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辽源2025届三年级语文下册一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解释古文《卫人束氏》中的词语。

无所好 ____________   ② 唯畜狸猫   ____________

③ 畜百余 ____________   ④ 束氏市肉啖之  ____________  

⑤ 束氏日肉啖之 ____________   ⑥ 束氏日市肉之  ____________

啖肉故 ____________   ⑧ 以啖肉故   ____________

⑨ 唪则肉食 ____________   ⑩ 南郭有士鼠   ____________

2、用查字典知识填空。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设计害人;②缺点;③穿,刺穿;④掉进,坠入;⑤凹进;⑥被攻破,被占领。在陷入泥潭中应选义项(   ),在两眼深陷中应选义项(   ),在物莫能陷中应选义项(   ),在陷害忠良中应选义项(   )。

3、汉语言文字内涵丰富,意蕴悠长。当我们来到桂林阳朔,便会很自然地想到一句俗语:________,________;当我们观看戏曲表演时,看到演员________,有板有眼的演出,听到他们__________的唱腔,便想用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当时逼真的情景。

4、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1)当人们面临困境,仍不愿改变自己高洁的志向时,常常用(   )来勉励自己。

(2)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景观吗?

黄  河:(   )

大草原:(   )

长  江:(   )

 

5、把下列古诗词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赵钱孙李,________________。”   2.小荷才露尖尖角,________________

3.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5.________________,淡妆浓抹总相宜。  6.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最高层。

其中第6句诗句出自王安石的诗《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主要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哲理。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的意思是_______,通过这个字,我们体会到春雨_________的特点。

2 画出描写夜晚的诗句。

3作者想象到的诗句是:   。这句诗的意思是

4想一想,写一写:春天的雨有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出你积累的描写春天的两句古诗。

(1)

(2)

7、在古诗中遇见梅花别样的美。

卜算子·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更著风和雨。  

 

卜算子·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1将两首同调同题的词补充完整,再完成后面的练习。

2古人自古爱梅花,革命伟人毛泽东反其意而用之,成就了与宋代词人陆游不同的梅花,比较两首诗的不同,在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处打“√”

A. 感情基调不同,陆游词感情基调在字上,毛泽东感情基调在字上。(

B. 词中的梅花处境不同,一个在意外断桥边,一个在悬崖峭壁之上。(

C. 词中的梅花的形象不同,一个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一个是凌寒独放,俏丽多姿的形象。(

D. 作者的词情感基调不同,一个悲观,一个乐观。(

3毛泽东曾说:读放翁诗词,如遇知己,比较两首咏梅的杰作,你认为他们有哪些共同之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一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1请把诗句补充完整。

2诗中___________写的是山村的自然风光;诗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视角从窗外转入屋内,写出了农家生活的情趣。

3诗中自然的风光,普通的农院、平凡的生活场景、醇厚的友谊都深深地吸引了作者,所以最后作者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

戏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生发于民间,千百年来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推崇。一方面,传统戏曲艺术充分发挥了高台教化的功能和优势,寓教于乐,使观众在娱乐当中获得启迪,感悟人生哲理;另一方面,戏曲艺术又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倡导“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传递“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社会大舞台。“戏曲”是我国传统戏剧的一个独特称谓,最早见于南宋刘坝的《水云村稿词人吴用章传》一书。清末民初,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第一次明确地把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近代的昆曲、京剧以及所有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内的中国传统戏剧样式统称为“戏曲”,由此“戏曲”的定义和定位正式确定下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戏曲从田间地头到城市剧场,由一桌两椅到舞台布景、再到现代声光电的运用,无不彰显其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

材料二

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民间艺术。年画最早是以门神的形式出现的,其起源可以上溯到汉代甚至秦代,然而年画的真正形成是在宋代。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画是南宋刻印的《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宋代年画的主要题材有门神、门画、灶王、钟馗、桃符、春牌等,一年一换,百姓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辟邪除灾,迎祥纳福。明代人们对驱魔逐鬼的门神的信仰渐渐淡化,而以盼望五谷丰收、百福临门、子孙昌盛、长生不老的思想为主。因而,寓意吉庆祥瑞的年画也得以发展。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民国初年,开始出现阴阳合历的月份牌年画。建国后,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反映社会风貌的新年画描绘生活图景,倡导新风尚,为中国艺术注入新的审美气息。

材料三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它包含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是普通人生活的写照,表达普通人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如《麻姑献寿》《福禄寿》等表达对生命的热爱,祝福健康长寿。剪纸这种民间艺术北朝时期就已出现,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隋唐后,剪纸艺术日趋繁荣,南宋时期已出现专业民间剪纸艺人。民间剪纸是我国民俗文化的载体,随着民俗活动不断发展,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民间剪纸艺术之所以具有强盛的生命力,首先在于它深深扎根在群众的沃土之中,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如果离开了群众这个基础,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根本谈不上还有什么生命力。其次,民间剪纸艺术生动地反映时代生活,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不管承认不承认,民间剪纸艺术始终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带着时代的烙印。其三,形式灵活、取材简便、易于掌握。其四,民间剪纸表现形式依附于民俗生活,是伴随着古老的民俗活动而发展的。

(摘自网络,有删改)

(1)以上三个材料分别介绍了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戏曲这种民间艺术只有我国才有,它具有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

B.我国年画起源于汉代,正式形成于宋代,发展于明代,尤为盛行于清代。

C.材料三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民间剪纸艺术具有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

D.三则材料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3)材料一画线句中的“约”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至少2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科学认识海啸

任何灾难对人类来说,兴许       )是最好的老师。从海啸灾难中科学地认识海啸,对提高防御       )海啸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海啸,古已有之。中国对于海啸灾害的文献记载始于公元前,当时称之为“海溢、海立”,形象地描述了海啸灾害降临时大海满溢、波浪立起成海墙的情景。唐代诗人杜甫在《朝献太清宫赋》中云“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描述了天空乌云密布,海水立将起来、猛扑过来的态势,说明中国人对海啸早有所知。

海啸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它是由于地震、海底火山喷发或风暴而引起的海面巨大涨落。“海啸”一词是常受海啸侵扰       )的日本人首先用的。海啸的成因有三类:一是由气象变化引起,如强大的低气压通过时产生的海面异常升高,称为“风暴潮”;二是由地质变化引起,如地震、火山、海底断层、滑坡都能造成,称“地震海啸”,就像2004年印度洋发生的海啸;三是由核爆炸、人工地震等引起。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进行了持续多年的核爆炸试验,曾经诱发海啸。

但是,也不是任何海洋地质的突变都会导致海啸的发生。据统计,每15000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只有100次会酿成海啸。震级大于里氏6.5级、震源深度在25千米以内的地震会产生海啸。

【1】海啸是一种怎样的现象?请从文中找到一句最恰当的话用“ ”画下来。

【2】给文中加点词换个词语,意思不变。

【3】从文中看,引起海啸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引用杜甫诗句“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5】第4自然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__ 的说明方法,说明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列寓言,然后做题。

掩盖过失的猫

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老鼠逃掉了。它说:“我看见它太瘦,只好放它走。等以后养肥了再说。”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我不是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刚才到阁楼上去玩,我的脸搞得多脏啊!”一次,它掉进泥坑时,浑身沾满了污泥。看到同伴们惊异地眼光,它解释到:“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它就沉没了。“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表演潜水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____( ) 说完,它就沉____( )了。

【2】简要概述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概括这只猫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

林海音

当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赖在床上不起床的毛病。每天早晨醒来,看到阳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的心里就是一阵愁: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zhā   )辫子,换

制服,再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就被罚站在门边。最糟的是爸爸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 他不管你晚不晚。

有一天,下大雨,我醒来就知道不早了,因为爸爸已经在吃早点。我听着,望着大雨,心里愁得了不得。我上学不但要晚了,而且要被妈妈打扮得穿上肥大的夹.(jiā   jiá)袄(是在夏天!),拖着不合脚的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走向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的上学, 我竟有勇气赖在床上不起来了。

过了一会儿,妈妈进来了。她看我还没有起床,吓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妈哀求说:

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

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意,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瘦瘦高高的,站在床前来,瞪着我:

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

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āi ái)打了!

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

(选自《城南旧事》)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夹袄     )的眉头     )的油鞋

3   在第一自然段中画出心理描写的句子。

4你认为作者的爸爸为什么不许小孩子乘车去上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去上学时,爸爸是怎么做的?你认为爸爸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草原野花

当我的双脚踏在草原上,目光所及一片辽阔。哪里都不是路,但哪里又都可以走;哪里都不是床,但哪里又都可以躺。规矩惯了的人,到了这里往往会茫然,像在鸟笼里关久了的鸟儿,即使你把整个天空给它,它也不知道怎么飞翔。

面对蓝天、碧草、白云,我像个孩子打开了一本奇妙的书,但是什么也看不懂,只好静下心来,品读草原上盛开的野花。

野花虽然细小,可是每一朵都那么骄傲地仰着笑脸,没有任何一朵花嫌自己不够美丽而拒绝开放。淡紫的摇对对花,浅黄的蒿娥,绯红的野菊通通自由自在地开着,理直气壮地开着,它们都坚信自己是最美的。

一路上到处都是花朵,大片大片燃烧着的野花排山倒海呼啸而来,就像一个人把一生的热情全给了这个季节。

我在草原腹地眺望远方,前面缓坡上浮起一层紫色的雾,走近才看清那里开满了紫色的野花。这不知名的野花每一朵都是由无数细小如米粒的花聚合而成,像一个紫色绒球,十分可爱。

我折了一枝下来,插在我的手提袋上作为装饰。过了一天,到晚上收拾行李时,我发现它居然还很鲜活。过了一夜起来,看见花还是和昨天一模一样。我忍不住拿起来仔细端详,每一朵米粒大小的花仍然倔强地绽开着。

一连四天,我一直带着它旅行,它淡淡的紫色一点一点消失,但形状还是一点儿也没有变,细小如笔尖的花瓣还是充满期待地张开着,希冀与蝴蝶、蜜蜂有一次邂逅。

我终于意识到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如此轻易地折下了它,使它离开了属于自己的那片草场。尽管它枯萎得那么慢,那么不甘心,可还是失去了传播花粉、孕育种子、繁衍后代的机会。

我以爱的名义占有了它,却又毁灭了它。

【1】在文中找出两个表示看的词语,再写出一个这样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

【2】初到草原时,作者有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我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指的是(    

A.“我”来到草原旅游。

B.“我”折了一枝花,以爱的名义占有了它,却又毁灭了它。

C.“我”爱美,折花插在我的手提袋上作为装饰。

D.“我”不听同事劝告折花。

【4】文中画“____”的句子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

【5】你对文中“我以爱的名义占有了它,却又毁灭了它”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片断)

我也非常喜欢鲁滨逊这个人物。我想象中的鲁滨逊是这个样子的:身________羊皮短衣短裤,腰间________一把小锯、一把斧子,肩上________着弹药袋子,背上________着一个筐子,________一支鸟枪,头顶________一把又丑又笨的羊皮伞……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像鲁滨逊那样的人,一个探索者,一个发明家,一个善于创造性劳动的人。

我要好好地把这本书珍藏起来,等我有了儿子,我就把这本书再传给他。

【1】在文中补上适当的动词。

_________羊皮短衣短裤,腰间________一把小锯、一把斧子,肩上________着弹药袋子,背上________着一个筐子,________一支鸟枪,头顶________一把又丑又笨的羊皮伞

【2】读一读描写鲁滨逊外貌的句子,思考:作者为什么把鲁滨逊想象成这个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本书是爸爸送给我的,爸爸送我的仅仅是一本书吗?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1)想想前线的战士们,我们还有什么缺点舍不得丢掉。(改成陈述句)

 

(2)几只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改成拟人句)

 

 

16、句子乐园。

1.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说:我明天带同学们复习,你们明天把英语活动手册带过来。(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女孩将碰到爱因斯坦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难道魔鬼的智慧能战胜人类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只小鸟在榕树上叫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来,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

(2)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今晚我和你爸爸都要加班,你自己做饭吃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

18、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雨滴落在雨伞上。

 

(2)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鸟儿在枝头鸣叫。

 

(3)春风吹在你的脸上。

 

(4)秋天,树上红红的果子在风中摇晃。

 

 

19、下面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写下来。

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用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不改变句子意思,把句子换一种说法。

1、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

 

2、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表达创作能力考查。

题目: 让生活更美好

提示: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完成习作。从“微笑、诚信、梦想、运动、种花……”中选一个话题写,也可以写其他话题。想一想它是怎么影响你的生活的,为什么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

要求:1.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句通顺。

2.字数在450左右,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