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2025届三年级语文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补充词语,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技高一_____ 别出心_____ __________奇巧

雄伟_____丽 弄_____成拙 威风__________

1.描写建筑物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草原》一文中用来表达蒙汉两族深情厚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这句诗里藏着我们学过的课文《______》,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人生态度。

(3)爱国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夏夜山村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少年闰土》一文中写了闰土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这四件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活泼可爱、见多识广的闰土形象。

(5)《浪淘沙》中描写黄河奔流的雄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伯牙鼓琴》一文中讲述了伯牙和子期之间的真挚情谊,后来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______”人们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书戴嵩画牛》向我们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3、《轮椅上的霍金》一文以浓浓的情感讲述了霍金向厄运挑战,最终成为科学巨人的故事。他发现了________,推论出________,建立了________,他被誉为________”。

4、名句默写。

(1)如果要在积累卡片上写一些有关自然景色的诗句,你会写下哪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一句爱国名言及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词语。

1.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

心驰神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顾影自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孤芳自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

旖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阅读

观书有感

/〔唐〕朱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比作________

2在本诗中指什么?渠水非常清澈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诗歌补充完整,再按要求答题。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这首诗高度概括且艺术地再现了长征这一伟大的革命史实,展现了一个个威武雄壮的场面,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简单描述你读后眼前所见之景、心中所悟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两句是应用_____________的语气来朗读。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

[宋]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__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1】在横线上补全作者及诗句。

【2】这是诗人写在____________________(哪里)的一首诗。

【3】选项题:

诗的前两句写了________景色的清洁幽雅,我们感受到了画面的______;后面两句写了______景色的自 然和雅致,让我们感受到画面的______

A.静态之美 B.动态之美 C.庭院之外 D.庭院之内

【4】诗的后两句中“一水”和“两山”,“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两两相对,语言整齐,语句匀称,朗朗上口,这种句式叫做________。请写出其他古诗里像这样句式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用刀子在大木杆上刻了一些字,并把它做成了大十字架 ……我每天用刀子刻一道痕,每第七道刻痕比其他的长一倍,每月第一天的刻痕再长一倍,这样,我就有了日历。

②我几次到船上去,取出了许多东西。有几件虽然不值什么钱,对我来说却很有用,比如笔、墨水,还有纸……我把它们一股脑堆在一起,以备不时之需。

③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

【1】以上三个片段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英国_____________

【2】请用小标题的形式将概括每个片段的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中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三条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②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1】种地之前三黑都做了什么?用横线画出。

【2】从中可以看出三黑对土地的__________之情。

11、课内阅读。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1】我们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来概括本次阅兵式?(至少写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按照接受检阅部队的顺序,填空。

海军—____—炮兵—____、 空军—____

【3】选文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场面,选段中画“____”的句子属于“______”的描写,画“  ”的句子属于“______”的描写。

【4】下面说法不恰当的是(  )

A.选文表达出了为人民军队的出色表演而感到自豪的感情。

B.选文中人民群众的表现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激动、兴奋的心情。

C.选文让我们感受到了战士们的勇敢、坚强的品质。

12、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毫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孔子借水喻人,发人深思,他高超的教育艺术于此可见。孔子的确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师啊!(从文中找一个词语填写)

【2】孔子说“水奔流不息”,我会想到他的名言:“逝者如斯夫,_____________。”孔子说“水穿石岩,凿石壁”,我会自然地联想到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孔子说水“流必向下”,我会自然地想到一句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语段的中心句。语段是怎样体现这一中心意思的?

13、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就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前,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应该是( )。

A.弟弟

B.同学

C.爸爸

D.“我”

【2】找出能够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

②爸爸自己走了以后:

③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

④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3】第四自然段中“……好像不经意的回过头来,很快就瞟了弟弟他们一眼……”这只是极微小的动作,为什么“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有何不同?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最后一句话中的破折号起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6】联系实际谈谈你读完这篇短文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课文,回答问题。(10分)

  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为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1)根据课文填空

  ( )的双唇   (   ) 的画笔

  ( )的微笑   (   )的嘴角

(2)有时……有时……有时……”写一段话。

 

(3)解释词语。

耐人寻味:

(4)这一段具体描写了( )

A.蒙娜丽莎的创作过程,

B.蒙娜丽莎的喜悦和哀愁。

C.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超市。(9分)

(1)读一读,用加点的字写话。

承蒙您赏个明月来照明,但这样喝酒太冷清乏味了,何不把嫦娥请来?

 

弟子从几百里外的地方前来拜师学道,纵然学不到长生不老的法术,要是能学到一点儿小法术,可以有所安慰。

 

(2)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

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

 

(3)说出破折号的作用,并写一句。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语音的延长 d.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难得来一趟,自由自在地洗衣个澡,也不多玩一会儿——哎呀!我的衣裳哪儿去了?

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我也能用其中一个作用写话:

 

 

16、那位黑大哥就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改为双重否定句)

 

17、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3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4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5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6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改为“转述句”

 

7黄河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缩写句子

 

8战士们击落了四架飞机和三辆坦克.修改病句

 

 

19、按要求写句子。

这花真香。(写成夸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的月亮很圆。(写成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来了。你别走。(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对我说:打你不为别的事。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搬运队的马车夫需要马草,你可以扯马草换钱。(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次,背着马草四处寻找买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年轻人阻止父亲。(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一)以“留在我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1在6年的小学生活中,谁都有几次难忘或记忆深刻的事情。请从中选择印象最深的来写,要求:选取一个事例,写清楚,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二)生活中,我们一天天在长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请你写一写成长过程中懂得的某一种生活道理。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