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城2025届三年级语文下册二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_______________:文中指辽阔的草原无边无际,都是绿色。

2._______________: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好像在流动。

3._______________: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文中指蒙古族牧民骑着马在草原上驰骋,他们的衣襟也随着风飘飞、舞动。

4._______________:心里害羞而举动拘束不自然。

2、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

(1)(   )年( )月( )日,在(   )举行开国大典,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诞生,至今已(   )周年。

(2)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徐徐上升,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

(3)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   ),这(   ),这雄伟的声音,( ),传到(   ),(   ),(   )。

(4)(   )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   )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   )荔枝皮,

小心翼翼地(   )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 )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

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   ),……

这句话运用了(   )和(   )的描写手法,还运用了(   )修辞手法。

 

3、词语补充完整并填空。

( )籁之音     ( )绕梁     巧夺( )

( )曼舞          行云( ) ( )腔圆

今天我去听了一场音乐会,那美妙的音乐堪称( ),时而壮丽,时而悠闲,听后有( )三日不绝之感。

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景德镇的瓷器以薄如纸、明如镜、白如玉、声如罄这四大特点而名扬四海

名扬四海:

(2)这么多的颜色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眼花缭乱:

(3)青花梧桐餐具上有精心描绘的山、水、路、乔、楼台、亭阁、小鸟和人物等,一应俱全,恰似一幅壮观的山水画。

一应俱全:

(4) 景德镇的瓷器曾经多次夺得国际博览会金奖,为中国赢得了不少的荣誉

荣誉:

 

5、写出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伯父逝世以后,我见到他家的女佣阿三。( )

(2)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

(3)他那灰白的抽动着的嘴唇里发出低微的声音。( )

(4)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补全古诗。完成练习。 

回乡偶书

_______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

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1补全诗句。

2从题目可以看出本诗是贺知章________时偶然写的。

3古诗从自身和________两个视角,抒发了诗人心中无尽的________与淡淡的伤感。

4诗句“________”写出了诗人离家之久,诗句“________”表达了诗人无论在任何地方,都难忘故乡的思想感情。

7、识字与写字。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注意行款整齐、书写正确。

【2】读句子,根据语境写出正确的字词。

读这首诗,我心潮pénɡ pài。面对xiōnɡ yǒnɡ的河水、yǎnɡ qìxī bó的雪山、páo xiào的子弹,红军没有zhòu méi,没有qū fú。lónɡ lónɡ炮火中,他们挥舞着革命的旗帜。党领导下的队伍就是yì立不倒的diāo xiànɡ,就是永不xī灭的明灯。

【3】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请你再写出一句他创作的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文阅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用自己的话说说“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所蕴含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请再写出一句描写这个季节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漫游。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打比方,对称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而不是( )。或者是重峦叠崎,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第一自然段中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比较的双方是      

2.第二自然段结构特点是总分,请用“∥”在文中画出,由对假山的说明到对池沼的说明,起过渡作用的一句是      

3.设计假山的关键是 。假山的特点是

4.将技术艺术正确地填入第二自然段中的句中的括号内,并说说你这样填写的理由。

5.对池沼说明的中心是( 

A.池沼的安排也着眼于画意

B.大多引用活水

C.有的池沼宽敞,就把它作为全园的中心

D.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6.池沼的形式不同,但相同之处在于(1

(2)   。(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7.在说明池沼的内容中运用了除打比方、引用外的哪三种说明方法?

8.第二自然段中有两句话与全文开头部分总说相照应,说明苏州园林总特征的。用浪线画出。

9.文中一个字起什么作用?

10. 第一段中四句话的顺序是混乱的,请你重新排列(  )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

 

 

 

10、课内阅读。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来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按原文填空。

2_____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   画出联想的内容。

3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

4第②③描写了音乐节奏______,第④句表现了乐声______,第⑤⑥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__

A.气势逐渐增强  B.轻柔舒缓  C.高昂激越

11、

这一天,从田里回来的大黄牛将一泡屎拉在了村子的路中间。

村里时尚的小伙子看见了,捂着鼻子皱着眉头快速地离开了。新嫁来的小媳妇见了,满是嫌弃地啐了一口扭头走了。西装革领的生意人见了,骂骂咧咧地说:“谁呀这是,真没素质,咋不拉到自己家,真是晦气!”。刚下学的学生不小心踩了一脚,更是怒火中烧跳脚大骂,忙脱下鞋子扔了……

村里的动物们也开起了小会,小鸡说:“我们在笼子里,不可能是我们的。”小猪说:“我们猪宝宝每天在圈里圈着,吃了睡睡了吃,更不可能是我们的。”小狗说:“我们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不会给人们带来麻烦的。”小猫晒足了太阳,伸伸懒腰,骄傲地说:“我们猫儿是最爱干净的动物,怎么可能做这么有失身份的事情?”鸭子嘎嘎地过来了……

就这样,一天过去了,那泡屎还在那里,一周过去了,那泡屎依然在哪里,一月过去了,那泡屎仍然在哪里……

这一天,村里来了个老头,佝偻着身子,背着一个粪箕子,夹着一把粪铲子,远远地看见了,快速跑过来,将那泡屎铲起来放入了粪箕子,嘴里念叨着:“庄家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后来,那泡屎被运到了田地里,成为了润田的肥料,开始了它真正的旅程……

【1】第四自然段中的“一天、一周、一月”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是什么意思?你还能写出一句这样的民间谚语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村里的小伙子、小媳妇儿、生意人等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自然段中,真正的旅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山林之晨

雨,忽急忽缓、忽飘忽洒地下了一夜,终于在黎明即将来临的时候,悄然停了。就在这迷蒙的早晨,我信步踏上了家乡的小路。

四周满溢着泥土的芳香,混杂着草香、花香,使人精神为之一振。那些圆圆的、亮亮的露珠,像散落的珍珠,像满天的星斗,挂在树枝上和草叶上,闪闪烁烁。走不多远,我的衣角已湿漉漉的了。真可谓“ ”呀!

山林中的小歌唱家——小鸟,倏地2从一根树枝上飞到了另一根树枝上,抖落了身上的颗颗“珍珠”,愉快地跳着,唱着。哪歌声,时而婉转,时而酣畅,使人陶醉。或许是因为“ ”吧,此时的山林愈发清幽了。

晨雾似乳白色的薄纱,如梦,如幻,如诗,如画。山披着雾,雾笼着山,绿色透着白色,白色浸着绿色,如同挂着白霜的绿葡萄,又好似一幅典雅清秀的山水画。

渐渐地,群山就像一个少女揭开脸上白色的轻纱,脸颊飞起了一抹淡淡的红云,同时脱去白色的纱裙,换上了橘黄色的缀着珍珠的衣裙。那珍珠太小了,又太多了,看上去亮晶晶的一片,折射着一抹光芒,闪动着美丽的光泽。我不由自主地注目远望,看着看着,群山已悄然无声地穿上了深绿色的长裙,霞光围绕着她美丽的身躯,为她镀上一圈金色的光晕……

露珠似乎也惊诧于眼前的景象,悄悄地溜到别处游玩去了,地上留下了它们的痕迹,湿湿的,润润的。透过枝叶的间隙,霞光执拗地照在我的脸上、身上。此时,山林上空的晨雾已不见了,而山林之中,却流动着烟波,薄薄的一层,长长地一缕,浓浓的一团,我似乎置身于仙境之中,不禁陶醉了。这时,一束阳光斜射着我的眼睛,我眯起眼睛,望着这太阳的恩赐,心里涌起一种庄严、圣洁的感觉。恍惚之中我似乎也成了花丛中的一朵,草丛中的一株,群鸟中的一只,阳光中的一缕,我的灵魂飘起,似旷野的鸟儿在蓝天中翱翔,拍打着翅膀,在更深远的空中自由飞翔。

此时此刻,在这寂静的山林之中,我感慨不已。我想高歌,我想欢呼。不!何必破坏这份属于山林的清幽呢?只要深深地吸一口这新鲜的空气,并在心里高喊一声“我爱你,山林之晨”就足够了!

1选择恰当的诗句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A.鸟鸣山更幽 B.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C.道狭草木长,‘朝露’沾我衣   D.两个黄鹂鸣翠柳

2作者在这迷蒙的早晨欣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3本文不仅语言优美,还充满了联想和想象。用“   ”画出一句含有作者联想和想象的句子,并简单写一写这样表达的好处。

 

4作者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山林之晨的景物,全文洋溢着人与自然水乳交融的真情实感。

13、课内阅读。

①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     )谁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②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给短文中两处空白处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括号内。

即使……也          不但……还          因为……所以        不是……而是

【2】“滥”字有两个意思:①流水漫溢;②不加选择,不加节制。“滥”在选文中应选第________个意思。

【3】这两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这个关键句来写的,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地球面临着自然资源枯竭的威胁。

【4】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请针对这些现象再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事件回放】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公民出境人数激增,2018年上半年,出入境旅游总人数1.41亿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6.9%。随着中国人出境游的不断增多,一些游客乱丢垃圾、大声喧哗、不守规矩、入乡不随俗等不文明行为也逐渐成为中国游客的专属“标签”。

【漫画欣赏】

【观点碰撞】观点一:20世纪80年代,日本游客曾被视为“暴发户”,出境旅游疯狂购物、大声喧哗。被贴有“暴发户”标签的还有俄罗斯人,他们几乎能吃光所有的自助餐食物,甚至掏出小塑料袋将食物偷偷带走,对酒店工作人员大呼小叫。此外,法国游客缺乏礼貌、态度傲慢、爱挑剔等行为同样招致非议,而美国游客也被贴上了“粗鲁”“说话声音大”的标签。总而言之,外国人也有这样那样的不文明行为,在卢浮宫前泡脚的也不仅仅是中国人,实在不必专门针对中国人横加指责。(新华网)

观点二:拥有财富未必受人尊敬,修养与财富相匹配,才值得尊敬。如果财富上涨了,而素质更低下了,这是文明的耻辱,而个体的文明素质往往勾连着国家形象、软实力。中国是文明之邦,中国人理应坚守并传递文明礼仪,而不是比丑、比恶、比坏,尤其是走出国门时,更应该有操守。弘扬文明,这才是大国公民应有的气质与气场。(网友评论)

【1】欣赏漫画,说说漫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上面几则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被称为“暴发户”的有中国人、俄罗斯人和日本人。

B.近年来,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呈上升趋势。

C.乱丢垃圾、大声喧哗、不守规矩、入乡不随俗等都属于不文明的旅游行为。

【3】对中国游客被贴“标签”这种现象你是怎么看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句子

(1)梅兰芳先生被人们看作是东方艺术美的一个典型代表。

改为把字句;  

(2)人们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成真理。

改为被字句:

(3)因为京剧的唱腔主要有二黄西皮所以从前人们也叫它二黄皮黄

用上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17、展开想象,仿写句子。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______________

1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闰土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 他的父亲叫他闰土。(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们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还是我的记性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伯父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

20、句子乐园。

1.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说:我明天带同学们复习,你们明天把英语活动手册带过来。(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女孩将碰到爱因斯坦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难道魔鬼的智慧能战胜人类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只小鸟在榕树上叫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课文中那个摆书摊的年轻人,经常对说:别饿坏了那匹马,目的是

想让能够心安理得地看书。在生活中,这种善意的谎言并不少。在你身上发生

过这样的事情吗?你的家人、同学曾经说过善意的谎言吗?请把这样的事写成一篇

记叙文,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