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2025届六年级语文上册一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换成四字词语。

(1)他表面上一副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的样子,实际上心里虚得很。( )

(2)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死,是死得有意义、有价值的。( )

(3)这么好的画竟然是出自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之手,在我们看来,这真的是不可想象,不能理解的事( )

2、读拼音,写词语。

tān huàn chuí dǎ yāo hē zī yá liě zuǐ

( )   ( )   ( ) ( )

miǎn tiǎn jǐn shèn chū bǎn xù xù dāo dāo

( )   ( )   ( ) ( )

3、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黄河中流淌的( )是水,( )是母亲河的血脉。

(2)( )一切生命都需要它,( )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十分宝贵的。

(3)( )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人类( )会灭亡。

4、比一比,再组词。

崖(   ) (   ) 悔(   )  侮(   )

(   )  魁(   )嫌( )  谦(

)勋(

5、读拼音,写词语。

tān huàn shì  nònɡ

   

  yàn   chuí 

 

dāo wān dòu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两首诗

江 南 春     山 行

杜牧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___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2】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____

A.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B.《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D.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7、阅读。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于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1】一个“骑”字,(  )

A.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和凶暴的本质

B.表明擅长某事物的人,反而容易大意,招致失误

【2】“呵,我多伟大!”这一句(  )

A.表现了自信、自豪。

B.刻画了反动统治者的外强中干和自我吹嘘的丑态

【3】“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含义是(  )

A.全心全意地为广大人民服务

B.一心一意地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4】下列诗句各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

①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题李凝幽居

  (唐)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题李凝幽居”中的“题”是 的意思,“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

2.第一句诗用简洁的语言描写出了李凝居处的   ,暗示出了他隐者的身份。

3.第二句诗中“僧敲月下门”是   衬。

4.最后一句诗中的“幽期”指归隐的   ,“不负言”表示   ,这句诗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5.“推敲”一词的典故源于诗句: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理解

多彩的夏天

夏天是炎热的,火球似的太阳高高的挂在空中,他把热量尽情洒向大地。树叶绿油油,鲜花红艳艳,人人爱的爬果墙上、地上

夏天是多彩的,那美丽的衣裙,神秘的太阳镜,绿皮红瓤的西瓜,橙黄诱人的芒果,晶莹剔透的葡萄……构成了动人的色调。

夏天是轻松的,孩子们可以不去做那长长的数学题,不去摇头晃脑的背古诗,不为那做不完的作业而烦恼。

夏天是欢乐的,可以扛着鱼竿去钓鱼,提着水桶去捉虾,拿着瓶子去和蟋蟀捉迷藏,背着救生圈去游泳。

夏天是自由的,孩子们可以打开冰箱制冰激凌,学做美味的凉拌佳肴,还可以躺在竹榻上望着星空畅想。

  夏天是迷人的,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季节,因为一切都在夏天里走向成熟的秋天。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热( )  晶( )  色( )  想( )

2、文章运用了( )修辞手法。

A、夸张 B、排比 C、拟人

3、在夏季,你觉得最快乐、最有趣的事是什么?

 

 

10、阅读。

竹节人(片段)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1】给下列带点字注音。

( )        ( )             虎视( )

【2】从哪句话可以看出玩竹节人很热闹?用“ ”画出来。

【3】选文主要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A.玩竹节人得到的乐趣

B.同学们都喜欢竹节人

C.上课下课玩竹节人的方法不同

D.竹节人的玩法

【4】能形容选文中同学们表现的词语有(        )(多选)

A.深思熟虑

B.兴致盎然

C.聚精会神

D.如痴如醉

【5】从“后面的同学不知趣”中的“不知趣”可以体会到(          

A.同学们不喜欢学习。

B.玩竹节人对同学们的吸引力巨大。

C.后面的同学伸长脖子看“我们”玩竹节人。

D.同学们不尊敬老师。

【6】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如果东东在阅读课文时,把此选段当作阅读重点,那么他的阅读目的是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别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尽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铸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潮难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①汉字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本文说说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仙人掌的果实是紫红色的,呈椭圆形,大一点的果实有鹅蛋那么大,汁多味甜,除了可以当作美味的水果食用外,还可用来炼糖和酿酒。

有的仙人掌茎片,经过发酵加工,可以做成饲料;仙人掌树上经常会有一种叫胭脂虫的小虫子,能用来提炼名贵的红色染料;在农村,干枯的仙人掌还可以当燃料用;仙人掌高大的片状茎像板子一样,可以做建筑材料,建造农舍。

11自然段介绍了仙人掌的__________________,第2自然段介绍了仙人掌的_______________

21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第2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病人治愈医生

文∕〔美〕罗西·奥普特尼

布尼尔先生躺在急救室的病床上。现在是凌晨5点,他仍在酣睡着。我不忍心叫醒他,他的脸上看上去很憔悴,头发全白了。我看了看他的诊断报告表:他已经86岁高龄,因慢性疲劳症入院。

快要下班了,我感到非常疲劳,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家美美地睡一觉。医生这个职业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但也是最辛苦的职业之一。

①我估计布尼尔先生患了阿兹海默氏症,不指望他能提供多少有关自己疾病的信息。

“布尼尔先生,该醒醒了。”

他醒了,看了我一眼,说:“谢谢你来看我,护士。给我倒杯水,好吗?”

②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吧,这样的事情经已经发生无数次。“我不是护士,我是医生。”我回答,“这是你的水。”

他喝了几口水,我开始询问他的病史。③他的述说让人不得要领。好在接下来,我会给他做体检的。“我的手有点冰凉。”我提醒他。

“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大夫。”我把一只冰冷的手掌放在他的胸口,他并没有退缩。

我的另一只手搭在床边的护栏上。布尼尔突然抓住我的手,用他的两只手快速摩擦起来。这个举动出乎我的意料,我惊讶得目瞪口呆。

“想让你的手暖和一点,大夫。我的妻子也会因为疲倦而手凉,我就是用这个方法让她暖和一点的。”

这时,他开始用双手摩擦我的另一只手。我的手感觉既暖和又舒服。我惊愕得说不出话来。他是病人,而我是医生。这样一位老人,我不耐烦地对待过他,他却对我的健康如此关心。我为我以前的轻率而感到后悔。

在那一刻,是病人治愈了医生。

1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下面词语的理解。

梦寐以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瞪口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画横线部分第①处反映了对待布尼尔病情持___________的态度;而②、③两处流露出对待布尼尔___________的情绪。(可从下文找出恰当的词句填写)

3短文中两次写作者吃惊,第一次我惊讶得目瞪口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我惊愕得说不出话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的结尾,作者为什么说病人治愈了医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材料

《竹节人》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hào hǎo)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hòng hōng)作鸟兽散。

②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jiāng jiàng)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③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④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⑤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

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mò méi)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⑥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⑦我也凑过来,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⑧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屈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⑨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⑩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1】用“/”划去文中加点的多音字不正确的读音。

【2】文中画“        ”的句子属于________(正面     侧面)描写,描写出“我们”在斗竹节人时,斗争的激烈,表现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屏风”加了引号,其作用是(  )。(选序号)

A.表示特定称谓

B.表示引用部分

C.表示否定或讽刺

D.表示特殊含义

【4】第③段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具体的动词,写出了后面同学看“我们”玩竹节人时的人迷。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

【5】如果要聚焦对老师的描写,你会读______________两段的内容,这两段生动传神地对老师进行了动作描写与_______描写,也从侧面表现出“竹节人”游戏的_______

【6】“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这种说法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用带点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通过上述措施,使全校学生深刻认识到此类事件所带来的后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

17、这件事他一定知道。(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同学们下了决心,非要登上山顶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众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字句改为字句。字句改为字句。

1.幸而存活的树苗被狂风暴雨吹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理过来把椅子扶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造句。

(1)罗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星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炎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砧状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预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