家,像驾着一叶扁舟在人生的大海上漂流,随时有风暴的惊扰。他每天到街市摆小摊,赚个一元八角,晚上回家如数交给我母亲,作为柴米油盐的资用。如若父亲一天不出去,家中便可能无米下锅。母亲常常为这种困境烦恼愁闷,父亲却十分坦然。他相信天无绝人之路,从不为生活的艰难怨天尤人,总是唱着歌迎接生活的挑战。

他唯一的爱好就是看戏听曲。没有钱买票进戏院,就在街头看宣传剧,听民间艺人演奏。

记得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像往日一样从睡梦中醒来。窗外电闪雷鸣,风呼雨啸。我寻不到父亲那熟悉的音调,心头顿时感到不安。茫茫黑夜,风狂雨骤,父亲该不会有什么意外吧?我看见母亲也睡不着,她怀抱小妹坐在床头守着小煤油灯,也在焦急地等待。壁钟已敲过十二下,又敲了一下、两下,夜深了。我心中默默祷告:天公啊,你保佑父亲平安归来吧!蓦然,我听到了父亲的歌声。它透过风声雨声,伴着小木车的“咿呀”叹息,从巷口那边悠悠飘来。父亲的歌声仍是那样脆亮,那样欢快。

从此以后,我一想起父亲那晚唱着歌顶风冒雨推着小车的情景,心中便感动不已,我好像从中领悟到一种人生的况味,明白了不少做人的学问。

父亲没进过学堂□也不懂什么人生哲理□但他却能做到不为生活的艰辛而气馁□不为遭遇的困苦而哀叹□总是那样开心□笑迎人生风雨□这是多么不容易呀□

【1】在文中的方框中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给下列句子中的引号选择正确的用法。

(1)街坊邻里、亲戚朋友都称父亲唱的无字曲是“开心曲”。 (____)  

(2)它透过风声雨声,伴着小木车的“咿呀”叹息,从巷口那边悠悠飘来。(____)

【3】下列句中加点的“风”“雨”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记得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像往日一样从睡梦中醒来。

B.茫茫黑夜,风狂雨骤,父亲该不会有什么意外吧?

C.它透过风声雨声,伴着小木车的“咿呀”叹息,从巷口那边悠悠飘来。

D.笑迎人生风雨,这是多么不容易呀!

【4】用“____”画出第三自然段中最能反映父亲积极的生活态度的句子。

14、课文链接

(1)先解释下列加粗的字,再说说全句的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   于:_____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你怎么理解这

句话?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婆问我:“你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强说:“老师,是我不对,您批评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我不信你考了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我们多读、多想、多积累。

我们慢慢地能够顺利地阅读古文了。

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王宁说:“我要像李涌那样关心集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利亚说:“今天我不仅找到了木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人一天天地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刚对我说:“我帮你把自行车送上楼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几种句式的变化形式是你熟悉的,请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例:气候变化无常,人们怎么能不感冒呢?

气候变化无常,人们会感冒。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2)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照要求写句子。

闰土说:“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不算偷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只好上房去玩。(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在生活中,我们一天天长大,懂得了学习,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尊重他人,懂得了珍惜友情,懂得了珍惜幸福。请你写一写成长中明白的某一生活道理吧。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