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中2025届六年级语文上册一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佳句积累。

1.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

4.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

2、辨别形近字,再组词。

 

3、根据阅读积累填空。

1.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这正如刘禹锡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浪淘沙》中描写黄河源远流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江南春》中形容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湖阴先生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主人勤劳的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对偶的写作方法写出了庭院外的景色。

4、按课文内容填空。

(1)《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作者不仅写_______,也是在写_______,这让我们想到了一个人:_________,他(她)就像高原柳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学森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应放在文章的第6自然段后,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是一种________的写作方法。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来到黄土高原,看到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一个舞姿都_____________,每一个舞姿都是_____________,每一个舞姿都_____________,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___________

5、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

(1)我们要及时孝敬、陪伴父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个道理。。

(2)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他相处久了,你就会知道他是个怎样的人。

(3)“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抒发了作者的思亲之情,我还能写一句抒发思乡思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我知道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着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期盼。

(5)英国作家___________为我们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的鲁滨逊;刘易斯•卡罗尔创作的《___________》,讲述的主人公掉进兔子洞后,开启了一段梦幻般的旅程。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诗中哪一句点明了题目?为什么说这句诗点明了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日暮客愁新”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愁”?写出两句你联想到的描写秋天这种“愁”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是______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_的。

7、课外阅读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

②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

③催:催促欢饮的意思。

④沙场:指战场。

【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 )朝(  )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A.宋、岳飞

B.元、戚继光

【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 )而写(  ),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

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

【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       

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

【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水中,

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释:①[残阳]将要落山的太阳。②[铺]太阳的斜射。③[半]一半江水。④[瑟瑟]碧绿色。⑤[怜]爱。⑥[真珠]即珍珠。

通过阅读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想一想这首诗的诗意是什么,并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有中人的地方就有豆腐。作作菜,配配素,无不适宜。苦辣酸心所欲。它洁白,是视觉上的美;,是触觉上的美;香淡,是味上的美。

豆腐可和各种鲜艳色,奇的香味相配合,能使桃更,木耳更黑,菠菜更绿和火腿、鲥鱼、竹蘑菇、牛尾、羊血、猪有不结缘的。当你忙碌或食欲不振的候,做一味香椿拌豆腐,或是皮蛋拌豆腐,小葱拌豆腐佐餐,都十分可口。时间,做一味麻辣三者( )的好麻婆豆腐,或煎得面焦的家常豆腐,或毛豆豆腐,绿的碧绿,白的白,只色就令人醉倒了。假如就一碗( )得松松软软的白米,只此一味,不令人百厌么,七十二,却傲然保持着本体。

有句谚语吃肉不如吃豆腐,又省又滋豆腐的蛋白含量是牛肉和猪肉的一半,但是价却便宜多了,豆腐的脂肪是植物性的,和肉所含的物性脂肪不同,吃了不引起血管硬化或心病等毛病。怪有多人豆腐是植物肉了。又因为它少量水化合物,所以也适宜肥的人吃。豆腐中的钙质含量和牛奶相同,特适合孕育中的吃。

1上面文字自《 》。

2 在括加点字上正确的音。

3 出近义词适宜——   保持——   出反义词。奇——   忙碌——

4指明修方法

1它洁白,是视觉上的美;,是触觉上的美;香淡,是味上的美( )

2有句谚语吃肉不如吃豆腐,又省又滋( )

3,七十二,却傲然保持着本体。( )

4只此一味,不令人百厌么?( )

5 文中第二自然段主要容是什

 

6括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容,在下面。

 

 

 

10、课外阅读

中国结(节选)

中国结,是民间艺人的杰作。一根根红色的丝绳,经他们的巧妙编结,成了巧夺天工的工艺品。如果再配以各种饰品,如鱼,如古钱,如十二生肖,那更是变化无穷,令人叹为观止。它或象征着幸福,或呼唤着友谊,或赞美着生命,或标志着喜庆……总之,它代表着祥和,代表着幸福,代表着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

中国结由一根丝绳缠结而成,不管这根绳经过如何曲折的缠绕,总是不离不弃,始终围绕着它的起点。怪不得海外的华人特别喜欢中国结,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编织中国结的那根绳子的一部分。中华儿女同根生,这根绳子扯得再远,也离不开它的”。这个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因此,中国结又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

中国结,不但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喜欢。许多来华的外国人,离开时总不忘买几个中国结,准备送给亲朋好友。因为它带着东方的神韵,渗透了既古老又现代的文明,向世界传递着祥和和喜庆。

1中国结是      创造的杰作,              巧妙编结而成。它的象征意义非常丰富,同时代表着                      

2画线句中的绳子包含了         ,它的指的是              。这句话的含义是            

3我们中国人喜欢中国结,那么外国人为什么也喜欢它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跳绳和踢毽子

这两项游虽是至今存在,不分地方和季节的,但是玩具就有不同。跳绳,当然基本是麻绳,后来有童子军绳和橡皮筋。

我最喜欢的,却是小时候用竹笔管穿的跳绳。放了学到琉璃厂西门一家制笔作坊,去买做笔切下的的寸把长的竹管,其粗细同我们用来写中楷字的笔。很便宜地买一大包回来,用白线绳一个个穿成一条一丈长的绳子。这种绳子,无论打在硬土地上、砖地上,都会发出清脆的竹管声,于是,我们在游戏中也兼听悦耳的声音。

跳双绳颇不易,有韵律,快速。但是在跳绳中捡铜子儿,也不简单。把一叠铜子儿放在地上(绳子落地碰不到地方),每跳一下,低头弯腰去捡起一个铜子儿,看你赶不赶得上又要跳第二下,又跳,又弯腰,又手捡铜子儿,虽不是激烈运动,却是全身都动的运动呢!

踢毽子是自古以来的中国游戏,这玩具羽毛是基础,但是底下的托子却因时代而不同了在我幼年时,虽然币制已经用钢板为硬币,但是遗留下来的制钱,还有很多用处,它用来做毽子的底托,就是最好的。方孔洞,穿过一根皮带,把羽毛捆起来,就是毽子了。

自己做毽子,也是有趣的事。用色纸剪了当羽毛,秋天的大朵菊花当羽毛,都是毽子。而记忆中有一种为儿童初步学踢毽子的,叫“踢制钱”,两枚制钱用红头绳穿起来,刚好是小孩子的手持到脚的长度即可。小孩子提着它,一踢一踢的,制钱打着布牲帮子,倒也很顺利。

⑥踢毽子到学习花样儿的时候,有一首儿歌可以念:“一个毽儿,踢两瓣儿。打花鼓,绕花线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下(qiē qiè ) 便宜( pián biàn)

子( jiān jiàn)

【2】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1)这篇选文讲了作者孩童时的两项游戏: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想知道跳绳有哪些玩法,可以重点阅读第_________自然段;如果想知道怎样做毽子,可以重点阅读第_________自然段。

(2)作者写跳绳时,写了小时候最喜欢的___________穿的跳绳;写踢毽子时,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毽子时念的儿歌。

【3】选文第②自然段中哪句体现了玩游戏时的乐趣呢?用“ ”画出来。

【4】写跳绳的玩法时,作者介绍了哪些玩法?重点写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范锡林

①每年仲夏时,就会有卖蝈蝈的出现在巷口。

②那蝈蝈装在一只桔子大小的笼子里,笼是用竹篾编的,没有门,我们曾琢磨好久,也没弄明白,这蝈蝈是怎么装进去的。

③卖蝈蝈的跟卖别的东西的人不一样,他将串在一起像两座小矮塔的蝈蝈担子往那一放,就悠哉地倚在电线杆上,自顾自吸他的烟杆,从来也不吆喝一声。而那些蝈蝈呢,却一齐兴致勃勃地叫起来了:“啯啯”,喧闹热烈欢快,那声音像一团腾腾的火,又像一团神奇的看不见的烟雾,渐渐升腾、膨胀、扩散,弥漫、渗透,钻进了一个个门缝窗隙,撩得小巷子里的孩子们都激动起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奔出来,簇拥在担子周围,痴迷迷地看得忘乎所以。而卖蝈蝈的呢,则在一边那么自得那么惬意甚至带着些狡谲(jué)地微笑着。

④那时候,一个蝈蝈连同笼子,只要五分钱。只要手心里亮出一枚硬币,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俯着身子瞪着眼睛,在担子跟前长久地挑着拣着,最终找到一只长得最俊的,欢天喜地拎回家,将它挂在窗口,支着下巴,不眨眼地望着它。命令它吩咐它:叫,叫!

⑤可那蝈蝈浑然不买你的账,那圆而亮,像镶着一对绿珍珠的眼睛眈眈地瞅着你,一声也不吭。

⑥恳求它:你叫吧,听话,叫吧!可它依然不理不睬,冷冷地自顾自擦着肚皮上的痒痒, 那矜持傲慢,活脱脱一副穿绿色燕尾服的英国绅士派头。

⑦好不容易弄来些茭白丁,青豆子,小心翼翼用牙签串着,心想那滋味那魅力一定不输街上卖的正宗羊肉串。塞进去,恭恭敬敬地送到它嘴边,可它竟不屑一顾,别过头去,依然不叫。

⑧这时,心中好不怏怏然,倒霉,拣了半天,买了一只哑巴!

⑨晚上,带着满肚懊丧睡了,恍惚中,来到一片绿色的旷野,有柳林草丛小溪,更有那清亮的虫鸣,那声音分明也是绿色的。在快意中猛然醒来,方知是一场梦,赶紧伸出手想抓住梦的尾巴,哪里抓得住!可再仔细一听,那清亮的虫鸣却没有随梦而去,它仍在耳畔,它是真的,就在窗檐下,兴奋得你一下子踢掉小被子跳了起来。

⑩就这样,年年夏天都是在蝈蝈的鸣叫声中度过的。它那清清亮亮的声音,给我们这深深幽幽的小巷,给我的梦里带来了多少田野上的凉风,柳林里的绿意啊!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狡谲:___________________

心安理得: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先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再选择一个时间点揣摩“我”的所思所想。

时间:①_________→②(买到蝈蝈后)→③_________→④(夜里蝈蝈鸣叫时)

心情:(痴迷、激动)________(懊丧)__________

我选择____________(填时间序号),此时的“我”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自然段中,“卖蝈蝈的人”和“买蝈蝈的孩子”有什么不同表现?请简单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多处描写了蝈蝈的声音和样子,你最欣赏哪一处描写?用“﹏﹏﹏”在文中标出,并写出欣赏的理由。

 

4读下面题目,从中给短文选一个最合适的题目,并至少写出两个选择它的理由。

买蝈蝈 卖蝈蝈 可爱的蝈蝈 我与蝈蝈 蝈蝈鸣叫记

我选:___________

理由1: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2: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句子,展开联想和想象,把你想到的情景写下来。

它那清清亮亮的声音,给我们这深深幽幽的小巷,给我的梦里带来了多少田野上的凉风, 柳林里的绿意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语段阅读。

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    )负隅顽抗。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    )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军舰队冲去。他们将敌舰团团围住,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十几丈高的水柱。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弹药库。那艘敌舰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敌人惊恐(    )万状,敌军舰队乱作一团。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敌舰官兵无法逃脱(    ),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1在文中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2文中对负隅顽抗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

A. 凭借险要地势或某种条件顽固抵抗。在本处为褒义词。

B. 课文中指敌军依仗铁甲舰和大炮拼命反抗。

C. 凭借险要地势或某种条件顽固抵抗,本文指敌军依仗铁甲舰和大炮拼命反抗。负:依仗;依靠。隅:角落。

3文中具体写出了敌我两支舰队作战的情景,写得很详细。下面________词语写出了两军作战的激烈与艰难;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郑军官兵的机智与英勇。

①负隅顽抗 ②密集的炮火 ③团团围住 ④十几丈高的水柱 ⑤敌军舰队乱作一团 ⑥敌人惊恐万状

14、默读课文,填空

1)《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四个小故事,可用四个小标题表示:(   )(   )(   )(   )

2)伯父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是因为:(   )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生活中常用的很多词语都与戏曲有关,如“压轴、有板有眼、科班出身”,请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革命路上有千难万险。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仿照例子写句子。

例: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我们热爱大海,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

我们热爱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

2用关联词语将下面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一切生命都需要它。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河水养育了我们的子子孙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困难面前,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巍峨的长城犹如一条盘旋在柴山峻岭之间的巨龙。(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作为华夏儿女,应该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人们都夸耀拥有高尚医德和医术的医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主楼建筑结构比较简单。主楼十分宽敞,别致美观。(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夜空的繁星,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成比喻句)

20、不改变句子意思,把句子换一种说法。

1、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

 

2、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题目:记一次游戏

要求:丢沙包、抢椅子、跳长绳……游戏可以锻炼我们各方面的能力,请你从做过的游戏中,选取一个,写一写有趣的游戏。字数45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