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字组词
监(_______) 期(_______) 蜷(_______) 磅(_______) 警(_______)
临(_______) 其(_______) 倦(_______) 膀(_______) 擎(_______)
蓝(_______) 撕(_______) 疆(_______) 榜(_______) 俘(_______)
篮(_______) 嘶(_______) 僵(_______) 傍(_______) 浮(_______)
2、古诗积累。
《如梦令》和《渔歌子》中直接写出词人流连忘返的句子分别是:“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于谦用“________,________”抒发自己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志向。李贺用“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渴望。
3、根据下面的描述,写出相应的词句。
(1)江南的春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江南的青山,像美人聚拢的眉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到江南赶上了春光,就不要辜负这大好春光,一定要同它住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烟台的海》中写春天烟台的海“微波泛起”景象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句子,完成词语练习。
现在我要开始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所以我要把它的经过从头至尾,按着次序记下去。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闻所未闻——_________________ 寂寞——_____________
(2)用“从头至尾”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抖擞( ) 恃风雷( ) 万马齐喑( )
【2】解释下列同语。
九州: 生气:
喑: 抖擞:
【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______________
【4】学了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不禁让人想起了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想起了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万马齐喑究可哀”深刻地写出了当时社会(清朝末年)死气沉沉的局面,表现出了诗人对此的强烈不满。( )
(2)“天公”在诗中的意思是天帝、老天爷。( )
(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共计315首。广为传诵的这首诗联想丰富、奇特,比喻形象,含意深刻,言辞恳切。( )
7、春草
(宋)刘敞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柴。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1】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或行楷抄写本诗的第三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水边原上乱抽柴”中“乱”字写出了春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四两句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我的“自白”书
陈然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1】“高贵的头”指的是__________。“魔鬼的宫殿”指的是____________。
【2】从“放声大笑”中体会到陈然____________的英雄气魄。
【3】标题中“自白书”上的引号表示________,“自白书”在诗中的实际含义是_________。
【4】请再写出两句表达视死如归、凛然正气的诗。(注明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北京的春节》节选,回答问题。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pū pù)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guān guàn)、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guàng kuáng),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lèi luó)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1】用“√”标出选文中正确的读音。
【2】“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中“光景”一词在句子中的含义是( )
A.时光景物
B.情景
C.表示估计
【3】截然不同的光景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的句中“最”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二段对不同的人物来进行描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血凝红叶
峡谷中,坐落着一座低矮(简单 简朴 简陋)的小草房。门上刻着淡淡的字迹:“赵一曼被俘地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永垂不朽!”时令才深秋,却下了一场大雪。这里没有高耸的赵一曼纪念碑,没有鲜花,没有坟墓,她和白山黑水卧在一起,她和蓝天沃野永驻在一起。朔风在峡谷里呼啸,白雪在天空中飞舞,四野默默无声,那山、那水、那风、那雪似乎在为烈士致哀。小草房前的一丛柞树披着厚厚的雪,像盛开的梨花,它的叶子并未凋零,一片火红,像燃烧的火苗一样耀眼。
一位正在着手写赵一曼传记作品的作家,随手采了一片鲜红的柞叶,沉重地讲起一段(悲哀 悲伤 悲壮)的历史来:
赵一曼同志在战斗中左腿被打断,不幸被俘。在哈尔滨,她惨遭百般折磨,受尽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敌人把她押送到亮珠河杀害。在刑场上,赵一曼昂首挺胸,正气凛然,她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口号声中,她倒在了血泊(pō bó)里。当时,她才三十一岁……
我们都沉默着,谁也不说话,静听着这位作家的讲述。我仿佛感到赵一曼就站在我们面前,她英姿飒爽,目光炯炯,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刚强如铁……她没有牺牲,没有离去,她就屹立在这高高的崖顶上,像一尊不朽的雕像。
我们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心里燃烧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火焰,情不自禁(jīn jìn)地想从洒着赵一曼鲜血的地方捡点什么,从而寄托我们对英雄的思念。我想了想,弯腰采撷了一片最红的柞叶,小心地夹在我的笔记本里……
(1)将文中括号里的正确答案用“√”标出。
(2)从文中找出两个描写赵一曼形象的四字词语,另外再写四个描写人物形象的词语。 摘抄:
再写:
(3)用“ ”画出两句表示作者联想的语句。
(4)作者为什么要采撷一片最红的柞叶夹在笔记本里呢?请联系短文题目,说说红叶的象征意义。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卢沟桥烽火(节选)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士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县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县城发起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军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军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敌人的头上砍去,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直持续到9日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又重新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1】“衅”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日军蓄谋挑衅,他们的借口是________。
【2】按照时间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1937年7月7日深夜,________。第二天凌晨,________;当天晚上,________。
【3】选文字里行间充分表达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情感。在第一,二自然段中,我们能从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感受到作者对侵略者丑恶嘴脸的厌恶,能从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感受到作者对中国驻守官兵不畏强敌的敬意。
【4】2019年是抗日战争胜利________周年,你想对________(日本侵略者逝去的先烈/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七月的天山(节选)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
……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1】仿照“斑斑点点”写两个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选文主要写了七月天山的( )
A.森林
B.日影
C.水声
【3】文中的“巨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骑马的声音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怎样加标点
小勇和小芳的爸爸只有一张电影票,应该让他俩谁去看呢?爸爸写了一段没加标点的话:
只有一张电影票是给小勇的不是给小芳的小芳一定要看明天再买一张票给小勇去看
爸爸让小勇小芳去加标点,再决定给谁去看,小勇小芳都想把票给对方,变根据自己的意图加了标点,想想看,他们是怎样加的?
把小勇小芳加完标点的句子写在下面。
小勇:
小芳: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启示
[新加坡] 尤今
这是一件发生在童年的小事。我的爸爸也许已经把它忘记了。然而,这件事,却对我的一生有着莫大的(影响 印象)。
那年,我9岁。一日,我坐在靠门边的桌前写大楷。门铃响了,爸爸开门,是邻居。两人就站在大门外交谈。
那天风很猛,把我的大楷本子吹得“啪啪”作响,我拿着墨汁淋漓的笔去关门,猛地把门一推,然而,大门由于碰到障碍物反弹回来;与此同时,我听到父亲尽力压抑而仍然压不下去的喊声。
门外的父亲,眉眼鼻唇,全都痛得扭成了一团,好像连头发,也都痛得一根一根地站了起来,而他的十根手指呢,则怪异地缠来扭去。一看到我伸出门外一探究竟的脸,父亲即刻(暴躁 暴怒)地扬起了手,想刮我的耳光,但是,不知怎的,手掌还没有盖到我脸上来,便颓然放下了,我的脸颊,仅仅感受到了一阵掌风而已。
邻居以(责备 责骂)的口气对我说道:“你太不小心了,你父亲的手刚才扶在门框上,你看也不看,就把门用力关上……”
啊!原来我几乎把爸爸的手指夹断!
我偷眼瞅父亲,他铁青着脸搓着手指,没有看我。十指连心,父亲此刻(猛烈 剧烈)的痛楚,我当然知道,但是,当时的我,毕竟只是一个9岁的儿童,我所关心、所害怕的,是父亲到底会不会再扬手来打我。父亲不曾。
当天晚上,父亲五根手指浮浮地肿得很大,母亲在厨房里为他涂抹药油。我无意中听到父亲对母亲说道:“我实在痛得极惨,原想狠狠打她一个耳光,但是转念一想,我是自己把手放在夹缝处的,错误在我,凭什么打她!”
父亲的话,给了我一个毕生受用的启示:犯了错误,必须自己承担后果,不可迁怒他人,不可推卸责任。
谢谢您,爸爸!
【1】用“√”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按要求写近义词。
(1)“我偷眼瞅父亲”,句中的“瞅”可以换成______、______。
(2)“父亲即刻(暴躁 暴怒)地扬起了手”,句中的“即刻”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为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我拿着墨汁淋漓的笔去关门。(____)
A.形容湿淋淋地往下滴。 B.形容畅快。
(2)手掌还没有盖到我脸上来,便颓然放下了。(____)
A.倒塌 B.萎靡 C.败坏
【4】读文中的画线句,“我”偷眼瞅父亲时心里会想什么?父亲原本想打“我”,但最终没打,他又是怎么想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乐园。
1.我的好朋友伦捷送给我一块电子表。(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因为这些我们就退回去,退到爸爸妈妈温热的怀中,那我们还算什么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叫权善才的将军误砍了昭陵上的柏树。(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难道不值得赞扬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怎能不努力学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⑴有谁不知道这种华美的蝶蛾?(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蜘蛛最终缚住了这只强有力的苍蝇。(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我对儿子说:“把笼子放在那儿,跟我走。我们去看一样稀罕的东西”。(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大孔雀蛾在飞舞。(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大风车。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低头唉声叹气。振作精神发奋努力。(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
(2)孙胺对田忌说:“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获胜。”( 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月亮穿过微云。(请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得更具体更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怎能不爱护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语境,试着写一写人物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
开始发试卷了。久久没有听到老师念我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
20、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发现了这一只瓦砾似的贝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一件难忘的事
提示与要求:我们在生活中经历的事情,有喜有悲,有笑有泪,这都是我们成长的见证。选择一件你最难忘的事写下来。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