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近字组词。
迪( )版( )歧( )祸( )
笛( )板( )枝( )锅( )
恋( )澄( )防( )驮( )
峦( )橙( )仿( )驼( )
2、根据意思与词语。
(1)神奇而美丽。(______)
(2)指用线条画出轮廓。(______)
(3)柔和美好。(______)
(4)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______)
(5)中国画的一种画法,运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______)
(6)自命清高,自我欣赏。(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
(1)《草原》一文的作者是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______,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描写_______________,再描写草原迎客的场而和草原联欢的情形,最后以含义丰富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束。赞美了______________。
(2)《七律·长征》中表现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合适的温度、必要的水分、足够的光和热等。(_____)
②“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_____)
③“移舟泊烟渚”与“门泊东吴万里船”中“泊”字的含义相同。(_____)
4、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__________)
2.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__________)
3.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__________)
4.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__________)
5、给多音字组词。
差chā( ) chāi( )
似shì( ) sì( )
削xiāo( ) xuē( )
6、苍松怪石图题诗
[清]李方膺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
【1】这首诗中能突出表现松树的坚韧、耐寒苍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大自然本不能塑造修饰什么,万物可贵之处在于它们的本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处求芳草”一句中的“求”的意思是( )
A. 寻找、寻求 B. 祈求、请求 C. 索取
【4】画波浪线的诗句,描写了松树( )的品格。
A. 喜欢漂亮,做事慢条斯理
B. 在寒风中依然郁郁葱葱、坚强挺拔、不屈不挠
7、课外阅读。
雨之歌
①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②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③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④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
⑤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⑥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
⑦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⑧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
【1】写出第⑤段中的韵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为什么“我哭”、“山河乐”,“我掉下来”花草“绽笑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第六自然段中“吻”和“拥抱”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⑧段中诗人连用两组排比句,将“雨”同“爱情”进行了类比,请结合课文,谈谈他是怎样“何其酷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附加题)
七律·过草地(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1】“没”在这里读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
【2】用四字词语来形容草地:_________、_________。
【3】红军过草地时,吃的是_________,用_________来驱寒;睡的是_________,用_________当枕头。
【4】比较《七律·长征》和本诗中的“暖”“寒”二字。
(1)《七律·长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律·过草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一写有关长征的诗词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xuán)涡(wō)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他认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朝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无独有偶。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看到紫罗兰花瓣溅上盐酸后,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盐酸会变红,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在以后的三百多年间,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一次儿子睡觉时,他发现儿子的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会是什么关系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根据眼珠转动的次数和时间,来测量人做梦的次数与梦的长短。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1】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关成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______)
(2)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预知它的发展趋势与实岳(______)
【2】第二自然段加点词语“发现者”与“创立者”的位置不能互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理解,填写恰当的四字词语。
能够发现真理的人应该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追根求源、善于解疑的人。
【4】在第七自然段中“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句话中这样的事例在文章中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5】下列哪一项最准确地概括了本文的主要观点( )
A.真理一定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B.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C.要发现真理,其实并不难。
D.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就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10、快乐阅读。
①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点。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
②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的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1】用“﹏﹏”画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___________
【3】第①处运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
【4】第②处运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
11、阅读。
鸟儿在空中飞翔时,翅膀每分钟拍几次?每次幅度有多大?鱼儿在水里游动时,尾巴每分钟摆几回?每回幅度又是多少?这些问题看上去似乎没什么意义,难道空中的飞鸟和水里的游鱼不是完全自由的吗?它们的运动不是完全无拘无束的吗?
答案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看上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它们的运动似乎恰恰遵循着严格的规律。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发现飞行动物或游水动物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常数,那就是它们的翅膀和尾巴的振动频率、振幅以及运动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振动频率乘以振幅再除以运动速度,计算得到的数值总是落在0.2——0.4之间。
比如,世界上最小的鸟类——蜂鸟,其双翅展开仅有10厘米左右,飞翔时振幅大约是20厘米,蜂鸟的飞行速度非常快,大约能达到50米/秒。而科学家们以往观察到的蜂鸟飞行时双翅震动频率在50——70赫兹之间,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蜂鸟的运动常数就落在0.2——0.4之间。
与蜂鸟形体相差悬殊的海豚也是科学家们观察的一个对象。成年海豚的体长一般在3米左右,在大海里游动时,海豚尾巴摆动的振幅大约是1米,频率每分钟30次左右,游泳速度是每小时100公里,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海豚的运动常数是0.3,也落在0.2——0.4之间。
这不仅仅是巧合,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试验,发现几乎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秘的常数。事实上,只有当这一运动常数的值处于0.2——0.4之间,动物们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
虽然目前科学家们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存在这个运动常数,它的值又为什么恰恰落在0.2——0.4之间,但这一神奇常数似乎像物理学中著名的光速不变原理那样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像光速一样神秘,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出那些早已灭绝了的动物曾经具有怎样的运动速度。甚至,不能排除,这一常数很可能对外星生物也同样适用。很多科学家都表示:“如果在其它星球上真的存在游水生物或飞行生物的话,我们相信,它们的运动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此外,这一常数还能够帮助军方研制出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比如说,一个翼长15厘米、翼振振幅为10厘米的机械间谍如果要做有效飞行的话,其最佳翼振频率应该是30次/秒左右。目前美国军方已经着手研制类似于飞鸟的有翼飞行器,在配备上微型摄像机之后,这样的机械鸟将可能渗入敌方的任何机密要塞进行刺探,当然,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能够研制出体积更小,无孔不入的机械昆虫,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也为时不晚。
(据《科技之谜》罗声/编译)
【1】如果想知道神秘的运动常数对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有什么作用,那么应该选择哪几段进行重点阅读?( )
A.第1、2自然段
B.第3、4自然段
C.第5、6自然段
D.第6、7自然段
【2】下列说法与文本不符的是哪一项( )
A.蜂鸟的飞行速度非常快,大约能达到50米/秒。
B.飞行动物运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常数。
C.很多科学家认为,神秘的运动常数可能也适用外星生物。
D.体积更小、无孔不入的机械昆虫,相信会在不远的将来出现。
【3】给短文选择一个题目,下面哪一个最合适( )
A.科学家的发现
B.有翼的飞行器
C.出乎意料的答案
D.神秘的运动常数
【4】文章第三自然段运用到哪些说明方法?( )
A.举例子 列数字
B.作比较 打比方
C.列数字 作比较
D.打比方 举例子
【5】文中所说的“神秘的运动常数”指什么?请从文中提取相关信息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
【6】“这不仅仅是巧合,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试验,发现几乎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秘的常数。”句子中加点的词能不能删除?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12、学习探究
(1)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交流,抓住文章重点部分,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反复朗读课文,画出有感触的词或句子,边读边思考: 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读读这些句子,把自己的体会和同桌交流。
例如: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通过这段话我体会到:
。
再如:“我脚下长出的须根,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我从中体会到了:
。
我感受深的句子还有:
。
我从中体会到了:
。
(2)通读全文,看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能总结出课文有怎样的写法?
。
(3)这篇文章的语言丰富生动,作者对山中景物的观察细致入微,体验十分深刻,许多描述能以极富变化的句式来表现,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好材料,细读课文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
(4)假设你是文中的一处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你最想成为什么景物?你最想与游人说什么?(发挥联想,50字左右写在习作练习本上)
13、阅读。
①我喜欢球根的花,球根白白胖胖,捧在手心里像个婴儿,冬天,地面只有雪,我知道生命还在院子里。
②去年秋天,妻决定种些郁金香。我们买来球根,合力在地上掘出许多坑洞,坑洞里的土壤用一种特制的碎木屑掺和了,松松软软,像布置襁褓。我们走后,松鼠一定来寻找可吃的东西,园艺家早已知道,松鼠的能力只能掘到离地三吋,所以立下规则,球根要埋进六英吋的坑里。这就叫“人为万物之灵”。
③第二年开春,郁金香的嫩芽一个个冒出地面,天真可爱,我们天天察看它们成长的进度,只有一处完全没有消息。我判断买回来的那一袋种子里有一个废品,妻不说什么,抓起铲子,跪下去,把它挖出来。
④妻说:“你看!”她把球根托在手心里。
⑤我看见了什么?绿芽早已生出来,而且很粗壮,不过它先向下生长,再折回来向上,( )长度超过同伴,( )还不见天日。原来我把这一颗种子放颠倒了,把它送上绝路,它暗叫一声“大事不好”,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自己救了自己。
⑥它的线条坚韧硬挺,浑身充满不屈不挠的倔强,而且带着愤怒。
⑦我好像受到了惊吓,说不出话来。
⑧妻把它移到花盆里,半身裸露土外,让嫩芽完全自由,放在窗台阳光充足的地方,偶尔浇一点水。我不知道妻是怎样调理的,蛇身一样走投无路的芽,慢慢找到了方向,慢慢地,它站直了。这期间,我对它说了无数次“对不起”,不过在阳光照射下,它反射回来的依然是怒容。
⑨它“出院”的那天,我们殷勤地、慎重地把它移到户外,种回原来的地方。它比同伴长得更漂亮,现在,它头上是白云,身旁是春风,天广地阔,自由自在,可是我觉得它余怒未息,跟那些同伴并不完全相同。
⑩我们只有默默地望着,偶尔浇水,望着它们长出叶子,长出花蕾。
⑪有一天,它们的花全开了!郁金香的鲜艳夺目是逼人的,我只注意其中一棵:它是那种充满自信的红,我只注意它的神情,它跟所有的郁金香一样,很美丽,很专注,很光明,很和平,像是从天上降下来,不像是从土壤里长出来。它摆脱了那个痛苦的过程,并没有开出一张魔脸来。
⑫它,是这一小片花圃里最动人的一棵。如果花是天使,她就是天使长,( )成长艰难,它( )要开得更美。
⑬看见它“走出来”,我也跟着走出来。我对妻说,我们要做点什么来纪念这一天。
⑭妻说:“明年,每一颗花球都会变成两个,我们来种更多的郁金香。”
【1】给文中第⑤和第⑫自然段的括号选择最恰当的关联词。( )
A.虽然 但是;因为 所以
B.尽管 但是;既然 就
C.虽然 但是;越 越
D.尽管 但是;只有 才
【2】根据文章内容,照样子填一填。
种下球根——__________——__________——种回户外——__________
【3】读读第②自然段,结合上下文,说说“人为万物之灵”这个短句在文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得很有特色,仔细读一读,谈一谈你的理解和感悟。
_________________。
【5】第⑬自然段“看见它走出来,我也跟着走出来。”句中的两个“走出来”含义有什么不同?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短文选择合适的题目。( )
A.向绿芽道歉
B.坚强的绿芽
C.坚强的郁金香
14、阅读下面甲乙两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文:丁香结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人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乙文:紫藤萝瀑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阅读甲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对丁香结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六第七自然段写到,“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仅仅是我没有摘花的习惯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篇文章都是写我们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丁香与紫藤萝,请你谈谈这两种事物都和作者的人生生活有哪些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革命路上有千难万险。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用合适的关联词,将下面两句话连在一起。
伯伯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伯伯得到很多人的爱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最爱看的一个电视栏目是“人与自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闹着玩的吗?(改成陈述句)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身无分文。 我只能装作选书的样子,偷看几则小故事,然后溜之大吉。(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训练营。读句子,写一写。
(1)“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将________比作”无字的歌谣”,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________及________、由________及__________的动态过程。
(2)“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我来仿写:
20、按要求写句子。
1.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穿上新雨衣去上学,我当然高兴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很激动。(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毛泽东的这首《七律·长征》洋溢着强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无不体现这种精神,发挥你的想象,写一个片断描写,表现红军战士趟细浪、走泥丸时的精神风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