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张家口2025届二年级语文下册三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在横线上填上表示“说”的词语。(不重复,不能含“说”字)

(1)看着天空中美丽的烟花,妈妈( )道:“这是我看过的最美丽的烟花。”

(2)“我怎么就这么不小心呢?”弟弟坐在饭桌前( )

(3)“你也犯不着发这么大的脾气吧!”妹妹( )着。

(4)“我今天要上钢琴课,就不去玩了。”我( )了好朋友的邀请。

(5) 冬天快要到了,小松鼠们聚在一起( ):“怎样贮存粮食呢?”

(6)“小心,你后边有一辆车!”妈妈( )

(7)妈妈耐心地( )我:“沉迷游戏不仅浪费时间 ,还会使你的视力受到损伤。”

2、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________,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啊!是七月的星火,____________的航船,让________从噩梦中奋起。________的热血复苏了千年冻土,神州才露出青春的笑脸,“________________”响彻大江南北,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

3、《将相和》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小故事,赞扬了廉颇和蔺相如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行为。

4、规范书写词语。

róng shù   wǔ mèi   shí bēi juān kè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5、写出下列句中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1.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

2.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______是词牌名,________是词题。

【2】解释词语意思。

别枝:_________ 茅店:__________

社林:_________ 见:__________

【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直接描写下雨的季节并赞美这场及时雨的诗句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从视觉上进一步描绘夜雨景色的诗句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含有“潜移默化间对事物产生影响”意思的诗句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锦官城”是指现在的城市( )

A.锦城。

B.官城。

C.成都。

D.德阳。

【5】下面对全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句句是“雨”,处处是“喜”。

B.诗人抓住这场雨的特征细致地刻画了春雨的夜景。

C.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D.诗中颈联五六句只写了夜的黑,与“雨”“喜”毫无关联,实乃败笔。

8、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路转溪桥忽见。

【1】在横线上填入所缺的诗句。

【2】这首词中描述的地区位于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 )

A.南方地区

B.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

D.西北地区

【3】词的上阕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路转溪桥忽见”的是什么?流露出夜行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巴东三峡(节选)

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进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①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据一位老先生说,看巫山的云,要在迷蒙细雨的天气。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几个极高的峰巅,我们可以望得清清楚楚。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

过巫山即入瞿塘峡。此峡最短,不过十三四里。山势较巫峡稍低平,水势仍险急,因有夔门滟滪堆阻在江中,水不得平流之故。过瞿塘峡,北岸有一峰突起,树木青葱,玲珑可爱,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白帝城。那一段古城刘皇叔托孤的悲惨故事,就发生在这个地方。山顶上有一古刹,为孙夫人庙。颜色为瓦白色的墙,隐约地从树林中呈现出来。我们走过的时候,正是下午六点光景,一道斜阳,照在庙前的松树上,那颜色很苍冷。远远地朝北望去,隐约地可以望见八阵图的遗迹。②庙里的钟声,同夔府那边山上传来的角声,断断续续地唱和着,那情调颇有些凄凉。所谓英雄落泪游子思乡的情感,大概就是在这种境界里产生的。

【1】短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请在下面括号内填上相应的地名。

秭归→( )( )( )→白帝城

【2】巫峡山水的特点用文中两个词语概括是:____________

【3】说出文中画“____”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把答案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4】文中写白帝城时提到了刘皇叔托孤的悲惨故事。“刘皇叔”即三国时期的刘备。写这个故事对全文所起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渲染气氛,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B.突出了三峡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耐人寻味。

C.告诉我们刘备也曾经来过这里,这里值得一游。

10、读短文,完成下面各题。

父爱昼夜无眠

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你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是什么话也没说。

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领导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我的住处较远,他们用车来接我。饭毕,他们又送我一套“三枪”内衣,并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父亲并抱愧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写作,竟从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1000多元了,“我想帮你早点儿把房债还上。”

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哟……

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撇下老李头,不放心地追了进来。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泪水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眼睛。

“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

【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一句中“出”的意思是_________

(2)一气呵成: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比喻句。

如果说母爱如涓涓细流,那么父爱犹如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父亲的“鼾声如雷”,“我”是怎么做,怎么说的?用“   ”从文中画出两处来。

【4】从中流露出儿子对父亲__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

【5】当“我”发现父亲比原来瘦了许多而让他多加强营养时,父亲是怎样回答的?用“﹏﹏”画出来。

【6】父亲为什么这么说?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说说文中记叙了一位怎样的父亲,至少说出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想想你的父亲,举一个他对你关心、爱护的例子,试着通过人物的所做、所言表现人物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穷人(节选)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熬”是生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熬”是忍受的意思,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原文的意思,给下列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严肃——______ 忧虑——______ 一动不动——______

【3】用“____”画出描写渔夫神情的词语,用“ ”画出描写渔夫动作的词语。

【4】“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又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发挥合理的想象,写下渔夫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会对桑娜夫妇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走进书屋里去

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  )多(  )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幕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 ),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不可磨灭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 )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荧光幕前的观赏( )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变得多彩多姿,这是现代人莫大的幸福。我们再也不必囊萤夜读”“手不释卷,而能够在欢笑里、蹦跳中增长知识。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浸浴在读书之乐,乐融融;读书之乐,乐陶陶的境界里。

1为文中的括号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选择正确答案。短文作者的主张是( ):

不看电视了,只是读书 。

大部分时间看电视,少阅读一点书。

少看电视,多读书。

3短文为什么以走进书屋里去为题?

 

 

4作者把阅读书籍和荧光屏前观赏分别比做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5我们今后该怎样对待看电视、漫画书和阅读书籍的问题?请发表你的见解。

 

 

 

13、阅读。

林海音

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       )饭店,(       )紧邻它的一家书店。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②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③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④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⑤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贪婪:_____________

白日梦:_______________

【2】请在文中第①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句中让“我”快乐的是_____________,让“我”惧怕的又是_____________

【4】标题就好像文章的眼睛,能突出文章的主旨,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请为本文拟个题目:_________

【5】文中画线处两次写到饭店的菜香,能否去掉?你认为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快乐阅读。

学无止境

  这是美国东部一所规模很大的大学毕业考试的最后一天。在一座教学楼前的阶梯上,一群机械系大四学生挤在一起,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很有信心,这是最后一次考试,接着就是毕业典礼和找工作了。他们认为毕业考试只是很容易的事情。教授说他们可以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笔记,只要求考试时他们不能交头接耳。

  他们喜气洋洋地走进教室,教授把考卷发下去,学生们都眉开眼笑,因为学生们注意到只有五个讨论题。

  三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卷。学生们似乎不再有信心,他们脸上呈现出可怕的表情。没有一个人说话。教授端详着面前学生们担忧的脸,问道:有几个人把五个问题全答完了?

  没有人举手。

  “有几个人答完了四个?

  仍旧没有人举手。

  “三个?”“两个?

  学生们在座位上不安起来。

  “那么一个呢?一定有人做完一个了吧?

  全班学生仍保持沉默。

  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预期的。我只是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四年的工程教育,但仍旧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

  接着教授带着微笑说下去:这个科目你们都会及格,但要记住,虽然你们是大学毕业生,但是你们的教育才刚刚开始。

  时间消逝,这位教授的名字已经模糊,但他的训诫却不会模糊。

1从文中找出描写考试前后学生表情变化的词语。

①开考前:________;②开考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收卷时:________;④收卷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是对本文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将学生考前的自信和考后的沮丧作对比,说明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B. 文章采用顺叙的方式,叙事清楚,结构紧凑。

C. 文章采取了先抑后扬的写法,波澜起伏。

D. 文章通过写教授对这次考试的精心安排,体现了他的良苦用心。

3从文中可以看出,在这次毕业考试中,没有一个学生答完一个问题,这是一次失败的考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12分)

(1)我们现在不是讲心灵,还是讲出嫁。(修改病句)

(2)爸爸对我说:孩子,等爸爸回来,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改为转述句)

(3)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改写成直接引述句)

(4)演出那天,人民广场上挤满了人。(用上一种修辞手法,突出人多 。)

(5)所有的加拿大报纸都登载了报道这件事的文章。(改为字句)

(6)柯妮的介绍带着欧美白人的幽默,没有人不承认她的介绍很棒。(改为肯定句)

 

16、句子练习。

1.我们的人被他打死了四十九个呢!(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乐队奏起狂欢的音乐来。(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姑娘说:“哥哥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成转述句)

_____

18、他上课玩玩具,这是事实。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跟我学:扩句要先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然后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分,进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中的主要成分自己提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1.华夏子孙企盼你的归航。(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苦难和机遇中,你寻觅着生存的曙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百年之梦终相圆,拥抱时的泪水中充满希望。(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那漫长的岁月中,思念着你啊,香港;在那一串串的故事里,讲述着你啊,香港。(仿写句子)

在那漫长的岁月中,______着你啊,______;在那__________________着你啊,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改为陈述句)

 

2.人们将其衣冠葬在他的飞升之地乔山。(改为字句)

   

3.5000年前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更是令人遐想。(改为反问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二选一)。

习作一:同做文明人,共创文明城。创建文明城市,是我们每一位安阳人的责任。回忆一下,在“创文明城市”活动中,你或者身边的人是怎样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为建设文明城市出力的?请围绕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看到的或听到的。)

习作二:以“_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写一篇作文。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从“微笑、诚信、梦想、运动、读书……”任选一个话题,再围绕中心意思写下来。

习作要求:书写工整,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