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补全词语

五颜________ 自说________ ________城下 ________高吐

天伦________ 不干________ ________相对 ________炎炎

千家________ 无依________ ________蛇影 ________夏清

根深________ 勃然________ ________明珠 ________人往

古往________ 一走________ ________夜夜 ________而治

2、你能写出明清小说中的四部长篇名著及作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为字组词,再选择合适的填写在句子中。(可以重复使用)

1.父亲_____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才做好了这木头房子。

2.爸爸已经_____上了三个夜班。

3.登山的同学们都_____到齐了,登山开始了。我们几个小伙伴_____攀登了半个多小时,才爬到了半山腰。大家休息了一会儿,又______往上攀登。我们爬呀,爬呀,最后终于登上了山顶。

4.战斗_____了三天三夜,我们终于取得了胜利。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隐蔽( )                  坚毅( )

嘹亮( )                  眺望( )

5、按要求写词语。

(1)写近义词。

惘怅  ______   拘留  ______   压迫  ______   依据  ______

(2)写反义词。

凶悍  ______   惊惶  ______   提高  ______   鄙夷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节日?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冷”表现诗人_________的心境,“桂花”既指_________,又让人联想到_________

4这首诗第三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月”诗句的有很多,请你写出自己课外积累的咏月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延伸阅读。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注释)①砌:台阶。②回廊:回旋的走廊。③看花:赏花。

1解释下列词语。

(1)胧月:______________

(2)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描写的是清明节夜晚的景色。_____

(2)“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清明节的夜晚清风习习,月色朦胧,有青石的台阶、红色的栏杆,这里是刺史的府宅。_____

(3)作者在这美丽的夜晚唱歌跳舞,听音乐,赏桂花,心情特别愉悦。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1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分别是什么?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汪曾祺的《故乡的元宵》,完成练习。

①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

②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   

③有几年,有送麒麟的。上午,三个乡下的汉子,一个举着麒麟——一张长板凳,外面糊纸扎的麒麟,一个敲小锣,一个打擦,咚咚当当敲一气,齐声唱一些吉利的歌。每一段开头都是“格炸炸”:格炸炸,格炸炸,麒麟送子到你家……送麒麟的没有表演,没有动作,曲调也很简单。送麒麟的来了,一点也不叫人兴奋,只听得一连串的“格炸炸”。

④街上人很少。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北市口有捏面人的:青蛇、白蛇、老渔翁。到天地坛看人拉“天喻子”——抖空竹,拉得很响,天嗡子蛮牛似的叫。

⑤一天快过去了。

⑥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元宵元宵嘛。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

⑦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伯母屋里是四益玻璃方灯。二伯母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盏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⑧上街去看走马灯。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有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儿,小人儿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儿的手脚会上下动。

⑨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粘辘,可以拉着走。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蔑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粘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蛤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⑩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硬木长方框,约三尺高,半尺宽,镶绢,上面画着演义小说人物故事,灯节前装好,一堂围屏约三十幅,屏后点蜡烛。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看围屏有两处,一处在炼阳观的偏殿,一处在城隍庙里的火神庙。炼阳观画的是《封神榜》,火神庙画的是《三国》。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灯节似的。

街上有人放花。有人放高升(起火),不多的几支,起火升到天上,然后就灭了。天上有一盏红灯笼,竹蔑为骨,外糊红纸,一个长方的筒,里面点了蜡烛,放到天上,在天空中微微飘动。年过完了,明天十六,所有店铺就开始正常营业。年,就这样过去了。

(有改动)

【1】短文中作者描写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的民间活动。其中_________________、写得详细,_________________等则是一笔带过,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在写灯时写得最详细,主要列举了故乡元宵节的四类灯:各屋里的灯、________________、和放到天上的红灯笼。

【3】请从写作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在文中批注栏里补全对画线句的批注。

10、读句子,回答问题。

(1)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这句话反映了总理的两个特点:一是 ;二是

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这两个特点?用“ ”画下来。

(2)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

“可以数得清颗数”说明了什么?

“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说明了什么?

这几句话反映了什么?

 

11、阅读下面材料,

某校对200位学生周末在家里使用手机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每人最多选3项),具体情况统计如下表:

使用手机调查表

调查项目

主要内容

结果

主要用途

①联系外出工作、学习的亲人和朋友

43%

②和同学聊天,约同学、伙伴外出活动

29%

③观看国内外新闻

12%

④进行线上学习,查阅资料

91%

⑤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

50%

⑥和同学交流,遇到疑难问题时相互讨论

57%

⑦用手机拍摄功能,拍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40%

⑧淘宝购物

8%

⑨玩游戏

95%

⑩听歌、看抖音短视频

38%

 

1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学生使用手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用调查表中的相关信息或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写出三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绿

又是绿色稠密的节季,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沉浸在绿色遐思之中。

我爱绿色,我爱这有着无限生命力,充溢着旺盛的青春气息滴翠的色彩。这四季的绿就像人的一生。

春天的绿(  ),夏天的绿( ),秋天的绿,(  ),冬天的绿(  )。

我喜欢独步于夏天的绿阴中,任凭清风轻吻我的秀发似乎吹动绿杨。欣赏柳枝摇曳的飘动。绿色草地,两只白蝴蝶飞旋着,带给我神思缥缈的遐想。我喜欢金风送爽的秋天,绿叶凋零,万般地依依不舍,打着旋,悠悠地,缓缓地,逐渐萧疏,秋林显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天繁盛,是眷恋眨眼即逝的生命吗?不,每每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也要不遗余力地描绘。金秋丰收的喜悦,装点大自然迷人的画卷,这最后瞬间的绿,仍是美丽的。

然而,我也爱冬天的松树,无数细小的针状绿叶在北风呼啸中奏响春雷般的松涛。白雪飘落亲吻在松树上,一种心灵的纯洁之情油然而生。每每此时我会披一件绿的披风和树媲美。争宠着雪的爱抚,好惬意,好洒脱。

我最爱的还是初春的绿。她似少女的初恋,如一抹柔情般稚嫩。霏霏细雨的清晨,那如云如烟的绿,似一位着柔纱的仙子。飘飘的,柔柔的,似一杯浓浓的醇酒,一封爱情的信笺,一张温柔含着泪水的少女面孔,给人们带来了多少温馨。

我喜欢绿,绿的可靠,绿的谦虚,绿的宽容,绿的博大和永恒。

1第三段方框中用词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

A.活泼  凝重  深沉  纯真

B.纯真  活泼  凝重  深沉

C.凝重  纯真  深沉  活泼

D.深沉  活泼  纯真  凝重

2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写作顺序又是如何安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在写四季的绿时详略不同,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的含义有哪些?用文中词语回答。(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一句话概括表述文章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用了多种手法,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比喻、拟人 B.象征 C.联想 D.抒情

13、阅读理解

猎手

贾平凹

  ①从太白山的白麓往上,越往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

②这猎手粗脚大手,熟知狼的习性,能准确地把一颗在鞋底蹭亮的弹丸从枪膛射出,声响狼倒。但猎手并不用枪,特制一根铁棍,遇到狼故意对狼扮鬼脸,惹狼暴躁,扬手一棍扫狼腿,狼的腿是麻杆一般,着扫即断。然后挡腰直敲,狼腿软若豆腐,遂瘫卧不起。旋即弯两股树枝吊起狼腿,于狼的吼叫声中趁热剥皮,只要在铜疙瘩一样的狼头上划开口子,拳头伸出去于皮肉之间嘭嘭捶打,一张皮子十分完整。

③几年里,矮林中的狼竟被猎杀尽了。

④没有狼可猎,猎手突然感到空落,他常常在家喝闷酒,倏忽听见一声嚎叫,提棍奔出去,鸟叫风前,花迷野径,远近却无狼迹。这种现象折磨得他白日不能安然吃酒,夜里也似睡非睡,欲睡乍醒,猎手无聊得紧。

⑤一日,懒懒地在林子中走,一抬头见前面三棵树旁卧有一狼作寐态,见他便遁。猎手立即扑过去,狼的逃路是没有了,就前爪搭地,后腿拱起,扫帚大尾竖起,尾毛动,发一面旗子。猎手一步步向狼走近,眯眼以手招之,狼莫解其意,连吼三声,震得树上落下一层枯叶。猎手将落在肩上的一片叶子拿了,吹吹上面的灰气,突然棍击去,倏忽棍又在怀里,狼却卧在那里,一条前爪已经断了。猎手哈哈大笑,迅雷不及掩耳将棍再要敲狼腰,狼狂风般跃起,抱住了猎手,猎手在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受伤而发疯的恶狼。棍掉在地上,同时一手抓住了一只狼爪,一拳塞进弯过来要咬手的狼口中直抵喉咙。人狼就在地上翻滚搏斗,狼口不能合,人手不放松。眼看滚至崖边了,继而就从崖头滚落数百米的崖下去。

⑥猎手跌落到三十米,在崖壁上的一块凸石上,惊而发现了一只狼,此狼皮毛焦黄,肚皮丰满,一脑壳的桃花瓣。猎手看出这是狼妻。有狼妻就有狼家,原来太白山的狼果然并未绝种啊。

⑦猎手跌落到六十米,崖壁窝进去一小小石坪,一只幼狼在那里翻筋斗。这一定是狼子。狼子有一岁吧,已经老长的尾巴,老长的白牙。这恶东西是长子,还是老二老三?

⑧猎手跌落到一百米,看见崖壁上有一洞,古藤垂帘中卧一狼,瘦皮包骨,须眉灰白,一右眼瞎了,趴聚了一圈蚊虫。不用问这是狼父了。狡猾的老家伙,就是你在传种吗?狼母呢?

⑨猎手跌到二百米,狼母果然又在一个洞口。

⑩……

猎手和狼终于跌落到了崖根,失掉在斜出的一棵树上,树咔嚓断了,同他们一块坠在一块石上,复弹起来,再落在草地上,猎手感到剧痛,然后一片空白。

猎手醒来的时候,赶忙看那狼。但没有见到狼,和他一块儿下来已经摔死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

(选自《太白山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1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鉴赏第⑤节划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歌唱早晨,

我歌唱希望,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

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

你飞吧,

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

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

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我重新变得年轻了,

我的血流得很快,

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1】给词语注音。

颤抖__           琴弦___         渴望____

【2】作者把少男少女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之间的相似点是_____

【3】这首诗属于   

A.叙事诗

B.抒情诗

【4】诗歌采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5】读完这首诗后,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男少女?试写出一个,并说说两者之间的相似点。

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绿叶和野花不是谱写成我们生活的乐章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不是每人都想找到一种新奇少见的叶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虹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直接改间接)

_______________

2.小雪对小明说;“明天我去你家一起写作业。”(直接改间接)

_______________

3.李松说,他做作业虽然准确率高,但速度太慢。(间接改直接)

_______________

4.贝贝说,她家养的小花狗很通人性。(间接改直接)

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小溪哗哗地流着。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姑娘捧着硬币对张丽说:“我数了两遍,请您数一下吧!”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搭石不是家乡人勤劳的象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下列句子改写成“把”字句或“被”字句。

1.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被这个故事深深感动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鱼儿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句子改成反问句。

 人人都需要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很多蝙蝠灵活地在夜空中飞来飞去。(缩句)

2.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   ,(A.冲垮海堤 B.毁灭沿海的城镇 

C.无情地掀翻船只)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将正确的序号填人横线上)

3.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

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两句合成一句)

4. 人类正面临食物匮乏的威胁。(改为被字句)

5. 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不可缺少的每日的食盐。(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小练笔。

当鲁滨逊发现海边沙滩上有人的脚印时,他猜想一定是附近陆地上的野人留下来的。之后他在住所前的空地上插上树枝,又将羊分在几个地方圈养。鲁滨逊从发现脚印到做这些改变的过程中,内心一定在翻腾,请你按照提示,把人物的心理描写细致。

鲁滨逊看到海边沙滩上的脚印,他惊惶无措地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