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四平2025届六年级语文上册一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看拼音写词语

zī yuán   jīnɡ yínɡ ēn cì kū jié  

( ) (   ) (   )   (   )  

wēi xié mù dǔ juàn liàn hé ǎi kě qīn

(   )   (   ) (   )   ( )

2、填空题。

1.《童年》是苏联作家______以自身经历这原开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2.“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_____。”选自________代诗人______的作品《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七律·长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表现红军长征时乐观主义精神。

3、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1)妈妈拿起铲子在锅里jiǎo huo( )起来,经过一段时间,áo( )在锅里的là bā zhōu( )就变得益发 nónɡchóu( )了。

(2)流落荒岛的鲁滨逊感受到了jì mò( )与 kǒnɡ jù( ),幸好有一条狗和两只猫陪伴他,使他在qī liánɡ( )中得到安慰。

4、按要求填写。

(1)六月六,__________

(2)___________, 割谷喂老牛。

(3)以立意为宗,__________。(梁)萧统

(4)在《夏天里的成长》“_______”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 而“______” 这句话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5、根据语境填空。

(1)妈妈经常教育我,平时要多思考、多请教,不能骄傲自大,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就像《尚书》中所说:“好问则裕,__________。”

(2)老师告诫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正所谓“________,寸有所长”,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别人。

(3)我们送别友人时,常用唐代诗人高适的诗句“_______________”来鼓励朋友。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完成问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

B.白雨/跳珠/乱入船

C.卷地风/来忽吹散

D.望湖楼下/水/如天

【2】下列各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B.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C.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雨珠吹散。

D.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晴天一样,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

7、古诗在线。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解释词语。

社林:_________________    见: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所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作者联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理解正确的有_______(多选)

A.“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明月”和“半夜清风”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B.词的下阕以轻云小雨、天气的突然变化以及旧游之地的突然发现,表现夜行乡间的轻松和饶有兴趣。

C.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的所见所闻,描绘出江南山乡夏夜的优美景色。

D.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贯穿全词。

8、古诗阅读

《观书有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告诉我们学习如同汲取源头活水,这样才能不断的充实自己。作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学家和教育家朱熹,人称儒学“二圣”。他编订了历史上的“四书”,四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读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____着线,嘴里________________。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1把选段补充完整。

2看见老师玩得这样开心,“我”跟同桌也心满意足,“我们”心中满意的是( )

A.老师没把“我”的竹节人扯散丟掉,会还给“我”

B.这个竹节人给老师也带来了快乐。老师原来和“我们”一样,也喜欢玩竹节人。

10、阅读理解

最后一只乌鸦的最后一句坏话

万斌生

(1)报忧不报喜的乌鸦,遭到无情地剿杀。

(2)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只乌鸦了。

(3)最后一只乌鸦仓惶逃命,飞上了下临万丈深渊的悬崖绝壁。

(4)然而人们并不放过它,勇敢的猎捕者们历尽艰辛,不辞劳苦地追了上来,密匝匝地包围了它,原始的箭弩和现代的火枪织成了天罗地网,一同指向世界上最后一只乌鸦。

(5)乌鸦振了振翅膀,想飞越深渊,飞到对岸去,可是它立即发现,对岸是同样的天罗地网。

(6)乌鸦欲飞又落,① 。//开端

(7)围猎的人群中,有人在举枪瞄准,有人在拉满弓弦,眼看这最后一只乌鸦就要粉身碎骨了。

(8)“且慢!”一位首领模样的人发话了,“这是最后一只乌鸦,它死了乌鸦就绝种了。不能不教而诛。让我来问问它,看它能不能改恶从善。”

(9)大家表示同意。

(10)② 。一些人不甘落后,也随之走上悬石。

(11)“乌鸦,你好。”首领说,“只要你答应一个条件,我们就不杀你,马上放了你。”

(12)乌鸦问:“什么条件呢?”

(13)“很简单。只要你答应从此以后改掉讲坏话的习惯,像喜鹊那样多多报喜就行了。”

(14)“这——”乌鸦沉吟着,“我又报喜又报忧,行不行呢?”

(15)首领还未回答,围猎者们已经怒吼起来——

(16)“不行!”

(17)“这家伙讲惯了坏话!”

(18)“本性难改!”……

(19)③ 。//发展

(20)就在这时,乌鸦猛然发现:④

(21)“呱!危险!”乌鸦大声喊道,“别过来,别过来!大石要塌了,大石要塌了!”

(22)“死到临头,还在讲坏话。”首领恼怒道,“预备,放——”//高潮

【1】“沉吟”一词有两个意思:①犹豫,迟疑;②喃喃自语。文中选择第( )个意思。联系上下文推想乌鸦“沉吟着”的内心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其实有多处对 “悬石”这一环境的描写,认真读全文,环境描写排序恰当的一项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①首领走上拱桥般的悬石。

②停在突出悬崖的一块拱桥般的悬石上。

③由于涌向悬石的人太多,那悬石已经松动,悬石周围的石屑、泥土纷纷坠落,可惜人们并未察觉,还在向悬石涌来。

④他们一边怒吼,一边向乌鸦栖身的悬石涌了过来。

【3】按照写作顺序,写出这篇小小说开端、发展、高潮部分的主要内容。

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常用“乌鸦嘴”喻指那些多坏话而令人讨厌的人。小说是否为我们塑造了最后一只乌鸦的多说坏话、令人讨厌的形象?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题目中用两个“最后”,用意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写写故事的结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前,有一个穷苦的地方,人们都过着苦日子。听说雪山上有一只幸福鸟,它飞到哪里,就能给哪里带去幸福。有一个叫汪嘉的孩子决心去寻找幸福鸟。

他长途跋涉,终于到了山脚下。这时,一个妖怪出现了。妖怪狞笑着施展法力,宽阔平坦的大路变成了乱石滩,石头像刀子一样尖利。汪嘉咬紧牙关往前走,很快就痛得两眼发黑,可一想到受苦受难的乡亲们,他就又有力气了。双脚被石头划得鲜血淋漓,他就手脚并用地朝前爬,弄得自己遍体鳞伤。终于,他走完了乱石滩,登上了大雪山,找到了幸福鸟。幸福鸟很受感动,带着汪嘉飞回了家乡。

从此,这个地方变了样儿。清清的河水流过绿色的田野,金色的阳光照耀着广袤的大地,到处都有鲜艳的花朵、欢唱的鸟儿、高大的树木和茂盛的青草。这里的人们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请用“   ”画出最能体现汪嘉心系乡亲们的句子。

2给这个民间故事加一个题目,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幸福鸟 B.寻找幸福鸟 C.寻找幸福 D.穷孩子汪嘉

3你认为故事中的汪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短文,说一说:今后遇到困难,你会怎样去面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察/观测)。1971年,美国发射的“水手9号”宇宙飞船进入了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给火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表明,意大利天文学家(观察/现测)到的所谓“运河”,原来是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通过近距离(观察/现测)还发现,以前(观察/观测)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色的四季变化,并不是由于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而是由于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才造成了颜色明暗的变化。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______年,______国发射的“________”宇宙飞船进入了环绕______飞行的轨道,给______拍摄了大量的照片。

【3】从这一段文字中我们知道了科学家对火星又有了哪些新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科学家们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

花朵 叶子 根

春风徐徐吹来,各种野花争先恐后地开了。一棵蒲公英生在了土冈的最高处,茎上开了一朵黄灿灿的花朵。花朵向四周看了看,洋洋自得地对下面嫩绿的叶子说:“瞧,谁能说我不漂亮呢?蜜蜂不辞辛苦地为我唱歌,蝴蝶不知疲倦地为我跳舞;我是多么了不起呀!我使没有味道的春风变得香甜;我还赠给子孙每人一把‘降落伞’,把它们送向四面八方,为下一个春天增色添香。绿叶子,你的本领有我的这么大吗?”

绿叶听了连连摇头说:“别不害羞了!如果没有我们的叶绿素来接受阳光,进行光和作用,给你制造了生存的养料,你的香味从哪里来呢?再说,如果没有我们绿叶的陪衬,你就会孤单单的,不仅不美,也经不起风吹雨打呀!想想吧,谁的本领最大,当然非我们绿叶莫属了。

绿叶正在滔滔不绝地自吹自擂,埋在地下的根说话了:“这都是谁在自我标榜啊!你们想过吗?如果没有我们根为你们吸收水份和养份,你们早枯死了! 你们在地上只有三寸高,而我们呢?埋在地下的却有三尺长,否则,你们怎能经得起风吹日晒呢?我终生见不到蜂蝶,晒不到太阳,是我们整日整夜地不声不响,竭尽全力顶着坚石和硬土,为你们的活命提供着必不可少的条件啊!谁的本领大?可要饮水思源啊!”

花朵和绿叶,都惭愧地低下了头,沉默呀沉默,在沉默中思索,在沉默中觉醒。

1花朵的本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子的本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的本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谁的本领最大?他们都“在沉默中思索,在沉默中觉醒”,它们应当醒悟到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如果……就……”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理解词语。

竭尽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带白蘑菇回家

①妈妈爱吃蘑菇。

②到青海出差,在幽蓝的天穹与黛绿的草原之间,见到点点闪烁的白星。那不是星星,是草原上的白蘑菇。从鸟岛返回的途中,我买了一袋白蘑菇,预备两天后坐火车带回北京。

③回到宾馆,我铺下一张报纸,将蘑菇一柄柄小伞朝天,摆在地毯上,一如它们生长在草原时的模样。服务员进来整理卫生,忽然眉头皱了起来。我忙说:“我要把它们带回去送给妈妈。”服务员就暖暖地笑了,说:“您必须把蘑菇翻个身,让菌根朝上,不然蘑菇会烂的。草原上的白蘑菇最难保存。”听了服务员的话,我让白蘑菇趴在地上,好像晒太阳的小胖孩,温润而圆滑地裸露在空气中。上火车的日子到了,服务员帮我找来一只小纸箱,用剪刀戳了许多梅花形的小洞,把白蘑菇妥妥地安放进去。

④进了卧铺车厢,我小心翼翼地把纸箱塞在床下。对面一位青海大汉说:“箱子上捅了那么多的洞,想必带的是活物了。小鸡?小鸭?怎么没听见叫?天气太热,可别憋死了。”

⑤我说:“带的是草原上的白蘑菇,送给妈妈。”

⑥他轻轻地重复:“哦,妈妈……”好像这个词语对他已十分陌生。半晌他才接着说:“只是你这样的带法,到不了兰州,蘑菇就得烂成污水。”

⑦我一筹莫展地说:“那可怎么办?”他说:“你在卧铺下面铺开几张纸,把蘑菇晾开,保持通风。”我依法处置,摆了一床底的蘑菇。每日数次拨弄,好像育秧的老农。蘑菇们平安地穿兰州,越宝鸡,直逼郑州……不料中原一带,酷热无比,车厢内闷热如桑拿浴池,令人窒息。青海汉子不放心地蹲下检查,突然叫道:“快想办法!蘑菇表面已生出白膜,再捂下去,就不能吃了!”

⑧我束手无策。大汉二话不说,把我的白蘑菇,重新装进浑身是洞的纸箱。我说“这不是更糟了?”他并不解释,三下五除二,把卧铺小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对周围的人说:“烦请各位把自家的东西,拿到别处去放,腾出这个小桌来放小箱子。箱子里装的是咱青海湖的白蘑菇,她要带回北京给妈妈。我们把窗户开大,让风不停地灌进箱子,蘑菇就坏不了啦。大家帮帮忙,我们都有妈妈。”

⑨人们无声地把面包、成鸭蛋和可乐瓶子移开,为我腾出了一方洁净的桌面。

⑩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白蘑菇黑色的血液,渐渐被蒸发了。

终于,北京到了。我拎起蘑菇箱子同车友们告别,对大家说:“我代表自己和妈妈谢谢你们!”大家说:“你快回家去看妈妈吧。”

由于路上蒸发了水分,白蘑菇比以前轻了许多。我走得很快,就要出站台的时候,青海汉子追上我说:“有一件很要紧的事,忘了同你交代——白蘑菇炖鸡最鲜。”

妈妈喝着鸡汤说:“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

【1】短文以“白蘑菇”为线索叙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草原买蘑菇、_____________________、家中吃蘑菇。

【2】短文第⑦⑧自然段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四字词语都含有“无计可施”的意思。“我”第一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无计可施,第二次是因为____________无计可施。

【3】品读第③-⑩自然段,不同人物得知“我”带蘑菇回家给妈妈的前后表现不同,请将关键词句填入下表。

人物

知情前的表现

知情后的表现

变化原因

服务员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青海汉子

_______

_______

【4】短文画“ ”的语句,动作描写表现青海汉子____________,语言描写能看出他_____________

【5】短文结尾非常妙!联系第①自然段看,妙在____________________。从内容上看,妙在从句话读出多层意思(至少写出2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很神奇。(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整个森林的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改为比喻句)

2.昨天妈妈买了荔枝、苹果、南瓜等好多水果。(修改病句)

 

17、这件事他一定知道。(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营。

1)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用加点词语造句)

 

2我替你担心。(扩句)

 

 

19、按要求写句子。

(1)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改为字句和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四团的战士必须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习题

1.用关联词把两个分句合并成一个句子。

海水呈蓝色。海水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太阳落山了,小鸟儿全都不见了踪影。(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表达。

题目: 感动了我

要求: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