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2025届六年级语文上册一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积累填空。

1.“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描绘了乡村月夜的景色。

2.“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看到百花齐放的美丽春景。

3.红军在长征途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令人敬仰,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万水千山只等闲。”

4.故人具鸡黍,_____________________

5.鞠躬尽瘁,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

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诗里有诗人的品格,如:“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尔东西

南北风。”诗里有诗人的志向,如:“何当金络脑,_____________________。诗里还积淀着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如:“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学六年的生活一晃而过,同学们即将升入初中,我想用《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告诫自己,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3)小斌每次犯错都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一错再错,不懂得“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3、认真拼音写词语。

jùn   mǎ     táo  cuàn     ké  sou     mò  shēnɡ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sù liào     zhēn zhì     qín  jiàn   rì kòu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不知不觉已到六年级,一路走来难免跌跌撞撞,可能有过jīng huāng( ),可能有过失败,但要相信所有挫折都是岁月kāng kǎi( )的馈赠,它将是我们人生中的重要jīng lì( )

5、补充词语并选择填空。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娥奔月     沧海________     蟠桃________     技高________

(2)银河是宇宙的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是古人编出来的神话故事。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延伸阅读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把字词与相应的解释连一连。

尽 才

觅 指花都凋谢了

不知 寻找

始 岂料,想不到

【2】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句中的“芳菲尽”与第二句中的“______”相呼应,运用了____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看到桃花后的欣喜。

【4】登山前,诗人为________而遗憾,登山后,诗人看到________又感到惊奇。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习题。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从诗的前两句描写中,可以看出湖阴先生怎样的生活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修辞角度,赏析“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一读,做一做。

雨过山村

[]王建

两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根据解释,从诗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小溪旁长着翠竹。 _________

(2)互相呼唤。 _________

(3)庭院中间。 _________

【2】本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村________图景。

【3】本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静谧,第三句写___________,第四句通过写作者的“闲看”来反衬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表达了自己对______________的喜爱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文言文阅读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注释:①发鸠(jiū)之山:山名,旧说在今山西省长子县西。②柘(zhè)木:柘树,桑树的一种。③状:形状、样子。④ 乌:乌鸦。⑤文首:头上有花纹。⑥喙(huì):嘴。⑦其鸣自洨(xiào):它的叫声很像自己呼叫自己。⑧少女:小女儿。 ⑨衔:叼着。 ⑩堙(yān):填塞,堵塞。】

【1】抄写文言文中描写精卫鸟样子的语句___,精卫鸟原来叫____

【2】对照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_

【3】读了这则文言文,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

10、阅读与理解。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1】“司空见惯”的意思是______,写一个与“司空见惯”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______

【2】“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中的“?”指的是_____,“!”指的是_____

【3】选文最后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世界。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态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

海鸥们急速闪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的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1发生了一件什么意想不到的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画出描写海鸥动作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女儿的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选段第三自然段两次用了这个词,为什么不用飞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延伸阅读

国旗,冉冉升起

宽阔的长安街上,华灯还在淡淡的晨雾中闪烁,(   )的人已从(   )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急切地等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升旗仪式的举行。

当东方出现一抹鱼肚白时,雄壮的军乐声划破长空,在广场的上空回响。矫健的国旗护卫队(   )地走出天安门,迈上金水桥。威武高大的擎旗手,肩扛国旗,在36名护旗手的护卫下,正步跨过长安街走向广场,他们身后是60人的军乐队。(   )的广场瞬时静下来,人们的目光集中到这支队伍上。迎着曙光,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   )。

“敬礼!”

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右手高举过头顶行队礼,广场上15万群众凝视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

庄严、肃穆、神圣。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

广场上、金水河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   ),热泪盈眶,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

1选择合适的词填到文中括号里。

英姿勃发   冉冉上升   心潮澎湃   万头攒动   四面八方   成千上万

2本文描写了天安门前的一次升旗仪式,依次记叙的是______________、升旗盛况、_______________、升旗后人们的心情。

3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人们激动的心情,用横线画出一处,并试着给它作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内容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此外,在我的别墅那边,我现在也有了一座像样的庄园。

首先,我有一间茅舍,这间茅舍我不断加以修理。也就是说,我经常修剪周围的树篱,使其保持一定的高度。我的梯子也一直放在树篱里面。那些树起初不过是一些树桩,现在却长得又粗又高了。我不断地修剪树桩,希望它们能长得枝多叶茂,生机勃勃。后来,这些树真的长得蔚然成林,令我十分满意。树篱中央,则搭着一顶帐篷。帐篷是用一块帆布做成的,由几根柱子支撑着,永远不必修理或重搭。帐篷(pén  pénɡ)下放了一张睡榻,那是我用兽皮和其他一些柔软的材料做成的,那些兽皮当然是我从打死了的野兽身上剥(bō  bāo)下来的。睡榻上还铺着一条我从船上的卧具中拿来的毛毯;另外还有一件很大的值夜衣服用作盖被。我每次有事离开我的老住所时,就住在这座别墅里。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用横线画出别墅的样子。

【3】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你心里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到了星期二的黄昏,圣彼得斯堡镇仍然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两个走失的孩子还没有找到。镇上的人们已经为他们作了公开的祈祷,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私下里为这两个孩子作了祈祷,诚心诚意地祈求他们平平安安,但是依然没有从洞里传来好消息。大多数搜索的人已经放弃了搜寻孩子这件事,回到镇上继续干他们平日的活儿去了,他们认为孩子明摆着是找不回来了。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垂下头去,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碎。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到了晚上,镇上停止了一切活动,整个小镇被蒙上了悲伤与凄惨的阴影。

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不一会儿,街道上就挤满了衣衫不整却欣喜若狂的人,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找到他俩了!”人们叮叮当当地敲响了铁碗铜盆,嘀嘀嗒嗒的喇叭声与人们的喧嚷声汇成了一片。大家成群结队地拥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车子由欢呼着的村民拉着,簇拥着。前来迎接的人们加入了这支回小镇的队伍,他们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整个小镇灯火通明,谁也没有再回去睡觉。这是这个小镇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一个夜晚。在孩子们回来后的半个小时,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同时还使劲握住撤切尔太太的手,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1】这篇短文出自_____国作家______之手,在小学阶段,我们还学过他写的课文,如《_______》。这篇短文出自名著《_______》。书中主人公汤姆想当海盗,他和________、乔奇一起乘木筏来到密西西比河上的__________玩了一个星期后,他们又在镇上的人以为他们死了,并为他们举行葬礼时,出现在全镇人的面前。

【2】我能用小标题的方法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联系加点的两个词语,赏析文段最后划横线的这个句子,并用这种方法,发挥想象,写写“教室的安静”。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一读下面不同译者笔下有关这本名著的句子,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并写出理由。

这是这个小镇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一个夜晚。

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译者:

俞东明、陈海庆

这天晚上的伟大场面是这个小镇从来没有见到过的。

想说话又说不出来——然后像流水似的涌出,到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

译者:

张友松

这是小镇经历过的最激动人心的一夜。

想说什么但什么也说不出来——一路出去时如下雨似的洒了满地的眼泪。

译者:

成时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会议室突然响起了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

(2)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你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我对你的一片期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

(3)教师节那天,张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的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

(4)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仿写)

我梦想: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1)想想前线的战士们,我们还有什么缺点舍不得丢掉。(改成陈述句)

 

(2)几只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改成拟人句)

 

 

17、按要求写句子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魏源的籍贯是湖南省隆回县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离我们那么远。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照样子,用一句话描写同学看书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换句式

一阵风吹灭了蜡烛。

①“把”字句:________

②“被”字句: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怎么能为了买一支吸水笔,就那样为难母亲呢?(改为陈述句)

 

2.母亲对我说:孩子,妈妈不是答应过你,等你爸爸寄回钱来,一定给你买支吸水笔吗?(改为转述句)

 

   

3.我终于哭闹起来,折断了那支蘸水笔。(改为字句)

4.我一刻时刻都没有忘记过母亲满怀期望对我说的这番话。(修改病句)

 

 

20、绿色的椰子树摇曳着绿臂,向滩边的仙人掌述说着什么。(仿照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题目:我长大了

提示:在学校,在家里,在社会上,同学们表现得越来越懂事了,懂得的道理越来越多了。如,别人遇到困难时能够给予帮助;对不良的言行能够进行劝阻;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同学们做这些事时,自己很高兴,觉得自己长大了。请你选一件这样的事写一篇 记叙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