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填空。

“置”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部,再查__画。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再查音节___

“置”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设立; ②购买; ③放、搁、摆。

“置之不理”的“置”应取第__________________

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这一连串的问句是围绕哪一句展开的?

请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

A.对时光飞逝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

B.时光飞逝,无法挽留,青春易逝,无法珍惜。

2.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这句话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洗手、________________等生活细节,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3、搭配词语,搭配要恰当。

遵守 看到 提高 战胜 改正 改进

工作 缺点 制度 成绩 困难 勇气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根据描述推测对应的作品和人物,填写在表格里。

描述

作品

人物

出场时穿西装戴礼帽,喊着“我迟了!我迟了!”努力诱惑爱丽丝进入兔子洞。

_______

_______

汤姆最好的玩伴,与汤姆、哈克贝利·费恩一起在杰克逊岛上度过了一段他们一心向往的海盗生活。

_______

_______

他是一只阴险狡猾的狐狸。因为尼尔斯从他的利爪下救出了大雁阿卡,所以他决心跟随雁群,伺机报复尼尔斯。

_______

_______

5、比一比,再组词。

拟(   ) 赴( )   躇(   ) 枕(   )

似(   ) 赵( )   著(   ) 沈(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注释)  ①约客:邀请客人来相会。②黄梅时节: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③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处处都在下雨。④处处蛙:到处是青蛙。⑤有约:即邀约友人。⑥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眀,灯芯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落:使……掉落。灯花:灯芯燃尽结成的花状物。

1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时间)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

2诗中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D.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3在诗中画出诗人巧借棋子描写等待友人的情景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美文欣赏屋。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注释)艨艟(ménɡ  chōnɡ):古代大型战船。  向来:从前,指春水未涨之时。 中流:水流的中央。

1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向来(wǎng  wàng)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xíng  háng)。

2根据注释提示,试写出诗句的意思。

①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观书有感》的第二首,前两句是叙述,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启发我们不要去做岸上推船的蠢事,而应该为艨艟的自在航行输送____________

8、春草

(宋)刘敞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柴。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1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或行楷抄写本诗的第三句

 

 

 

 

 

 

 

 

 

 

 

 

 

 

 

 

 

 

 

 

 

 

 

 

 

 

 

 

 

 

 

 

2“水边原上乱抽柴”中“乱”字写出了春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四两句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理解

岩石生蛋

大家都知道鸡会生蛋,鸟会生蛋,蛇会生蛋,可从来没听说过石头会生蛋。然而,在贵州省的三都县却偏偏出现了岩石生蛋的奇事。

清明时节,我们带着对岩石生蛋的疑问和兴趣,来到了三都县,直奔岩石生蛋的地方而去。两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一个叫姑鲁坡脚姑挂村的地方。

村里有八十多户人家,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有趣的是,家家户户门前都放着几个圆滑的石头,作凳子用。这些石头大小不一,非常沉重。村民们告诉我们,它们就是石蛋。

与鸡蛋不同,石蛋硬梆梆的,不怕摔不怕砸,坐在上面还挺舒服的哩!这些石蛋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呢?

一位热情的村民主动为我们带路去观看石头生蛋奇观。我们沿着山谷往前走,约二十分钟后,来到了一个小溪旁。村民指着溪旁高山上的岩崖说,这就是岩石生蛋的地方。

探索欲望驱使着我们,一定要上去看个究竟。在七十多米高的一块悬岩绝壁上,我们看到了最壮观的岩石生蛋奇观。悬岩(   )仅有十几米长,高两米左右,(   )大大小小的几十个等待降生的石蛋却布满了整个悬岩,就像有一排母鸡正在生蛋一样,有的只露出一点蛋头,有的已露出一半,有的已挤出岩石就要降生大地。生下的石蛋掉在岩下,大小不等,轻的也有几十千克重。石蛋为青赤色,表面有如原木断面般的纹路,纹理清晰。

今天我们的运气不错,碰巧一个石蛋就要降生了。村民用手轻轻一碰它,石蛋果然脱岩而出,一个圆溜溜的石蛋坠落于地。

岩石为什么会生蛋呢?

香港大学地质系陈龙生先生认为,这地方的山岩处在下沉盆纪地质层上,已形成四五亿年。在岩石的形成和以后的挤压中,由于成分的差异和形状的不同而产生蛋形石。又有的地质学家分析认为,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岩石与周围岩石的成分不同,经过上亿年的沧桑,相继脱离原岩石,掉落下来。还有的地质学家与生物学家通过石蛋外表的木纹状纹理分析认为,可能是岩石中含的特异矿物质,在地壳运动中受地热形成一种结晶体,又在地壳运动的驱动下逐渐脱离原岩石,形成石蛋。

)是什么原因,岩石生蛋的现象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这一奇观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世界真奇妙!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石蛋是什么样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画出描写岩石生蛋壮观景象的语句。

4岩石为什么会生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了解大自然中的哪些奇闻趣事?试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第三次过草地

我们在雪山脚下,吃了一餐用为数甚少的土豆、青稞和野菜煮成的“饭”,整装出发了。同志们拄着木棍.踏着蜿蜒崎岖的山径向上攀登。忽然,西北方向涌起一块乌云,挨着山头压了过来,这预示着一场暴风雪将要来临。为争取时间,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加快了脚步。不过一刻钟,暴风雪就来了。  

好不容易挨到风停雪止,天色微明,大家互相搀扶着艰难地站立起来,又迈开了前进的步伐。冻得失去了知觉的双脚已不听使唤,走一步跌一跤,爬起来再走,走出二三十步才慢慢恢复了知觉。不少同志的脚冻裂了,鲜血渗透了裹在脚上的破布和草鞋,在雪地上留下了斑斑血印。越往上爬,积雪越厚,天气越冷,空气也越。稀薄了。同志们一步一停,一步一喘,每走一步都要用出全身的力气。在这最艰难的时刻,政治工作发挥出特有的威力。王建安政委不顾自己身体虚弱,不断地给部队鼓舞士气。各级干部以短促有力的口号,宣传队员们敲响锣鼓,打起“呱嗒板”,活跃气氛,激励大家去战胜困难。距顶峰越来越近了。突然,前面传来一阵欢呼声。走在我身后的警卫员一步跳到我跟前,手指着山顶高兴地说:“军长你看。”我抬头一看,只见一面鲜艳的红旗耸立在顶峰,在皑皑白雪的衬映下,是那样的光彩夺目,那样的振奋人心。

1我们在雪山脚下吃了一顿怎样的“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登山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志们是如何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有哪些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雨花

由于某种特殊的缘故,我非常喜欢雨花。每当看到那玲珑小巧、清新俏丽的雨花时,我甚至会 chī qíng(  )地把手伸向雨里,想在无边的花丛里摘一朵来仔细端详。

几天前,一个秋雨淅沥、天色朦胧的傍晚,我在一条路面很滑的巷子里走着,不远处,有一位老人蹒跚而行。忽然,路面一个小黑影很快地靠上去,高举着伞,挽着老人的膀子。看得出来,那孩子是踮着脚走路的。我猜想,这一定是老人的孙子。老人有这样的孙子真是太幸福了!隐约地我看见那个孩子斜举着伞,半个身子露在雨中。老人的手臂抬起来,好像在搂着孩子的小肩膀。借着路灯的灯光,我还看见伞上跳动、闪烁着小小的雨花。雨越下越大,孩子的手大概累得发酸了,伞渐渐低垂片刻,又 gāo  áng(  )起来,原来孩子换了只手拿伞。雨起劲地下。这时,老人和孩子闪进了一幢宿舍楼。一会儿,那孩子又飞跑出来,后面还跟着老人的话音;孩子,你是哪家人?我愣住了,难道……我顾不上抹去脸上的雨水,目送着那孩子在雨中飞跑的身影。暮色和雨帘使他的背影逐渐模糊,最后,像雨花融在水中一样消失了。那伞上跳跃着的雨花,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中……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词语。

【2】~~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结合短文解释词语。

蹒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5】本文的中心思想是 (  )。

A.描绘了雨花玲珑小巧、清新俏丽的优美形态。

B.表现了老人遇到困难有人帮助的幸福。

C.赞美了小孩乐于助人的美好品德。

 

12、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金色花

(1)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2)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3)无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着阳光和空气。

(4)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5)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6)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7)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8)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竟发生了奇迹。

(9)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10)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11)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12)此刻,仙人掌骄傲地高擎着。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13)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

(14)可以想像,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15)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16)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1根据(4)~(7)段内容,分别概括出开花前的“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

(1)开花前仙人掌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3)~(13)段内容,概括出作者对仙人掌的感情所经历的四种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第(13)段中写道:“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请根据(3)~(13)段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是什么原因使作者“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浅薄庸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采用了纵横对比的手法,纵观全文,分别概括出纵向和横向对比的内容。

(1)纵向对比为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

(2)横向对比为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

5本文是一篇状物寓理的散文,作者通过对“金色花”的描写,要揭示怎样的一个道理(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作文上的红双圈》。

1972年的5月,我正在上高二,学校里举办“红五月”征文比赛,我投了稿,是一篇很长的作文,题目叫“补考”。

一天上午,我们正在操场劳动,有同学跑过来告诉我:“获奖征文在报栏里贴出来了,有你的,上面打满了双圈。”那时候,老师批阅作文,喜欢在认为最好的词句下面画红双圈。我很兴奋,立刻就想去看看,却又矜持,不愿在同学面前显出我的迫不急待。挨到中午,校园里寂静无人时,我像做贼一样地溜过去,独自站在报栏前,傻乎乎的下着,独自欣赏我的打满红双圈的作文。我的心怦怦直跳,从头到尾一个个数下来,一共是九十八个红双圈。这是我的语文老师给我的评价。

带红双圈的作文在报栏里贴了很久,一天,县文化馆的同志路过这里,看见了报栏里的这篇作文,就揭下来带走了,不久发表在县办刊物上。县办刊物送到扬州地区,被地区刊物选中,第二次发表。几经周转,次年《补考》竟发表在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正式刊物上。

那时,我已经下乡插队。父亲鼓励我说:既有一,何不能有二?于是,我就接着折腾,陆续发表了很多小说,成了作家。

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人生的路上有无数条轨道可走,之所以选择了其中的一条,是必然的,也是偶然。

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画线句子表明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段画线句子中的“折腾”一词,在文中是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生的路上有无数条轨道可走,之所以选择了其中的一条,是必然,也是偶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段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14、   巴西咖啡的浓香举世闻名,可是它意想不到地跟非洲的杀人蜂有关,而杀人蜂的毒刺令所有人闻风丧胆。

在南美洲的巴西,1956年,科学家从非洲引进了几十只杀人蜂,这些蜂被人不慎从蜂箱里放了出来。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场灾难降临到整个巴西。

蜂群飞进巴西的丛林,与当地的蜜蜂交配,繁殖出比非洲杀人蜂更凶猛的新一代蜂种,并迅速繁衍到十亿只。几十年来,杀人蜂制造了无数灾难。蜂群常常自天而降深入到城市街道袭击行人,至今已有上千人因被这种蜂刺螫而死亡。

巴西政府和人民曾采取各种方法消灭杀人蜂,但收效甚微。

后来,人们发现杀人蜂在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巴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杀人蜂惊人的产蜜能力,使巴西的养蜂人因此摆脱了贫困,巴西也一跃成为世界四大产蜜国之一。

1闻风丧胆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用部首查字法查   字部。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2摘录描写杀人蜂给巴西带来灾难的句子

3文中标出了三处加点的词句,请任意选择一处写批注。

4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短文中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指的是(

A. 从非洲引进杀人蜂。 B. 杀人蜂被人不慎从蜂箱里放了出来。

C. 杀人蜂与当地的蜜蜂交配。 D. 杀人蜂给巴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5短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A. 我们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趋利避害。

B. 不管什么物种,只要危害到人,就要坚决消灭。

C. 我们可以任意引进外来物种。

D. 只要有利益,我们可以不管事物坏的一面。

6从短文看,杀人蜂具有__________毒性强__________的特点。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他非常仔细地研究挂在图书馆墙壁上的世界大地图。(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让我放学后到她办公室去找她。(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书,能使不安的心变得宁静,能使平淡的人生变得丰富。(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

例: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我们不能忘记妈妈的爱。

我们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老班长对我们说:“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毕业联欢会上,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和欢乐的舞蹈。(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他跑得很快。(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看图作文。

仔细观察下图,理解图意,展开联想,确定恰当的主题,写一篇450字左右的记叙文(童话故事),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议论。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字迹端正清楚。注意开头结尾、前后连贯。题目自拟。

纵容 鼠患 结局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