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内江2025届六年级语文上册一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拼音写词语。

jiàn dìnɡ(   )   sǒnɡ lì(   )

sōnɡ xiè(   ) xiānɡ fǔ xiānɡ chénɡ(        )

fēi xiánɡ(   )  pái huái(   )

shěn kuò(   )  shùn xī wàn biàn(      )

2、找朋友。(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海边有如许_______五色的贝壳。

2.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_______的事。

3.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______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

4.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______石油的已经不多。

3、《草原》的作者是________,他通过质朴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三幅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看到了草原的__________美、__________美,感受到了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

4、看拼音,写词语。

(1)妈妈准备了我最爱吃的là              zhōu( ),那nóng       chóu( )的样子真让我喜欢,我急忙用筷子jiǎo             bàn( )了一番后就痛快地吃了起来。

(2)zhǎ       yǎn( )就到了yuán       xiāo( )节,rán       fàng( )完鞭炮,爸爸就开车带我们去庙会看舞龙表演,随着一声锣鼓响起,整个街上人群fèi       téng( )起来。

(3)因为我这个不及格的分数,妈妈一直niàn       dāo( )我,令我很惆怅;爸爸一直不高兴更是令我jīng huáng( )。就连这个míng       mèi( )的阳光好像也在嘲笑我。

5、阅读积累。

1.《伊索寓言》中有许多描写狐狸的故事,狐狸的特点各不相同。《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别有用心;《__________》中的狐狸奸诈狡猾;《___________》中的狐狸____________

2.本学期,我从选读书目中选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本书,知道它们的主人公(或主要描述对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七律长征

毛泽东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造逶迤腾细浪,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军过后尽开颜。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全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展开叙事抒情的。

【3】加点词语“万水千山”的意思是(        

A.千座山,万条河。“千”“万”是实指。

B.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的意思。

C.万米长的水,千米高的山,指困难多,艰险多。

【4】诗的颔联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颈联,找出一对反义词,并说说你从反义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6】表现出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时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你一定也积累了很多的毛泽东诗词吧,请再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练习。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

2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1)“屈指行程二万”中“屈指”的意思是______

A.低着头。   B.弯着腰。   C.弯着手指头计算数目。

(2)词中描写秋天景象的句子是______

A.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B.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C.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3)对“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强调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

B.表现了红军不取得长征胜利决不罢休的革命豪情。

C.说明只有到了长城才能算是好汉。

3“总有一天,红军战士将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夺得最后的胜利。”这首词中有两句话表达了作者的这个心愿,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这首词和《七律·长征》有什么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古诗《宿建德江》,完成题目。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_______。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的前两句的大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展开想象,诗中“日暮客愁新”和“江清月近人”的日月之景,带给读者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侧重借景抒情的是第____________句,侧重叙事写景的是第_______________句。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个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功”是“成”的基础。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经过艰苦的奋斗,功到自然成。

一滴水从屋檐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须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水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

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成”,倒不如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灿烂的星光照耀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有着密切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________的,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________的。

2对文中第三自然段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水滴能穿透石头。

B. 水不停地滴,石头就能被滴穿,说明水的力量强大。

C. 比喻只要有信心,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3文中列举了哪几个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我突然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那么慈祥,那么愉快,眉毛、眼睛,还有额头上那一条条的皱纹,都现出他心底的欢乐来。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到,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突然变得那么冰冷,那么严肃。

1这两段话都选自《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鲁迅前后不同的表情说明了(  )

A. 鲁迅对亲人、特别是下一代的关爱以及他忧国忧民和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无比憎恨

B. 鲁迅喜欢放花筒,不喜欢三轮车夫晚上干活

2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以及查阅相关资料,你现在知道为什么鲁迅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了吗?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雪中送炭》

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不小心跌下河去。醒来时,已经躺在铺上了。同志们告诉我,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这下可糟了!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呢?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的警员来了。警员说:“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主席派我来看你。”

主席怎么知道?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了起来,急忙说:“没什么,你请主席放心吧!”

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这是主席叫我送来的。”

被子!送给我?这那儿行呢?长征途中每人带的东西很少。毛主席也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严寒呢?无论我怎么说,警卫员也把被子盖在我身上。

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暖气从手上直流到全身。我越想心里越温暖,就好像太阳晒在我身上一样暖和。

1、“这下可糟了!”中“糟”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出,《雪中送炭》中“雪”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有过毛主席这样的行为吗?请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对毛主席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桐花声里燕子飞

①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春天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树、槐树、楝树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冬天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的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绿意。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楝花的牙瓣儿已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地铺着,你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它们,等你清扫干净的时候,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你发现井台边那几株梧桐树已露出了花骨朵儿了。又下了一场春雨,几个暖暖的春风天,那些桐花便一簇簇一束束地开了。

②村子里人忙着到庄稼地里去了,给隔冬的小麦锄草,或是准备牵牛耕田,浸种下泥,没有一个人有空闲去注意井边那几株梧桐树是否开花了。它们站在井台边,默不作声,寂寞地开着,老去,落下。幸好去年相识的几只燕子飞回了,它们落在那梧桐树上喃喃地说个不停,出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

③六岁那年,一不小心,我的腿让开水烫伤,疼痛难忍,惊动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亲,她飞快地跑了过来,顺手从树枝上捋(luō)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搓出一些汁来,母亲把它敷在我的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如今母亲在千里之外,我离屋后梧桐树也有千里之遥,再深的疼痛也没有母亲与梧桐树了,只能自己贴上那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创可贴了。

④在故乡,无论谁家,只要生了个女儿,便总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棵梧桐树,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树可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母亲说,我家的井边的那几棵便是生我之时种的,它们在家里院落里开开落落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引来凤凰栖,却引来数只燕子在上面筑巢安家。母亲一直说,燕子是奔波命,年来年去,南来北往地奔波着,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但是人在异乡,也没有梧桐树可栖。前些时候收到母亲的来信,说我的年龄不小,家里的那几株梧桐树也有那么大了,是不是该砍了做嫁妆了。我没有回答母亲,只是在电话中问她梧桐树上的燕子们可好。

⑤昨夜又是一场春雨,想来在昨夜风雨中,故乡井边那几棵梧桐树又有多少桐花让风雨捋落下来,它们该顺着那细雨汇成的涓涓流水,入河,入江,入海,最终消融在世界的尽头。不知那在风雨中的燕子是否安好?   (有删改)

1在“我”的故乡,为什么大家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棵梧桐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读了下面这句话,请你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横线上。(可从内容、修辞、情感等不同角度去批注感悟)

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的句子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这样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选文作者是______,原名______。本文选自他的小说《______》,我还知道他的其他作品:____________等。

【2】联系全文,“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指的是______

【3】“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文中闰土给“我”讲了____________等几件新鲜事。

【4】写少年闰土,为什么又提到“我”和“我”往常的朋友?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

14、阅读理解

贺兰人的唱灯影子(节选,有删改)

布幕后边,身材矮小的张进绪一旦入戏,便有股子霸气,好似天下事的兴衰,戏中人的祸福,全由他来主宰。后台是他的舞台。他略带沙哑的嗓子又唱又说又喊又叫,两只手把一桌子的皮影折腾得飞来飞去。看他的表情真像站在台上唱戏演戏一般,给我以强烈的感染。但在布幕那一边,却早化成戏中一个个性情各异的灯影子了。

当我回到布幕前边,坐下来细细品赏,便看出他演唱的高超。他不单唱得味儿如醇酒,大西北的苍劲中,兼有黄河滋育的柔和;那些灯影子的举手投足,则无不鲜活灵动,神采飞扬,而且居然能随着说唱和音乐的节奏,摇肩晃脑,挺胸收腹;甚至连同手指头也随之顿挫有致。一时觉得,这唱不是张进绪唱,分明是灯影子在唱。于是,灯影、乐声和剧情浑然一体。如今的贺兰还有多少人有这种功夫?

……

我忽然想到,这么好的贺兰人的唱灯影子,可千万别只叫我们这代人看到。

【1】用“﹏﹏”从文中标出一句反问句,再给它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2】细读选文部分,思考:在布幕后边,“我”(____);在布幕前边,“我”(____)。(填序号)

A.欣赏灯影的表演      B.感叹灯影的神奇      C.观察张进绪主演灯影

【3】仔细品读画“   ”句子,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选文的最后一段话,你同意作者的想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变换句式,意思不变。

1.我多么得意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了不起的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 

2)我们把整个任务顺利完成了。(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

17、火星上非常干燥。火星上氧气含量极少。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青山是不会老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

19、语言运用——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缩句)

______________

2)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的学生身上结果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正月过后,闰土必须回家去。(改为双重否定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

材料:昭君出塞一定听说过这个婚姻故事,昭君家,了人民嫁于,请书写一篇文章表出昭君的心情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