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沙2025届六年级语文上册三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给下列的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_______坐以待毙,________奋起反抗。

(2)成功________天上掉下来的,_________通过拼搏换来的。

(3)这种境界,________使人惊叹,_______叫人舒服。

(4)狼牙山五壮士________向顶峰攀登,________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势不可( )             ( )澎湃                         ( )不安

不假( )                 ( )( )             ( )( )

3、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1.______在巨人的花园里很久很久没有听到鸟儿的歌唱了,______他觉得这简直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

2.______巨人有许许多多美丽的花,______最美丽的花是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

3.巨人______让花园被冬天统治着,______让孩子进来玩。

4、看拼音,写汉字。

bó:拼______        ______       ______       xī:______        ______        ______

qī:______           ______        ______       yì:回______        ______       ______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各题。

_______起舞 _______色欲流 _______身碎骨 四_______八方

赫赫伟_______ 多姿多______________思索 忐_______不安

_______五次 _______走龙蛇 余音绕_______ _______经风霜

1.这幅字______________,刚劲有力。

2.他______________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浪淘沙(其一)

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A.浪淘沙是词牌名。___

B.诗的第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___

C.簸的意思是颠簸。___

D.这首诗的作者刘禹锡是宋代人。___

【3】这首诗的前两句不仅写出来黄河___________的雄伟气势,也突出了黄河____________的特点。

【4】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引用了民间传说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同时展开想象,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7、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_____(词牌名 词题),夜行黄沙道中_____(词牌名 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3词中画“____”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__景象。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B. 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C. 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6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阅读。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断桥]残破的桥。[无主]无人过问。[更著]又遭受。著,同,遭受的意思。[一任]任凭。[零落]凋谢。

(注释)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身世的缩影。

1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   )的意境。

A. 雄奇阔达 B. 苍凉悲壮 C. 落寞凄清 D. 清新飘逸

2下阕则写出梅花(   )的品质。

A. 高洁 B. 卑微 C. 畏惧风雪 D. 不畏酷暑

3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B. 拟人 C. 对偶 D. 夸张

4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字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另起一行

①当搬运工搬完最后一把椅子,我环视了一下空空的屋子,关上了门,也结束了我熟悉的生活。

②坐在北去的列车上,车上旅客很多,大都是些小商贩,浑身脏乎乎的,说话声音像吵架。我厌恶地把脸转向车窗外。如果说现在还有什么比没钱更不幸的话,那就是曾经有钱。

③坐了一夜的车,没想到我居然顺顺当当地熬过来了。下了车,正要往外走,不知从哪儿冒出个人:“你是王老师的孩子吧?”我说:“我要去王家村的王文利家”。他忙说:“我就是,我就是。”

④大表哥推出一辆自行车,把我的包挂在车把上,一抬脚骑上车,等我坐好他就骑得飞快了。骑了将近一个小时,车子拐进一片散落的房子,他停下来说:到了。虽说才早晨5点多钟,可大嫂已经做好了饭。我进屋洗洗手,上了炕,学着他们的样子也盘腿坐在桌前,窗外不停地传来鸡叫声,我的乡村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⑤吃了饭,我换了条牛仔裤,跟着大哥去田里干活。走在乡村小路上,一身轻装,没有电话、传呼机,也没带钱,这些现代人的生命线在这里派不上用场。乡村的空气甜丝丝的,道边的小草挂着露珠。我抬头望望远处的山峦碧绿的田野,深深地吸口气:这是一个真正的早晨!在城市已经享受不到早晨了,城市只有夜晚。带着满身的疲(bèi)和心痛的感觉来到这个偏远的乡村,好像到了世界的边原。仿佛就在昨天,我还陶醉在自己的梦里,为自己就要登上成功的顶锋而兴奋不已。却不知一脚迈进了山谷。

⑥我坐在田埂上,大表哥把鞋扔在一边,卷起裤子下到田里插秧苗。他左手提一大把苗,右手一次拿几棵往田里一甩,那苗就稳稳地立在田里,没多一会儿就插到田那头。一行苗插完了,他又从头开始插第二行。田里的苗像用尺子量过似的,整整齐齐,高矮、距离均等。我为大表哥感到一丝悲(āi):生活的艰辛使他过早地苍老了。正在胡思乱想,大表哥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插完了一片田,在我旁边坐下,拿起旱烟袋吧嗒吧嗒抽了几口,闷闷地说:“你的事老师在信上说了,你的那个什么公司倒了。想开点,人这辈子不如意的事多着呢,哪能都顺心?”

⑦我看看大表哥,想说什么,可又想他一个乡下人能明白什么?就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下去。 

⑧“大道理我不懂,我只知道咱老百姓过日子,靠的是这整片田,不能指望哪一株、哪一行苗哇!可插的时候却要一株株、一行行仔细来插。这苗插的时候都一样,可越长越不一样。不是所有的苗都能活,所以隔几天就要修补,多余的拔掉,没活的补上。赶上虫灾什么的可能一行都不能活,就得丢掉它们,另起一行重插。你呀,就当遇到虫害了,你这么年轻,守着田还怕没饭吃?另起一行重新干!”

⑨大表哥本来不善言谈,他一口气说出这么多话,就不再言语了。我开始心不在焉地听,可听着听着忽然觉得眼前一亮:“另起一行”——一句简单的话就像一串钥(shi),帮我打开了挡住我的那扇门。

⑩我骑着大表哥的自行车,一路风行跑到县城给妈妈打电话,我在电话里冲着妈妈大喊:妈妈,谢谢你让我来这里,等我学会了插秧就回去!

1、注音或写汉字

(   )   bèi(   )   āi(   )   shi(   )

2、造句

心不在焉——

胡思乱想——

3、找出第⑤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   )——(   )   (   )——(   )

4、“_____”画出描写乡村风光的片段,谈谈逃遁到乡村的,是否洗去了身心的创伤与疲惫。

    

 

5、“我为大表哥感到一丝悲哀:生活的艰辛使他过早地苍老了。你认为这样想对吗?请说明理由。

    

 

6、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在第⑧段中,大表哥所说的话的含义吗?

    

 

10、阅读短文。

红土高原一枝梅(摘选)

作者:杨云慧 来源:中国教育报

①到民族中学工作,张桂梅要面对的大多数是傈僳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学生们来自大山,家庭贫困,存在文化基础差、生活习惯不好等共性。张桂梅首先采取两条措施:一是整顿学生的生活、学习秩序,二是激励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在她的耐心引导下,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学习都有了很大进步。

②一个来自永兴乡的小姑娘,穿的衣服脏脏的,总是坐着发呆,学习成绩也不好,在她身上看不到一点少女的活泼与快乐。张桂梅与她促膝谈心。最后,小姑娘终于流着泪对她倾诉:“爸爸生病死了,妈妈一个人供我们兄弟姐妹生活,真不知今后怎么办!”张桂梅鼓励她要战胜困难,并翻箱倒柜找出衣服给小姑娘换上,又帮她交书费。小姑娘最后感动地说:“张老师,你就是我的妈妈!”

③2003年,张桂梅还送走过一个特殊的班。这个班数学科曾经频繁更换教师,班风较差,有的学生转走了,有的学生回家不读书了,有些男孩子晚上还在网吧过夜,教师们,都对这个班没有信心。临近中考时,学校安排张桂梅接这个班的语文和政治课,并担任班主任。张桂梅走上讲台时,孩子们欢呼了起来。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睛,张桂梅知道,学生们对她充满了信心。

④她进山找回那些不读书的学生,但玩游戏机的学生管不住自己,晚上还是想跑出去玩。张桂梅就采取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把行李搬进了,男孩子的宿舍,和32个男孩子住在了一起。

⑤早上6点,她叫孩子们起床做早操;晚上,她检查女生宿舍后又来到男生宿舍,一张床一张床地查点人数,清点够了才躺下。这时,她就和男孩子们用轻松的语气聊聊白天的事。时间差不多了,她就说声:“睡觉!”一段时间下来,男孩子们说,就像在家里一样,有个妈妈和我们住在一起。

⑥可是,只有张桂梅自己才知道,住在男生宿舍里的那几个月是怎样熬过来的。那个季节每天气温都在30摄氏度以上,一到下午,张桂梅就不敢喝水,怕自己晚上起夜时有学生溜出去泡网吧。男孩们粗重的新声、梦话声和脚臭味常常使她睡不好觉。但第二天,她依然比学生起得早,和学生一起跑步,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她的辛劳没有白费,中考时,22名学生考到500分以上,这么好的成绩没有人敢想象。

⑦因为营养跟不上,山里的孩子经常生病。张桂梅就每个月轮流带着学生出去改善生活。她告诉学生:“你们这个时候正在长身体,想吃什么就告诉我。”每次学生们都吃得很开心,直到有一天,学生们吃完饭,张桂梅去付账,有学生发现,张老师翻遍了所有的包才凑足了钱。学生们一下子明白了,泪水止不住地在眼眶里打转。因为他们知道;张老师每顿饭仅舍得吃一份小菜。

⑧一名女生考上了高中,但想到自己一贫如洗的家,就没有了继续上学的勇气,一年后辍学打工。张桂梅知道后四处打听她的下落,最终找到她。看着张桂梅瘦弱无力的样子,这名女生抱着她哭了。张桂梅让她回校复读,此时离中考仅有3个月时间,重拾丢弃两年多的课本,女孩心里没有一点底。张桂梅让她住在自己的宿舍里,安心学习。

⑨在张桂梅的鼓励、帮助下,这名女生最终考取了一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回到华坪县偏远的通达乡中学任教。她说,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份工作,就是因为张桂梅。她要做一名像张桂梅一样的教师。

⑩“教师的天职就是奉献,没有任何其他条件。”张桂梅爱学生,并不需要任何补偿。在她看来,她得到的比世上任何人都多。有一天,她同以往一样匆匆忙忙地赶到学校上课,发现教室讲桌上摆放了两个大蛋糕,只听全班同学齐声喊道:“祝张老师生日快乐!”许多教过的学生也来祝贺的生日,并送上一张自制的贺卡,上面工整地写着:“桂子飘香,梅花御寒。祝妈妈生日快乐!”

张桂梅的心醉了。这是一份爱的回报!

【1】短文主要表达了一个什么观点?用“ ”画出关键句。”

【2】为了表达这个观点,作者写了哪三个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第_____个事例是具体写。

【3】讲张老师2003年的故事。

我关注短文第______自然段,用______的方法,借助事件图讲故事:(走上讲台,孩子们欢呼____________

【4】联系上文谈谈你对文中画“   ”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期以来,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垃圾采用废地堆放和简单填埋方式处理,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还产生大量的渗沥液和有害气体,对土壤、地下水和空气造成了严重的二次污染。据统计,中国现有700多亿吨垃圾包围着大中小城市和乡镇,占地5亿多平方米,并且仍在以每年占地约3000万平方米的速度发展着。这个问题不仅出现在我国,随着地球人口越来越多,制造的垃圾也越来越多。

材料二:

7月1日开始,上海市关于生活垃圾排放的管理条例实施上线,在这次垃圾分类处理的条例实施中,将我们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共分为四种: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

材料三: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表

可回收物

废纸张、废玻璃制品、废塑料、废金属、废织物、其他(电路板、电线、插座、木积木、砧板)

有害垃圾

废电池

废荧光灯管

废药品及其包装物

废油漆和溶剂及其包装物

废含汞温度计、血压计

废杀虫剂及其包装

废胶片及废相纸

湿垃圾

剩饭剩菜、面包、鸡肉、干果仁、蔬菜、花卉、蛋糕饼干、动物内脏、苹果核、鱼、虾、鸡蛋及蛋壳、大米及豆类、中药药渣

干垃圾

餐巾纸、卫生间用纸、纸尿裤、笔、头发、防碎气泡膜、污损纸张、破碎陶瓷碗、烟蒂、陶瓷花盆、橡皮泥、灰土、胶带、创可贴、眼镜、内衣裤、旧毛巾、污损塑料带

【1】结合材料,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实行垃圾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图表,给下列物品归类。(填序号)

①可回收物 ②有害垃圾 ③湿垃圾 ④干垃圾

花卉______ 餐巾纸______ 胶带______

易拉罐______ 充电电池_______

【3】有人说,垃圾分类太麻烦,根本就没有必要。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汉斯骑着公鸡到了第一个国王的王宫前,士兵们举起刀枪向他冲来。原来国王已经下令,只要看到长得像刺猬、骑着公鸡的人,就把他挡在王宫外面。汉斯用脚磕了一下公鸡,公鸡“噌”的一下飞了起来,越过宫墙,落在了国王的窗前。国王非常害怕,央求女儿跟汉斯走。公主没有办法,只好草草打扮了一下,带着国王送给她的金银财宝,坐着一辆六匹马拉的马车,哭哭啼啼地跟着汉斯走。

  刚走出王宫不远,汉斯就停下了马车,不屑一顾地对公主说:“你回去吧,把你的马车和金银财宝全部带回去。你们言而无信,将一辈子被人看不起。”

1汉斯来到第一个国王的王宫前时,士兵们却“举起刀枪向他冲来”,为什么会这样?这又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说明(   )。

A. 公主想要跟汉斯走   B. 公主迫于压力不得不跟汉斯走

3“不屑一顾”的意思是什么?说明了汉斯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吧。

人类能移居火星吗?

①有人估算,人类登上火星需要600亿美元的资金,甚至更多。不过,火星协会主席罗伯特·祖布林认为这个数字应该是300~400亿美元,相当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花费。祖布林出版了一本名为《移民火星》的书,书中勾勒了人类定居火星的宏伟蓝图。

②为什么人类对火星始终充满向往?因为就目前的观测情况看,火星是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的地方。尽管火星上的温度是零下200℃,但在所有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的环境是与地球最相像的。火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一半,那里还有相当于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重力和百分之一的大气浓度。最主要的是,探测器已经发现了在火星冰冻的极点和地表下面有水存在。每两年,火星会靠近地球一次,今年夏天,火星来到了距离地球5576万公里的地方,这是6万年来它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

③祖布林说:“人们很想知道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火星也许是解开这个问题的关键。在火星上,即便是只能找到原始状态的微生物,那也意味着类似于人类的生命不只存在于地球上。”

④行星协会主席路易斯·弗雷德曼说,人类想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火星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在于它很可能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归宿。”“并且,火星是我们目前知道的人类有机会移民的唯一地方,人类将以此证明自己不会永远待在地球上;如果我们(A)能往火星上移民,那么地球可能(B)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将不得不再次审视人类和地球的关系。”

【1】阅读第②自然段,写出火星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的条件:

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

【2】祖布林和弗雷德曼对探测火星的意义各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回答。

祖布林:_______________

弗雷德曼: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中掉了一个“不”字。应放在(A)处还是(B)处。你认为应该放在哪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有一天火星人来到地球做客,请以导游的身份向客人介绍你知晓的一处旅游景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莱qí xí),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zăn cuán)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鲁迅《朝花夕拾》

材料二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  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后,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二十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脖子上没有银项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鲁迅《故乡》

材料三

这去的三个月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留的阶级观念。……但著者的本意却是在表出“人生来是一气的,后来却隔离了”这一根本观念。

——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

1用“√”标出材料一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阅读材料一,用“   ”标出与“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相照应的一句话,从文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材料一第二段中,你觉得哪句话写得好?用“﹏﹏﹏”标出,并说说你的体会

4简要概括材料一、材料二主要讲了什么。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一描写了哪几个季节的景色?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理解材料二中画线句子中的“厚障壁”需要阅读材料_____和材料_____

“厚障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厚障壁”是“可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当我发现了这种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感动得伏案痛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练习句子。

1.圆圆的盖帘儿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儿的饺子,像是两军对阵,隔着楚河汉界。

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用这种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实,妈妈的眼睛似乎实在是太昏花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说出来的话必须算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对东东说:“我把你送给妈妈的礼物藏好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4)

(1)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2)如果不能实现梦想,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把两句话用关联词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虫的村落》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郭枫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物无言却有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

5.甲虫振着翅膀。(改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改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在班级里,你的成绩也许并不起眼,然而,在操场上,你的球技却能让人大开眼界;在舞台上,你的歌声也许并不悠扬,然而,在宣传窗里,你的书法却令人赞叹不绝……生活中,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独特世界,自己的个性特长或爱好。

请以“我的一片天空”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2)不少于450字;(3)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作文纸自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