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肇庆2025届三年级语文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触摸自然

“稻花香里说丰年 ,________。”是月夜的恬静自然与优美如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是黄河的九曲姿态与磅礴气势。(《浪淘沙(其一)》)

2、用“ ”画出下列词语中不正确的字,并在后面的括号里改正。

张冠李带(              包经风霜(              大病新逾(       

惶然大悟(              失生痛哭(              北风努号(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何忍别”的意思是__________,“话斜阳”的意思是_________,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本课中,作者老舍按照从__________的顺序,抓住草原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来写看到的草原。课文主要描写了三幅图画:________、喜迎远客图、______。我们能从中感受到草原的_____美、______美、习俗美。

5、把诗句补充完。

1.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望湖楼下水如天。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读《浪淘沙》,完成下列各题。

浪淘沙

(唐)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浪淘沙》。

2牵牛织女指的是民间故事中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

1)诗人以浪漫的想像结合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在具体、生动、形象。______

2)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______

3)这首诗以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和奋发精神。______

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波自天崖,关于这两句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携带泥沙,浪淘汹涌来自天边。

B.九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河曲曲折折,排山倒海的气势。自天崖生动地表现了黄河源远流长。

C.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来自天边、川流不息的壮丽图景。

7、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金沙水拍云崖暖,

更喜岷山千里雪,

【1】根据课文将本诗补充完整。

【2】第二联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分别把五岭山脉比作____,把____比作____

【3】诗中用______________代表红军长征走过的“千山”;用______________来代表红军涉过的“万水”。

【4】诗中第二句表现了红军战士( )

A.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气概。

B.自高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C.本领高,没有困难能难住他们。

8、对比阅读。

(甲)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乙)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1】两首古诗的作者都是______朝诗人______,两首诗都是______诗,诗人借咏叹____________,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

【2】《石灰吟》一诗中,首句“千锤万凿”说明______,“______”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______”三字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由此我想到了____________等革命烈士。

【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石灰吟》中的“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作者借石灰石开采、煅烧、粉碎的艰辛过程,喻指无论面临怎样严峻的考验都视若等闲,由此来表明自己持身清白、坚贞不屈的心性。

B.《咏煤炭》全诗紧紧扣住煤炭的特性落笔,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句写煤炭,句句寄托诗人为祖国为人民不辞辛苦的情怀,表现了诗人关心百姓疾苦并甘愿为之献身的高尚情操。

C.《咏煤炭》中“洪炉照破夜沉沉”一句写出炉火火势之大能够冲破沉沉的黑夜,给人们带来温暖,就像春回大地一般。

D.通过比较发现,同一作者,在《石灰吟》中侧重表现了自觉接受严酷考验的思想,在《咏煤炭》中侧重表现了一种奉献精神。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鲁迅爱书的故事

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眼睛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本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这可把他的保姆长妈妈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 )回来时,( )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有画儿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有种习俗,大人往往给孩子一些钱,叫做“压岁钱”。鲁迅得到这些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 )酷爱读书,( )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

鲁迅小时候对于书籍特别爱护,他买书回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书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过去的翻书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富,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

①指睡梦中都在追求。形容愿望非常迫切。__________

②形容整齐不乱,有条有理。 _________

【3】仔细读文章后,再填空。

本文写了鲁迅先生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书看作宝贝的事,表现了鲁迅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我的精神。

【4】请用“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5】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①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富,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海底两万里(梗概)

1866年,在大海的不同地方,一些船只发现了一个闪闪发亮的怪物,它偶尔浮出水面,不少船只受到这怪物攻击而沉没。美国政府派出护卫舰“林肯号”前去跟踪追捕,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应邀参加。一天晚上,教授发现一个庞然大物冒出水面。“林肯号”随即向怪物驶去,船上的人和“海怪”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怪物似乎被激怒了,从头上喷出两股水柱,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教授、他的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三人被抛入水中。教授很快就失去了知觉。

教授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铁屋子里,身边坐着他的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他疑惑不解。两位陌生人进来向他们致意,可是教授试用了几种语言,他们都听不懂。正在为难之时,他们的主人出现了。他叫尼摩,自称与整个人类断绝了关系。他说虽然他们己成了他的俘虏,但仍享有自由。只是为了保密,他不会释放他们,而且要求他们唯命是从。“怪物”不是什么奇特的生物,原来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叫“鹦鹉螺号”。

船长强行让三人随“鹦鹉螺号”一起周游四海。“鹦鹉螺号”在太平洋里潜行。教授透过玻璃窗,一路观赏着光怪陆离的海底景象和五光十色的深海生物。潜艇驶入印度洋,在斯里兰卡附近,教授他们到海底参观釆珠场,还和鲨鱼展开搏斗。在大西洋海底,尼摩陪着教授参观沉没已久的大陆——大西洲。他们观赏了海底火山喷口吐出硫磺火浆的奇景,也察看了已成废墟的庞贝城。潜艇又向南极进发,在成群结队的鲸鱼中间穿行。他们历尽艰险,一会儿是冰山封路,一会儿是章鱼围攻,一会儿又是敌舰偷袭。

十个月过去了,历经海底两万里环球航行之后,潜艇在挪威西海岸遇上了可怕的大漩涡。教授与他的同伴被漩涡抛入水里,在挪威的一个小岛上侥幸脱险,潜艇已毫无踪影了。他们回到家乡,并将这件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1】根据解释在文中找出词语写在括号里。

(1)又高又大的样子,形容高而大的东西。______

(2)因为有疑问而困惑不能理解。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文中的“海怪”是一艘__________,名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人名)成了“海怪”俘虏,尼摩船长强行三人和这个庞然大物一起周游四海。最后,他们在__________________脱险,回到家乡。

【3】根据梗概,本书的情节可分为四个板块,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著作。结合书名和故事梗概,你认为全书写得最详细的内容是什么?说说自己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梗概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场怎样的海底航行之旅?(至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那天上岛时,已近黄昏,我们很快就发现一只大龟巢。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鹰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跟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捧起那只小龟,把它送往大海。那只嘲鹰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好像没有那回事。______

2眼前的一幕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幼龟遇到险情时,我们和向导各表现出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的句子中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快乐阅读,我能行:

甲:不期望脚下处处阳关道,

乙:不幻想头顶一片艳阳天,

丙:不迷恋父兄给予的蜜罐温床,

丁:不忘记“最危险的时候”战歌飞旋!

甲: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

乙: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

丙: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

丁: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的含义。阳关道指的是________

艳阳天指的是________

蜜罐温床用的是________的修辞方法,指的是________

最危险的时候是《________》中的歌词。

2后面四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

3从这一小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少年________

13、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我现在开始认真考虑我的处境。我一一记下我经历的事情,并不是想把自身的遭遇传给后人看,而是要把一直萦系在我心头、不断折磨着我的想法吐露出来。我的理智现在已经逐渐能够控制我的沮丧心情,我开始尽可能地安慰自己,把我遇到的凶险和幸运作个对比,使自己能够心平气和。我按照商业薄记中借方和货方的格式,如实记录了我所遇到的幸与不幸:

坏处

好处

我被抛弃在一座可怕的荒岛上,

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但是我还活着,没有像我的伙伴们

一样被淹死。

我被单独别出来,与世隔绝,受

尽苦难。

但是,我也免于死亡,而船上其他

人员都已丧命。

……

……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1】根据选文内容,梳理鲁滨逊的心态变化过程。

沮丧——( )——( )——( )

【2】选文用第____________人称展开描写,其中运用了大量细腻逼真的___________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3】你如何理解面“          ”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他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

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 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也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大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1从第一自然段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性格特征是(  

A. 慈祥善良 B. 乐观开朗 C. 多愁善感 D. 沉稳冷静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_____描写,写出鲁迅先生走路_____的特点。

3鲁迅先生认为休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自然段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战士们不是相继从悬崖往下跳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照样子,写人物说话,不用“说”来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

18、改句子

(1)梅兰芳先生被人们看作是东方艺术美的一个典型代表。

改为把字句;  

(2)人们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成真理。

改为被字句:

(3)因为京剧的唱腔主要有二黄西皮所以从前人们也叫它二黄皮黄

用上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19、句子训练营。(12)

1)它们怎么逃得那么快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边给它喂食边对它亲昵地说着话。(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松鼠爱吃甜食。(扩句)

 

4)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嘎羧送行。(缩句)

 

5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联合国将每年的 六月五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如果让我给学校刚建成的漂亮的花圃设计一个标语,提醒大家要爱护花草,我会这样设计: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报春的大雁成群结队地飞过江北、江南的山川和田野。(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老师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人间真情无处不在,你在生活中肯定也感受过来自朋友、同学、父母,甚至陌生人的情谊,也许只有短暂的一瞬间,却让你久久难忘。请选择一件事情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