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诗句补充完整。
(1)野旷天低树,________。(《宿建德江》)
(2)绿树村边合,________。(《过故人庄》)
(3)________,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4)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看拼音,写词语。
pǔ xiě______ shà shí______ táo zuì______
chē zhóu______ jǐn qí______ táo yě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大海 翠绿的( ) ( )的西湖 新生的( )
( )的泰山 无瑕的( ) ( )的香山 连绵不断的( )
4、用“清”字组词填空。
(1)春天的江南是美丽的,风很柔和,空气很( ),太阳很温暖。
(2)掬一捧( ) 的河水洒在脸上,顿时感到( )无比。
(3)( )的山林中,传来几声( )的鸟鸣,让山林显得更加寂静。
5、看拼音写词语。
(1)洪水páo xiào(_____)着,木桥 shēn yín (______)着,他脸上tǎng(____)着雨水,用shā yǎ(_______)地声音喊道:“大家跟我走!”乡亲们相互chān fú(______)着,一个青年人在一旁小声bào yuàn (_____)着:“党员为啥不能一起走?”。
(2)桑娜点燃xī miè(_______)的马灯,看着xiōng yǒng péng pài(__________)的海浪拍击着海岸,yōu lǜ(_______)地想:“丈夫,怎么还没回来?”好一会儿,丈夫拖着shī lín lín(________)的渔网回来了,zhòu(_______)着眉头说:“ài(_____),这鬼天气,又没打到鱼!”
6、阅读。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这句话里两个“有的人”分别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第一个“活”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________;第二个“活”充满了________和________。
【2】这句话里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7、古诗阅读
《观书有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告诉我们学习如同汲取源头活水,这样才能不断的充实自己。作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学家和教育家朱熹,人称儒学“二圣”。他编订了历史上的“四书”,四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 ,清风 。稻花香里 ,听取 一片。
七八个 ,两三点 。旧时 社林边,路转溪桥 。
【1】将这首词补充完整。
【2】这首词描写了人们熟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________、桥等景物。
【3】选一选。(填序号)
(1)( )是词牌名,( )是题目,两者之间的标点符号是( )。
A.夜行黄沙道中 B.西江月
C.间隔号 D.顿号
(2)这是一首描写( )的词,读后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生活美。
A.草原风光 B.田园风光
C.城市风光 D.海边风光
【4】这首词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结合本文,下面对贝多芬《月光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______。
A.盲姑娘虽然看不见这样的景象,但她懂音乐,能感受到贝多芬弹奏的内容。
B.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的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是虚写。
C.盲姑娘被贝多芬的琴声所陶醉,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大海,这是实写。
D.贝多芬技艺高超,有卓越的才华。
【2】对选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皮鞋匠对音乐的热爱。
B.盲姑娘对音乐的热情。
C.兄妹之间的手足亲情。
D.音乐家博大高尚的情怀。
【3】下列对盲姑娘仿佛也“看到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_。
A.盲姑娘是看不见,但是她懂音乐,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
B.再一次听入了神,所以也衬托贝多芬创作的成功。
C.因为盲姑娘是不可能看见这些景象的,她只能凭想象去感受。
D.盲姑娘真的在贝多芬音乐的感召下看到了东西。
【4】“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下列对这句话中“醒过神来”的理解准确地一项是_____。
A.贝多芬的琴声具有魔力,唤醒了昏迷的兄妹俩,突出了贝多芬高超的演奏技巧。
B.兄妹俩最后终于知道了这个人就是贝多芬,所以说他们醒过神来了。
C.兄妹俩多年来的贫困导致营养缺乏昏倒了,贝多芬就救起了他们。
D.指回到现实中来,贝多芬弹奏的《月光曲》让兄妹俩陶醉了。
10、身边的优雅
秋日的江水像一幅陈年的油画,多了分宁静与澄碧,也多了分耐人寻味的深邃。
受北京一家杂志社的邀请, 我要去采访一位已是耄耋(mào dié)之年的剪纸艺人。在前往的路上,我惊喜地邂逅了那个在江堤上以水代墨练书法的他。一把寻常的拖布,被他蘸了清水后,笔走龙蛇,上下翻飞,一会儿工夫,江堤上便留下一串气势磅礴的行草。“好功夫啊!”我不禁赞叹起来。“过奖了,不过是( )而已”。他谦逊道,手却没有停下来。
接下来的交谈却让我惊讶万分:他姓耿,今年刚刚50岁,去年已切除了3/4的胃。上个月,又查出了胰腺癌,医生说已经没有动手术的必要了。我疑惑地看着他仿佛在听他( )地说着别人的事情。“你是不是很奇怪,我都被死亡预约了,为什么现在还要练字?”他看出我的困惑,“我只读过5年书,老了又让癌症给缠住了。刚开始,我也抱怨命运不公,后来,也就坦然了。我决定用最节俭的方法练练字,补上年轻时的遗憾。”“就这么简单?”我似信非信地望看他那早已悟透人生的双眸。
他点点头,继续书写。看着他一笔一画,对着那些很快便要被阳光抹去的字迹,我不由得肃然起敬,仿佛那些匆匆逝去的水字,是在无声地告诉我关于生命和人生的真谛。
在告别老耿去见剪纸艺人的路上,我又有幸结识了一位摆水果摊的诗人。
我挑水果时,他只顾握着一截铅笔头,在一个本子上快速地涂抹着。他摇头晃脑,嘴里还在不停地念叨什么。称重时,我好奇地问他:“刚刚在写什么呢?”“写诗呢。”“我可以拜读一下吗?我怎么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个人,在这样的生活境况里,竟然还保持看一份难得的诗情。“只是喜欢,主要是写给自己看的。”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本子递给我。读着他的那些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精美诗句,我敬佩地赞叹道:“能的写出这么多美丽的诗句,真是一位叫人羡慕的诗人。”“谢谢你的鼓励,我写诗只是不想让生活低到尘埃里。”他随口的一句表白,竟也是那样诗意盎然。
在剪纸老艺人素雅的小屋里,我从老人口中得知,那个摆水果摊的中年人下岗多年,妻子长期患病,他靠着水果推供出了一个读北大的女儿。我又一阵惊愕。老人轻轻地道了一句:“这样优雅的人生,在我们身边,其实有很多呢。”
是啊,他们虽然都是普通人,有着常人的苦恼与无奈,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优雅,选择了站在精神高地,把世俗的日子过得更精彩、更有品位。
【1】联系上下文,短文括号中应填写的词语是( )。
A.信手拈来轻描淡写
B.信手涂鸦轻描淡写
C.信手涂鸦细致入微
D.信手括来细致入微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气势磅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肃然起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去采访______的途中,我邂逅了老耿,结识了______。“我”与老耿交谈时,心情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变化,从文中找出表示“我”心情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 )→赞叹→( )→( )→( )
【4】读完短文,你对“优雅”二字有了怎样的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请你找一找自己身边的“优雅”,简单写一写。
(1)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十六年前的回忆》片段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孩子。”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1】给上述片段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慈祥( ) 机智( ) 会意( ) 怒气冲冲( )
【3】父亲在法庭上的表现,让你想起了哪些形容英雄人物品质的成语?请写出四个。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用“﹏﹏﹏”画出的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并完成下面的填空。
“_______”“_______”等描写,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_______”一词说明李大钊经历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_______”一词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5】“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这时他心里会想到什么?请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
窃读记
林海音
①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②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③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④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⑤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⑥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⑦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⑧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⑨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短文题目中“窃”的意思是偷盗、窃取。(______)
(2)短文通过“藏身于众多顾客”“借下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描绘表达了“我”的情感。(______)
【2】认真读短文,联系上下文理解。
(1)文中“窃读的滋味”指的是什么?你怎样理解这种“滋味”?
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⑦段是对人物的_______描写,从中能够体会到___________
【3】结合下面关于读书的名言,想想短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把你的想法写在横线上。
读书如吃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学诚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
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浑浊吗?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白云大嫂!月亮的好女儿,天空的好护士,你洁白的身影,让( )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 )的笑容。你好,瀑布大哥!雄浑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金嗓子,从古唱到今。你好呀,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 )的禅心,抬头望你,我就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喂,云雀弟弟,叽叽喳喳说些什么?我知道你们是些纯洁少年,从来不说是非,你们津津乐道的,都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给文中加粗字注音。
漾( ) 携( ) 唱和( )
津津乐道( ) 叽叽 喳喳( )( )
2.给文中空缺处填上合适的词。
3.这段文字除整段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外,还运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
4.这段文字中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字里行间流露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从本段中找出两句来加以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②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闯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③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小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碰巧打到这里。
④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地没有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⑤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接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哺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⑥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感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地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
⑦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救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有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⑧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自然段中”她所料的那样”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⑤自然段和第⑧自然段都写到了老师的笑,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变一生的闪念”中“闪念”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这位老师善良、高尚、善解人意和有责任心,请你从文中找出两处能表现老师这些品质的描写,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镭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师问蔡林:“我刚才提出的问题你会吗?我猜你是会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抗震救灾英模代表团”的报告,谁都佩服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的活动我们必须参加。(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裤子没有毛病。裤子非常合您的身。(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那水晶般的闪耀着欢乐光芒的蓝眼睛多么像清澈的泉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树环抱着村庄。(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河南省的人口是我国最多的省份。(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改写成肯定句:
(2)剧场坐着的每个角落里都是人。
修改病句:
(3)会场上爆发出掌声。
扩句:
(4)太阳早已下落。暑气并没有收敛。
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18、我承认这是一本优秀的小说。(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岩缝中的小草,心向着外面的大千世界,乐观顽强地生长;山谷里的小溪,神往着天涯的壮阔海洋,昼夜不歇地流淌;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20、按要求做。(8分)
(1)我读书。(扩句)
(2)奶奶诉说着过去心酸的往事。(修改病句)
(3)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缩句)
(4)我们认真讨论并专心听取了大队长的工作报告。(修改病句)
21、习作。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由于各自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往往会有许多奇思妙想、美好愿望或远大理想,请以“我好想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我好想有个知心朋友”“我好想有个自己的小天地”“我好想有个温馨的家”……②展开丰富的想象,做到语句通顺,感情真挚。③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